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探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7-26 阅读(493)

摘 要 北京市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对于营造优美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意义重大。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品质,规范科学的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是确保施工质量、发挥园林绿地多重功能的关键。为提升北京市园林绿化施工规范化水平,助力北京市打造优质园林绿地系统,增进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以北京市园林绿化工程为切入点,分析了包括前期准备、植物种植、后期养护等环节的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关键词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6.062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地处东经115°25′~117°30′、北纬39°26′~41°03′,总面积16 410 km2。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超过2 000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优质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推进园林绿化建设,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扩大。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绿化覆盖率达4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9 m2,初步构建起“一主八次”园林绿地系统。园林绿化不仅改善了北京市的生态环境,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但随着园林绿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提高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开展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研究,完善施工操作规范,对于提高绿地质量,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北京市园林绿化概况

近年来,北京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和谐、文明”的生态城市目标,持续加大园林绿地系统建设力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23年8月,北京市林地绿地总面积约1 000 km2,其中园林绿地面积419 km2。目前,北京市已初步构建起“一主八次”园林绿地系统,设立大小公园绿地1 050处,新建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334处,城区绿地500 m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8%,市民步行可及性显著提升。同时,北京市坚持以造林绿化为主导,累计新增绿地146 000 hm2,植树1.03亿株,年产氧量高达195.77万t,增添了更多绿色活力。此外,北京市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新建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295处、小微湿地491处,极大改善了生物栖息环境,维护了生态平衡。园林绿化建设为北京市注入了更多生机活力,增强了北京市宜居宜业吸引力。

2 园林绿化施工的基本原则

园林绿化施工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方能实现预期目标,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景观和社会功能。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气候、土壤等条件对植被的适生性有着决定性影响[1]。园林绿化施工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生适景的树种和配置方案。北京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冬季干燥酷寒、夏季酷热多雨,地形高低悬殊、土壤盐碱化严重,对植被的选择提出了较高要求。只有遵循适生原则,选用适应北京市气候、土壤条件的树种,避免生态失衡,才能构建出稳定、高效的园林绿地系统。2)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要素之间应保持和谐统一,共同营造出富有情趣的景观效果。可以通过乔灌草的合理搭配,构筑分层有序的空间格局;通过建筑与绿化的巧妙结合,使二者相得益彰、相映生辉;通过小品与绿化的点缀穿插,增添园林情趣。各个要素相互协调、错落有致,才能充分展现园林景观的独特魅力。3)坚持技术规范的原则。园林绿化施工作为一个专业化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规范操作流程,优化施工工艺,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合理的技术规范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园林绿化可持续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遵循因地制宜、协调统一、技术规范等一系列基本原则,园林绿化工程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景观、社会等综合功能,真正造福公众,美化人居环境。

3 北京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3.1 前期准备

3.1.1 场地选择

北京市年均降水量在500~700 mm,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这给园林绿化施工选址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在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地下水位偏低、排水条件差的地区,以确保植物有充足的水分供给。同时,规避盐渍化严重、盐碱含量高的地块,防止过高盐分对植物造成伤害。另外,坡度是选址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宜选择坡度在5°以内的缓坡地带,这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也更有利于后期的绿化管理。除了自然环境,人为干扰也不容忽视。园林绿化施工场地与道路、工厂等噪音污染源应保持30 m以上的安全距离,为植物营造一个相对安静、清洁的生长环境,确保绿化质量[2]。

3.1.2 土壤处理

北京市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盐碱化问题,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前必须对场地土壤进行全面检测,了解土壤pH值、盐分含量、有机质含量等关键指标。若检测发现土壤pH值过高(大于8.5),就需要采取土壤改良措施降低土壤pH 值。一般可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1 000~2 000 kg、硫黄100~200 kg,覆盖客土20~30 cm,经过1~2个生长季节即可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为植株提供充足养分。对于重度盐渍土,需要配合深翻或改土等物理措施。同时,应保持土壤疏松透气,为植物根系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3.2 植物种植

3.2.1 乔木种植

乔木种植是园林绿化施工的重点环节,操作要求严格。根据北京市实际情况,推荐种植乔木品种包括二球悬铃木、华北落叶松、白蜡树等,这些树种不仅适应北方气候,而且能够在盐碱土中正常生长。乔木种植时,株行距要满足树种特性和后期生长需求。乔木种植前需要先挖坑,挖坑时,坑径应比乔木树冠大1.0~1.5 m,坑深控制在0.8~1.2 m,底部松土并撒施基肥,之后将乔木放入坑中,树干要直立、不歪斜,保证根系朝向正确,然后回土,先回填1/3土,浇水并用力踩实,再回填2/3土,继续浇水踩实,最后拥垄浇透[3]。

3.2.2 灌木种植

综合北京市气候、土壤特点,建议种植的灌木有连翘、丁香、沙棘及酸枣等。种植灌木前,按照规格苗木标准选择健壮的灌木苗木,尽量采用裸根或绑扎根球苗。挖坑时,坑径应比灌木冠幅大20~30 cm,坑深控制在30~50 cm。对于容器苗,坑深宜控制在盆高的1.5~2.0倍。在坑底部回填适量基肥,并将原土、客土、腐殖土拌和备用。将苗木根系在水中浸泡使其充分吸水,然后沿底部轻轻摊散,采用十字分株法种植入坑,保持根系垂直向下。回土时分层压实,及时浇水,单株灌木浇水量控制在10~20 L,并注意保持地面湿润。同时,对灌木做好防旱覆盖和支撑固定,确保灌木快速成活。

3.2.3 草坪铺植

根据北京市气候、土壤条件,推荐使用的草种包括黑麦草、高羊茅、结缕草等。这些草种耐旱、耐寒性强,根系发达,蓄水保墒能力较好。由于北京市气候干旱多风,草坪铺植时要注意保湿、防风固沙等措施。铺植草坪前,要对地面进行全面整平,将地面耙平压实,基面高程控制在±2 cm以内。整地完成后,按设计要求撒施基肥,一般施用腐熟堆肥20~30 kg·m-2。复绿区要先浇透水再进行草坪播种铺植。草种的播种方式可采取撒播或条播,播种用量为40~60 g·m-2。播种时注意使草种均匀分布,随后用耙子将种子填埋5~10 mm,并压实地面。播种后应立即覆盖保湿草皮,保持表层湿润。待出苗后撤去草皮,开始第一轮修剪和浇水。浇水时应注意浇透根系层,防止表层快速失水。

3.3 后期养护

3.3.1 灌溉排水

北京市年均降水量较少,加之蒸发量较大,因此园林绿化后期养护中的灌溉排水工作尤为关键。灌溉方面,一般采用喷灌、微喷灌或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避免大面积地表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对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灌溉策略,乔木一般每7~15 d浇水一次,灌木每5~7 d浇水一次,草坪每3~5 d浇水一次,用水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4]。4—10月是植物主要生长期,需要加大灌溉力度;11月至次年3月可适当减少浇水频次和用水量。排水方面,注意排水系统的完善,防止内涝对植物造成伤害。一般要设置环形排水沟,坡度控制在3‰~5‰,并与园林绿地之间保持20~30 cm的高度落差,确保雨水顺利排出。

3.3.2 施肥管理

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是确保园林绿化植物健康生长、观赏效果持久的关键。对于乔木,一般在春季萌芽前施用底肥,每株施入有机肥10~15 kg;6—7月施追肥,每株施入复合肥0.5~1.0 kg;9—10月秋季向阳施肥,每株施入磷肥0.3~0.5 kg。灌木的施肥策略与乔木相似,底肥施用量为每株2~5 kg,追肥每株施0.2~0.5 kg。对于草坪,则需要定期进行施肥,每年2~3次,每次施用复合肥30~50 g·m-2。

除了常规施肥外,还应结合植物表现定期进行叶面施肥。例如,发现植株叶色暗黄时,及时喷施0.2%~0.3%的高浓度磷钾肥或其他专用叶面肥,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施肥时间宜选阴雨天气,避免烈日曝晒。在干旱季节务必先浇水再施肥,防止烧根。

3.3.3 中耕除草

及时中耕除草是园林绿化后期养护的重要工作,有助于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减少杂草对植物的竞争,从而为植株创造良好生长环境。草坪除草主要采取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两种方式。其中,人工除草操作较为烦琐,但安全环保,适用于小面积草坪,每30 d进行1~2次,人工将杂草连根拔除;化学除草效率更高,在3—5月和9—10月的草坪快速生长期喷施除草剂即可,喷后浇水,注意根据杂草种类选择合适除草剂,避免伤及草坪。灌木丛和树穴周围同样需要定期除草,主要采用人工锄草或机械割草,至少每30 d除草一次,同时配合浅中耕,使表层土壤保持疏松透气,在灌木苗期除草要格外小心,避免损伤幼苗[5]。乔木树穴周围建议铺设厚度10~15 cm的树皮或木屑等有机覆盖物,既能遏制杂草生长,又可保湿保肥。除草时还要注意清理枯枝落叶,保持环境整洁。

3.3.4 修剪整形

不同植物的修剪整形时间、方式和强度都有所不同。在北京市,乔木修剪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可采用环剪、截干、疏剪等方式。推荐修剪时间为11月至次年3月。对于喜阴植株,宜在多云或阴天修剪,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修剪时,要先剪去徒长枝、枯枝、病枝等,再对主干和主枝进行适当修剪,使树冠呈现整齐美观的形状。灌木修剪比乔木更为频繁,一般在春季开花前和夏末秋初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一次,以确保花期景观和整体形态的完美。每年可修剪灌木1/3~1/2的枝条,注意切口保持平滑,避免撕裂皮层[6]。对矮密灌木常采取机械修剪,控制其高度在1.2~1.5 m。草坪修剪则需要长期坚持,在4—10月一般每7~10 d修剪一次,切株高度以2.5~5.0 cm为宜。修剪时注意不要一次割除过多叶片,防止草坪受创。

4 结语

北京市园林绿化施工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科学选择适生植物,规范完成种植流程,并加强后期的灌溉、施肥、修剪等管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确保植被的成活率和存活率,发挥园林绿化调节微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综合效益。只有紧密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实施,严把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才能打造出优美持久、富有特色的园林景观,为北京市增添绿色生机。

参考文献

[1] 周英俊.园林绿化养护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探析[J].现代园艺,2024,47(17):103-105.

[2] 李明,李炎,丁言浩,等.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技术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4,47(15):197-200.

[3] 乔梁.绿化种植施工技术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24(12):127-130.

[4] 翁艳云.绿化种植施工技术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24(1):73-75.

[5] 李京.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种植技术要点探究[J].居业,2024(1):31-33.

[6] 叶花蕾.探析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N].重庆科技报,2024-07-25(7).

(责任编辑:刘宁宁)

作者简介:马光(1986—),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E-mail:414298850@qq.com。

标签:  园林绿化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