龙陵县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原则及要点

known 发布于 2025-07-24 阅读(228)

摘 要 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玉米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但在玉米生产中,传统的施肥方式存在肥料利用率低、投入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实施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对于促进当地玉米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给龙陵县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提供指导,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减排,推动龙陵县玉米生产向绿色高效转型,以龙陵县玉米生产实际为切入点,分析了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的操作要点,包括合理选配肥料、一次性施底肥、适时叶面喷肥、水肥一体化调控等。

关键词 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要点;云南省龙陵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6.008

龙陵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位于怒江与龙川江之间。龙陵县总面积2 884 km2,地形以中部高峻山区为主,周围环绕丘陵,海拔垂直高差大。龙陵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生长。玉米是龙陵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但由于地形复杂,耕地分散,加之传统的施肥方式粗放,肥料利用率低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给当地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制约。因此,针对性地推广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优化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对于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减轻环境压力,促进当地玉米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1 龙陵县玉米生产概况

龙陵县玉米种植历史悠久,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和玉米品种的不断更新,龙陵县玉米生产水平持续提高。2023年,龙陵县玉米种植面积达13 169.4 hm2,主要种植玉米品种有金秋玉45、敦玉810、川单99、云单2116、惠民380、康农2号、兴农一号、金六谷30、隆单1701、同玉609、卓玉299及君单1号等,当地玉米品种遴选注重抗性和适应性。龙陵县玉米种植以常规的人工和机械化方式为主,散户和规模经营主体并存。但由于大多数农户在玉米生产中仍沿袭传统的施肥模式,存在化肥投入量大、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把控不当等问题,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制约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推广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优化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势在必行。

2 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概述

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是一种新型精准施肥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玉米全生育期所需大部分养分一次性施入土壤,再通过叶面喷施和水肥一体化调控等手段,动态补充玉米特定生长时期所需的养分。与传统的肥料多次分施技术相比,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大幅减少了化肥的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实现了肥料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这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还能有效减轻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压力,促进农业生产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玉米轻简化施肥技术强调因地制宜、测土配方,有利于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科学制订施肥方案,合理施肥,避免养分过剩或不平衡造成的资源浪费。

3 龙陵县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原则

3.1 因地制宜

推广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龙陵县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存在明显差异,玉米种植施肥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因此,在玉米生产中,制订施肥方案时,不能生搬硬套,而是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不同的温度、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施肥需求自然会有差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pH值、肥力水平等,也会影响施肥的种类和用量。此外,在丘陵地区和山区,肥料的流失风险更大,需要及时调整施肥策略。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并结合玉米生长的实际需求,才能科学合理地制订出适合当地的施肥方案。例如,在低海拔丘陵地区,在玉米生产中可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以补充土壤有机质;而在高海拔山区,在玉米生产中则需要重点关注磷钾肥的合理施用。只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施肥,才能切实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玉米绿色高效生产。

3.2 测土配方

实施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龙陵县不同地块的土壤养分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施入相同的肥料组合,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玉米生产中,施肥前必须先对土壤进行检测,全面掌握各类养分的含量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合理制订施肥方案,避免土壤养分缺乏。在玉米生产中,可定期组织对玉米种植地块的土壤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应当包括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含量、有机质含量、pH值等。通过精准测土,掌握第一手数据,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施肥方案,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测土配方施肥贯穿于玉米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要在玉米播种前进行,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也要持续检测土壤。

3.3 平衡养分

实施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必须坚持平衡养分的原则。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如果施肥时未能满足这一动态变化的需求,就会造成养分失衡,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因此,在玉米生产中,一次性施入底肥的同时,还需要结合玉米不同生长时期,通过叶面喷施和水肥一体化调控,动态补充特定养分。例如,在玉米拔节至灌浆期,要重点补充速效氮肥,满足玉米生长对氮素的高需求;而在灌浆后期,玉米对钾素的需求较大,则应着力补充钾肥,实现穗大粒多。同时,在玉米生产中,注重微量元素如硼、锌等的补充,这些元素对于玉米的生理代谢至关重要,缺乏任何一种元素都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因此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也要注重对这些微量元素的补充,确保玉米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只有精心设计、精准施肥,实现养分的全程动态平衡,玉米才能充分高效吸收利用各种养分,从而获得理想的产量和品质。

3.4 减少浪费

在龙陵县玉米生产中,传统的施肥模式往往存在肥料利用率低下、流失严重的问题,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实施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时,必须坚持减少肥料浪费,最大限度挖掘肥料的效能。一次性将大部分肥料施入土壤,可以避免肥料因多次撒施而造成的损失。同时,采取覆土护根、水肥一体化调控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肥料在土壤中的有效保留时间。另外,结合玉米生长规律和养分需求动态,适时适量补充特定养分,既满足玉米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又减少养分流失和积累。此外,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利用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制有机肥等手段,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农业废弃物,为土壤补充新鲜有机质,改善其理化性质,从而为玉米创造良好生长环境,实现玉米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4 龙陵县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要点

4.1 合理选配肥料

4.1.1 化肥选择

合理选择并优化化肥配方,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效损失和环境污染。针对龙陵县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缺磷、缺钾等问题,建议施用高磷(P2O5≥15%)、高钾(K2O≥15%)的复合肥料,并适当增施锌、镁等中微量元素肥,可有效补充土壤所缺乏的磷、钾、锌、镁等营养元素[1]。同时,建议选用含有缓释磷肥的产品,如磷酸二氨复合肥,其中约30%磷素为缓释态磷,能够延长磷素释放期,缓解磷肥流失固化[2-3]。此外,结合龙陵县玉米生育规律,建议在大喇叭口期至灌浆初期,适量施用速效氮肥,从而满足玉米对氮素的高需求,避免玉米营养生长后期因氮素缺乏造成的养分失衡。

4.1.2 有机肥选配

合理选配并利用各类有机肥,不仅可补充玉米生长所需养分,更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为玉米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龙陵县玉米生产中,建议优先选用当地资源丰富的畜禽粪便制成的有机肥,如牛粪发酵有机肥等,一般每667 m2可全量一次性施入1 000~2 000 kg。这类有机肥不仅富含作物所需的多种养分,而且有机质含量高,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保水能力。同时,秸秆作为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副产物,也是一种极佳的有机肥源。建议在每年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粉碎还田,一般每667 m2可全量施入500~800 kg。这不仅可以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能持续为土壤补充新鲜有机质。

4.2 一次性施底肥

4.2.1 施用量控制

由于不同目标产量下玉米对养分的需求存在差异,在玉米生产中底肥用量应根据玉米养分需求模型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合理测算。一般来说,若每667 m2目标产量在700 kg以上,建议每667 m2一次性施有机肥1 500~2 000 kg、氮肥18~20 kg、磷肥9~11 kg、钾肥9~11 kg、硫酸锌2~3 kg;若每667 m2目标产量为550~700 kg,则每667 m2一次性施有机肥1 000~1 500 kg、氮肥16~18 kg,磷肥7~9 kg、钾肥7~9 kg、硫酸锌2~3 kg。在龙陵县,玉米种植地块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偏低,磷钾元素明显不足,因此在确定底肥用量时,应适当增加有机质和磷钾肥的投入量,既能满足玉米生长所需,又可促进养分协调运转,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4.2.2 施用方法优化

在龙陵县玉米生产中,可采取“深施集中、覆土护根”的方式进行底肥施用。播种前,按行距80 cm挖沟,将测算的全量底肥(有机肥+化肥)统一施入沟内,再起成高垄,垄面宽度约20 cm。施肥时,注意将有机肥和化肥充分混匀。底肥施入后,立即将两侧土壤回填至沟内,将底肥彻底覆盖。覆土厚度控制在10~15 cm,避免过厚影响播种。同时,将垄面夯实,防止底肥被雨水冲刷流失。这种“深施集中”的方式,可使底肥集中分布在玉米根系伸展层,使养分供应充足;覆土则起到“护根固根、保肥保墒”的作用,确保玉米种子安全出苗。

4.3 适时叶面喷肥

虽然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主张一次性施足底肥,但根据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养分需求变化,适时进行叶面喷肥补充养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以免养分缺乏影响玉米产量。在龙陵县,玉米拔节期后,对氮素需求逐渐增加。建议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每7~10 d选择晴好天气,叶面喷施1次0.5%尿素水溶液或0.2%多元复合水溶肥,以补充玉米生长所需的氮素。玉米灌浆后期至成熟期,玉米对钾素需求量较大,可在该时期每隔15 d叶面喷施1次0.3%氯化钾水溶液或0.3%多元复合水溶肥,以满足玉米生长对钾素的需求,防止因缺钾造成玉米产量和品质下降[4]。除氮肥、钾肥外,根据龙陵县土壤中微量元素状况,也可叶面喷施适量硼肥、锌肥等,补充缺乏的养分,促进玉米健康生长。例如,可在玉米拔节期和灌浆期各喷施1次0.2%硼锌可溶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肥应选择无风晴好天气进行,最佳时间是傍晚或清晨。喷肥应均匀、彻底,避免漏喷和多喷。

4.4 水肥一体化调控

在龙陵县玉米生产中,科学调控水肥,不仅能最大限度挖掘底肥效能,还可根据玉米生长阶段灵活补充养分,满足玉米对养分的动态需求。在底肥施用后要及时浇透水,使底肥充分溶解,利于玉米吸收养分。具体做法是,在底肥覆土后立即灌透水,使田间持水量在80%以上。遇干旱年份,可适当增加灌水量。结合玉米拔节、抽雄、灌浆等关键生育期,根据土壤水肥状况适时追灌溶液肥,弥补底肥供应不足[5]。

5 结语

龙陵县推广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通过合理选配肥料、一次性施足底肥、叶面喷肥和水肥一体化调控等举措,实现了养分高效利用,既确保了玉米全生育期养分供给充足,又避免了过量施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龙陵县应大力推广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切实做到精准管理、科学调控。各地可结合实际制订适宜的操作方案,确保措施可操作性。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提升农民精细化管理水平。只有充分认识到玉米轻简化高效施肥的综合效益,从源头上规范施肥行为,才能真正促进玉米生产提质增效,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波,张立国,张宇,等.甜玉米轻简化提质增效栽培技术[J].智慧农业导刊,2022,2(23):60-62.

[2] 李书茵.玉米简化施肥、减肥增效技术模式示范[J].新农业,2024(3):11-12.

[3] 赵永泽,马玉云,段忠,等.大理州烤烟+青贮(鲜食)玉米轻简化生态种植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24(1):40-42.

[4] 王磊,孙海潮,袁刘正,等.夏玉米轻简化生产技术集成[J].种业导刊,2023(6):25-27.

[5] 汪秋芹,杨根荣,杨维林,等.龙陵县全株玉米青贮推广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云南畜牧兽医,2022(5):45-46.

(责任编辑:刘宁宁)

作者简介:唐才会(1970—),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E-mail:1353949417@qq.com。

标签:  玉米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