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型肥料与传统肥料在南平市建阳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known 发布于 2025-07-24 阅读(431)

摘 要 为实现水稻生产上的减肥增效,开展试验了解不同新型肥料对杂交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传统肥料相比,施用新型肥料的水稻产量、生产效益均有提高,增幅分别为2.11%~5.98%、0.59%~4.34%;施用新型肥料控释复合肥后,水稻田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提高最多,平均增幅分别为5.35%、13.46%、7.43%;施用新型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后,水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最多,增幅为4.09%。

关键词 新型肥料;产量;土壤养分;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02

水稻种植业是福建省南平市支柱产业之一,然而由于农业生产中不科学、不合理的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偏低,水稻产值提升受限[1-2]。化肥减量增效,能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还能减少因施肥而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3]。李武等研究发现,施用缓控释肥料能有效提高机插杂交籼稻稻米品质[4];刘丽生等研究发现,施用生物肥料可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同时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作物产量与品质,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5]。基于此,笔者通过试验摸清不同新型肥料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当地科学施用有机肥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暖热,冬季温凉,春夏多雨湿润。试验在崇雒乡横源村(A)、崇雒村(B)田块进行。试验地块均为水稻土灰泥田,耕层土壤均为中壤土,土壤性状如表1所示。

1.2 试验材料

试验水稻品种为中浙优8号。试验肥料有尿素(含46%N)、过磷酸钙(含12%P2O5)、氯化钾(含60%K2O)、控释尿素(含44%N)、控释复合肥[m(N)∶

m(P2O5)∶m(K2O)=22∶8∶12]及有机无机复混肥[m(N)∶m(P2O5)∶m(K2O)=21∶8∶16]。其中,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均为传统肥料;控释尿素、控释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均为新型肥料。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其中处理1施用传统肥料(对照),处理2施用控释尿素,处理3施用控释复合肥,处理4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见表2)。由于肥料施用量与含量配比不一致,不足的氮肥、磷肥、钾肥分别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补充。各处理小区,每667 m2施纯氮11 kg、纯磷4 kg、纯钾8 kg,氮、磷、钾比例为100∶36∶73。

试验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5 m、宽4 m,小区间田埂宽0.25 m、高0.25 m。重复小区间设计灌排沟,沟宽0.4 m;试验区四周设保护行,行宽1.0 m。

试验地农业生产田间管理措施与当地常规管理相同。2023年5月25日播种;6月20日插秧,施用基肥;7月1日,喷施吡蚜酮、扑虱灵、敌敌畏;7月5日,追肥分蘖肥;8月9日,喷施茚虫威;9月2日,追施穗肥。

1.4 指标测定

10月1日,按小区实割测产,并按五点采样法采集稻株,测量株高,计算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等。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NY/T 2911—2016)的方法,采集试验后的土壤进行养分测试,检验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及速效钾含量。按照2023年建阳区农资市场所售肥料与粮食收购价格,计算水稻生产效益。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 17.0和Excel 2021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制图,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分析试验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如表3所示,两个试验地各处理水稻理论产量相差不大,均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在A试验地,与处理1相比,处理2、处理3、处理4水稻部分农艺性状有所改善,其中株高增幅分别为1.6%、3.2%、4.0%,穗粒数增幅分别为1.41%、2.11%、4.23%,每667 m2理论产量增幅分别为4.07%、7.27%、10.64%。在B试验地,与处理1相比,处理2、处理3、处理4水稻部分农艺性状有所改善,其中株高增幅分别为0.81%、3.23%、4.84%,穗粒数增幅分别为1.38%、2.76%、4.14%,每667 m2理论产量增幅分别为1.88%、5.47%、9.37%。两试验地各处理水稻千粒重差异较小。综合得出,新型肥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穗粒数、每667 m2有效穗数等产量构成因素,最终影响水稻产量。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如表4所示,在A试验地,处理4、处理3、处理2分别比处理1水稻每667 m2增产33.33、23.33、10.00 kg,增幅为2.21%~7.35%;在B试验地,处理4、处理3、处理2分别比处理1水稻每667 m2增产21.33、18.62、9.34 kg,增幅为2.03%~4.62%。两试验地各处理水稻产量均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

对两试验地各处理水稻产量的均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与处理3、处理4差异显著。与处理1相比,处理2水稻每667 m2增产9.67 kg,增幅为2.11%;处理3水稻每667 m2增产20.98 kg,增幅为4.59%;处理4水稻每667 m2增产27.33 kg,

增幅为5.98%。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生产效益的影响

按照建阳区农资市场与粮食收购价格,水稻价格为4元·kg-1,尿素价格为4元·kg-1,过磷酸钙价格为1.5元·kg-1,氯化钾价格为6元·kg-1,控释尿素价格为5元·kg-1,控释复合肥价格为5元·kg-1,有机无机复混肥价格为5.75元·kg-1。如表5所示,与施用传统肥料的处理1相比,施用新型肥料的处理2、处理3、处理4收益均有提升,每667 m2增收9.56~68.87元,增幅为0.59%~4.34%。

2.4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由表6可知,各处理土壤pH值无显著变化,其中处理4土壤pH值提高最多,说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够提升土壤pH值。

与处理1相比,处理2、处理3、处理4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中A试验地增幅分别为1.20%、0%、4.19%,B试验地增幅分别为0.66%、-0.66%、3.97%。处理2、处理3、处理4土壤碱解氮含量与处理1差异显著,其中A试验地增幅分别为2.11%、4.21%、3.16%,B试验地增幅分别为2.17%、6.52%、5.43%。两试验地各处理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总体来看,处理3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最多,平均增幅分别为5.35%、13.46%、7.43%;而处理4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最多,平均增幅为4.09%。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肥料相对于传统肥料,对水稻的等农艺性状均有一定程度影响。其中,施用新型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对水稻株高、穗粒数、每667 m2有效穗数影响最大,平均分别增加5.5 cm、6粒、0.65万穗。与施用传统肥料相比,施用新型肥料可提升水稻生产效益0.59%~4.34%。在土壤养分方面,施用新型肥料控释复合肥处理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影响最大,平均增幅分别为5.35%、13.46%、7.43%;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最大,平均增幅为4.09%。从增产提质方面分析,施用控释尿素、控释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均能增加水稻产量、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旭.我国主要农业生态区粮食作物化肥增产效应与养分利用效率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0.

[2] 沈庆庆,刘盛武,王天菊,等.桂东南荔枝园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5):1915-1919.

[3] 巨晓棠,谷保静.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问题及趋势[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4):783-795.

[4] 李武,邓飞,胡慧,等.缓控释氮肥对机插杂交籼稻稻米品质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8,32(4):

779-787.

[5] 刘丽生,张宏,王晓辉.生物肥料的作用特点和发展趋势[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1(5):30-31.

(责任编辑:刘宁宁)

标签:  水稻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