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养殖业中肉羊舍饲养殖技术与管理方式优化的探讨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230)

当前,随着畜牧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基层地区的畜牧养殖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养殖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以放牧养殖为主的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畜禽产品的实际需求。肉羊养殖产业是内蒙古巴林右旗的支柱性产业和主导产业,然而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以及农牧民群众的放牧时间的增加,草场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草场的生产能力不足,已经不能够满足畜牧养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急需转变传统养殖管理方式,由放牧养殖向舍饲养殖转变。肉羊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积极发展舍饲养殖产业,能够将羊群集中起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喂养,更好地满足肉羊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环境要求,确保肉羊更好生长,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保证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优质的羊肉产品,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质量,同时给予天然草场休养生息的时间。本文探讨了肉羊舍饲养殖技术要点,希望通过研究对同行有所借鉴和帮助。

当前,随着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羊肉产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肉制品,这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肉羊养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肉羊养殖具有良好的养殖效益和养殖收益。传统肉羊养殖模式之下,肉羊生长容易受到气候自然环境等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羊群整体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制约了肉羊养殖业的发展,并且肉羊养殖周期较长,饲料利用率低下,很难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大背景之下,就需要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的养殖管理方式,减少对草场的过度侵扰和过度破坏,将羊群固定下来发展舍饲养殖,结合羊群不同生理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使肉羊生产性能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此外,通过发展肉羊养殖产业还能够减轻对草场的过度侵扰,给予草场休养生息的时间,确保草场能够持续为畜牧养殖产业提供优质的牧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肉羊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内蒙古巴林右旗肉羊养殖业发展现状

巴林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南部,地处京津冀和大东北经济区的结合部,京通铁路、G6京藏高速公路、呼赤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穿境而过,连接京津冀、东北等经济发达地区。北距赤峰市区70km,南与河北省承德市接壤,距离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较近,拥有世界地质公园敖伦布拉格,以及巴林石、贡嘎玛尼峰等知名旅游资源。当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350~450mm,年蒸发量1600~1800mm,常有强风,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气候资源十分适合发展畜牧养殖业,巴林右旗拥有绵羊、山羊、牛、马等多种畜种,有天然草场11333.33km2,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资源。羊养殖产业在当地的畜牧养殖结构中占据着很大比重,目前全旗肉羊存栏量约250万只,居内蒙古前列,养殖的肉羊品种包括巴林羊、小尾寒羊、杜泊羊等,其中巴林羊是地方优良品种,从养殖方式来看,当地农牧民群众采用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养殖模式,舍饲以青贮饲料、精饲料为主,放牧以天然草场为主。

二、肉羊舍饲养殖技术要点分析

1、养殖场科学选址

在选择养殖场的位置时,需要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场址必须满足卫生标准同时要考虑到环境的可持续性,地势较高,以便于排水,干燥,有充足的日照,远离居民区、污染物、屠宰场和化工厂的地方,并与主要交通道路保持适当的距离,周边的交通网络需要发达,以便于物流和紧急情况的疏散。通常情况下,养羊场应该建立在居民区的下风向,并且与道路和居民区的距离至少为500m,以确保有足够的水和电力供应,同时水质应符合饮用标准。对于电力供应不足的地区,应考虑额外电路安装,以确保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在养殖场的规划阶段,运动场、青贮饲料区、仓储设施、干草堆放区、饲料库、饲料加工区、人工授精室、兽医诊所、药浴设施以及粪便处理区,考虑养殖场的功能性,兼顾环境因素和动物福利,羊舍的位置应位于办公区和生活区的下风向。

2、养殖场的科学建设

在设计和建造养殖场时,必须充分理解羊的生活习性,以确保为它们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考虑到成本效益,选择的建筑材料应具备耐久性,以实现长期使用而无需频繁更换。在规划阶段,还应全面评估当地的气候条件、养殖规模和环境承载力,以便科学地选择合适的羊舍类型。在羊舍规划建造过程中要确保每只成年羊舍面积不小于3~4m2,羔羊舍面积不小于1.5m2,圈舍肩高以下2.5m,肩高以上3.5m,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窗户面积不小于圈舍地面面积的10%,圈舍做到保温隔热,墙壁和屋顶保温材料厚度不小于5cm,地面整、防潮、易于清扫和消毒。成年羊围栏高度不小于1.2m,间距不小于10cm,羔羊围栏高度不小于0.8m,间距不小于5cm,围栏材料主要选择钢管、铁丝网、木栅栏等耐用、不易损坏的材料。每只成年羊饲槽长度不小于0.5m,高度不小于0.7m,羔羊饲槽长度不小于0.25m,高度不小于0.35m。每10只成年羊水槽长度不小于1m,每5只羔羊水槽长度不小于0.5m。每只成年羊运动场面积不小于10m2,羔羊运动场面积不小于5m2,运动场围栏与围栏设施要求相同。

3、科学选择肉羊品种

为了实现肉羊的高效舍饲养殖,首要任务是挑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生产性能优良、养殖效益较高、生长周期较短且市场需求大的肉羊品种,在选择肉羊品种时,应积极开展杂交改良,这是提升本地肉羊生产性能最直接且快速的方式,利用本地的繁殖母羊作为母本,结合引进的杜泊羊、萨福克羊、无角的道赛特羊等优良父本进行杂交,从而挑选出表现最佳的杂交羊进行集中育肥养殖,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养殖周期,还能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增强养殖场的盈利能力。合理选择肉羊品种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羊群结构的科学调整,要确保0.5~1岁的青年羊应占15%~21%,2~4岁的青壮年羊应占65%~70%,5岁以上的羊应占10%~15%。公羊与母羊的比例一般应保持在1 ∶ 30左右。繁殖母羊、育成羊和羔羊的比例建议维持在5 ∶ 3 ∶ 2。对于小型养殖户,建议采用纯繁殖母羊的养殖模式,并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以降低种公羊的养殖成本。

4、科学饲料搭配

①饲料的选择与储备

在舍饲养殖模式中,由于羊群被集中养殖,养殖场需要准备更多种类和数量的饲料,以确保养殖的高效性。由于羊是杂食性动物,喜欢食用多种草料,如果饲料种类单一,羊群可能会失去食欲,导致采食量减少,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和体重增加。因此,在每年的饲料储备和加工期间,务必确保饲料的多样性,以激发羊群的采食兴趣。在饲养的关键时期,还需要提供适量的精饲料,精饲料通常由豆粕和玉米等成分组成,并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的储备量应根据养殖场的实际规模来决定。对于一只成年羊全年应储备青饲料约180~250kg,青贮饲料1000~1200kg,多汁饲料180~260kg,精饲料200~300kg。在秋季储备冬季和春季饲料时,应留有一定的余地比计划储备量高出约10%,以防冬季饲料供应不足,确保羊群在整个冬季和春季都有足够的青绿饲料和精饲料供应,维持其健康和生长需求。

②科学饲料搭配

不同年龄的肉羊因其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的不同,其精饲料配方也会有所区别。羔羊(1~3个月龄)生长速度较快,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此阶段的精饲料配方是玉米45%~50%、麦麸7%~10%、豆粕15%~20%、棉粕或菜粕10%~15%、小苏打1%~2%、预混料1%~2%(包含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青年羊(4~6个月龄)生长速度开始放缓,对饲料的需求也相对减少,精饲料配方可以调整为玉米40%~45%、麦麸10%~15%、豆粕10%~15%、棉粕或菜粕10%~15%、小苏打1%~2%、预混料1%~2%。成年羊(7个月龄以上)生长速度进一步放缓,对饲料的需求进一步减少,此时精饲料配方可以是玉米35%~40%、麦麸10%~20%、豆粕5%~10%、棉粕或菜粕10%~20%、小苏打1%~2%、预混料1%~2%。

③科学饲喂

针对不同年龄的肉羊,其饲喂方案需要根据羔羊、育成羊和成年羊三个阶段来具体制定,其中羔羊出生至15日龄羔羊出生后应及时吃到初乳,以增强其免疫力,每天需给羔羊提供6次左右的母乳或代乳粉,确保营养充足,保持舍温在6%~10℃,湿度在50%~65%之间。15~45日龄逐渐开始训练羔羊吃草和精料,每天提供4~5次母乳或代乳粉,同时添加适量的人工草料和精料,保持舍内环境干燥、卫生,定期进行消毒。断奶至4个月龄以生长发育为主,日粮应以优质青干草为主,适当添加精料,保证营养全面,每天喂食2~3次,每次喂食量以占到羊体重的0.5%~1%。4~8个月龄育成羊开始快速生长,日粮中精料的比例可逐渐增加,每天喂食3次,注意补充钙、磷、食盐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日粮添加量为体重的1%~1.5%,8~12个月龄育成羊接近成年,日粮可逐渐调整为以精料为主,同时保持充足的青干草供应,每天喂食2~3次,注意调整饲料种类和喂食量,投喂量一般控制在体重的1.5%左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成年羊日粮应以精料为主,搭配适量的青干草和粗饲料,每天喂食2~3次,喂食量根据羊的体重和生产性能而定,通常控制在体重的1.5%~2.5%,母羊进入繁殖阶段之后可适当增加精料和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同时注意补充钙、磷等矿物质。科学饲喂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饮水管理,要保证水的清洁和充足,让羊群能够随时饮用清洁的水,并避免水中有冰块。每天监控羊群的饮水量和盐分摄入,确保盐分摄入科学合理,维持体内矿物质平衡。饮水量和频率应根据季节调整,夏秋季节保证全天充足饮水,冬春季节则减少饮水频率并提高饮水温度,特别是在母羊怀孕期间,应避免饮用冷水或带冰的水,防止因饮水不当引起流产。

5、加强羊群养殖管理

①加强环境调控

在肉羊的舍饲管理过程中,精确控制圈舍的温度和湿度至关重要。若这两项环境因素管理不善,可能会引起环境恶化,从而促进病原体和寄生虫的繁殖与传播。日常管理中确保圈舍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并且根据肉羊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对温度和湿度进行适时调整。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重视圈舍通风管理,应根据季节变换采用不同的通风策略。在冬春两季,由于外界天气寒冷,应激因素较多,因此圈舍的保暖措施必须得当,以营造一个健康、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要进行适当的通风,避免在气温较低时对肉羊造成不必要的应激,通常在白天最热时段可以适当提高圈舍温度1~2℃,并打开通风口进行小范围通风,防止温度骤降。到了盛夏季节,外界温度升高,圈舍内可能会超过35℃,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引发热应激,影响肉羊的采食量和免疫力,进而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夏秋季节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打开所有通风口,确保新鲜空气流通。条件允许的养殖场可以安装负压通风设备,以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

②严格疫病防控

在肉羊舍饲养管理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置在羊栏、饮水设备和饲料槽等区域的清洁方便,定期使用适宜浓度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通常每周对羊舍内外环境进行一到两次消毒,建议使用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或2%的甲酚皂溶液。对于带羊消毒可以使用0.1%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喷洒。日常养殖期间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以减少潮湿和粪便的积聚,防止细菌的繁殖,每日及时清理和处理粪便,并通过堆积发酵的方式消灭寄生虫卵和病原体。在育肥期,每周监测羊只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注意观察是否有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泻等异常症状,并及时联系兽医,还可以通过定期采集血液、粪便和尿液样本进行检测,可以及时掌握羊群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疾病问题。饲料供应充足且新鲜,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污染的饲料,按照预先制定的饲料标准和方案进行科学投喂,避免过量或不足导致的健康问题。对于新引进的羊只应进行为期2~4周的隔离观察,以防止疾病传播,在隔离观察期间,如果发现传染病疫情必须迅速采取隔离、治疗和消毒措施,以控制疫情的扩散。

③加强疫苗免疫接种

肉羊养殖场免疫接种程序的制定方案应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羊只品种、养殖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疫苗免疫接种之前应该广泛地收集当地动物疫病监测数据,了解疫病的发生规律、流行季节、病原种类等信息,掌握主要疫病风险,根据当地疫病情况和羊只养殖特点,确定需要免疫的疫病种类,然后结合免疫目标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疫苗,选择疫苗时要考虑疫苗的免疫效果、安全性、稳定性等因素,关注国家兽医部门发布的疫苗使用指南和推荐意见,紧接着结合当地疫病流行特点、羊只生长发育阶段、疫苗特性等因素,制定免疫程序。肉羊免疫接种期间需要重点做好三联四防疫苗、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口蹄疫的针对性免疫接种。羊快疫、羊猝狙、羔羊痢疾和肠毒血症推荐使用三联四防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不论羊群大小每只羊肌肉或者皮下注射5mL。在进行羊痘免疫接种过程中,推荐使用山羊痘或者绵羊痘活疫苗,前者将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每头份0.5mL,不论羊只大小,尾根内侧或者骨内侧皮内注射0.5mL,第2种疫苗同样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每头份0.5mL,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羊接种0.5mL,3月龄以内的哺乳羔羊在断奶之后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接种,上述两种疫苗分别用于山羊和绵羊疫苗免疫接种。针对传染性胸膜肺炎,推荐使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开展免疫接种,成年羊每只使用5mL,6月龄以下的羔羊每只使用2mL,皮下或者肌肉注射。在进行羊口蹄疫免疫接种过程中,推荐使用O型或者亚洲1型二价灭活疫苗,每只羊接种1mL,肌肉注射。

综上所述,在传统肉羊养殖模式下,极容易受到自然气候饲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肉羊生长发育不良,养殖周期变长,很容易受到多种传染性疾病的威胁,降低了肉羊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率。新时期,在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由放牧养殖向着舍饲养殖转变,通过加强养殖场的科学规划建造,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肉羊的生长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饲喂,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实现肉羊的集中养殖、集中育肥、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确保肉羊的整体生产性能能够有效发挥出来,减轻不合理养殖管理方式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

(作者单位:025158 内蒙古巴林右旗查干诺尔镇党群服务中心)

标签:  肉羊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