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与防止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393)

为提高山东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水平,研究与分析技术应用要点与病虫害防控策略,重点围绕棚型及种植地选择、品种选择、合理定植以及抚育管理进行技术剖析,结合现代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需求,以山东临沂常见病虫害为例,分析如何采用不同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未来,应持续精进技术内容,做好病虫害防控,增加大棚西红柿产量,促进产业经济持续发展。

西红柿口感酸甜,有利于提高食欲,其中含有高营养元素,如柠檬酸、维生素C等,深受消费者欢迎。为满足市场采购需求,山东临沂引进了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实现一年四季均有供应的目标,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山东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控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技术参考,促使西红柿产量与品质共同提升。

一、山东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要点

1、科学选择棚型及种植地

根据山东临沂的区域特征,选择山东棚型种植西红柿。该棚型内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更深。在地势较高处建立大棚时,选择半地下以及土墙到顶抛物线形棚体,控制棚内宽度在9m~14m,棚高宽比为1∶2~1∶2.5。棚型可满足越冬西红柿种植条件。

所选区域土质应厚实肥沃,且疏松多孔,有利于西红柿生长。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pH值在6.0~6.8之间。地块阳光充足、地势开阔,保证棚内通风、光照充足,防止大棚出现弱光问题,以免西红柿坐果率下降。播种前1个月,深耕2层整地,分别为表层与底层。表层土壤深耕20cm,每亩田地,施加腐熟农家肥4000kg~5000kg;施加过磷酸钙100kg。底层土壤深耕20cm,每亩田地,施加腐熟农家肥3000kg~4000kg;施加钙镁磷肥100kg;施加磷酸氢铵50kg。整地施肥后,及时密封大棚确保肥料释放。

2、优选品种与种子处理

选种时,确保种子具有高适应性,可在大棚中良好生长。品种应耐弱光、耐低温、抗病性强,同时也应结合市场需求,选择广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种,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山东省临沂地区适宜种植的品种包括美粉金宝、粉蒂王、普拉多越冬大果番茄、胡阳西红柿等,可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栽植。

通过种子处理,提高品种成活率。将挑选好的优质种子自然晾晒2~3d,干燥后浸泡在50%多菌灵稀释500倍溶液中,浸泡30min,捞出后放于温水中再次浸泡。水的温度控制在25℃,浸泡5h~6h后捞出,放入提前准备好的10%磷酸三钠溶液中,待30min后使用清水清洗表皮药液。基于26℃~28℃下,开始进行催芽处理。

3、培育幼苗

栽植之前,使用70%丙森锌进行消毒处理。催芽后,将种子播撒至苗床内。在其表面覆盖一层细土,厚度大约为0.5cm。严格控制大棚温度,基本在27℃~29℃之间为宜。幼苗长出第1片真叶时,适度降低苗床温度,以免其茎叶发育过旺后影响生理分化效果。幼苗长出第7片真叶时,可开始在棚内定植。

4、合理定植

一般情况下,山东临沂大棚西红柿栽植时间可控制在每年4月10日~5月10日,具体可根据西红柿品种,选择合适的栽植时间。栽植时,合理控制株苗密度,每亩栽植1600株~2000株。每株苗之间的距离为50cm~55cm,行距控制在120cm。定植4d后,及时浇水以满足作物生长。

5、抚育管理

①科学控制温湿度

温度方面,在完成幼苗定植作业后,及时调节棚内温度与光照,株苗不同时期的温度要求具有差异性,具体可见表1。控制湿度时,维持在65%~70%之间即可。定植5d后,采取滴灌方式浇水。株苗结果后,每隔7d浇水1次。

②适时追肥

由于大棚内的西红柿处于封闭状态,基肥无法满足生长期的营养需求,因此需要根据作物坐果数量以及生长情况合理施肥。追肥时间分为3次,第1次为花序坐果时;第2次和第3次均为穗果期。施肥时,每亩施加复合肥25kg。采用叶面追肥方式时,喷洒0.3%磷酸二氢钾溶液,也可促进作物生长。

③适度灌溉

智能化时代下,多引进自动灌溉技术、高效节水技术,科学规划灌溉水量等,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浇水时,由于山东临沂冬季、早春时期寒冷,且环境温度低,整体光照弱,因此可在该阶段适量浇水,每隔20d浇1次水。环境温度逐步升高后,则可适度增加灌溉次数。4月上旬时,在棚内灌溉1次;4月中旬后,每隔7~10d灌溉1次。

④吊蔓修枝

作物长至第一序花时,及时做好吊蔓工作,将茎秆缠绕在上方下垂的吊绳上,或者将其绑扎在竹竿上,以促使作物茎秆直立生长。至作物生长旺期时,需要及时修枝。吊蔓时,根据棚内西红柿品种、地势等,确定支撑架使用类型。例如,采用人字支撑架适合单杆整枝预留2~3个果实,每个植株外侧各插入1根竹竿,长度大约为1m。将邻近2行的4根搭架架头绑紧后,再绑上1根横杆。或者选择塑料吊绳方式,在内部拉铁丝固定。每个株苗上方绑扎1根塑料吊绳,西红柿与吊绳绑在一起后,随作物生长情况调整吊绳长度及其松紧度。修剪多余枝杈,提高养分供给促使植株良好生长。尽量减少侧枝数量,如品种为大型果实,则可选择单干整枝方法,每穗保留4个果实即可。如品种为中型果实,则可选择双杆整枝方法,每穗保留6个果实即可。

⑤摘心去叶

作物长出5~6个果实后,在其顶部预留2片真叶,使得叶片营养物质传输至果实。至作物生长后期,下部叶片枯黄且功能下降,通风及透光性能不佳。此时可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摘除老叶后统一带出棚外处理。

⑥果实管理

果实生长期,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保证作物坐果率。坐果整齐后,及时摘除畸形花或者较小花,每穗保留3~4朵提升果实品质。拉秧期间,果实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出现脱落问题。果实脱落时,及时清理以免滋生病菌或者害虫。统一带出棚外掩埋处理,保证棚内的清洁度。

二、山东大棚西红柿种植病虫害防控策略

1、绿色防控措施

现代农业病虫害防治提倡绿色防控,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将化学防治作为辅助措施,以降低对作物生长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农业防治主要在土壤处理、种子选择、种子处理、棚内温湿度控制、追肥、灌溉、修枝等方面进行防控,通过加强日常抚育管理,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物理防治指的是在棚内布设黑光灯、糖醋液、黄板等,引诱害虫进行消杀。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害虫天敌、白僵菌等生物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控。化学防治主要采用低毒低残留药剂,在病虫害扩散严重时可及时遏制病菌与害虫。

2、常见病害防控

①青枯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控策略

这种病害属于土传病害,病菌传播严重时,可导致植株直接死亡。病菌危害后的作物,中午时呈现萎蔫状态,早上、晚上、阴天时,均可恢复正常生长状态。数天后,植株叶片变为青绿色,茎秆极为粗糙。将茎秆解剖后,即可从维管束中挤出菌脓。之后植株逐步枯萎,造成棚内西红柿减产甚至绝产。

农业防治:将已经发病的株苗及时拔除,统一带出大棚进行掩埋处理,以免病菌继续在棚内扩散。在病穴中施加适量生石灰或者20%石灰水,消灭穴内残存的病菌。做好棚内温湿度控制,科学搭配氮磷钾肥使用量。雨后及时排水处理,以免出现大水漫灌的情况。生物防治:选择拮抗微生物进行防治,如芽孢杆菌、假单孢杆菌、青枯菌无致病力产细菌素菌株、噬菌体等。或者在土壤中添加适量木霉菌或者链霉菌,可有效防治病害。化学防治:使用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稀释600倍液;或者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稀释4000倍液;或者新植霉素,稀释4000倍液。采取灌根处理方式,每株灌0.3~0.5L,每隔8~10d灌根1次,连续灌溉2~3次。选择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稀释1500倍液;40%多菌灵·五氯硝基苯,稀释800倍液,在棚内进行灌根处理,也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②晚疫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控策略

病害主要由疫霉病引起,发病时叶片如水烫状,如棚内湿度大,则叶背包含明显的白色霉层。发病严重后,发病部位以上的组织直接死亡。叶片染病时,基本从叶尖或者叶缘开始,初始时期病斑为暗绿色水渍状,呈不规则分布状态。严重后转为褐色。高湿条件下,整个叶片腐烂,茎秆处长出条状病斑,颜色为暗褐色,植株萎蔫或者倒伏后产生霉层。

农业防治:选择无致病菌土壤育苗,定植时,每亩施加150kg石灰,使土壤适度偏碱性,对细菌滋生进行抑制。尽量缩短浇水时间,促使土壤维持在合适状态。做好棚内湿度控制,第一时间清除病叶或者病果。小水勤浇,以免棚内出现高湿条件。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枯叶、弱叶,带出大棚统一焚毁处理。生物防治:借助微生物药剂进行防治,如益生菌等,分解土壤有机质后,增强土壤肥力。化学防治:在株苗3~5m处喷药处理,选择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稀释1500倍液,或者35%精甲霜灵乳剂,稀释1000倍液,或者64%恶霜·锰锌(杀毒钒)可湿性粉剂,稀释400~500倍液,或者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600倍液,或者72.2%霜霉威盐酸盐,稀释800倍液。交替使用避免抗病性,每隔3~5天,即可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如病害继续扩散,可每隔5~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

③根腐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控策略

病菌主要从带菌土壤、农具、肥料等侵入,高温高湿情况下多发。主根与根茎出现病斑后,随病情加重扩大凹陷,病情严重时促使维管束腐烂,颜色呈褐色,之后随之枯死。

农业防治:选择适宜在山东临沂种植的品种,并做好种子消毒处理。采用药剂消毒或者温汤浸种,增强种子抗病性。采取垄栽方式提高通风透气性,及时排风排湿降低棚内湿度,避免植株根系受冻。化学防治:使用72.2%普力克(丙酰胺)水剂,稀释400~600倍液。移栽株苗后,利用72.2%普力克水剂,稀释400~600倍液灌根。连续阴雨天气时,雨后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600倍液,或者75%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600倍液。每隔7~10d灌药1次,连续用药3~4次。

3、常见虫害防控

①蚜虫的发生症状及防控策略

害虫主要危害作物叶片、茎秆、花蕾等,其中以叶片受害最为严重。这种害虫繁殖速度快,经常使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株苗内部的汁液,造成受害部位发生皱缩或者变形,整株生长迟缓且植株矮小。此外,害虫也可传播不同类型的病毒,吸取植物汁液时,病毒可在寄主植物体内持续扩散。

农业防治:大棚种植西红柿时,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或者豆科蔬菜作物轮作,防止害虫传播。及时清除棚内杂草或者残株,集中深埋处理以免害虫滋生。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确保通风性能良好。将农家肥更换为化肥,也可减少害虫对作物的危害。物理防治:在棚内悬挂合适数量的黄板进行诱杀,使用15cm×25cm的薄木板,在其表面刷上一层黄色油漆,涂抹适量废机油和凡士林,每亩20~30块黄板,悬挂或者竖插在棚内。板上沾满害虫后,重新涂抹废机油和凡士林进行诱杀。或者使用银灰色条布,在田间合理布设,也可防治害虫危害。也可以使用尿洗合剂进行防治,按照尿素∶洗衣粉∶清水=4∶1∶400的比例,配制后混合均匀,细致喷施于叶片正反两面,每亩喷施60kg药液,连续喷施2~3次即可。生物防治:利用寄生性昆虫或者天敌进行防治,如寄生蜂等,有效抑制害虫繁殖率。或者采用白僵菌、绿僵菌、蓝绿孢子杆菌消灭害虫。化学防治:选种后,使用药剂拌种提高作物抗病性。根据种子总量的0.2%~0.3%,添加40%辛硫磷、60%吡虫啉、48%毒死蜱,均匀拌种后可有效防治害虫危害。至害虫高发期,选择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用量10g,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用量5g。将两种药剂混合后,兑水15kg,拌匀后采取叶面喷雾措施防治害虫。或者使用40%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喷药20min后消灭害虫,持续时间可达20d以上。

②烟粉虱的发生症状及防控策略

害虫喜欢集中在株苗嫩叶背面刺吸汁液,促使叶片褪绿后变黄。刺吸汁液后,导致汁液外溢造成果面或者叶片生成霉斑。害虫无休眠期与滞育期,整体繁殖速度快。1个月完成1个世代,雌成虫平均产卵量为150粒。

农业防治:选种时,确保其抗病性强,且无病无虫。后期管理时,彻底清理棚内杂草,与大葱、韭菜等作物进行轮作,降低害虫数量。换茬时,做好棚内清洁工作,深翻土壤消灭土壤深层虫源。物理防治:由于这种害虫对橙黄色具有高趋性,因此可在棚内添加黄色粘虫板,诱杀害虫,防止害虫发生。每亩地吊挂30块黄板,放置于棚室风口1m处,与作物间距为50cm。幼苗时,可将黄板吊挂至株苗上方30cm左右,根据株苗生长情况调整黄板高度。或者在棚内布设40目防虫网。生物防治:在大棚内释放中华草蛉或者丽蚜小蜂,借助天敌降低害虫数量,防止害虫持续危害作物。化学防治:采用穴灌施药方法,选择强内吸系虫剂35%噻虫嗪悬浮剂,稀释2000~3000倍液进行防治。或者采取喷雾施药方法,使用24.7%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稀释1500倍液,25%噻虫降水分散粒剂,稀释1000~2000倍液。每隔15d喷施1次。或者施加50%啶虫氨水分散粒剂,稀释2000~3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稀释1200倍液,每隔5~7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③根结线虫的发生症状及防控策略

害虫主要危害株苗根部,须根或者侧根上产生肥肿畸形瘤状结节,剖开后可发现红绿色菌液。危害严重时,将造成植株矮小枯死,且果实减产。

生物防治:选择淡紫拟青霉菌和厚垣轮枝孢菌或者重茬修复菌微生物菌剂,每亩施加40~60kg。物理防治:在50℃~55℃的温水中浸泡株苗根系,持续浸泡30min后,可直接杀死害虫。

通过分析山东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控策略,旨在加强临沂地区的大棚西红柿产量与质量。研究发现,种植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域情况,选择合适的棚型与土壤提高作物生长质量。加强抚育管理与病虫害防治,防止作物减产降质。未来,应结合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要点,持续更新技术内容,提升作物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277716山东省兰陵县车辋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标签:  害虫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