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known 发布于 2025-07-24 阅读(282)

摘 要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产在稳定农粮产业链供应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山东省莱州市是玉米主产地之一,玉米高产栽培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促进玉米栽培效益的提升。为实现玉米高产稳产,从田块准备、种子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莱州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山东省莱州市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2.004

莱州市是山东省辖县级市,当地自然环境较为适宜玉米生长。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数据,莱州市玉米种植面积较大,达44 666.67 hm2。近几年,莱州市全面推进绿色病虫害防治、秸秆还田、肥水一体化等现代化技术发展,推行“小麦机收秸秆处理—玉米贴茬播种”一体化模式,有效加快玉米生产进度,夯实了玉米高产的基础。因此,从玉米深松免耕播种着手探索莱州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1 田块准备

根据多年经验,玉米种植地块应选择干旱或半干旱区的沙丘地、平地,避开土壤常年低温积水的低洼地、涝地。在莱州市,玉米通常与小麦轮作。玉米种植前,依托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秸秆打捆机等农业机械,推动小麦秸秆收获、打捆、运输、发酵、利用一体化、机械化,配合催腐剂的应用,实施秸秆还田挡风固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养分,促进玉米增产[1-2]。

2 种子准备

2.1 品种选择

根据莱州市气候特点和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应选择抗小斑病与锈病、抗倒伏、穗部形状佳,且适应高密度种植、土壤低肥力及高温热害的优良玉米品种,如登海1717、德发705、京农科736、鲁单1108等。

2.2 种子处理

2.2.1 晒种

在播种前10~12 d,将玉米种子均匀摊铺到适宜位置,进行自然晾晒(晾晒时地面温度低于30 ℃),定期翻动并捡出破碎粒、秕粒和霉变籽粒,连续晾晒2~3 d,以激活种子内部酶活性,杀灭种皮上附着病菌[3]。

2.2.2 浸种

播种前,将玉米种子浸泡在43~47 ℃温水中,连续浸泡4~9 h。然后捞出种子,将种子放置在温度28 ℃条件下催芽,每间隔2 h翻动1次,持续24 h。催芽成功后,将种子放在阴凉环境中,持续炼芽4~6 h。

2.2.3 拌种

浸种后,将种子与40%甲基异柳磷、2%立克秀种衣剂均匀混合,使种衣剂无遗漏地包裹玉米种子,以降低玉米黑穗病、苗枯病等病害及虫害的发生概率。或者根据莱州市玉米频发病害、虫害,精准选择拌种药剂,如玉米茎基腐病、丝黑穗病等高发,可选择吡唑醚菌酯等药剂拌种;灰飞虱、二点委夜蛾、蓟马或其他地下害虫发生频率较高时,可选择氯氰菊酯、噻虫嗪、呋虫胺等药剂拌种;玉米病害、虫害均多发时,可复配噻虫嗪、吡唑醚菌酯等药剂拌种。

3 播种

3.1 试播

在正式播种作业前进行试播,全程观察播种机状态和播种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最佳作业参数。

3.2 正式播种

根据试播参数,在连续5 d耕作层5~10 cm平均地温稳定在10 ℃、土壤含水率为10%~25%时,借助带状深松免耕施肥播种机(玉米种植规模较小的田地可采用勺轮式玉米播种机、指夹式玉米播种机,玉米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块应采用气吸式玉米播种机)一体化作业,全程贯彻适期播种、机械单粒精播、应播尽播的原则。宽窄行种植模式是莱州市玉米常见种植模式,一般宽行控制在80 cm左右,窄行控制在40 cm左右。播种时,应着重控制播种机械运行参数,控制播种机运行速度为5~7 km·h-1,调整播种深度在3~5 cm,播种后及时覆土、镇压,避免遗漏播种、重复播种。同时,调整深松深度为30 cm,碎茬宽度达到20 cm,5行苗带深松条耕,条耕行距为45~55 cm,株距为20~30 cm,合理密植,播种密度宜比预定收获密度增加10%左右,一般将玉米播种密度控制在67 500~75 000株·hm-2。碎茬与播种同步开展,播种机限深整形胶轮避开根茬,从源头解决机械播种期间玉米种子易堵塞、出苗质量差、灌溉难和成本高等问题[4]。

另外,在播种的同时,借助机械施加控氮比为30%左右的配方肥,或控释时间为60~70 d的缓控释肥,必要时施加锌肥,为玉米苗期生长提供充足微量元素。施肥方法为播种行外带状侧深施,施肥深度为8~10 cm,避免肥料距离玉米种子过近而造成烧种、烧苗。施肥量根据玉米产量要求而适当调整,一般在玉米产量要求中等时,施肥量应控制在600~675 kg·hm-2;而在对玉米产量要求较高时,控制施肥量在675~825 kg·hm-2。

4 田间管理

4.1 水肥管理

科学水肥管理是玉米大量成穗、粒质量增加、适时灌浆、产量提高等一系列目标达成的基本手段[5]。

近年来,莱州市在夏玉米播种期降水较少,而土壤含水量不足会限制玉米种子发芽。因此,玉米播种后,应密切关注高温干旱天气预警,以气温超出35 ℃为标准,及早浇施1次蒙头水(玉米播种后种子萌芽前灌溉,便于玉米顺利出苗)。在玉米种植田周边灌溉水不足的情况下,人工增加1次保苗水浇施。在夏玉米播后苗前,关注暴雨预警,在暴雨发生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防止渍涝导致种子腐烂。

在玉米水肥需求的临界期,如大喇叭口时期、小喇叭口时期,为规避玉米雌雄穗发育异常现象,应在距离玉米植株10 cm位置挖坑,坑深10 cm左右,将玉米专用氮磷钾缓释肥放入施肥沟内,控制肥料施用量为150~225 kg·hm-2,并及时灌溉。

根据莱州市气候情况,在玉米植株花粒期选择恰当时间灌水1次,注意灌水要在9:00前或17:00后进行,并在灌水后追施氮磷钾复合肥,防止叶片早衰。

4.2 中耕培垄

在玉米5~7叶期时,开展苗期深松中耕培垄,中耕深度为8 cm,培垄高度为10~12 cm,以疏松土壤,营造垄型,为玉米苗期长根、增叶、茎节分化提供良好环境[6]。

在玉米穗期,进行1次中耕,并去除田间弱苗、病株,促进玉米长叶、拔节、分化,为壮秆、肥叶、大穗、饱粒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4.3 病虫草害防治

在莱州市,玉米常见病虫害有玉米南方锈病、棉铃虫、黏虫等,草害的发生也较为严重。因此,在玉米生产中,应加强预测预报,贯彻预防为主、趁早防治、防治结合、统防统治的病虫草害防治原则,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确保玉米高产稳产[7-9]。例如,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开花授粉期,应落实“一喷多促”方针,组配杀虫剂和杀菌剂喷施玉米群体中下层,一次性防治玉米病害和虫害,确保玉米收获产量增加。

黏虫在莱州市玉米种植中发生概率较高,主要以三代黏虫为害玉米[10]。作为一种暴食性害虫,黏虫会快速啃食玉米叶片,造成玉米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根据玉米高产栽培需求,为防治黏虫,可在黏虫幼虫期,选择无风晴朗的早晨或傍晚,向玉米植株叶面及周边杂草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750 mL·hm-2兑水450 kg·hm-2,或者喷洒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50 mL·hm-2兑水600 kg·hm-2,兼防玉米棉铃虫。同时,可以利用黏虫成虫趋光性,在黏虫成虫交配期,安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每天于20:00至次日5:00开灯,以诱杀黏虫成虫,减少黏虫数量。同理,对于通过吸食玉米植株汁液导致玉米失去营养甚至生长不良的害虫——棉铃虫,可以利用其成虫对黑光灯短光波的强趋性,借助前期安置的黑光灯兼防棉铃虫,降低棉铃虫对玉米的危害。

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叶鞘与苞叶的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玉米植株感染玉米南方锈病后,叶片开始出现失绿小斑点,在短时间内发展为黄褐色凸出疱状斑点,疱状斑点表皮破裂后可散发铁锈色粉状物,逐渐遍布玉米叶片、叶鞘与苞叶,影响玉米植株光合作用。随着光合效率下降,玉米生长受抑制,伴随叶片干枯、提前衰亡现象。为防治玉米南方锈病,可在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初期,选择晴天10:00前、16:00后,向玉米叶片、叶鞘、苞叶部位均匀喷洒43%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0.004%芸苔素内酯水剂150 g·hm-2;在首次喷药后5~7 d,借助植保无人机,追喷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450~900 mL·hm-2或12.5%烯唑醇乳油450 g·hm-2。注意交替用药,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若喷药后3~6 h内出现降雨,应及时补喷,避免玉米南方锈病大范围发生。

为减轻杂草危害,可选择乙草胺及类似功能化学药剂,在玉米出苗前进行喷洒,形成封闭除草层,一般用90%乙草胺乳油1 500~1 800 mL·hm-2作表土喷雾。若封闭除草效果不佳,则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喷施烟嘧磺隆、苯唑·莠去津等药剂。需要注意的是,应均匀喷洒烟嘧磺隆,避免遗漏或重复,并限制后续有机磷农药的使用,确保除草质量并注意用药安全;苯唑·莠去津持效期较长,对后茬作物如水稻等有害,应避免随意增加用药量。对于大型杂草,也可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中耕除草方式。在中耕除草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选择15%甲基磺草酮悬浮剂、50%丁草胺乳油、50%乙草胺乳油等药剂,按照相应说明进行喷施,以防除大型杂草,避免其与玉米植株争夺养分和水分。首次喷药后7~10 d,根据玉米田杂草生长情况,可再次喷施80%2,4-滴钠盐与72%2,4-滴丁酯混合液,以减轻杂草对玉米的危害。

4.4 辅助授粉

玉米花粉传递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若玉米花期缺乏风媒传粉或虫媒传粉条件,将直接影响玉米果穗形成,干扰预期产量目标的达成。因此,为满足玉米高产需求,可借助人工去雄和无人机散粉的方式,辅助授粉,提高玉米授粉效率。在人工去雄环节,需要以玉米雄穗刚刚抽出、尚未开花散粉为节点,隔行(或隔株)拔除雄穗的1/2(保留地头玉米植株雄穗),形成地块边际玉米雌穗授粉优势。玉米授粉期之后,拔除全部玉米雄穗,人工增产。

无人机散粉则是待玉米雌穗花丝抽出1/2以上、雄穗仍在散粉的时期,选择9:00—11:00,利用无人机进行辅助授粉,无人机飞行高度为玉米雄穗上1~2 m。借助无人机飞行产生气流吹动雄穗花粉飘向雌穗花丝,提高玉米结实率,减少空穗、花粒、秃尖等现象。

4.5 收获

在玉米表皮变白、籽粒饱满硬实且乳线基本消失、基部出现黑层时,进行玉米机收。根据莱州市玉米种植地块地形,可选择自走式玉米收割机或玉米茎穗双收机收获玉米,保留玉米秸秆,为下茬秸秆还田提供材料。

5 结语

玉米是莱州市经济价值突出的农作物,优化栽培技术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前提。因此,根据莱州市玉米高产栽培的实践经验,应优选秸秆还田+深松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一次性完成耕地、播种、镇压、施肥。在播种后,系统控制水肥管理、中耕培垄、病虫草害防治及辅助授粉作业的质量,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帮高.山东莱州:这里的秸秆成了宝[J].农业机械,2021(7):39-40.

[2] 连玉珍,刘合满.豫东地区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化肥替代潜力[J].现代农业科技,2024(9):114-117.

[3] 郭怀怀,于晓芳,高聚林,等.深松耕作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24,32(3):421-435.

[4] 倪世鹏,李静,白旭东.玉米轻型免耕精量施肥播种机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J].现代农业装备,2024,45(2):62-67.

[5] 张英兵.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在莱州的实践应用[J].农机市场,2023(7):17-19.

[6] 陈蕾,刘浩,李娜,等.玉米品种华太52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22(3):257-259.

[7] 宋祥格.玉米高产种植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2):157-159.

[8] 魏春禹.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2024(2):39-40.

[9] 张志祥.玉米田间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12):85-86.

[10] 潘军龙.山东莱州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17):40.

(责任编辑:刘宁宁)

标签:  玉米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