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代理理论, 本文以2011 ~ 2022年我国创业板、 科创板上市公司为样本, 实证检验独立董事网络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与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均能显著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 并且独立董事网络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来抑制非效率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 融资约束会削弱独立董事网络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 在东部地区企业、 非国有企业中独立董事网络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独立董事网络;非效率投资;企业风险承担;双创板块;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4-0994(2025)02-0065-7
一、 引言
创业板、 科创板(简称“双创板块”)企业是驱动创新发展的核心, 也是助力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王琦,2023)。作为资本市场关键部分, 双创板块企业具有高成长性、 高创新性和高风险性特征, 拥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和投资潜力(朱磊等,2019)。然而, 代理理论认为, 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 管理层可能进行利己的非效率投资(Jensen和Mecking,1976)。加之双创板块企业受经济环境不确定性、 市场竞争压力、 内部管理经验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 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较为普遍(李虹含等,2022)。这不仅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损害了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董事网络是指, 董事会成员个体以及董事之间由于在同一个董事会任职而建立起直接或间接的联结关系(谢德仁和陈运森,2012)。2023年4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 明确了独立董事参与决策、 监督制衡和专业咨询等三项职责。独立董事所处的网络位置会影响其治理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根据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 独立董事较好的网络位置有利于其获取投资信息、 发挥咨询职能, 同时有利于其获取潜在的董事席位并增强独立性, 有效发挥监督职能, 从而规避投资风险(陈运森和谢德仁,2011)。因此, 独立董事网络可为企业信息交流、 资源置换提供便利, 为企业获取异质性信息和资源创造契机。
本文选取2011 ~ 2022年双创板块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代理理论, 实证检验独立董事网络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及作用路径, 以期为我国双创板块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的缓解、 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贡献在于: 其一, 以往文献多选取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对象, 本文认为双创板块是我国创新的孵化器, 且其具有高成长性、 高创新性、 高风险性等特点, 非效率投资现象较为严重, 故针对双创板块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二, 本文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切入, 围绕独立董事的基本职能展开深入探讨, 丰富了独立董事网络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作用路径。其三, 选取融资约束作为调节变量, 探究其对独立董事网络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的影响机制, 为帮助企业有效利用独立董事网络完善治理机制, 最大程度地发挥独立董事网络在抑制非效率投资方面的积极作用, 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独立董事网络与非效率投资
《意见》明确了独立董事的三项核心职责, 即参与决策、 监督制衡和专业咨询。本文从这三项基本职能出发, 结合独立董事网络的两种关键衡量指标——中心度和结构洞(谢德仁和陈运森,2012), 以深入探讨独立董事网络对双创板块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机制。其中, 中心度反映了独立董事在治理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与影响力, 结构洞揭示了独立董事在网络中作为信息桥梁和资源整合者的独特角色。
1. 参与决策角度。根据弱联结优势理论(Granovetter,1973), 独立董事在网络中能充分发挥信息桥梁的优势, 助力企业跨越社会界限获取信息、 知识和其他资源。在双创板块企业中, 这种信息价值尤为突出, 有助于企业精准把握市场动向与投资机遇, 降低非效率投资风险。网络中心度高的独立董事往往会与更多董事和股东建立紧密联系, 能够洞悉企业运营与环境状况, 在决策中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从而推动企业做出更合理的投资决策。基于结构洞理论(Burt,1992), 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使得独立董事能够获取更多异质性信息和资源, 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思路, 帮助企业降低非效率投资风险。
2. 监督制衡角度。结合声誉理论(Fama和Jensen,1983), 处于网络中的独立董事出于对自身声誉的考量, 通常具有较强的监督动机, 以防止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利用自身的地位与影响力进行非效率投资。网络中心度较高的独立董事, 为维护或提高自己的“社会声望”和“社会认同感”, 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监督公司的投资行为。并且, 网络中心度较高的独立董事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更高的“言论自由度”(傅代国和夏常源,2014), 面对公司的不良投资行为更加勇于发声并摆脱“花瓶董事”的标签(陈运森和谢德仁,2011), 即有更强的监督能力。具有网络结构洞优势的独立董事在此基础上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 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并通过自身的资源和影响力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衡。
3. 专业咨询角度。独立董事网络可为双创板块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处于网络中的独立董事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和建议, 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 避免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网络中心度较高的独立董事利用自身的网络位置优势, 借助学习效应从网络中获取大量信息和资源, 并通过学习吸收内化为自己的储备知识, 从而为双创板块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和全面的咨询服务。具有网络结构洞优势的独立董事, 能够从网络中获取更多异质性信息和资源以及企业的真实投资情况, 从而帮助双创板块企业把握投资机会并降低投资风险(余明桂和宁莎莎,2016)。
基于此,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 独立董事网络能够抑制双创板块企业的非效率投资。
H1a: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H1b: 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二)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中介效应
根据社会资本理论, 独立董事网络是企业获取稀缺资源的重要途径。而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资源依赖性, 与企业获取信息和资源的能力密切相关(周雪峰等,2021)。同时, 双创板块企业管理层的投资行为取决于自身的风险偏好及其对投资活动中不确定性的接受程度。可见, 风险承担水平是影响企业投资的关键因素(García-Granero等,2015)。
1. 参与决策角度。独立董事网络通过发挥信息优势来缓解信息不对称(周雪峰等,2021), 帮助企业更全面、 深入地评估项目风险与收益, 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推动企业积极投资创新性和风险性项目。随着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 管理层更愿意选择具有长期回报和战略价值的项目, 从而减少非效率投资。具体来看, 网络中心度较高的独立董事, 其观点和建议具有较大影响力, 能够推动企业选择更具风险性的投资项目。网络中心度高的独立董事在信息获取和分析市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并且能够比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更加及时和准确地了解市场中的关键信息, 从而提供更合理的决策支持(郝云宏和马帅,2018), 进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抑制非效率投资。独立董事在网络结构洞优势位置能获取不同的信息和资源, 为企业决策提供独特的视角。这种信息优势有助于企业准确评估项目风险和收益, 从而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此基础上, 企业更可能选择创新性和风险性项目投资, 推动双创板块企业向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 监督制衡角度。独立董事网络通过履行外部监督职能, 迫使企业管理层在投资决策中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以此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减少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网络中心度高的独立董事通过与其他董事和股东的紧密联系, 能够对其投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有助于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及时发现非效率投资行为。处于网络结构洞优势位置的独立董事通过自身的资源和影响力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衡, 抑制经理人和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 防止企业因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风险(陈运森和郑登津,2017)。这种监督制衡作用同样有助于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降低非效率投资风险。
3. 专业咨询角度。独立董事网络的成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能为双创板块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和建议, 从而以较低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拓展投资渠道, 提升风险性投资的质量(张敏等,2015)。这有助于企业准确评估项目风险和收益, 从而提升风险承担水平, 进而降低非效率投资风险。网络中心度高的独立董事通常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更广泛的知识面, 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和全面的咨询服务(陈运森和郑登津,2017)。这种咨询服务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 从而提高风险承担水平, 降低非效率投资风险。处于网络结构洞优势位置的独立董事能够有效获取不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咨询服务以及新的投资机会和思路, 推动企业更全面地评估项目的风险和收益, 从而提高风险承担水平, 降低非效率投资风险。
基于此,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独立董事网络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
H2a: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
H2b: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
三、 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双创板块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剔除ST、
∗ST以及存在缺失值的公司, 最终选取1709家上市公司2011 ~ 2022 年的4203个样本观测值。对本文所有的连续型变量进行1%和99%分位的缩尾(Winsorize)处理。本文的数据取自于WIND数据库和CSMAR数据库, 并使用STATA 17.0进行数据处理和多元回归分析。对于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和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的分析和测量, 分别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6.0和PAJEK完成。
(二) 变量定义
1. 被解释变量: 非效率投资(Inv)。本文利用Richardson(2006)模型来度量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将企业实际投资水平减去估计最优投资水平得出残差, 残差的绝对值越大, 表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现象越严重。陈运森和谢德仁(2011)、 李维安和马超(2014)、 王营和曹廷求(2014)等学者均采用类似的模型进行研究。
2. 解释变量。
(1)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Degree)。对于董事网络中心位置的衡量一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网络中心度, Freeman(1979)提出的网络中心度指标主要有3个, 即程度中心度、 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对网络的要求很高, 必须是完全相连的, 而董事网络并不是一个完全相连的网络。同时, 三项指标相关程度高, 网络节点的程度中心度越高, 其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也往往越高。因此, 本文选择最为简单、 直观的程度中心度来衡量董事网络中心位置。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
Degreei=jXji/(g-1) (1)
程度中心度描述了节点某公司与网络中其他公司存在直接联系的数量之和, 即该点上拥有的所有连线数, 是对独立董事个体活跃程度的刻画。式(1)中: i为某个公司; j代表同年度除i之外的其他公司; Xj构成一个放射状的网络结构, jXji即为该放射状结构里由i点出发的所有线段数量之和; g-1的设置是为了消除不同年份公司董事规模差异的影响。
(2) 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CI)。对于结构洞的衡量通常有以下四种指标: 有效规模、 效率、 限制度和等级度。其中, 限制度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指标, 如式(2)所示, 其反映企业在网络中拥有的运用结构洞的能力。
Cij=(pij+piqpqj)2 (2)
其中: i是具有“桥”作用的个体; j是独立董事网络中不包含i的个体; q是除i和j以外的个体; pij是个体i与个体j存在直接联系的密切程度, 衡量个体i与个体j在直接联系中所付出的成本; piqpqj是个体i与个体j之间的总间接联系路径数; Cij用于衡量某个体在独立董事网络中拥有的结构洞数量, 其值越大, 说明个体拥有的结构洞数量越少, 限制度最大值为1。进一步, 用1与限制度的差值来衡量个体所拥有的结构洞丰富程度。因此, 本文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的计算如式(3)所示:
CIi=1-Cij " "(3)
3. 中介变量: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Risk)。参考何瑛等(2019)的做法, 以企业盈利的波动性衡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采用息税前利润与年末总资产之比的三年滚动标准差来计算。
4. 控制变量。参考侯巧铭等(2017)、 陈运森和谢德仁(2011)的相关研究, 本文控制资产负债率(Lev)、 股权集中度(Top1)、 "经营活动现金流(Cfo)、 总资产净利润率(Roa)、 企业规模(Size)、 两职合一(Dual)、 企业成长性(Growth)、 市场势力(Market)、 企业年龄(Age)、 董事会规模(Bsize)等变量对非效率投资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
本文涉及的各变量具体定义和度量方式如表 1所示。
(三) 模型设计
为检验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和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 构建模型(4)、 模型(5):
Invit=α0+α1Degreeit+α2Controlsit+α3Year+
α4Ind+εit (4)
Invit=α0+α1CIit+α2Controlsit+α3Year+α4Ind+εit
(5)
其中, i表示企业, t表示年份, Inv表示企业非效率投资, Degree表示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 CI表示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 Controls表示所有控制变量, Year和Ind分别表示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 ε表示残差项。
为检验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中介传导机制, 借鉴江艇(2022)的做法, 在模型(4)、 模型(5)的基础上, 构建中介效应检验“两步法” 模型如下:
Invit=γ0+γ1Degreeit+γ2Controlsit+γ3Year+
γ4Ind+εit (6)
Invit=γ0+γ1CIit+γ2Controlsit+γ3Year+γ4Ind+εit
(7)
Riskit=β0+β1Degreeit+β2Controlsit+β3Year+
β4Ind+εit (8)
Riskit=β0+β1CIit+β2Controlsit+β3Year+β4Ind+
εit (9)
其中, Risk表示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其他变量含义同上。
四、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为描述样本特征, 本研究对所构建模型中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从表2中可以看出, 在全部观测数据中非效率投资(Inv)的整体均值为0.030, 最大值为0.160, 最小值为0, 说明我国双创板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非效率投资现象。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Degree)和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C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异较大, 说明不同企业在独立董事网络中的位置存在一定差异, 企业由此获取的信息和资源也有所不同。企业风险承担水平(Risk)的均值为-0.782,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4.557, 说明双创板块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极低, 且差异较大。此外, 本文对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进行了多重共线性检验, 所得各变量的VIF值及均值均小于2, 说明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二) 回归结果分析
1. 独立董事网络与企业非效率投资。表3列示了独立董事网络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多元回归结果。表3中列(1)的结果显示,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的系数为-0.00519, 在1%的水平上显著, 说明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的企业, 非效率投资水平越低, H1a得到验证。列(2)的结果显示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的系数为-0.01156,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企业占据的网络结构洞数量越多, 越能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三项职能, 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 H1b得到验证。
2.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中介效应。本文借鉴江艇(2022)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 回归结果见表3。表3中列(3)和列(4)反映出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Degree)和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CI)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Risk)的回归系数分别在10%和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即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和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提升。结合前文及熊娜(2020)等相关理论分析来看,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缓解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现象, 即网络中的独立董事中心度越高、 占据的结构洞数量越多, 越能够显著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从而抑制非效率投资, H2a、 H2b得到证实。
(三) 稳健性检验
1. 工具变量法。鉴于独立董事网络和非效率投资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内生性, 因此, 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IV-2SLS)进行内生性检验, 以避免回归中产生的估计偏误, 选取滞后一期的核心解释变量作为工具变量。研究结果表明, 独立董事网络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依旧显著, 本文结论依然稳健。
2. 最小二乘法。本文进一步将回归方法替换为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回归分析。经过OLS模型的回归分析,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和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对双创板块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近似, 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3. 剔除年份。为检验前文所构建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是否稳健, 进一步剔除受疫情影响的数据来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和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均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
4. 替换被解释变量。为缓解企业非效率投资变量的测量误差, 进一步保证非效率投资测度的稳健性, 本文使用Chen等(2011)的模型以及Biddle(2009)的模型分别构建非效率投资的代理变量。更换度量模型后的回归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限于篇幅, 稳健性检验结果未予列示, 留存备索。
五、 进一步检验
(一) 影响机制检验
双创板块企业的产出具有较高不确定性。这一特征使得创新过程容易潜藏信息不对称问题, 并容易诱发潜在的道德风险, 使得企业面临严重的外部融资约束(鞠晓生等,2013)。在独立董事网络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中, 融资约束起到了关键的调节作用, 具体可从独立董事的参与决策、 监督制衡和专业咨询三项职能展开分析。首先, 融资约束降低了企业信息透明度(Denis和Sibilkov,2010), 使得独立董事难以通过网络关系获取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从而限制了其决策支持作用的发挥。同时, 融资约束导致独立董事即便识别出有潜力的投资项目, 也可能因资金不足而无法推进该投资项目。其次, 面对融资约束管理层可能采取短期行为, 损害公司长期利益, 同时加剧与独立董事的利益冲突, 削弱独立董事的监督制衡作用(顾海峰和翟淋源,2021)。最后, 融资约束限制了独立董事通过网络关系获取信息、 知识的渠道, 从而加大了其为企业提供全面且专业的咨询建议的难度。即使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也可能因融资约束而无法付诸实际行动,进一步限制了专业咨询作用的发挥。由上述分析可以推测, 融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独立董事网络对非效率投资产生的抑制作用。
为了探讨融资约束是否影响独立董事网络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 本文对融资约束的不同衡量方式进行对比。鉴于内生性问题可能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 最终选择使用SA指数来度量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由表4的回归结果可知, 交乘项与非效率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且该关系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成立, 表明融资约束会削弱独立董事网络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二) 异质性分析
1. 不同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 将样本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两个子样本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相较于中西部地区,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和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显著。原因可能在于: 一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市场化程度更高, 独立董事能够更容易地获取资源和信息, 更有效地参与公司治理, 从而降低非效率投资风险。二是东部地区的政策环境相对更加开放和灵活, 有利于独立董事履行相应职能, 从而降低非效率投资风险。
2. 产权性质。根据产权性质将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相较于国有企业, 非国有企业独立董事网络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原因可能在于: 一是非国有企业通常处于开放灵活的政策环境中, 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独立董事网络在此环境下更容易发挥相应作用, 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和建议。二是非国有企业因其较强的灵活性和市场导向性, 独立董事网络更活跃, 可为企业及时提供异质性信息与新兴市场资源, 助力科学决策, 从而降低非效率投资风险。三是非国有企业的独立董事网络更广泛、 多元, 能为企业提供更多信息和资源支持, 助力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投资风险。
3. 股权集中度。股权集中度是衡量公司股权分布状态的主要指标, 也是衡量公司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因此, 本文将分别探讨在高、 低股权集中度情境下, 独立董事网络对非效率投资的具体影响。根据表7可知: 当股权集中度较低时,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当股权集中度较高时, 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具体原因可能在于: 第一, 网络中心度高的独立董事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更广泛的社交网络, 在低股权集中度的企业中, 股东权力相对分散,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对于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和资源、 优化决策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此外, 网络中心度高的独立董事因其较高的地位和较强的影响力, 能更有效地履行监督制衡和专业咨询职责, 缓解因股权分散而导致的决策延迟或偏差, 进而降低非效率投资风险。第二, 基于信息桥梁作用, 在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中, 由于大股东往往具有更大的决策权, 网络结构洞数量多的独立董事能够为大股东提供更多的外部信息和资源支持, 帮助大股东做出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投资决策。同时, 网络结构洞数量多的独立董事能够通过提供独立、 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缓解大股东控制问题, 从而降低非效率投资风险。
六、 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2011 ~ 2022年我国双创板块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网络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其一,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 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即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 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数量越多, 越能有效抑制双创板块的非效率投资。其二,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独立董事网络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 即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和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能够提升双创板块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 进而抑制非效率投资。其三, 融资约束削弱了独立董事网络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即独立董事网络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随着融资约束的缓解而更加显著。
(二) 政策建议
1. 政府层面。政府在宏观层面可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董事网络非正式制度的补充机制。首先,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引导企业管理层充分利用独立董事网络提升投资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创造协同效应。其次, 加强独立董事网络监管。政府可结合独立董事网络的特点及其需求为其打造专门的、 正式的应用及监管制度, 全面且深度地发掘独立董事网络潜能, 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 最终推动整个市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最后, 由于独立董事网络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明显弱于非国有企业, 政府可减少低效干预, 赋予国有企业更多空间, 以优化资源配置, 从而提升投资效率。
2. 企业层面。从双创板块企业层面来看, 应合理规划独立董事网络, 完善企业治理体系并提升企业治理能力。第一, 积极营造良好的董事网络环境。企业既要适度增加独立董事的“关系数量”, 拓展个体网络外延, 又要优化“关系质量”, 占据更多优质结构洞位置, 从而缓解网络约束, 为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奠定基础。第二, 利用独立董事网络带来的优势, 积极寻找“结构洞”位置, 使企业占据独立董事网络中的理想位置, 从质量和数量上保障企业获取资源, 促使企业做出正确有效的投资决策。第三, 加强对独立董事网络的监管。企业应积极推动独立董事网络管理制度建设, 制定激励机制, 并因地制宜地监管独立董事内外部交流渠道, 避免独立董事因“忙碌”而无法履职。
3. 独立董事个体层面。从独立董事个体层面出发, 充分发挥资源纽带和信息媒介作用, 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升。首先, 独立董事充分利用位置优势挖掘异质性信息和资源, 全方位推动资源交互, 防止因管理者个人特征导致的投资失误, 从而提升整体投资效率。其次, 针对性地利用独立董事网络关系获取企业运营所需的各类资源, 以此优化企业的投资决策。最后, 独立董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职业操守及职业声誉。独立董事需合理规划并有效平衡个人的工作负荷, 以确保能够高效履行治理与监管职责, 推动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与高质量发展。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陈运森,谢德仁.网络位置、独立董事治理与投资效率[ J].管理世界,2011(7):113 ~ 127.
陈运森,郑登津.董事网络关系、信息桥与投资趋同[ J].南开管理评论,2017(3):159 ~ 171.
傅代国,夏常源.网络位置、独立董事治理与盈余质量[ 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2):67 ~ 75+84.
顾海峰,翟淋源.高管薪酬粘性、风险承担与企业投资效率——管理者权力与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 J].证券市场导报,2021(1):33 ~ 43.
郝云宏,马帅.董事网络能够治理管理者过度自信吗?——基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视角[ 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8(9):36 ~ 47.
何瑛,于文蕾,杨棉之.CEO复合型职业经历、企业风险承担与企业价值[ J].中国工业经济,2019(9):155 ~ 173.
侯巧铭,宋力,蒋亚朋.管理者行为、企业生命周期与非效率投资[ J].会计研究,2017(3):61 ~ 67+95.
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J].中国工业经济,2022(5):100 ~ 120.
鞠晓生,卢荻,虞义华.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 J].经济研究,2013(1):4 ~ 16.
李虹含,张雨,赵晓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连锁董事网络和企业非效率投资[ 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26 ~ 37.
李维安,马超.“实业+金融”的产融结合模式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控股金融机构的研究[ J].金融研究,2014(11):109 ~ 126.
王琦.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双创板块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黑龙江金融,2023(6):75 ~ 78.
王营,曹廷求.董事网络增进企业债务融资的作用机理研究[ J].金融研究,2014(7):189 ~ 206.
谢德仁,陈运森.董事网络:定义、特征和计量[ J].会计研究,2012(3):44 ~ 51+95.
余明桂,宁莎莎.独立董事社会网络与企业投资效率[ J].华东经济管理,2016(2):136 ~ 140.
张敏,童丽静,许浩然.社会网络与企业风险承担——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管理世界,2015(11):161 ~ 175.
周雪峰,李珍珠,王红建.董事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风险承担的遮掩和中介效应[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1(2):53 ~ 66.
朱磊,孙成,王春燕等.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分析——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证券市场导报,2019(2):26 ~ 34+76.
Denis D. J.,Sibilkov V.. Financial constraints, investmen, and the value of cash holdings[ 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0(1):247 ~ 269.
Fama F., Jensen C..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J].Journal of Law,1983(2):301 ~ 325.
Freeman L. C..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J].Social Networks,1979(3):215 ~ 239.
García-Granero A., Llopis Ó., Fernández-Mesa A., et al.. Unraveling the link between managerial risk-taking and innov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a risk-taking climate[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5(5):1094 ~ 1104.
Granovetter M.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
gy,1973(6):1360 ~ 1380.
Hovakimian G..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 Internal capital allocation across the business cycle[ 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10(2):264 ~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