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对策

known 发布于 2025-07-21 阅读(473)

摘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项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益的新型绿色种植模式,对缓解我国大豆供需矛盾、保障农粮产业链供应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为进一步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以呼和浩特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农户对技术认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配套技术体系不完善、专用机具研发滞后、缺乏典型示范引领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户认知度;完善扶持政策,增强种植积极性;深化技术攻关,完善技术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机具研发;建立示范基地,发挥引领作用等对策。

关键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中图分类号:S513;S565.1文献标志码:C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4.034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中部,总面积1.72万km2,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交汇处,是重要的内陆腹地城市。呼和浩特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少雨。2023年,呼和浩特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3.5万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7万hm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9.8万hm2。虽然呼和浩特市粮食产量可观,但大豆自给率较低,进口依赖度高。作为商品粮基地,呼和浩特市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现“一田多收、一种多效、一季多用”,不仅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助力农民增收,对缓解大豆供需矛盾、保障农粮产业链供应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呼和浩特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概况

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不仅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农药使用,保障作物健康生长。同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能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生产目标,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1]。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势。2023年,呼和浩特市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任务6666.67hm2,涉及6个旗(县、区),其中土默特左旗1933.33hm2、托克托县1733.33hm2、林格尔县1466.67hm2、清水河县533.33hm2、玉泉区333.33hm2、赛罕区666.67hm2。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规划部署、开展技术培训、落实政策扶持等一系列行动,呼和浩特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种植面积目标顺利完成。然而,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困难,制约了技术的高效推广,急需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2呼和浩特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存在的问题

2.1农户对技术认知不足

呼和浩特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过程中,农户对这一新技术的认知程度不足。1)很多农户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要点、作业程序等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常常是主观臆断或根据传统习惯进行操作,难以精准把控关键环节。2)部分农户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和效益认识不足,对增产增收的预期不高,从而在种植过程中操作随意,无法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执行。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耕作制度的改变要求较高,但部分农户思想守旧,习惯于传统模式,对新技术、新模式存在一定疑虑和观望情绪,不愿主动尝试和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顺利推广。

2.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由于呼和浩特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时间较短,相关的扶持政策还没有完善,缺乏专门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的政策扶持。1)当前,呼和浩特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还处于推广初期,相关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呼和浩特市出台了一定的补贴政策,但补贴标准较低,难以充分调动农户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积极性。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农资物化投入的要求较高,如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等,且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模式与传统模式存在差异,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农户的指导服务等软实力建设也需要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而呼和浩特市现有扶持政策尚未很好地覆盖这些方面[2]。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涉及农艺、机械、植保等多个领域,跨部门的政策协同机制有待完善。

2.3配套技术体系不完善

虽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呼和浩特市已经推广应用,但配套的技术体系仍不完善,制约了该技术的大范围应用。1)由于呼和浩特市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起源地存在差异,呼和浩特市现有的大豆、玉米品种选配模式并不完全适用,品种的搭配缺乏针对性。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如复合种植模式下的机械化作业程序、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规程还不够成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肥料的需求与传统模式存在区别,但呼和浩特市尚未针对性地制订出合理的配方施肥方案。3)由于缺乏充分试验示范,大豆、玉米行间距离,株行比例等核心技术参数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确定。

2.4专用机具研发滞后

专用农机装备的匮乏成为呼和浩特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的一大障碍。1)目前,呼和浩特市农户在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时,主要依赖改装普通农机具,缺乏针对该种植模式专门研发的精准作业机械。改装机具在操作精度、作业效率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难以满足精准化作业的需求。例如,改装后的播种机无法精准控制株行距离,影响了作物配比和边行效应的发挥;改装后的收获机难以实现大豆、玉米分别收获,增加了后续加工环节的工序。2)呼和浩特市农机具生产制造能力有限,缺乏专业化企业开展新型农机研发,新产品更新换代滞后。加之政策导向性不足,企业缺乏研发动力,呼和浩特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农机装备短缺问题依然突出。

2.5缺乏典型示范引领

呼和浩特市在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过程中,缺乏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1)呼和浩特市尚未系统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缺少规模化、典型化的示范样板。现有零星试点示范因面积有限、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很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呼和浩特市农户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这一新型种植模式了解不足,缺乏成熟的种植经验,技术操作有待规范。在此背景下,没有充分的典型示范来展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过程并传授成熟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很难得到农户的充分认可。3)呼和浩特市缺乏成熟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培训基地,无法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实操培训,限制了农技服务的有效覆盖。

3对策

3.1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户认知度

提高农户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认知度,是确保该技术高效推广的关键。1)呼和浩特市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让农户全面深入地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作业要领及收益前景。呼和浩特市农技推广中心要组织专家编写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技术资料,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作业程序、注意事项等进行细致的阐释;还要开展现场观摩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面对面指导,现场讲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解答农户疑惑,增强其实操能力。2)呼和浩特市应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编制短视频、动画等生动形象的宣传产品,通过微信群、视频号等新兴渠道进行推广,让复合种植技术的优良特性深入人心[3]。3)在重要农时节点,呼和浩特市还可以组织开展集中宣讲活动,邀请农业专家、种植能手现身说法,为农户答疑解惑。通过线上线下多管齐下,从根本上提升农户的技术认知水平,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顺利推广扫清障碍。

3.2完善扶持政策,增强种植积极性

为了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呼和浩特市急需完善扶持政策,切实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1)政策支持应该覆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过程,构建政策保障体系。例如,在种子购买方面,可设立种子补贴基金,支持农户购买优质种子;在生产环节,适当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种植补贴标准,同时对农资物化投入给予适当补贴,包括化肥、农药、专用农机具购置等;在销售方面,可建立目标价格保护机制,当市场价格下跌时给予临时性补贴。除了资金扶持,还应加大技术和服务支持力度,将技术人员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等纳入政策支持范畴[4]。2)可探索建立保险机制,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风险防范。创新性政策措施的出台,将极大地提振农户的种植信心,助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全面推广。当然,政策制定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听取基层意见,合理设置扶持标准,加强部门协作,构建常态化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3.3深化技术攻关,完善技术体系

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呼和浩特市需要持续深化技术攻关,完善配套的技术体系。1)呼和浩特市应组建技术攻关团队,聚焦品种选配、田间管理等重点领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示范试验和生产实践,不断完善技术体系。在品种选配方面,需要因地制宜筛选出适合带状复合种植的优良品种组合;在田间管理方面,要研究制订出适宜的整个生育期管理技术规程,包括整地播种、苗期除草、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等环节的操作要点。2)呼和浩特市应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揭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作物生长规律和高产形成机理,为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在技术攻关过程中,要立足当地农业发展实际,聚焦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生产技术规程,真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技术配套体系,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呼和浩特市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3.4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机具研发

为解决专用机具匮乏的问题,呼和浩特市急需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专用农机具的研发进程。1)政府要加强专用农机具研发财政支持,还要创新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该领域,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机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具攻关。2)在农机具研发过程中,要立足呼和浩特市农业生产实际,针对播种、施肥、收获等环节的特殊需求,集中力量攻克关键共性技术,确保研制出的农机具能真正适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3)除提高农机具的作业精度外,还应注重简便实用、节能环保等方面,努力实现装备现代化。同时,要完善农机试验鉴定、生产准入、使用培训等制度建设,补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农机装备短板,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3.5建立示范基地,发挥引领作用

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呼和浩特市需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1)示范基地建设应该遵循因地制宜、整体布局的原则,合理选址,注重区域覆盖。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重点打造一批面积规模适中、技术模式先进、管理水平一流的示范样板,并将其作为辐射基地。依托这些示范样板,开展种植现场观摩、操作实训、经验交流等活动,让农户近距离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全过程,熟悉掌握各环节的操作要领,树立种植信心[5]。2)示范基地还可以担负起技术人员培训的重任,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实操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为基层农技服务的有效覆盖提供人才保证。3)示范基地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坚持开放性、实用性的理念,真正为广大农户所用。例如,可邀请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进驻基地,形成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促进技术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只有将示范基地真正打造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展示、交流、培训的综合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为该技术在呼和浩特市的全面推广贡献力量。

4结语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呼和浩特市提升粮油产能、稳定农粮产业链供应的现实需求。呼和浩特市应该强化宣传培训,提高农户认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支持措施;深化技术攻关,构建完备技术体系;加快专用机具研发,提供装备保障;加强典型示范引领,营造良好氛围。只有从政策、技术、装备等多方位入手,持续破解制约因素,才能促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呼和浩特市的推广应用,进而实现粮油作物丰产丰收。

参考文献:

[1]陈小龙,赵元凤,张海勃.内蒙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政策与主要经验做法[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3,44(1):58-64.

[2]文世浩.农民采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23.

[3]杨钰莹,司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成本收益与补贴政策[J].农业经济问题,2023(1):49-63.

[4]胡辉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J].种子科技,2024,42(3):155-157.

[5]卢燕平.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分析[J].新疆农机化,2023(5):39-40.

(责任编辑:张春雨)

标签:  带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