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甘蔗是重要的制糖原料,还可用于生产乙醇、造纸等,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西合浦县是糖料蔗的主要种植区域,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国甘蔗种植总面积的70%左右。为给合浦县糖料蔗的种植提供技术参考,从地块处理、良种选择、适时播种、底肥施加、田间管理和收获运输等方面探讨糖料蔗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关键词 糖料蔗;高产种植技术;广西合浦县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6.003
合浦县地处广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在23.7 ℃,具备种植糖料蔗的气候条件。合浦县是甘蔗种植大县,2024年糖料蔗种植面积约为2.8万hm2,产量超过92万t,良种覆盖率超过98%。但是在实际种植中,蔗农多沿用传统的种植技术,未能充分发挥甘蔗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利于广西糖料蔗种植产业的发展。因此,做好糖料蔗高产种植技术研究,对于改善合浦县糖料蔗种植情况、推动产业发展有积极作用。
1 地块处理
1.1 选地
甘蔗属于耐连作作物,在种植地块选择方面,应确保土壤深度足够、富含有机质,以中性土或者微碱性土最佳。考虑后期的水分管理,应选择相对平坦的地块,确保水分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地块在温度、光照等方面应能满足糖料蔗的生长需求。在选择种植地块时,还应该调查地块之前的使用情况,明确是否种植过会对甘蔗产生不良影响的作物,如花生、豆类等,是否存在重金属污染等,确保选择的地块可以充分满足糖料蔗的生长需求[1]。
1.2 整地
确定好种植地块后,需要做好深耕整地工作,耕作的深度不小于30 cm,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帮助甘蔗根系有效延伸扩展,提升其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在深层耕作的条件下,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可以得到提升,营养物质的流失减少,同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微生物环境。
2 良种选择及种苗处理
良种选择是实现糖料蔗高产稳产的关键,合浦县常种糖料蔗品种有以下3种。1)桂糖42号。这种糖料蔗植株高大、株型匀称,抗倒伏抗旱能力较强,产量高,含糖量高,但需要注意宿根容易出现黑穗病。2)桂糖44号。桂糖44号具有高糖高产的特点,植株直立均匀,萌芽快且出苗率较高(在85%以上),有着很强的分蘖能力,对一些常见病虫害均有着较强的抵抗力。3)桂柳05136号。该品种植株高大、萌芽快,宿根发株早,适合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种植,缺点是抗倒伏能力差[2]。蔗农应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糖料蔗品种,充分发挥品种优势,为稳产高产奠定坚实基础。
在选择种苗时,应优先选择新鲜梢头苗或半茎苗。这类种苗活力强,萌芽率高。种苗种植前,需要做好砍种和消毒处理。砍种是指在种苗茎叶鞘剥离后,将其砍成双芽段或者三芽段。消毒使用50%多菌灵5 000倍液浸泡,时间控制在5~10 min;也可使用2%石灰水浸泡,时间为24 h。经过处理,甘蔗种苗的出芽率基本在90%以上,出苗更加均匀,同时能够有效防治甘蔗凤梨病等常见病害。
3 适时移栽
糖料蔗移栽分为春、秋两茬,合浦县气候温暖湿润,因此对于移栽时间并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但是从实现稳产高产的角度来看,糖料蔗的移栽春茬在每年的3月中旬,秋茬在每年的8月中旬较为适宜[3]。移栽前需要对苗床进行浇水,保持湿润。移栽时需要将幼苗轻轻拔出,避免影响根系的完整性,按照每公顷45 000~60 000株的密度进行移栽,株距控制在20~30 cm。同时,补苗是移栽的重要内容,可以提升甘蔗苗的分布均匀性,减少密度不足造成的产量损失。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补苗应该在移栽后的3~4周内完成,补苗后密度控制在每公顷40 000~50 000株,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而且能够提升糖料蔗的抗逆性[4]。
4 田间管理
4.1 施肥
近年来,不少蔗农在种植甘蔗时倾向于使用化肥,导致土壤肥力流失、板结严重,不仅影响糖料蔗的产量,而且对环境造成影响。对此,蔗农可以考虑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为甘蔗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根据合浦县的土壤状况,还应做到“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底肥的施加可以为糖料蔗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糖料蔗的产量。春茬甘蔗选择在2月施加底肥,秋茬则在6月施加底肥。每公顷施加复合肥[m(N)∶m(P2O5)∶m(K2O)=16∶6∶8]3 t,有机肥(腐熟粪肥等)用量控制在22.5~30.0 t。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更好地满足糖料蔗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施底肥时可将肥料撒施在田间,然后翻耕整地,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根据甘蔗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追肥,确保肥料能够在糖料蔗生长的前中期发挥应有作用。要根据甘蔗的不同生长阶段确定追肥种类和追肥量,如甘蔗分蘖期对养分需求较大,需要追施分蘖肥,可以在甘蔗苗7叶期配合除草追肥,每公顷施300 kg尿素,施肥完成后做好小培土[5]。拔节期前期以施用氮肥为主,每667 m2施尿素5~8 kg,配合适量的磷钾肥;后期则需要减少氮肥施用量,避免糖料蔗叶片疯长,影响其糖分的积累。追肥通常采用穴施的方式,将肥料撒入挖好的穴中,并覆盖一层土,保证甘蔗能够充分吸收肥料。
4.2 灌溉
糖料蔗本身属于旱地作物,对于干旱有着良好的抵抗能力,但植株高大、含水量高,因此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其产量才能得到保障。合浦县有良好的水源条件,但是在糖料蔗高产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水分管理,定期灌溉,以实现产量的提高。甘蔗整个生长周期的灌溉用水量在每公顷1 000~1 500 t,灌溉需要分次实施,每次每公顷灌溉用水量在80~100 t。糖料蔗在拔节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良好的灌溉管理可以加速糖料蔗的生长发育,灌溉量控制在每公顷90 t,每7 d灌溉一次。同时,旱地土壤本身的保水能力较差,如果自然降水较少,糖料蔗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因此,蔗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如可以合理控制种植密植(每公顷45 000~60 000株),借助适时封行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土壤,减少水分蒸发;施用旋耕机或者手工犁平整土地,耕深在30~40 cm,减少径流,将更多雨水留在甘蔗地内;借助封沟蓄水措施,实现对雨水的积蓄,提高降水利用率;兴建水利,如在种植地附近挖井、修建水库等,方便根据甘蔗的生长需求或者干旱程度灵活灌溉。
4.3 除草
杂草会与甘蔗争夺水分和养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遮挡阳光,影响甘蔗分蘖,因此应做好除草管理。甘蔗种植地生长的杂草包括一年生杂草(狗尾草、牛筋草等)和多年生杂草(香附子、茅草等)。针对一年生杂草,可以使用50%乙草胺乳油,每公顷使用1 600 mL,兑水750 kg。对于多年生杂草,可以每公顷使用80%莠灭净可湿性粉剂2 000~3 200 g,兑水750 kg,用喷壶或者喷药机械进行喷洒。
4.4 病虫害防治
糖料蔗的主要病害包括黑穗病、梢腐病、白条病等。以黑穗病为例,其主要是通过土壤中残留的病菌及带病甘蔗传播,宿根的发病率较高。糖料蔗的主要虫害包括甘蔗螟虫、甘蔗绵蚜、甘蔗蓟马等。以最为常见的甘蔗螟虫为例,其在糖料蔗整个生长周期为害,会造成枯心苗,降低甘蔗产量。
对于糖料蔗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物理防控、化学防控、农业防控等措施相互结合的方式,提升防控效果。
1)物理防控。物理防控主要借助灯光诱杀、粘虫板等物理手段防控病虫害,具有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的优势。以较为常用的灯光诱杀为例,其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通过在田间设置节能灯和频振灯,配合水盆、高压电网等措施,实现对螟虫等的诱杀,诱捕效果良好。
2)化学防控。化学防控是利用化学药剂防控病虫害,需要根据病虫害的具体类型选择药物。例如,针对梢腐病,可以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针对黑穗病,可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针对白条病,可喷施12%苯醚·噻霉酮水乳剂4 000倍液。在虫害防控方面,以甘蔗螟虫的防控为例,虫害暴发后,可以按照每公顷226 mL的用量,叶面喷施18.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
3)农业防控。农业防控包括科学轮作、浸种消毒、合理排灌等田间管理措施。科学轮作能够显著减少土壤中病菌和害虫卵的累积,降低糖料蔗受害风险。浸种消毒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如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种消毒5 min,可预防甘蔗赤腐病。同时,注意合理排灌,积水容易滋生病菌和害虫,通过设置排水系统、排水沟等,能够有效避免病虫害发生扩散。
4)生物防控。这种防控措施具有成本低廉、选择灵活及绿色无污染的特点,主要是借助生物制剂或者害虫天敌来防控各种病虫害。例如,可以人工培育赤眼蜂幼虫,借助无人机投放到甘蔗田,防治甘蔗
螟虫。
此外,对于突发病虫害,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应急机制,及时发现和防控灾情。做好监测预警工作,收集病虫害发生的类型、程度和影响范围等信息,借助公共服务平台发布预警信息,提醒蔗农做好防控工作。同时,提前编制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指挥部,做好经费调拨和物资分配工作,确保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防控病虫害。在完成突发病虫害防控工作后,应评估防控效果,同时对应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分析病虫害暴发的原因,为后续防控提供指导。
5 收获运输
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大部分甘蔗田采用机械化收割方式,该方式分为全机械收割和半机械收割两种。全机械收割主要是借助专用的甘蔗收割机械进行,机械设备能够自动完成甘蔗的收割、清理和打捆,能节省人力,提高收获效率。在收割前,技术人员需要做好设备调试,确保切割深度适宜,避免损伤根部留茬。半机械收割是机械收割与人工收割的结合,有着更强的灵活性,适用于无法进行全机械收割或者地形复杂的区域。
甘蔗收割后,需要快速完成处理和运输,从收割到进入加工厂的时间不能超过24 h,因此应选择大容量的运输设备,做好运输路线的合理规划,保障运输效率的同时,控制运输成本。
6 结语
甘蔗是非常重要的制糖原料,有着极广阔的应用前景,做好甘蔗高产种植技术研究,对于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广西是我国的甘蔗种植大省,有着丰富的甘蔗种植经验。在糖料蔗高产种植中,从最初的选地到最后的收获运输,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好精细管理,尽可能降低环境对甘蔗生长的负面影响,提高糖料蔗产量。
参考文献:
[1] 刘明,陈用,韦贵剑,等.广西糖料蔗品种登记状况分析[J].广西农学报,2024,39(2):8-12.
[2] 卢桂香.“双高”糖料蔗高产种植栽培技术[J].中外食品工业,2024(6):120-122.
[3] 黄舒舒,李黎丰.西林县糖料蔗栽培技术与推广应用策略[J].农村科学实验,2024(3):52-54.
[4] 郭启阳.糖料蔗种植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J].广西糖业,2023, 43(2):14-18.
[5] 李宝生,覃东少,黄婷佳娜,等.贵港市甘蔗高产高糖栽培实用技术[J].广西糖业,2023,43(6):19-26.
[6] 杨建.来宾糖料蔗高产、高糖栽培管理技术及实践效果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3(2):85-86.
(责任编辑:刘宁宁)
作者简介:罗弘娟(1990—),本科,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E-mail:luohongjuan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