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润楠作为珍贵用材树种,其木材不仅可以用于高端家具制造和建筑装潢,还可以加工成粉末,用于生产高品质香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给桂东地区规模化发展润楠种植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推动当地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以桂东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为切入点,分析了该地区润楠种植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提出种苗选择与处理、土壤准备与改良、栽植、林间管理等一系列科学措施。
关键词 润楠;种植技术;桂东地区
中图分类号:S79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78
润楠是樟科润楠属常绿乔木,树姿挺拔雄伟,一般树高可达40 m,胸径可达40 cm。润楠木材质地坚硬细密,纹理美观,是制作高级家具和建筑装潢的上等用材;还可提取芳香油和药用提取物,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桂东地区由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贺州市组成,气候条件适宜,是培育人工润楠林的理想区域。近年来,为满足市场对珍贵用材的需求和林业产业升级的需要,桂东地区润楠人工林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深入研究和推广该地区的润楠种植技术,对于提高润楠木材产量和品质,扩大珍贵用材资源储备,推动林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价值。
1 桂东地区自然条件概况
1.1 气候条件
桂东地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全年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夏季长而多雨,冬季短暂湿冷,年平均气温在19.2~28.7 ℃,
最高气温39.5 ℃,最低温度-3 ℃;全年日照时间充足,光照较好,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降水充沛,年降水量1 450~2 000 mm,雨热同季,为润楠等热带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热量和水分条件。此外,受季风环流影响,桂东地区空气湿度适中,非常适宜润楠的生长繁殖。
1.2 土壤条件
桂东地区土壤类型多样,以赤红壤、红壤和砖红壤为主。赤红壤主要分布于该区海拔350 m以下的平原、丘陵和台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透水性良好,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红壤也有广泛分布,具有土质黏重、土层深厚的特点。这些土壤类型的理化性质均适宜润楠生长,为其在桂东地区的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土壤基础。
1.3 地形和水源条件
桂东地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谷地等均有分布,地形起伏较大。其中,丘陵和台地分布范围最广,面积也最大,为该地区种植润楠提供了充足的可利用土地资源。此外,该地区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水系发达,有桂江、贺江、浔江等主要河流及其支流。雨量充沛,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为润楠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补给。桂东地区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充足的水源条件,为发展润楠种植奠定了坚实的自然基础。
2 种苗选择与处理
2.1 种苗选择标准
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苗木,株高应在50~80 cm,主干直径在0.8~1.2 cm。根系发达是关键指标,要求主根长度不小于35 cm,须根丰富且分布均匀,根系表面应无腐烂或肿大现象。苗木茎干应挺直,呈褐色或灰褐色,表皮光滑无皱缩,不应有明显弯曲、损伤或树皮开裂现象。枝条应分布均匀,芽眼饱满[1]。叶片应浓绿饱满,大小均匀,无黄化、卷曲、斑点或畸形症状。选苗时应特别注意苗木的遗传性状,种苗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耐受桂东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建议选择当地或相近气候区培育的种苗,以提高成活率和生长势。
2.2 种苗处理方法
种苗处理是提高润楠成活率的关键环节,需要科学、细致地操作。先对种苗进行修剪,去除过长或受损的根系,保留30 cm左右长的主根和健康的侧根。同时,修剪部分枝叶,保持地上部分与根系的平衡。然后进行根系浸泡处理,将修剪后的苗木浸泡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溶液中15~20 min,
以预防根腐病。随后,可用生根粉或萘乙酸生长调节剂溶液(50~100 mg·kg-1)蘸根,促进新根形成。最后进行炼苗处理,将苗木暂时置于半阴环境下5~7 d,期间逐步增加光照强度,以增强其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根系湿润,避免曝晒和机械损伤,以确保种苗的健康和活力。长途运输时,可在根部涂抹泥浆并覆盖保湿材料。到达种植地后,应尽快栽植;如不能立即栽植,需要将苗木假植在阴凉地湿润的沙土中,并适当浇水保湿。
3 土壤准备与改良
3.1 整地
整地应在栽植前1~2个月进行,先清除地表杂草和灌木,随后进行整地。整地方式根据地形特点选择,平地或缓坡地(坡度6°以下)采用机耕全垦,深度30 cm;坡地(坡度6°~10°)采用机耕带状整地,沿等高线方向进行;山地(坡度10°以上)采用穴状整地,穴规格40 cm×30 cm×30 cm;陡坡地可采用鱼鳞坑整地。整地时注意将表层肥沃土壤与下层贫瘠土壤分开堆放,回填时将肥沃土壤置于穴底。在黏重土壤地区,可掺入30%~40%的河沙以改善土壤透气性。整地完成后,覆盖地膜或稻草,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抑制杂草生长。
3.2 培肥地力
在栽植润楠前1~2个月培肥地力,是提高桂东地区润楠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先进行土壤测试,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针对性制订改良方案。通常,每667 m2应施用2 000~3 000 kg有机肥,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生物有机肥或优质堆肥。这不仅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活性。对于酸性土壤,每667 m2施用石灰150~200 kg,以调节pH值至5.5~6.5的润楠适宜生长范围[2]。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补充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推荐施用氮、磷、钾养分含量比为1.0∶0.8∶0.6的复合肥,每667 m2用量为30~40 kg。对于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可适量添加含硼、锌、铁等的复合微量元素肥料,用量按说明施用。施肥采用穴施或沟施的方法,与土壤充分混合。此外,可种植绿肥作物如救荒野豌豆、紫云英等,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同时抑制杂草生长。可在行间种植,待绿肥生长至开花期时翻耕入土,既能增加有机质,又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4 栽植
4.1 最佳栽植时间
桂东地区润楠栽植的最佳时间为春季,具体为
3月中旬至4月中旬,此时气温逐渐回升,土壤解冻,有利于根系快速发育和苗木适应新环境。若采用容器苗,栽植时间可选择在春季5月上旬或秋季10月下旬,但仍应避开霜冻期(通常在1月)和酷暑期(7—8月),以提高成活率和促进生长[3]。对于大规模栽植,可考虑分批次,以分散风险和优化资源利用。在确定具体栽植日期时,还需要结合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选择前后3~5 d无极端天气的时段。同时,应考虑种苗的生长状态,选择在苗木休眠末期或初展新梢时进行栽植,可显著提高成活率和初期生长势。
4.2 栽植密度与间距
润楠的适宜栽植间距在3~6 m,具体可根据不同的栽植方式确定。对于单行栽植,建议采用4~
5 m的株距,行距5~6 m。这种间距可以为润楠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有利于其树冠和根系充分发展,同时便于机械化作业和林间管理。如果采用双行栽植,可以参考桉树的种植模式,主行行距设置为5~6 m,株距5~6 m,辅行行距2~3 m、株距2~3 m。主行间距较宽利于机械化作业,辅行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在此模式下,既能保证树木的生长空间,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坡地种植时,建议采用等高线栽植法,可以将株距适当缩小为3~4 m,以增强水土保持效果。对于以营造用材林为目标的种植,可采用初期密植、后期间伐的模式,初植密度可为1 111株·hm-2,
随树龄增长逐步调整为667~833株·hm-2。在混交林营造过程中,润楠与其他树种的种植比例通常为3∶7或4∶6,株行距可根据混交树种的特性进行适当调整,但仍应保持在3~5 m内[4]。
5 林间管理
5.1 浇灌方法与频率
桂东地区润楠种植通常采用人工浇水的传统方式进行浇灌。幼树期(1~3年)需要保持土壤湿度,浇水频率较高,每7~10 d浇灌1次,每株浇水15~20 L。成树期可适当减少浇灌频次,但要增加单次浇水量,每15~20 d浇灌1次,每株浇水30~40 L。遇到干旱少雨季节,需要增加浇灌次数,并适当增加浇水量,避免土壤长期干旱。雨季则要注意排涝,防止积水造成植株根系缺氧。浇水的最佳时间是清晨或傍晚,避免在中午浇水,以免水分迅速蒸发或烈日直射导致植株受高温热害。可采用人工插杆测土等简单方法,感知土壤湿度状况,确定浇水时机和用水量。
5.2 施肥种类与用量
桂东地区润楠的施肥管理应遵循“少量多次,以有机为主、无机为辅”的原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厩肥或生物炭,每株施用5~8 kg。追肥应结合润楠生长周期,幼树期每株每年施用复合肥[m(N)∶m(P2O5)∶m(K2O)=15∶15∶15],0.5~
1.0 kg,分3~4次施用;成树期每株每年施用复合肥1.5~2.0 kg,分2~3次施用。此外,可选用含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如含锌、硼的水溶肥料,每30 d喷施1~2次,浓度为0.2%~0.3%。在酸性土壤区,可适量施用石灰或硅钙肥,以调节土壤pH值。施肥时应采用穴施或沟施的方法,深度15~20 cm,与土壤充分混合后覆土。注意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根系,防止发生肥害。
5.3 病虫害防治
5.3.1 常见病虫害种类
桂东地区润楠种植过程中面临多种病虫害威胁,需要及时识别并采取防控措施。常见病害包括根腐病、炭疽病和褐斑病。根腐病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导致植株根系腐烂、地上部分萎蔫;炭疽病症状表现为叶片和枝条出现褐色病斑;褐斑病则造成叶片出现不规则斑点,严重时导致落叶。主要虫害有天牛、木蠹蛾和褐边绿刺蛾。天牛幼虫多钻蛀树干,形成蛀道,影响树木生长;木蠹蛾幼虫同样为害树干,造成树势衰弱;褐边绿刺蛾幼虫则主要取食叶片,导致叶片残缺。此外,需要警惕白蚁、木虱和叶螨等次生害虫的危害。及时监测和准确识别这些病虫害,是制订有效防控策略的关键。
5.3.2 防治技术与措施
桂东地区润楠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方法。1)化学防治。对于根腐病,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或40%苯甲酸铵可溶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施于根际,每株用药液2~3 L,每年春秋两季各施用1~2次。针对炭疽病和褐斑病,可于病害发生初期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洒防治,每667 m2用药液40~50 L,每7~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虫害防治方面,对润楠蛀干虫和木蠹蛾,可在树干涂抹5%氯氰菊酯乳油,涂抹范围为地面至1.5 m高度处,每年4—5月和8—9月各涂抹1次[5]。防治褐边绿刺蛾,可于幼虫低龄期用20%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喷雾,每667 m2用药液30~40 L,连续喷洒两次,间隔7 d。2)生物防治。可释放赤眼蜂防治鳞翅目害虫,每667 m2释放3万头,每7 d释放1次,连续3~4次;或使用8 000 IU·mg-1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稀释
200~250倍喷雾,每667 m2用药液40~50 L,每7~10 d
喷施1次,连续2~3次。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并结合农业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润楠病虫害,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结语
桂东地区润楠种植涵盖从种苗选择到病虫害防治的全面管理。应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不仅能提高润楠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还能显著改善木材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种植者应该注重选择优质种苗,采用适宜的种植方法,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并积极预防和控制病虫害,保障润楠健康生长。同时,注意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协调,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确实施这些种植技术,将显著提高润楠种植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为桂东地区的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冯桂干,刘再兴.基于AM接种技术的华润楠荒山造林试验初报[J].绿色科技,2022,24(11):160-162.
[2] 林乃忠.闽北地区珍贵用材树种新资源发展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22,28(6):72-75.
[3] 苏红军.楠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2,12(3):21-23.
[4] 王尤,李乔明.贵州特有植物道真润楠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部林业科学,2023,52(3):160-164.
[5] 秦晓强.刨花润楠丰产栽培技术[J].绿色科技,2020(1):162-163.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