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绿色稻米的需求越来越大。推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对稳定农粮产业链供应、满足人们优质稻米需求、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给辽宁省沈阳市优质绿色水稻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促进粮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分析了当地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农户认知不足,接受程度不高;示范基地建设滞后,农户培训体系欠缺;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待完善,技术服务跟进乏力;资金投入不足,制约技术研发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规模化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认知水平;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构建农户培训体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技术研发推广;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规模化组织优势等对策。
关键词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策略;辽宁省沈阳市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志码:C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4.033
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交汇处,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沈阳市气候条件适中,年平均降水量600~800mm,无霜期155~180d,拥有辽河、浑河等水系,水资源较为充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大力推进,沈阳市加快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研发推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大力发展绿色高产农业。因此,科学推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对促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1沈阳市水稻生产概况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粮食生产大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沈阳市可利用耕地面积772933.33hm2,其中水田面积148773.3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9.25%。
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热资源匹配度高,沈阳市一直是辽宁省最大的粳米生产基地。据统计,2022年沈阳市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2万hm2,总产量超过100万t,稻米产业链产值超过140亿元,居辽宁省第一[1]。从沈阳市水稻品种构成来看,粳稻仍为主导品种,占比超过85%,主要品种有辽粳433、辽粳419等;杂交粳稻和籼稻种植量也逐年增加。但由于种植模式落后,优质稻米占比仍显不足,与人们对优质绿色稻米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2沈阳市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农户认知不足,接受程度不高
沈阳市农户对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认知程度不高,接受度有待提升,这成为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一大障碍。1)沈阳市农村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户,受教育程度有限,存在一定保守思想,对新兴农业技术缺乏全面了解,难免产生疑虑和抵触情绪。另有部分农户存在重眼前利益、轻长远收益的思想,对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缺乏足够认同,倾向于继续采用过去的粗放经营方式,追求单季的短期经济效益。2)不少农户对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操作环节掌握不够透彻,认为这一技术过于复杂、专业,在实际应用中难免出现操作失误,因而打消了积极尝试的念头。部分农户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建议和指导意见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认为专家口中的新技术太过理论化,与自身生产实际脱节,难以完全落实到位,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积极性较低[2]。
2.2示范基地建设滞后,农户培训体系欠缺
沈阳市在推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过程中,示范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农户培训体系也存在不足。1)目前,沈阳市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数量较少,分布零散,覆盖范围有限,难以起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现有示范基地往往规模较小,设施条件简陋,缺乏系统展示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能力。示范基地缺乏专业化管理,运营效率低下,未能充分发挥技术展示和培训功能[3]。2)针对农户的培训力度不够,培训内容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培训形式也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农户的实际需求。大部分农户普遍反映培训机会较少,掌握新技术的渠道不畅,阻碍了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在沈阳市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2.3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待完善,技术服务跟进乏力
沈阳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还较为滞后,技术服务跟进力度不够,制约了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1)专业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偏少,服务覆盖面有限。现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往往规模较小,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服务能力有待提升。2)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户的衔接不够紧密,缺乏深入田间地头的技术服务,无法及时解决农户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政府农技推广部门、龙头企业的协同配合也较为欠缺,多方力量未形成合力,技术服务存在断层。3)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缺乏持续运营的资金支持,技术人员流失严重,难以为农户提供持续跟踪服务。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户获取专业技术服务的渠道不畅,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受阻。
2.4资金投入不足,制约技术研发推广
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沈阳市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1)由于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科研经费投入较少,技术攻关研发力度不够,新技术、新模式创新乏力,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关键环节缺乏突破性创新成果。2)由于资金短缺,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和示范推进经费也显著不足,难以大规模建设水稻绿色高产示范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在基层的示范推广进度缓慢,无法开展更广泛的农户培训,农民掌握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渠道受限。3)补贴力度有限,农户应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推广应用遇阻。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也受资金约束,难以充分发挥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的主导作用。
2.5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规模化作用发挥不够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沈阳市的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其在推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过程中发挥规模化作用。1)目前,沈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偏少,且多数规模较小、实力有限,难以为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物资等综合服务支持。大多数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下,服务功能单一,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无法满足农户对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的需求。2)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联系较为松散,组织引领作用发挥不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推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规模化推广。
3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认知水平
提升农户对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认知水平,是确保该技术在沈阳市顺利推广的关键一环。针对农户对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认知不足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多管齐下地提高农户的认知水平,提升农户的接受度。1)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通过发布政策解读、开展技术讲座、实行农村实景展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生动形象地向农户阐释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理念、操作要领和发展前景,消除农户由于认知盲区而产生的疑虑。2)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深入田间地头,现场示范讲解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操作流程,耐心解答农民疑惑。同时,建立健全长期的技术帮扶机制,指派技术人员对口跟踪服务,确保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得到规范有序的推广应用。3)注重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在重点区域建立一批高标准示范基地,让周边农户切身体会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的实际效益,以此引导农户主动接受和应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3.2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构建农户培训体系
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构建农户培训体系,是实现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快速推广的关键。1)在重点县市建立一批高标准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集中展示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全程环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间”。2)构建农户培训体系,培训内容需要系统全面,包括理论讲解和田间实操,培训形式要多元化,既有专家授课,也有农户互帮带动,促进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在基层的快速推广和应用。3)通过示范基地,不断吸收农户的实践经验,持续优化和完善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使之更加贴近实际、行之有效[4]。4)在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整合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覆盖的多元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形成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高效推广的强大合力。
3.3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服务
推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离不开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做支撑。1)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组建一支专业技术服务队伍,由熟悉农艺的农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构成,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现场指导服务,为农户答疑解惑,提供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持。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与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龙头企业密切配合,形成多元化技术服务格局。各方要密切沟通互动,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及时解决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的突出难题。通过搭建政府、企业、服务组织、农户的紧密联盟,不断巩固和扩大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应用面积,推动沈阳市水稻生产绿色转型。
3.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技术研发推广
推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技术研发推广。1)应根据当前农业绿色发展要求,适当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投入,重点支持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攻关研发。投入的资金不仅要用于基础理论研究,更应侧重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确保科研成果能够真正服务田间生产实践。2)在财政资金安排上要加大对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和示范推进的倾斜力度,继续扩大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县建设规模,推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大规模应用。3)通过政策性补贴支持,鼓励农户自觉采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有效降低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投入成本[5]。对于龙头企业和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也要给予适当支持,充分发挥其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的主力军作用。只有通过统筹规划、多方位投入,同步推进技术研发、集成示范和基层推广等各环节,才能真正形成良性循环,持续创新驱动,助力沈阳市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快速推广应用。
3.5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规模化组织优势
推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需要重视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其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的规模化组织优势。1)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联系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集中组织农户应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为农户应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技术、物资等综合服务,解决农户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方面的顾虑。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开展规模化统一作业,标准化管理,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形成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2)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做法,采取政策和资金双重扶持,鼓励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合作社经营规模,提高其技术服务能力。通过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的主体作用,推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在沈阳市的持续推广应用。
4结语
沈阳市拥有良好的水稻绿色高产潜力,要实现水稻绿色高产,关键在于科学选用适宜品种,严格执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并建立完善的推广体系。沈阳市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认知水平;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构建农户培训体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技术
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技术研发推广;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规模化组织优势。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的实施,必将有力推动沈阳市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确保农粮产业链供应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前程.辽宁沈阳地区水稻机械化优质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6):128-130.
[2]李鹏,刘蔚平,郭芳,等.优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推广[J].种子科技,2024,42(6):115-118.
[3]杨玉菊,高炳彦.基层农技推广中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4,42(2):137-139.
[4]向建巧.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推广[J].种子科技,2023,41(12):91-93.
[5]庄同金.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热带农业工程,2023,47(3):99-101.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