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入手,结合DEA模型与Malmquist模型指数构建效率评估体系,对海南省旅游物流效率进行测算,深入探究2016—2022年海南省旅游物流效率情况。近年来,海南省旅游物流效率呈现整体波动上升态势,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和物流业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从效率分解的角度看,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目前尚未达到理想状态,两者均具备较大的上升潜力。纯技术效率方面,意味着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可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等,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在规模效率方面,需要综合考量旅游物流产业的规模扩张合理性,评估是否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以确保规模的扩大能切实带动效率同步提升。因此,海南省旅游物流业应以技术创新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构建智能化资源配置体系,推动资源更高效流转,使其得到更充分利用,进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DEA-Malmquist模型;旅游物流效率;海南省;区域经济;物资流通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5(a)--06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之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地区经济注入了强大活力,还对旅游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海南省旅游业持续繁荣发展。据统计(见图1),2022年海南省共接待游客6003.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54.76亿元。海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力促进了海南省国民经济的增长[1]。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旅游物流体系中的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物流成本高昂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海南省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升旅游物流效率,优化旅游物流体系成为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海南位于中国南端的热带岛屿,凭借迷人的海滨风光、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海南优越的自然环境是其最宝贵的财富。倘若这一显著优势丧失,任何发展都将失去根基。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为国家和全球保护好海南的美丽风景及生态完整性,其意义远超单纯提升国内生产总值。无论何时,绝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 “捷径” 。展望未来,海南的经济发展规划旨在逐步将该省打造成一个开放、环保、有文化底蕴且和谐的岛屿。海南拥有宜人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宁静的社会氛围。“绿色岛屿”这一概念,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海南发展轨迹的核心位置,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且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海南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其持续进步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产业,在刺激国内消费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最终消费和复合消费的典型代表,旅游消费具备可持续性和多样性特点,在社会总体需求中,尤其是在普通民众的消费模式中占据核心地位。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结果显示,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就能促进相关行业增收4.3元,而且旅游业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与间接带动的就业机会之比可达1∶5。显然,从产业战略规划的角度来看,借助旅游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并将其打造成支柱产业,是海南谋求长期且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2]。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旅游+”进程。此举旨在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价值,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拓展旅游自身的发展空间。与“互联网+”类似,“旅游+”具有“加快共享、搭建平台、提升价值”的效能。如今,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之一[3]。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和旅游消费的升级,海南旅游收入不断增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见图2)。
图2 2022年海南省各市县的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值(%)
数据来源:《海南省统计年鉴》(2017-2023)。
旅游与物流,这两个看似独立的产业,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物流为旅游活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从游客出行前的行李运输,到旅游过程中物资补给,再到当地特色旅游商品的对外输出,物流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旅游物流效率,即旅游物流运作中投入资源与获得物流效益的比率,其衡量标准涉及时效性、成本效益及客户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其在旅游领域占据着关键地位,对优化运作流程、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意义重大。不同时期的学者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旅游物流展开研究。例如,马晓龙(2012)[4]从旅游业角度出发,提出应从旅游目的地、宾馆、旅游交通等多维度探讨旅游效率。黄文富(2015)[5]构建了基于供应链且借助 Web 旅游信息平台实现流程管理的旅游物流信息化模式。涂淑丽(2015)[6]探讨建立旅游物流众包网络保障服务运作的可行性以解决供需问题。Baker(2015)[7]研究发现,航空运输对澳大利亚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而且航空运输与国家经济增长、国际游客吸引存在相互依存关系,证实了国际旅游业、物流运输部门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联。金志扬等(2017)[8]研究发现,旅游物流的关系本质可通过旅游三体(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的内在交互作用原理来阐释和界定。Anderson(2017)[9]提出旅游物流是指以最低成本实现物质、人、信息、能源、废弃物、知识和资本在时空中的转换,从而提供优质旅游服务。黄武(2021)[10]运用文献和比较分析法综述旅游物流研究进展,结果显示,学界研究集中于几方面,但概念界定和关系观点并未统一。未来应从融合发展方向探讨挖掘运作和驱动机制,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陈楚玲等(2022)[11]研究表明,旅游业与物流业融合产生旅游物流新业态呈增长态势。从基本理论、模型与方法应用、实践应用三方面分析现状,包括理论的多样、模型方法的不足、实践的侧重问题,并提出研究思路和建议。
研究结果对于海南旅游物流效率的发展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在旅游业方面,可提升游客体验,保障物资供应,避免景区物资短缺,提高满意度;能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降成本、促更新;还能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加快开发速度,连接偏远资源与市场。在物流业方面,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发现问题针对性改进;培育物流市场,吸引企业合作,促进发展。在经济发展方面,能促进产业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带动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可降低物流对环境的影响,采用清洁能源车、绿色包装等;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2 旅游物流效率的体系构建
2.1 指标选取
旅游物流效率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资本投入、人力投入、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以现有文献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为重要参照,充分汲取其中精华,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从投入和产出构建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投入要素包含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及基础设施投入三个部分;产出要素包括经济产出和规模产出。
表1 旅游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单位
投入指标 基础设施投入 酒店及饭店数量 个
资本投入 物流固定资产投入额 亿元
劳动力投入 旅游从业人数 万人
物流从业人数 万人
产出指标 经济产出 旅游总产值 亿元
物流总产值 亿元
规模产出 客运量 万人
接待人数 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资料整理。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数据来源于海南省统计局编制的《2017—2023年海南省统计年鉴》,应以海南省19个市县的年报数据进行统计,由于三沙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数据不完整,在海南省统计年鉴及各市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缺失多项数据指标,为保持数据的统一性和可比性,本文选取16个市县为统计对象,收集2016—2022年的相关数据。文中的各项数据主要来源于2017—2023年《海南省统计年鉴》、海南省各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政府工作报告[12]。
3 海南省旅游物流效率评价分析
3.1 静态分析
本文主要运用DEAP2.1软件、采用DEA模型方法构建BCC模型,主要测度2016—2022年的海南省各市县的纯技术效率均值、综合效率均值及规模效率均值,如图3、图4所示。
根据图3的评价结果,2016—2022年的海南省16个市县中三亚市、海口市、陵水县3个市县表现为DEA有效,并且规模报酬不变,运行效率良好。而儋州市、文昌市、琼海市等13个市县的效率均值逐次减少,结果显示为规模收益递增,表明市县具有较大的效率提高空间。这一结果表明,海南省的旅游物流业效率整体水平不高,这与旅游基础薄弱、旅游产品创新不高、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旅游业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有关。
根据图4的评价结果,此次评价良好的三亚市、海口市、陵水县等地区,无论是纯技术效率均值还是规模效率均值,以及综合效率均值都达到1,充分表明该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已十分接近理想水平,各方面效率几近饱和,可挖掘的提升空间极为有限。无论是从运行机制的科学性来讲,还是就现有规模的适配程度而言,都较为合理,在当下框架与模式下,各要素得以充分、协同发挥作用,实现效益最大化。此次评价处于较低效率的屯昌县、五指山市、定安县等市县的DEA模型的效率显示,无论是其纯技术效率均值,还是规模效率均值均未达到有效,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应重点提升旅游物流业的技术水平,从而提升旅游物流业的效率。白沙县、昌江县的DEA模型的效率显示,其纯技术效率均值为1,但规模效率较低,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分析其数据可以发现,仅需调整其旅游物流业的规模即可达到效率最优状态。从规模效率来看,海南省16个市县旅游物流业的规模效率均值中,有3个市县的规模效率值为1,有5个市县的规模效率值在0.9~1,有6个市县的规模效率在0.7~0.9,其他2个市县的规模效率值小于0.7。总体来说,海南省的16个市县的规模效率均值比较有效,但屯昌县的规模效率小于0.5,应及时调整旅游物流业的投入产出规模,提高其旅游物流效率。
3.2 动态分析
本文聚焦海南省各市县2016—2022年旅游物流业发展,通过整理相关数据,运用Malmquist模型分析方法,依据旅游物流业发展运行效果评价指标的时序数据,对各市县技术创新效率展开动态实证分析。借助DEAP2.1软件,获取全省16个市县区域旅游物流技术创新效率的M指数及分解项均值[13]。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2016—2022年海南省各市县的技术创新效率M指数及分解项均值
时间 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技术进步指数 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规模效率变化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2016—2017 0.851 1.363 0.878 0.969 1.159
2017—2018 1.166 0.837 1.136 1.026 0.976
2018—2019 0.955 1.128 0.991 0.963 1.077
2019—2020 0.965 0.828 1.009 0.957 0.800
2020—2021 0.940 1.332 0.975 0.963 1.252
2021—2022 1.086 1.047 1.068 1.016 1.137
平均值 0.988 1.068 1.006 0.982 1.056
数据来源:经DEAP2.1计算得出。
如表2所示,2016—2022年,海南省旅游物流业整体全要素生产效率呈现较大的起伏波动。在技术效率层面,2018—2019年技术效率指数为0.955,小于1,2019—2020年该指数为0.965,小于1,2020—2021年则为0.940,小于1,这表明2018—2021年,海南省旅游物流的技术效率在2017年和2018年处于较低水平。不过,2021—2022年,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达1.086,大于上一年度,这两年总体技术效率变化趋势大于1,呈现增长态势,意味着在此期间海南省旅游物流业在技术利用的有效性方面不断提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海南省 “十四五” 规划着重完善人才储备战略,全面强化技术创新管理,从而有效提升当地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加速企业革新步伐。依据技术效率的变化情况,可将其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两部分进行深入分析。2016—2022年,纯技术效率除2016—2017年、2018—2019年、2020—2021年小于1,其他年度大于1;2016—2017年规模效率小于纯技术效率上升的幅度,说明在此期间,海南省的旅游物流的技术效率上升得益于纯技术效率上升的贡献。在技术进步方面,2016—2017年的技术进步指数为1.363,可能是由于我国的“十四五”规划确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旅游物流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在技术引进和改造方面,资金投入的力度明显加大。总体来看,海南省的旅游物流业的技术效率方面呈现出总体良好的状态[14]。另外,2016—2020年海南省旅游物流全要素生产率由1.159下降到0.800,并且在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过程中,技术进步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都呈下降趋势,而且技术进步的下降幅度远远超过规模效率下降的幅度,说明2016—2020年海南省旅游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主要受到技术进步指数下降的影响。简而言之,在此期间,海南省旅游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动和规模效率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与疫情有关,尤其是外贸导向的我国沿海城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旅游物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从而导致其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技术进步变动指数[15]。
由表3可知,在海南省16个市县区域内,多数地区旅游物流业技术创新效率M指数大于 =1,这意味着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旅游物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上升态势。进一步对 M指数进行分解,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角度来看,部分市县该指数小于1,反映出这些地区资源配置效率未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资源转化能力弱且高技术人才匮乏。从技术水平变化指数方面分析,众多市县接近但小于1,表明在海南省旅游物流业技术创新进程中,技术水平虽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各旅游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在纯技术效率变化层面,多数市县该值大于1,显示各市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纯技术效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不过数值仅略超标准值,意味着各市县旅游物流业技术创新时,资源利用率、技术知识积累及资源配置合理性均有待提升。从规模效率变化指数看,大部分市县该值大于1,也有部分小于1。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对于旅游物流业起步早、规模大的市县,因其前期投入规模基数大,后续持续投入与规模扩张会导致规模报酬增速放缓甚至递减,从而制约规模效率增长;而对于旅游物流业起步晚、规模小的市县,由于初期投入基数小,虽在不断投入与扩张规模过程中可逐步实现规模报酬,但因资金投入力度有限,达到规模效应点需耗费较长时间与大量资金,这也限制了旅游物流业规模效率的提升,进而抑制了技术效率的提高[16]。
表3 2016—2022年海南省各市县的技术创新效率M指数及其分解项均值
城市 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技术进步指数 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规模效率变化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三亚市 1.000 1.028 1.000 1.000 1.028
海口市 1.000 1.109 1.000 1.000 1.109
儋州市 1.000 1.064 1.000 1.000 1.064
文昌市 1.029 1.116 1.005 1.023 1.148
琼海市 1.078 1.239 1.060 1.017 1.335
万宁市 0.945 1.046 0.958 0.986 0.988
东方市 1.055 1.381 1.011 1.043 1.457
定安县 0.908 1.068 1.000 0.908 0.970
屯昌县 0.953 1.027 1.026 0.928 0.979
澄迈县 1.032 1.093 1.022 1.010 1.129
临高县 0.909 1.086 0.984 0.924 0.988
白沙县 0.907 0.797 1.000 0.907 0.723
昌江县 1.000 1.061 1.000 1.000 1.061
乐东县 1.051 1.053 1.041 1.009 1.107
五指山市 0.971 0.979 1.000 0.971 0.951
陵水县 1.000 1.045 1.000 1.000 1.045
平均值 0.988 1.068 1.006 0.982 1.056
数据来源:经DEAP2.1计算得出。
4 海南省旅游物流效率提升策略
海南省作为旅游创新发展的先锋之地,在旅游物流这一关键领域深耕不辍,大胆探索、悉心沉淀。从打造环岛旅游物流专线,巧妙串联起各大景区,实现物资高效配送;到运用大数据精准匹配游客需求与物流运力,化解运输高峰难题,使景区联动更加紧密,游客体验直线攀升。更为重要的是,海南省在旅游物流方面的实践,为其他旅游型城市在物流规划、资源调配等多方面提供可复制的思路,全力助推全国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旅游物流作为旅游与物流融合的产物,是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近年来,海南省在旅游物流领域积极与当地企业携手合作,构建起一站式旅游物流服务体系。海南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迅猛,为旅游物流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深入探究海南省旅游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加速本省经济发展意义非凡,不仅有助于优化海南的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还能增强海南旅游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为提升海南省旅游物流效率,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在政府政策方面,政府设立专项旅游物流发展资金。对积极采用新能源运输工具、建设绿色仓储设施的企业给予补贴。鼓励企业淘汰老旧、高能耗的设备,降低物流运作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旅游与生态和谐发展[17]。对于在偏远旅游景区或农村地区开展物流服务并达到一定服务标准的企业,给予线路补贴,激励物流服务网络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对新成立的专注于旅游物流信息化建设、冷链物流技术研发的创新型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吸引更多企业投身旅游物流的创新发展领域。对参与旅游物流标准化建设并达标的企业给予相应优惠。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交通网络。加强省内旅游热点城市之间的公路连接,拓宽和优化道路条件,减少货物运输在途时间。特别是加强景区与主要物流枢纽之间的道路建设,提高物流运输的直达性。着力打造综合性旅游物流园区,配齐仓储、配送、加工、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打造多功能集成体,使其成为一站式物流枢纽。凭借完备的功能架构,广泛吸引各类物流企业入驻园区,由此催生强劲的产业集聚效应。物流企业汇聚一处,利于资源互通、优势互补,进而大幅提升物流资源的整合及利用效率,为旅游物流产业的集约化、高效化发展筑牢根基。另外,港口建设不断完善,三亚、海口等地的港口货物吞吐能力逐步增强,合理规划港口功能分区,设立专门的旅游物资进出口绿色通道,全力简化通关手续,多措并举提高货物装卸效率,助力物流加速。同时,保障进出口旅游商品实现快速流通[18]。机场航线日益增多,不仅连接国内各大城市,还拓展了众多国际航线,使游客往来更加便捷,也为旅游物流的航空运输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教育改革。鼓励省内高校开设与旅游物流相关的特色专业课程,结合海南当地旅游特色和物流需求,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如模拟旅游旺季的物流高峰应对、特色热带农产品冷链物流操作等。推动高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同时也为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培训和进修渠道,搭建桥梁促交流,精准施策,人才培养精准对标企业需求。
在规模体系方面,企业整合与联盟。鼓励省内旅游物流企业兼并、收购、重组,扩大规模与竞争力。企业可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流程重塑等手段,精准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物流专业化程度,提升集约化水平,使物流服务契合多元市场需求。如大物流企业收购小物流企业能拓展业务和服务网络。全力促成企业转变竞争思路,积极搭建合作桥梁,拉拢业内优势企业一同建立战略联盟,围绕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关键领域扎实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方面协作,为旅游企业提供一站式物流方案。加强旅游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由旅游企业外包物流业务,物流企业按需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旅游物流业全过程优化,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19]。构建旅游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深度关切企业经营难点,主动为其配备涵盖融资、结算、保险等多元板块的专业金融服务,缓解资金压力,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供应链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在技术创新方面,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十四五”发展期间,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旅游物流的高质量发展,打造海南特色尤为重要。运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全省统一旅游物流信息平台,整合旅游、物流企业、交通、海关等信息,实现共享互通。企业借此可实时掌握需求、运输和仓储信息,提升物流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推广物联网技术,在运输车辆、仓储设备、货物包装过程中安装传感器和智能终端,实现物流过程实时监控跟踪,游客能查询所购商品运输位置和状态,增强物流服务透明度和可靠性。引进自动化仓储设备,如自动化立体仓库、智能分拣系统等,在物流园区和大型配送中心使用,着力提升仓储效率与精准度,同步削减人工操作流程,降低劳动强度和错误率,实现仓储环节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广新能源物流车辆和智能配送设备,如无人配送车、无人机,在旅游景区、城市社区等特定区域试点应用,提高配送效率和灵活性,而且符合环保要求。
海南省在旅游物流领域的积极探索和经验积累,不仅能促进本省旅游业繁荣发展,更为其他旅游型城市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可助力全国旅游产业协同共进。
5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海南省旅游物流领域发展态势渐趋向好,旅游物流效率如同一条起伏上扬的曲线,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技术进步是主要推动力。然而,当前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离理想状态尚有距离,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为进一步提升旅游物流效率,海南省政府当机立断、顺势而为,全方位、大力度夯实旅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同时,以政策为牵引、以科技做支撑,全力助推旅游物流企业迈上规模化发展新征程。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旅游物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张萌萌.秦皇岛市旅游物流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D].株洲: 湖南工业大学,2022: 23-24.
陈丕衡.海南经济开发轨迹与思想演进研究[D].武汉: 武汉大学,2014.
张卫卫. 江苏省旅游物流融合发展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 2023, 38(2): 87-89.
马晓龙.国内外旅游效率研究进展与趋势综述[J].人文地理,2012(27): 11-17.
黄文富. 供应链视角下旅游物流信息化模式探析[C]. Singapore Management and SportsScience Institute,Singapore.Proceedings of 2015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5 V83).Singapore Management and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Singapore: 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 2015: 13-18.
涂淑丽.江西省旅游物流网络众包问题及对策探讨[J].物流技术, 2015(34): 45-48.
Baker D, Merkert R, Kamruzzaman M. Regional avi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analysis in Australia[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5(43): 140-150.
金志扬, 傅国华, 李阳, 等. 旅游三体及其与物流的关系辨析[J]. 物流技术, 2016(3): 15-17.
K R ANDERSON. Tourism and global logistics hub development in the Caribbean: Will there be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J]. Worldwide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Themes, 2017, 9: 105-115.
黄武.旅游物流研究(1998—2019):综述与展望[J].商业经济研究,2021(5): 181-184.
陈楚玲,秦学,李梦雅.国内外旅游物流研究现状及展望[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2(3): 24-30.
张岩,付业勤,郭海智. 基于DEA-Tobit扩展模型的海南旅游业效率研究 [J]. 科技和产业, 2020, 20(4): 112-118.
陈恒,何平,徐睿姝,等.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9):69-73.
张颖.陕西省旅游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部旅游,2023(24):7-9.
姜能涛.生态文明视角下绿色旅游物流的发展研究[N].中国旅游报,2023(11): 4.
于延顺.医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 66.
白海霞,普荣.旅游城市发展低碳旅游物流路径探讨[J].红河学院学报,2015(13): 47-50.
邓晓霞.贵州省旅游与物流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4(7): 108-109.
张卫卫.绿色发展理念下江苏省区域物流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3(5):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