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山地苹果贮藏保鲜技术

known 发布于 2025-07-09 阅读(431)

榆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其南部山区位于北纬37°世界优质苹果黄金产业带,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成为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是中国山地苹果的核心产地[1]。近年来,随着陕西苹果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紧抓全省苹果“北扩西进”和实施“4+X”工程战略机遇,将山地苹果产业作为南部丘陵沟壑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形成了“优势在山坡,致富靠苹果”的良好氛围[2]。

目前,榆林山地苹果已经发展为优势产业,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23年,榆林山地苹果种植面积7.73万hm2(116万亩),产量68.6万t,产值超50亿元。据统计,榆林市现有果品冷藏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184家,家庭农场97家,总贮藏能力达到68万t,其中,陕西果业榆林集团有限公司贮藏鲜果能力达到2.5万t,贮藏能力在"""5 000"t以上的共有17家,全市现有机械冷库297个,土窑洞简易贮藏库28个。但榆林山地苹果在采后整理环节还比较薄弱,一旦苹果贮藏不当,极易失水变皱,果实腐烂变质,品质下降,极大影响其商品价值。现总结榆林山地苹果贮藏保鲜技术,以期为苹果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

1 "病害防治

春季是果树病原菌侵染高峰期,但苹果腐烂病、灰霉病等很多病原菌在侵染后不立即发病,直至成熟或采后贮藏期间才开始发病。因此,可在花露红(或中心花开放5%)的时候选用腈菌唑悬浮剂、农抗120、多抗霉素、吡虫啉、毒死蜱等进行喷施。此外,元帅系品种在花期降雨易造成霉心病,可于落花后7~10 d喷施10%宝丽安、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或3%多抗霉素等药剂防治[3]。

2 "科学采收

2.1""果实摘袋

苹果摘袋时间要根据品种来确定。寒富和玉华早富等中晚熟品种需在9月5日左右开始解除外袋,以瑞阳和红富士为主的晚熟品种需在9月25日开始解除外袋,3~5 d后再除去内袋,若遇阴雨天气,延迟3个晴天后除内袋。值得注意的是,晚熟品种外袋解除时间最早不得早于9月20日,最晚不得晚于10月10日,对于瑞雪品种来说,于10月中下旬可带袋采收,或提前2~3 d撕开果袋通风锻炼,然后再带袋采收。摘袋时间最好选择在阴天或多云天气的上午8~12时、下午2~6时进行,以防高温日灼。

2.2""适期采收

采收时间。苹果采收时间要控制好。采收过早,品质不好,果实未充分发育,干物质含量低,且贮藏中呼吸、蒸腾消耗快,易诱发生理性病害(如苦痘病、虎皮病等)。采收过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度增加,但果实硬度下降,不利于贮藏,货架期短,考虑陕北气候环境,采收时间过晚可能会遭受冻害影响。榆林山地苹果一般掌握在10月上旬至立冬之前,果面着色70%至全红,含糖量不低于14%即可进行采收。

采收方法。采收时最好选在晴天进行,工人需剪指甲、戴手套,按照从下到上、由外向里的顺序,用手托住果实,食指顶住果柄末端轻轻上翘使其分离,请勿强拉硬拽,随后放入果框,果框内部要衬布,防止造成机械损伤。采果要坚持红一批采一批,不可一次性完成,分批采收既能实现适期采收,又能保证未采果实有充足养分尽快成熟着色,提高优果率。

2.3""注意事项

应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范工作。采收前30 d停止喷药,前15~20 d摘袋,前15 d停止灌水,人工采收时去袋、摘果使用梯子务必支稳,防止摔伤,使用合适的周转箱,避免在果园内集中堆放,苹果采后要及时入库。

3""果实入库

3.1"nbsp;筛选分级

入库前要严格选果分级,剔除有日灼、病虫害、机械伤、着色度不够、果形不端等不符合商品要求的果品,然后按照形状、大小、重量、着色程度、成熟度等特性进行分级(图1)。

3.2""入库消毒

果实入库前一周利用臭氧(20~40 mg/m3)或二氧化氯水溶液(60~80 mg/L)对库房、包装容器、工具等进行消毒杀菌,随后及时通风换气。

3.3""预冷

苹果预冷可以迅速降低果实呼吸代谢,控制果实蒸腾失水,抑制果实衰老,有效延长贮藏期。采收后的苹果需要利用夜间自然降温,可以将果框放在冷库走廊上通风过夜,再于第二天早上8时前入库预冷。经过自然降温的苹果,可以降低果实温度5~10 ℃使预冷时间缩短12~24 h[4]。预冷时送风温度为0±0.5 ℃,风速不低于0.5 m/s,将果温降至1.5~3.0 ℃,略高于适宜贮温。用于原库贮藏的预冷库约2~3 d降至终止温度,而非原库贮藏的预冷库需在1~2 d内降至终止温度。

3.4""堆码

堆码应按品种分库、分垛、分等级合理安排,货垛排列、走向及间隙应与库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为便于货垛空气环流散热降温,有效空间的贮藏密度≤250 kg/m3;远离墙壁、天花板和地坪,码间留有空隙。

4""贮藏管理

据市场调研,榆林山地苹果每年50%采取就地销售模式,40%进行冷库贮藏,10%进行土窑洞贮藏。

4.1""冷库贮藏

温湿度管理。预冷是苹果冷库贮藏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果实采收后24 h内进行预冷。苹果冷库贮藏温度一般维持在0~1 ℃,库内温度波动要小于1 ℃。库内不同位置最少需放2~3个探头,通过电脑精准控温,并实时记录数据。库内湿度一般要保持在90%~95%之间,可通过包装箱内衬打孔保鲜膜,也可通过地面洒水等方式来增加空气相对湿度。

通风换气。苹果入库初期,果实温度较高,呼吸速率快,为有效延长贮藏期,库内要进行通风换气,加速气体流通,待果实温度稳定后,定期通风,一般维持1星期通风1次即可[5]。

适期检查。苹果长期贮藏可能会出现果实失水或腐烂现象,应定期检查,半个月抽检一次,如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4.2""土窑洞贮藏

土窑洞贮藏是陕北地区苹果贮藏保鲜的特有方法,其特点是投资少、建造简单、容易管理[6](图2)。

土窑洞的建立。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较好、夜温低、温差大、地形偏背的地方建造。窑口向北,依次向东或向西。常见土窑洞的结构是由窑门、窑身和通气孔构成的大平窑。设计上有几点需要注意:通气孔是土窑洞通风降温的关键部位,应有足够大的内径和高度;库体应有合理比降,有利于冷空气的导入,不利于热空气的侵入;窑身不宜过宽,过长;窑顶成尖拱形为宜,既有利于增强库体对顶层的承受力,又便于窑内热空气集中于窑顶排出窑外;窑门应选择朝北方向。

土窑洞的贮藏管理。贮藏温度。温度调节是土窑洞管理的中心环节。通常秋季果实入库后,窑温高,要充分利用外面出现的短暂低温(一般在后半夜)和寒流通风降温,当外界气温高于窑温时,就立即关闭门窗。冬季当窑温稳定于0 ℃,白天外界气温低于0 ℃,但不低于-6 ℃时缓慢通风,尽量把外界低温贮存在窑洞四周的墙壁内(使墙壁上形成白霜),延长保冷期。但在外界温度低于-6 ℃后要用棉门帘、草席等封闭窑门、通气孔,进行保温,以免果实受冻。来年春季气温回升后,应紧闭门窗,尽量减少人员出入,尽量保持较低洞温。而洞门上小排气孔保持开通,以排除果实呼吸排出的热气。苹果出库后,要将窑洞彻底打扫,然后立即封闭所有通风设备,窑洞门用棉门帘、草席封严,尽量减少外界高温影响,为秋季贮藏达到适宜温度条件做准备。贮藏湿度。土窑洞内湿度低时可在地面铺一层细砂,经常洒水,也可在室内挂湿草帘或直接用喷雾器加湿。冬季窑内堆冰块或雪,既增湿又降温。较干燥的窑洞,于果实出窑后,灌透水,保证秋季贮果时达到理想湿度。

5""保鲜剂使用

保鲜剂在苹果贮藏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必须和冷库贮藏、土窑洞贮藏结合起来施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榆林山地苹果现多施用1-MCP(1-甲基环丙烯)保鲜剂,处理时温度需保持在0~20 ℃、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在贮藏箱内衬保鲜膜(其厚度应≤0.02 mm),装入规定数量的苹果,预冷后,把药包沾湿后迅速放入包装箱内,然后封箱即可,使用规格为20 kg(40 L)的包装箱每箱1.25~2.50 g。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1-MCP施用时需要密闭熏蒸处理,从而使贮藏箱内CO2大量积累,因此,对CO2气体较敏感的苹果品种(如寒富)就不建议施用,以免伤害果实。

参考文献:

鲁成,刘浪,路飞雄,等.9个苹果新品种在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的引种表现[J].陕西农业科学,2023,69(1):66-70.

贺艳娥,李文洋.浅谈陕西榆林山地苹果产业发展思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22(10):34-35.

金晓明.春季苹果树管理九要点[J].山西果树,2015(3):52-53.

唐钰,杨建伟,王胜虎,等.苹果采后预冷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J].西北园艺,2024(4):8-10.

张志涛,金靖,张永波.辽北“寒富”苹果贮藏保鲜技术[J].新农业,2021(1):62-63.

王敏.苹果怎么保鲜贮藏[J].农村新技术,2018(11):55-56.

作者简介:贺艳娥(1992-),女,陕西定边人,农艺师,从事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研究工作。E-mail:1126685361@qq.com

标签:  苹果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