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为例,深入探讨了其通过“双链联动”模式和资产证券化手段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的创新路径与成效。本文通过详细分析京东“京保贝”“京小贷”和“京东白条”等供应链金融产品,以及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技术创新、合作模式等关键要素,揭示了京东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优化供应链金融生态,促进资金高效流通,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便捷的融资渠道。研究表明,京东的“双链联动”模式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关键词:双链联动;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3;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3(a)--04
1 绪论
1.1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现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小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融资难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由于资产规模有限、风险抵御能力不强以及缺乏合适的抵押品等原因,中小企业通常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即使能够获得银行贷款,这些企业往往需要面对较高的利率,并且贷款金额可能无法满足其快速增长的资金需求[1]。这种融资困境不仅限制了中小企业的成长潜力,还影响了整个经济体系的活力与稳定性。
根据《2022年电商发展分析报告》及《2022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蓝皮书》的数据,尽管电商行业线上零售融资事件数量有所下降,但融资金额却实现了显著增长,这反映出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依然旺盛。然而,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如何有效破解融资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供应链金融的兴起与机遇
针对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的挑战,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应运而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额外的融资渠道和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依托于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为中小企业开辟了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融资途径[2]。而资产证券化作为供应链金融的重要工具,进一步盘活了企业资产,提高了资金流动性,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供应链金融的兴起为中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供应链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限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融资方式。“双链联动”成为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协同政府、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推动供应链金融科技化,打破传统形式单一的边界,编织贯穿整个供应链链条的互通服务网,进一步实现“科技—产业—金融”高效循环运转。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促进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增强了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运用数字化手段有效防范信息的不对称和信用风险,提升产业链周转效率,保证了相关凭证的真实性和中心系统的安全性,从而搭建一个创新性的“区块链 + 供应链金融”分布式产业生态。此外,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供应链金融的效率和安全性,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2 案例介绍
2.1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概况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融合尖端的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深度整合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及第三方机构等多方资源,借助大数据风控技术进行深度数据分析,全面优化了企业间协作流程、融资机制及资金流转的在线操作体系。同时,该平台洞悉未来市场趋势,聚焦个性化和精细化发展,针对供应链上企业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从核心企业出发,实现多方位、强覆盖的服务输出。其独特的模块化和可拆解设计,结合本地化部署,赋予了平台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通过此平台,京东为中小企业及金融机构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金融解决方案,实现了更加便捷、安全和可靠的金融服务。此外,京东构建了“供应链+场景+数智化+产业”四位一体的业务模式,显著提升了业务效率,为产业生态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平台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各类信息,将其转化为具有金融价值的数据资产,有效破解了传统金融模式中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实现了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深度融合与高效运行。
2.2 “双链联动”模式解析
“数智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双链联动”模式是京东的一项创新策略,其核心在于将京东集团的数智供应链平台作为桥梁,一端紧密连接产业链,另一端则与金融机构相接。凭借京东集团在物流、仓储、采购、销售等多环节积累的数据和技术优势,该模式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和技术赋能,使得金融服务能够更深入地渗透到供应链的各个层面。这一模式在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信用评估、信息透明以及法律合规等方面实现了显著的突破和提升。具体来说,京东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手段,结合其丰富的数据资源和技术优势,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技术赋能。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通过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四流合一”,为产业客户提供了更加及时、更加匹配的资金支持[3]。这一创新模式有效扩大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增加了融资客户的数量,并促进了融资成本的降低,从而全面提升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双链联动”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正逐步展现出其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关键动力的潜力。该模式通过深度融合数智技术与金融服务,成功构建了一个高效、透明且可靠的供应链生态系统,为政府、企业及金融机构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合作与共赢的平台。这一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进程,为数智供应链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和增值服务,还极大地改善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双链联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平稳增长,展现出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2.3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实践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是以核心企业信用反向延伸为依托,以供应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为基础,在上游供应商回笼应收账款的前提下,推动核心企业在应收账款和现金流上有效管理的融资创新模式。传统的信贷模式延伸到新经济供应链金融ABS模式,资产证券化更倾向于盘活资产和满足资金融通需要,降低对传统银行信贷的依赖性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生态圈的竞争力,为产业链上供应商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4]。京东以消费者使用京东白条业务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汇聚京东内部数据以及征信牌照所涵盖的外部数据,在风控决策端形成多维的综合数据模型,建立全方位的大数据生态模型体系,提高风控效率,利用AI技术实现用户信用风险评估全覆盖,详细核实客户信用状况,确保业务运作安全性,逐步摸索出独立、成熟的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引入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信用增级和风险评估,成功发行了多期资产证券化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为京东自身缓解了短期财务压力,提高了资产流动性,还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选择。围绕核心业务扩展周边服务,以此增加客户黏性,吸引更多投资者筹资并打包汇集成资产池,从而满足不同规模企业庞大的信贷资金需求。通过资产证券化,京东将应收账款的现金流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延伸到投资者之间,实现了资金的跨期配置和高效利用[5]。
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是市场大势所趋,充分降低了供应链两端的综合融资成本,改进企业财务报表,提高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效率,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达到利益平衡,从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多方共赢。
3 案例分析
3.1 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量总数已超过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9.6%,这一显著成就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并为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传统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探索资产证券化路径,以期提升资金流动性并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6]。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降低流动性风险,还为企业拓宽了贷款资金的获取渠道和规模。然而,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却常常因资产规模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及缺乏合格抵押物等因素,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7]。针对这一痛点,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凭借其创新的“双链联动”模式,巧妙运用资产证券化手段,为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更加灵活、高效的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了其融资难题,为中小企业的稳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2 资产证券化在京东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资产证券化指的是将一组流动性较差但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系列结构性安排,转化为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和流通的证券产品的过程。在京东供应链金融中,资产证券化主要围绕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展开。京东通过其电商平台积累的大量交易数据,能够准确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从而筛选出优质的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
“京保贝2.0”是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的重要产品之一,其资产证券化实践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创新的融资方式。京东的审批条件和流程比银行简单许多,该产品通过与银行合作,将京东平台上供应商的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从而实现了资金的快速回笼和再利用。在这一过程中,京东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对供应商的经营状况、交易记录等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多维度的信用评估模型,有效降低了信贷风险。同时,“京保贝2.0”还通过动态监控和预警机制,确保了基础资产的质量和安全,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与“京保贝”相似,“京小贷”也是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一款融资产品。该产品主要针对京东平台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提供灵活多样的贷款服务。在资产证券化方面,“京小贷”同样依托京东的数据优势和技术实力,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对贷款客户的精准画像和风险评估。此外,“京小贷”还注重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通过联合贷款、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
京东白条是京东平台推出的一种消费信贷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先消费后付款的支付服务。京东科技创新性地引入了消费者信用登记申报机制,结合京东大数据分析平台,对符合条件的用户实施动态信用额度提升。用户可在京东商家平台上灵活选择延期支付或按期结算,享受指定期间内的免息免手续费优惠。然而,若超出预设宽限期,系统将依据规则计收合理的利息与手续费。此外,京东还积极运用自有资金,向上游供应商提供高效的融资解决方案,直击投资门槛高、放款流程长、应收账款回笼慢等痛点,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京东白条ABS是将京东白条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的典型案例。具体而言,京东将其平台上消费者使用白条支付产生的应收账款打包成一个资产池,并通过信托计划等方式进行结构化设计,最终发行成可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产品。这种方式不仅为京东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还帮助中小企业提前回收了应收账款,缓解了资金压力。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京东通过多重措施来确保证券化产品的安全稳健。首先,京东建立了严格的准入门槛和信用评价体系,对融资企业的资质和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其次,京东与多家银行、评级机构等合作,引入第三方独立监督,确保证券化流程的透明性和公正性。最后,京东还通过差额补足、第三方信用担保等方式进行信用增级,进一步降低了投资风险。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成功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这些企业不仅获得了急需的资金支持,还借助京东的平台资源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快速拓展。同时,京东自身通过资产证券化业务获得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新的业务增长点。
3.3 双链联动模式下的资产赋能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通过“双链联动”模式,将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紧密结合,实现了对中小企业资产的深度赋能。一方面,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深入渗透,京东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为其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融资服务;另一方面,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应用,京东将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等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产品,极大地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和价值创造能力[8]。这种双链联动的模式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促进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3.4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1)提升融资效率: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将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等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金融产品,实现了资金的快速回笼和再利用。京东科技通过深入参与核心企业的产业链,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供应链各环节的紧密连接,构建了一个高效、透明且全程可追踪的供应链生态系统。该系统促进了商品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深度整合与一体化。借助京东丰富的内部数据和外部征信资源,京东科技在风险控制方面建立了多角度、全面性的数据模型。通过细致的交叉验证方法,平台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为供应链金融的智能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这不仅减少了融资时间,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率[9]。
(2)降低信贷风险: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充分利用其在供应链领域的深厚积累,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交易记录等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多维度的信用评估模型。这一模型不仅提高了信贷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信贷风险。京东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通过深化数据分析和监控机制,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架构,帮助企业有效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平台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模型和流程,显著提高了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平台努力完善风险评估体系,确保对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和精确的评估,并据此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和预案,加强风险预警和预防性管理。通过集成风险研判与预警系统,平台能够迅速响应,有效阻断风险蔓延,全面筑牢金融安全的防线,为供应链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此外,京东还通过动态监控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确保了资产证券化项目的稳健运行。
(3)优化供应链生态: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还促进了供应链生态的优化和协同发展。京东利用资产证券化策略,将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和供应商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了信息共享和资源的高效分配。这种做法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增强了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它不仅加强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基础和市场竞争力,还显著提升了供应链中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质量和便捷度。供应链金融平台积极搭建与物流、仓储、支付等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紧密协作网络,通过资源的深度整合,确保了供应链流程的无缝衔接与资金流的稳健循环。这一战略不仅保障了供应链的顺畅高效运作,还促进了资金的安全与高效配置,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活力且协同发展的供应链服务生态系统,旨在实现供应链各参与方的互利共赢与共同成长。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敏锐洞察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元化融资诉求,持续创新并精细化金融产品体系,以精准对接不同客户在其成长各阶段的具体需求。针对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平台引入了创新的融资方式,确保企业能够快速获得资金支持,以应对原材料采购、生产成本支付和紧急资金需求,保持运营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于下游分销商,京东科技进一步扩展服务范围,将采购融资、未来货权融资等金融产品推广到更广泛的分销节点和场景,这不仅帮助核心企业加快资金回流,还有效促进了销售网络的扩展和业务增长。这一系列举措展现了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在促进产业链资金高效流通、助力企业稳健发展方面的深度贡献。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不仅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还增强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4 结语
通过对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资产证券化案例的深入分析发现,该平台通过“双链联动”模式,即数字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的深度结合,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京东供应链金融不仅利用自身强大的数据能力和技术优势,还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盘活了供应链上的应收账款等资产,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资产流动性,还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的成功案例为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首先,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是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键。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可以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质量。其次,构建多方参与的生态体系是实现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京东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及第三方机构的紧密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共同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再次,注重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是保障供应链金融稳健运行的前提。京东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大数据生态模型体系、引入独立第三方机构等方式,加强了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融资环境。最后,金融科技与供应链金融的融合发展有助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一模式值得更多企业和金融机构关注与探索,共同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数字供应链金融会迎来一个更加繁荣、高效、可持续的未来。
参考文献
文传浩,曾艳梅,李益,等.供应链金融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资金+技术”双轮驱动视角的讨论[J].华东经济管理,2024, 38(10): 72-82.
灼识咨询.2022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蓝皮书[EB/OL].(2022-07-0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7567291679615649amp;wfr=spideramp;for=pc.
栗亚婷.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助力中小企业融资路径研究: 基于“双链联动”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9):175-177.
刘爽.2022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J].债券,2023,(02):64-72.
郭晔,姚若琪.供应链关联与中小企业融资: 基于供应链金融与商业信用视角[J].经济学(季刊),2024,24(4):1173-1190.
星图数据.2022年电商发展分析报告[J/OL].(2022-04-0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9335183611651199amp;wfr=spideramp;for=pc.
罗兴,杨子涵,何奇龙.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金融发展与融资约束缓解[J].武汉金融,2023(11):54-62.
王波,郭宏丹,郑姣,等.供应链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J].金融与经济,2022(12):88-96.
鲍新中,陈柏彤,潘肇新.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产品信用风险研究: 基于QYSJ-ABS和RXZL-ABS的案例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