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是畜牧生产中的重要饲料来源,通过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清除发酵处理之后,能够更好地保存秸秆当中的营养物质,释放秸秆的营养价值,并且该种生产方式在制作过程中不受时间的限制,能够满足动物全年的青贮饲料供给。近年来,随着肉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传统养殖管理模式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十分突出,为更好地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放牧养殖管理方式,由放牧养殖向着舍饲养殖转变。同时,积极推广应用青贮处理技术,不断拓展饲料来源,减少对天然草场的过度侵扰,给予草场休养生息的时间,从而达到推动肉牛养殖业现代化发展,拓展饲料来源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重目的。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对青贮饲料营养价值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明确了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具体使用方法和技术,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借鉴与帮助。
一、青贮饲料的整体发酵过程
1、青贮饲料初期植物呼吸阶段
在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就是发酵。这个阶段开始于原料经过收割、切割、压榨和脱水处理,当水分含量降至60%~70%时,将饲料放入发酵窖中并进行紧密压实和密封,这个时期被称为封贮初期。在这个阶段,原料细胞会进行有氧呼吸,利用可溶性糖和氧气产生水、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这个过程通常持续1~3d。然而,如果饲料没有得到充分压实,窖内会留有较多空气,导致有氧呼吸速度过快。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大量可溶性糖的损失,还会产生过多热量,对乳酸菌的发酵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降低青贮饲料的整体效果。
2、青贮饲料中期微生物繁殖发酵阶段
青贮饲料发酵中期主要是乳酸菌的发酵过程,这一阶段对青贮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发酵初期青贮饲料中的氧气被耗尽后,进入无氧环境,乳酸菌开始大量繁殖,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将饲料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转化为乳酸,这个过程大约持续10d。乳酸菌生长阶段利用饲料中的糖分进行生长和繁殖,产生乳酸,随着乳酸的积累,pH值逐渐下降,产生酸性环境,抑制不良微生物的生长如霉菌的繁殖生长,持续时间大约1~2周。进入稳定阶段之后乳酸菌的数量达到最大值,乳酸的产生速度放缓,pH值稳定在3.8~4.0左右。在发酵中期,除了乳酸菌外还可能有一些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如乙酸菌和丙酸菌,它们产生的乙酸和丙酸也有助于降低pH值,进一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3、青贮饲料末期微生物停止发酵阶段
青贮窖内的饲料在末期微生物停止发酵阶段所有的微生物活动都将趋于停止,青贮饲料也因此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容易造成营养物质的急剧流失,生产环节只要保证其密封性能良好,青贮饲料就能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状态。
二、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特点
1、青贮饲料营养成分损失小,可长时间保存
青贮饲料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将含水量较高的青绿饲料通过压实、密封、发酵等工艺处理而制成的一种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具有很多优点,其中最显着的两个特点就是营养成分损失小和可以长时间保存。青贮饲料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饲料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得到了很好的保存,相比其他饲料,营养成分的损失较小,尤其是青贮饲料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能得到较好的保存。再加上该种饲料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严格的压实、密封和发酵处理,形成了一种厌氧环境,有效地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了长时间保存的目的。一般来说,青贮饲料可以在密封条件下保存1~2年,甚至更长时间。
2、青贮饲料适口性较高、易消化
青贮饲料是指将新鲜的植物秸秆、叶片等绿色饲料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转化为易于消化吸收的形式。清除饲料原料当中的有益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有机酸,常见的有乳酸、乙酸和丙酸等,这些有机酸能够降低饲料的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增加饲料的酸味,刺激肉牛的食欲,使其更愿意采食。与干草饲料相比,青贮饲料在发酵过程中,水分含量较高,有利于营养成分的保存,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易受损失的营养成分,淀粉在发酵过程中被部分分解为乳酸等有机酸,更有利于肉牛的消化吸收。通过厌氧发酵处理之后青贮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较为全面,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十分丰富,能够满足肉牛生长、繁殖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另外,青贮饲料中的有机酸能够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对促进肉牛健康生长和科学育肥有很大帮助。
3、青贮饲料资源利用率较高
青贮饲料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绿色、生态、环保,这主要是因为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是在严格的环保要求下进行的,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叶等副产品,还可以大幅度提高饲料的储存期限,减少饲料的浪费。青贮饲料是在新鲜的植物材料中加入特定的微生物发酵剂,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植物材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于动物消化的糖类、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同时产生大量的维生素和抗生素,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与此同时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不需要使用各种重金属的添加剂和抗生素,只需要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就可以将植物材料转化为高质量的饲料,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另外通过积极推广应用青贮饲料生产技术,能够将原本浪费的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饲料,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环保的目标。
三、青贮饲料的制备
1、确定最佳的原料采收时间
青贮饲料的收获时机对于营养价值最大化非常关键,同时也要考虑到饲料中的水分含量是否适宜于青贮发酵过程。以青贮玉米为例,最理想的收获时期是在玉米籽实达到腊熟期,此时乳线位于1/2~2/3的位置,玉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糖分是进行青贮的最佳时机。为了确定饲料的水分含量,可以在乳线达到1/4的时候,采用乳线观察法或干物质测定法进行测量,如果没有专业的设备,可以使用微波炉来测定干物质含量,但需要注意应多次重复加热以防止起火。在青贮制作前可以通过手感来评估水分含量,当握紧青贮原料时,如果无法挤出水分,并且料团逐渐散开说明水分含量在30%~40%之间,是较为理想的水分含量。青贮原料的切断长度应根据不同的饲喂对象和水分含量来决定。一般来说,牛适合1~2cm的长度。如果原料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可以适当增加切断长度,或者掺入一些粉碎的青干草,从而防止过多的汁液渗出,减少养分流失。
2、青贮窖的建设标准要求
在进行青贮处理过程中,应该科学规划建造青贮窖,通常情况下应该选择在土质坚实、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雨水不易冲淹的地方,尺寸和容量应根据养殖规模和青贮饲料的需求量来确定,并保证建造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以便于长期使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窖壁的平直光滑,不透水、不透气,窖底和四周的混凝土浇筑应均匀,避免出现裂缝和空洞。目前推广应用较好的青贮窖类型主要包括了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三种形式,其中地下式青贮窖选择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确保窖底距离地下水位0.8m以上,建设类型通常为长方形,三面为墙,一面敞开,池底稍有坡度,并设排水沟,青贮池高度为2.5~4.0m,长度根据贮量和地形而定小型青贮池长3.0~15.0m,四角修成弧形,便于青贮料下沉,排除残留空气,池底用水泥抹平,并设一定的斜度。半地下式青贮窖选择在地势适中的区域,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形状大小与地下式类似,但开口部分在地上,便于操作,高度与宽度与地下式保持相同,四角修成弧形,池底用水泥抹平,并设一定的斜度。而地上式青贮窖通常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区域,确保不会被水淹没,形状通常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其中方形窖四角要砌成半圆形,窖壁要光滑平坦且有一定坡度,高度为2.5~4.0m,宽度根据牧场每天所需量与取料量确定,四角修成弧形,便于青贮料下沉,排出残留空气,池底用水泥抹平,并设一定的斜度。
3、制备青贮饲料的机械配置与选择
饲料青贮处理常用机械设备拖拉机牵引式割草机、自走式割草机、联合收割机,搬运设备主要有牵引式或自走式拖车、平板拖车、履带式装载机,粉碎设备主要涵盖滚筒式粉碎机、刀片式粉碎机、锤式粉碎机,压实设备主要是青贮机、履带式压路机、拖拉机牵引式压实机,覆盖设备包括塑料薄膜覆盖机、重型覆盖材料覆盖机、青贮塔覆盖机。在具体的机械设备配置过程中应该根据饲料青贮规模和实际情况,配置方案因地制宜,小型青贮方案(日处理量约10t)配置拖拉机牵引式割草机、牵引式拖车、滚筒式粉碎机、青贮机、塑料薄膜覆盖机,中型青贮方案(日处理量约50t)实用自走式割草机、自走式拖车、刀片式粉碎机、履带式青贮机、履带式压路机、重型覆盖材料覆盖机。在选择机械设备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饲料类型、青贮规模和资金预算,应用期间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遵循青贮处理的正确程序,以确保饲料品质。
4、青贮饲料添加剂选择及装填方法
①青贮饲料中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
选择青贮料添加剂时,需要考虑饲料类型、青贮目的(饲喂牛、羊等不同牲畜)、储存条件,成本,常用的轻重量添加剂主要包括乳酸菌制剂、酶制剂、有机酸,在应用过程中,不同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各有差异,其中每吨青贮料添加1~2kg乳酸菌粉剂或1~2L乳酸菌发酵液,在装填过程中可以按照每装填一层青贮料撒上一层乳酸菌粉剂的添加方法,确保充分混合均匀。酶制剂在应用过程中通常每吨青贮料添加1000~2000g,将酶制剂溶解2.0~2.5kg,均匀喷洒在饲料上,充分搅拌均匀。有机酸如丙酸或甲酸每吨青贮料使用量为1~2L有机酸,将有机酸稀释10~20倍,均匀喷洒在饲料上,充分搅拌均匀。
②青贮料的装填方法与注意事项
开始装填时,先在青贮窖底部铺上一层切断的秸秆或软草,以防止饲料直接接触窖底土层,将切碎的青贮料逐层装填入窖,每层厚度约为15~20cm。每装填一层青贮料可以使用拖拉机、压实机或其他压实工具进行压实特别注意靠近墙和拐角的地方不能留有空隙,确保饲料的紧实度,以便排出空气,为乳酸菌发酵创造厌氧环境。当青贮料装填到窖口约1m时,首先在青贮料上覆盖一层切短的秸秆或软草,厚度约为20~30cm,然后铺上一层塑料薄膜,确保薄膜覆盖严密,在塑料薄膜上再覆盖一层约30~50cm厚的细土,踩踏成馒头形或屋脊形,以利于排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土层上再压上重物如轮胎、石板等,增加密封效果。密封完成之后还需要在青贮窖四周约1m处挖排水沟,并在发酵期间每隔2~3周检查青贮窖的密封情况,发现漏气、漏水要及时修补,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青贮料会下沉,此时要用湿土填起,使之呈圆顶。一般青贮料发酵成熟需要40~60d发酵完成后即可开窖饲喂。
四、青贮饲料的质量评定及科学饲喂
1、青贮饲料的质量评定
在进行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期间主要按照优良、良好、及格、差的标准进行针对性的评定,干物质含量(%)优良、良好、及格;差的标准分别达到≥35%、30%~35%、25%~30%、lt;25%;pH值分别是≤4.2、4.2~4.5、4.5~5.0、gt;5.0;乳酸含量(%干物质)分别为≥5%、3%~5%、1%~3%、lt;1%;挥发性脂肪酸(%干物质)为≤2%、2%~4%、4%~6%、gt;6%;氨氮含量(%总氮)是≤5%、5%~10%、10%~15%、gt;15%;消化率(%)≥70%、60%~70%、50%~60%、lt;50%;霉菌毒素含量未检出、微量检出、低水平检出、高水平检出;感官指标色泽鲜艳,无异味、色泽略暗,微有酸味、色泽较暗,有轻微异味、色泽深暗,有明显异味,在饲喂处理过程中,一般选择优良或者良好的青贮饲料。
2、青贮饲料的科学取用
选择气温较低且缺草的季节开窖,以达到以丰补歉的目的,圆形窖首先去掉窖口覆盖的泥土和塑料膜,然后从窖的顶部开始逐层取用。长方形窖可以从逆风的一端开始,在一个横断面上逐段取料,每天至少取6~7cm厚。打开塑料袋口后,由上向下逐层取用,每次取用后需将袋口封住。每天取料量应根据饲喂量确定,当天取出的料应当天喂完,不能一天取几天的用量,每次取料后应及时密封窖口或取料的剖面,防止饲料暴露在空气中,避免二次发酵和损失。
3、青贮饲料的科学饲喂方案
青贮饲料饲喂肉牛时,需要根据肉牛的种类、年龄、生长阶段以及生理状态来制定详细的饲喂方案。在饲喂时要确保其品质良好,优质的青贮饲料颜色呈绿或黄绿色,具有酸香可口的气味,质地柔软、湿润,避免使用颜色为黑褐色、气味腐败或发霉、结块的青贮饲料。每日饲喂量应根据肉牛的种类、年龄、生长阶段和生理状态来确定。例如,产奶母牛25kg,断奶犊牛5~10kg,种公牛15kg,妊娠母牛和哺乳犊牛通常不推荐饲喂青贮饲料。开始饲喂时,应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可以预约其他饲料(如干草、秸秆和精料)搭配使用,以确保肉牛获得全面的营养。在特殊时期如妊娠后期和产奶期,对青贮饲料的饲喂量应适当调整。妊娠母牛在妊娠后期不宜多喂产前15d停喂,以防造成流产,对奶牛最好在挤奶后再喂,以免影响牛奶的气味。在饲喂过程中,要定期监控肉牛的体重、健康状况和饲料的消化情况,根据需要调整饲喂量和配比。
综上所述,在肉牛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将青贮饲料应用到肉牛养殖的各个环节,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实际生产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加强青贮饲料原料的源头把控,要注重做好饲料原料的科学选择与有效处理,同时要提前规划好青贮窖,保证整个发酵过程的密闭可调控,发酵完成之后要注重做好青贮饲料的质量评定,掌握饲料的质量品级,然后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将青贮饲料应用到肉牛饲喂环节,大大发挥青贮饲料的高营养价值,促进肉牛养殖效益的全面提升,提高养殖质量。
(作者单位:810599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镇畜牧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