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贸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跨境电商发展路径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8-07 阅读(205)

摘 要:新疆自贸区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跨境电商发展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而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新疆自贸区已初步形成覆盖广泛的电商平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但是在技术创新、服务水平、物流效率及国际合作方面仍存在不足。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跨境电商应增强技术创新,优化服务质量,完善物流体系;政府应继续优化政策环境,简化交易流程;跨境电商应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电商合作,提升竞争力;关注消费者行为、电商生态系统及新兴技术应用,以支持电商平台更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构建高效稳健的跨境电商系统。

关键词:新疆自贸区;电子商务平台;跨境电商;发展路径;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8;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5(a)--05

1 引言

新疆自贸区的设立是中国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动新疆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合作。新疆自贸区位于中国的西部边陲,地理位置独特,毗邻中亚各国,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关键节点。自贸区的设立不仅可以带动新疆本地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电子商务平台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和便捷性,还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大的市场。对于新疆自贸区来说,建设一个高效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极大地提升区域内外的经济互动,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进行投资,推动本地特色产品销售,提升区域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兴贸易形式,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它不仅是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补充,更是打破传统贸易壁垒,实现全球商品和服务流通的重要途径。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广泛的商品选择和更优质的服务。跨境电商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物流和支付系统有待完善、品牌信任度的建立等。对新疆自贸区而言,如何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新疆自贸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现状

2.1 新疆自贸区概况

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设立的重要区域性经济特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国际贸易和跨境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欧洲的主要通道。自贸区覆盖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等多个区域和城市,其中乌鲁木齐是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引领区,喀什是南疆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霍尔果斯则具有重要的口岸优势[1]。

在新疆自贸区的建设中,政策创新和制度改革是推动发展的核心。政府通过颁布优惠政策和简化行政审批等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同时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物流网络和建设现代化信息通信设施,为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坚实基础。电子商务在新疆自贸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目前,新疆已有多个大型电商运营平台,支持B2B、B2C等商业模式,为本地和外地企业提供了广泛的销售渠道。然而,电商平台的建设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水平需要提升及物流基础设施滞后。特别是在跨境电商领域,由于涉及的国际运输和通关手续比较复杂,高效的物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2]。为此,自贸区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投入和创新,优化服务质量和物流配送系统,以支持电商平台的健康发展并拓展国际市场。

2.2 电子商务平台概况

新疆自贸区内的电子商务平台数量显著增加,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这些平台不仅包括传统的B2B(企业对企业)和B2C(企业对消费者)模式,还涉及C2C(消费者对消费者)、O2O(线上到线下)等多种商业模式。通过这些平台,企业和消费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商品交易和信息交流,极大地提升了市场效率和交易便利性。在B2B平台方面,新疆自贸区内的许多企业积极参与,利用平台进行大宗商品的交易和出口业务。这些平台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为企业提供从采购、销售到物流、支付的一站式服务,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交易效率。例如,一些大型的综合性B2B电商平台已经在自贸区内搭建起了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本地企业提供全球采购和销售渠道,帮助其开拓国际市场。在B2C平台方面,众多本地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新疆作为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的重要产地,许多地方特产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例如,新疆的红枣、葡萄干、棉花等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备受欢迎,销售额逐年攀升。一些本地企业还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产品出口到中亚、欧洲等地,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覆盖面和品牌影响力。物流配送网络建设是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重要支撑。新疆自贸区大力投入和建设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覆盖广泛、运行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依托自贸区的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许多物流企业在自贸区内设立了分拨中心和仓储设施,为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快捷高效的物流服务[3]。特别是在跨境物流方面,通过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建立起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新疆自贸区的许多电商平台在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具体表现为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方面进展缓慢,导致平台在个性化推荐、精准营销、风险控制等方面能力有限。技术人才的匮乏也限制了平台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物流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尽管新疆自贸区在物流网络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物流效率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跨境电商领域,由于涉及国际运输和通关手续,物流链条更为复杂,效率低下成为影响交易体验的重要因素。跨境电商政策和法律障碍也是新疆自贸区电子商务平台面临的一大难题。跨境电商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海关法规、税收制度等,复杂的政策环境给平台运营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3 地理优势与政策支持

3.1 新疆自贸区的物流与基础设施

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新疆自贸区近年来进行了大量投入和建设,形成了覆盖广泛、运行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铁路运输是新疆自贸区物流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尤其是中欧班列的开通和运营,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运输保障。中欧班列将新疆与欧洲主要城市连接起来,形成了快捷、稳定的国际货运通道。通过中欧班列,新疆自贸区的商品可以在几周内快速抵达欧洲市场,相比传统的海运方式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提升了物流效率。公路运输在新疆自贸区的物流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疆境内的公路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主要的城市和口岸,通过与周边国家的公路干线相连接,形成便捷的陆路运输通道,不仅促进了国内外货物的流通,也为跨境电商提供了灵活的运输选择。自贸区内还设有多个物流园区和货运站点,为货物的集散和中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航空运输是新疆自贸区物流体系的重要补充。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是新疆最大的航空枢纽,连接了国内外多个重要城市[4]。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地窝堡机场的货运能力不断提升,开通了多条国际货运航线,进一步增强了自贸区的物流能力。通过航空运输,轻便高价值的跨境电商商品可以快速送达全球各地,提高了运输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新疆自贸区在仓储和保税物流设施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投入和建设。自贸区内建立了多个现代化的物流园区和保税仓库,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一流的仓储和物流服务。保税仓库的设立不仅简化了货物的进出口流程,还为企业提供了灵活的仓储解决方案,降低了物流成本。通过保税物流模式,企业可以在货物未销售之前暂时存放在保税区内,只有在商品销售后才缴纳关税和增值税,这种模式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提高了运营效率。

此外,信息化建设是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5]。新疆自贸区高度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物流管理和服务水平。例如,电子口岸系统的建立,实现了通关手续的电子化和无纸化处理,大幅缩短了通关时间,降低了通关成本。物流企业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实现货物的全程跟踪与管理,提高物流的透明度和可控性。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还增强了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新疆自贸区在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注重与周边国家的物流合作。通过与中亚、欧洲等国家的合作,新疆自贸区积极推进跨境物流通道建设,形成了覆盖欧亚大陆的物流网络,这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便捷的物流通道。例如,通过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合作,建立了稳定的陆路和铁路运输通道,为跨境电商商品的运输提供了坚实保障。

3.2 目标市场与产品优势

中亚市场是新疆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目标市场。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均与新疆接壤,地理位置毗邻,文化交流频繁,贸易往来密切。新疆自贸区通过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与中亚各国形成便捷的物流通道,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亚国家对中国商品需求量巨大,特别是轻工业品、电子产品和日用消费品,这些产品在中亚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新疆自贸区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这些商品快速送达中亚各国消费者手中,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欧洲市场是新疆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市场。通过中欧班列,新疆自贸区与欧洲主要城市建立了快捷稳定的货运通道,为商品的高效运输提供了保障。欧洲市场对中国的电子产品、家电、服装等产品需求旺盛,新疆自贸区可利用其物流优势,将这些产品快速运往欧洲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6]。同时,欧洲消费者对有机食品、健康产品和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新疆天然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农业资源,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绿色食品,满足欧洲市场对健康产品的需求。中东市场也是新疆自贸区跨境电商的重要拓展方向。中东地区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对中国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和家用电器等产品有着较大的需求。新疆自贸区可以通过航空运输和陆路运输,将这些产品迅速运往中东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中东市场对奢侈品、时尚服装和电子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新疆自贸区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这些高端产品推向中东市场,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产品优势方面,新疆自贸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产品优势。新疆作为中国的“瓜果之乡”,盛产红枣、葡萄干、核桃、苹果等特色农产品,这些产品以其优质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享誉国内外。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可将这些优质的农产品出口到中亚、欧洲和中东等国际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棉花、羊毛等纺织原料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扩大这些产品的出口规模,提升国际市场份额。此外,新疆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推广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新疆自贸区可以推广旅游线路、特色民宿和文化体验项目,吸引更多中亚、欧洲和中东的游客前来旅游,从而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3 新疆自贸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策略

平台技术架构设计是新疆自贸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核心。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技术架构能够保证平台的流畅运行和用户的良好体验。在技术架构设计方面,应采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平台的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7]。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按需使用,降低平台的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性。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平台进行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人工智能技术则可用于智能客服、智能物流和风险控制,提高平台的服务水平和安全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营模式是保证平台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新疆自贸区电子商务平台应注重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功能的优化。一个简洁、美观、易用的界面能够吸引用户,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在功能设计上,平台应提供多语言支持,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用户的需求。支付系统的多样化和便捷性也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平台应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如信用卡、电子钱包、跨境支付等,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安全地进行交易[8]。平台应构建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包括退换货政策、客户投诉处理机制等,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在推广和宣传方面,新疆自贸区电子商务平台应充分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和渠道,提升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互联网广告、社交媒体营销、内容营销等手段,平台可以广泛传播品牌信息,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入驻。同时,平台还可以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合作伙伴计划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增强用户黏性。此外,平台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营销,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偏好推送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营销效果和转化率。

4 政策扶持与法规完善

4.1 供应链与物流优化

在政策扶持下,新疆自贸区大力推动物流园区和保税仓库建设。这些物流设施不仅提供了现代化的仓储条件,还简化了通关手续,提高了货物流通速度。保税仓库的设立使得企业能够在货物入境时暂缓缴纳关税,只有在商品销售后才进行税款结算,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还提高了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政府还推动建立了综合性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货物从发货到配送全过程的可视化管理,提高了物流的透明度和效率。物流优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新疆自贸区通过推广信息技术,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政府鼓励物流企业和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实现物流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设备、运输车辆和货物的全程跟踪,及时掌握货物的运输状态和位置。云计算技术则能够实现物流信息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处理,提高物流数据的利用率。大数据技术可通过对物流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优化物流路径和调度方案,降低运输成本,提升配送效率。政策的完善也在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9]。在物流标准化建设方面,新疆自贸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标准和规范,涵盖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这些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物流作业的规范性与一致性,减少物流环节的不确定因素,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政府还加强了对物流企业的监管,确保其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运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为了进一步优化供应链,新疆自贸区还推进了多式联运的发展。多式联运是指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完成货物的运输过程,充分发挥各类运输方式的优势,有助于提高物流效率。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与合作,形成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通过多式联运,企业可以选择最优的运输方案,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时间,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策扶持在优化跨境物流中起到重要作用。政府通过简化通关手续、优化通关流程,提升了跨境物流的效率。例如,新疆自贸区通过搭建电子口岸系统,实现了通关手续的电子化和无纸化,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降低了通关成本。政府还加强了与中亚、欧洲等国家的合作,推动跨境物流通道建设,形成稳定的国际物流网络,为跨境电商商品的高效运输提供了保障。供应链与物流优化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政府通过政策扶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同时,政府还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推动物流装备和技术的创新发展。例如,自动化仓储设备、无人机配送技术等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均可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4.2 跨境支付与结算系统建设

政府在完善跨境支付与结算法规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以确保支付过程的合法合规性。跨境支付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支付法规和监管要求各不相同。为了应对这一复杂情况,政府加强了与国际支付监管机构的合作,推动跨境支付监管标准的协调和统一。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监管合作协议,新疆自贸区可借鉴国际先进的监管经验,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跨境支付法规,保障跨境支付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在技术支持方面,新疆自贸区通过推广先进的支付技术,提升跨境支付与结算的效率和安全性[10]。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不可篡改、高透明度和高安全性的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跨境支付和结算领域。政府鼓励支付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支付与结算平台。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跨境支付的实时结算,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政府还推动支付标准的统一和互认,以简化跨境支付流程,降低支付成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支付标准和技术协议各不相同,给跨境支付带来了诸多障碍。为了打破这些障碍,新疆自贸区通过与国际支付标准组织合作,推动支付标准的统一和互认。例如,通过与国际信用卡组织合作,推广符合国际标准的支付卡,方便企业和消费者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支付和结算。政府还支持支付机构加入国际支付网络,实现支付标准的互认和互通,进一步简化跨境支付流程。风险管理是跨境支付与结算系统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跨境支付涉及多种风险,包括汇率风险、支付欺诈风险、洗钱风险等[11]。为了有效管理这些风险,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跨境支付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政府要求支付机构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环节,以确保支付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政府加强了对跨境支付的监管,要求支付机构定期提交风险管理报告和合规报告,接受监管机构的审查和检查。政府还加强了与国际反洗钱组织的合作,制定跨境支付反洗钱信息共享机制,防范和打击跨境支付中的洗钱行为。在用户保护方面,政府通过制定消费者保护法规,保障跨境支付用户的合法权益。跨境支付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在支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纠纷。为了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政府制定了消费者保护法规,明确了支付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例如,要求支付机构提供透明的支付费用和汇率信息,保障用户的知情权;要求支付机构提供安全可靠的支付服务,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要求支付机构建立健全客户投诉处理机制,以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纠纷。

4.3 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品牌建设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新疆自贸区通过政策扶持,鼓励企业进行品牌创建和品牌推广。政府为企业提供品牌创建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例如,通过设立品牌建设专项基金,政府可以为有潜力的企业提供品牌推广的资金支持,从而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政府还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品牌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企业的品牌管理和营销能力。为了增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新疆自贸区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展览会和贸易博览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展示,向全球消费者推广新疆的优质产品。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能拓展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商机。政府通过提供展会补贴、组织参展团等方式,帮助企业降低参展成本,提升参展效果。通过这些活动,新疆自贸区的企业可以与国际买家直接对接,了解国际市场需求,从而及时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推广方面,新疆自贸区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市场推广活动。政府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开设社交媒体账号、投放网络广告等方式,向全球消费者展示品牌形象和产品优势。政府为此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资源,帮助企业提升数字营销能力,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政府还支持企业与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利用平台的流量和资源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通过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企业可以借助平台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快速提升产品的曝光度和销量。例如,政府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在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国际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利用平台的全球网络和营销资源,拓展国际市场。政府还可以与这些平台合作,举办线上促销活动和品牌推广活动,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政府通过制定市场监管法规,确保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公平。政府加强对市场推广活动的监管,规范广告宣传行为,防止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通过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政府为企业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市场推广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提升市场推广效果[12]。政府还通过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提升品牌的国际认知度和美誉度。新疆自贸区积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品牌合作和市场推广活动,推动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政府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促进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和销售。例如,政府可以通过与中亚、欧洲等国家的合作,组织品牌推介会和贸易洽谈会,向国际市场推广新疆的优质产品,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新疆自贸区地理位置的独特优势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拓展国内外市场的绝佳机遇。通过有效的政策扶持与基础设施建设,新疆自贸区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广泛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新疆自贸区的电子商务平台在技术创新、服务水平、物流效率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新疆自贸区应进一步加大对电子商务平台技术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方面,以提高平台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建议自贸区内的电商平台加强客户服务,包括提供多语言支持、优化售后服务流程,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还应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合作,优化物流网络布局,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配送速度和质量。政府应持续优化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简化跨境交易流程,降低贸易壁垒,为企业提供更多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应拓展更多国际市场,利用新疆与中亚及欧洲的地缘优势,探索更多潜在国际市场。最后,推动与国际电商巨头合作,引进先进的电商运营模式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地电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宋扬,杨慧丽.电子商务平台下协同物流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航务周刊,2024(20): 66-68.

陈凯旋,张树山.电商平台建设能推动数实融合吗: 来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管理,2024(8):35-46.

王雷,吕静.移动通信对生鲜连锁店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影响[J].全国流通经济,2024(7):36-39.

王北一.“一带一路”背景中新疆外贸发展路径与机制[J].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17(8):53-58.

张鑫.石河子垦区棉花电子商务平台构建与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7.

谢金智.新疆中亚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分析及建议: 以乌鲁木齐市两个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例[J].北方经贸,2017(1):20-21.

佚名.信息产业领跑新疆发展[J].当代兵团,2015(20):45.

李荣荣,张童.中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情况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8):165.

王冬霞.新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平台优化探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3(6):60-62.

李凯.新疆电子商务产业蹒跚前行[J].大陆桥视野,2012(8):64-65.

石玉萍,尼合迈提·霍嘉.电子商务在新疆特色林果业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7):192-193.

张兰芳.谈新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J].中国证券期货,2011(7):119-120.

标签:  新疆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