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棉花间作套种高产种植优势及规范化种植技术应用要点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349)

西瓜与棉花间作套种作为一种高效的种植模式,近年来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这种种植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还显着提升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探讨西瓜-棉花间作套种的高产种植技术,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间作种植和套作种植的概念

1、间作种植

也称为行间种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预定的行距和株距,将2种或2种以上的作物种植在同一生长期内。这些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互不干扰,各自占据一定的空间。间作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资源的互补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不同,通过在同一地块上种植多种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减少资源浪费。间作种植还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多样化的作物种植可以打破病虫害的生存环境,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2、套作种植

又称为轮作或连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间隔,依次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套作种植的主要作用是争取时间以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同时有利于后季作物的适时播种和栽植。在一些地区,套作种植还可以避旱、防涝或冷害,缓和农忙期间的用工矛盾。

二、西瓜-棉花间作套种高产种植优势

1、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西瓜与棉花的间作种植,2种作物能够共同利用资源,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棉花的根系深广,能够吸收土壤深层的养分和水分,而西瓜的根系较浅,主要吸收表层土壤的营养。这种根系分布的差异减少了作物间的竞争,使得养分和水分得到更合理地利用。同时,套种还能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生态互补

棉花拥有深广的根系,而西瓜则具有较浅的根系和蔓延的藤蔓,覆盖地面。这种根系和地面覆盖方式的差异,为两者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西瓜的藤蔓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为棉花提供良好的通风和透光条件;套种还能通过生态位的不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西瓜和棉花的生长期可以相互错开,避免了病虫害的同期暴发,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这种生态互补不仅促进了作物的健康生长,还提高了农田的生态效益。

3、提高产量

合理的套种模式可以错开2种作物的生长期,避免对光照、养分等资源的直接竞争。这样既能保证2种作物的正常生长,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总产量的提升。这种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显着增加了农户的收益。

三、西瓜-棉花间作套种高产种植原则

在西瓜-棉花间作套种高产种植技术中,资源共享和降低生产成本是核心原则之一。通过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和空间,2种作物可以在生长过程中共享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减少对灌溉和施肥的需求。例如,西瓜的快速生长可以利用早期的土壤养分,而棉花则在西瓜收获后利用剩余的养分继续生长。此外,间作套种模式下,作物的根系交错分布,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深层的养分,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浪费。

在管理上,农户可以通过精确的追肥和灌溉计划,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利用土壤湿度和养分检测技术,可以精确地确定追肥和灌溉的时间和用量,避免过度使用资源。同时,间作套种模式下,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率较低,因此农药的使用量也会相应减少,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四、西瓜-棉花间作套种高产种植技术

1、种植地块的选择与准备

(1)土壤选择

西瓜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而棉花则更适应沙质土壤。为了实现套种,需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以避免水分过多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最好选择前茬为禾本科作物的地块,避免选择瓜类茬口。

(2)光照条件

西瓜和棉花这2种作物都对阳光有着极高的需求,为了确保它们能够健康成长,选择一个阳光充沛的地块进行种植是非常重要的。

(3)地块准备

在完成土壤选择和光照条件评估后,地块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①土壤改良

进行土壤改良以确保土壤结构和肥力达到西瓜和棉花生长的最佳状态。这包括施用有机肥料和石灰来调整土壤pH值,以及添加适量的磷、钾肥来补充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根据土壤情况,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腐熟的农家肥或腐叶土,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②基肥施用

基肥的施用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的关键措施。通常在种植前1个月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以确保肥料在土壤中充分分解,为作物提供持续的养分供应。一般来说,中等以上地块每亩可以施厩肥2000-3000公斤,饼肥100公斤,以及适量的三元复合肥或硫酸钾。施肥时,土杂肥、厩肥可以在耕地前撒施,饼肥和复合肥则可以充分混合均匀后,按照一定的行距开沟施入,沟宽和沟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沟宽40厘米,沟深20-30厘米。

③整地

土地应平整、细碎,上虚下实。整地后起垄,以便于排水和灌溉。

2、品种选择与播种

(1)品种选择

①西瓜品种

应选择成熟早、抗病、优质的品种。例如,京津1号、郑杂5号、郑杂9号、抗枯超冠龙、99-2、西农8号等。这些品种不仅适应性强,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成熟,从而减少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②棉花品种

应选择高产、优质、抗病且生长势强的抗虫棉品种。例如,鲁棉研21号、鲁棉研15、鲁棉研22、冀棉668、新棉33b、gk-12、中棉所38等。这些品种不仅有助于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还能够与西瓜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

(2)播种

①西瓜播种

在播种前,通常需要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处理,以提高发芽率。播种时,可以采用开沟播种的方式,并控制好株距(如45厘米);为了保温保湿,促进种子萌发,可以覆盖地膜并搭建拱棚。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3月上、中旬或4月中旬,具体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

②棉花播种

棉花播种时间通常稍晚于西瓜,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初进行;播种时,可以将棉花种子直接播种在西瓜行两侧或高垄上,并控制好株距(如20厘米)。

(3)覆膜

西瓜-棉花间作套种种植中的覆膜技术是关键的一环,它对于保障土壤水分条件、提高土壤温度以及促进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①覆膜时间

西瓜的最佳覆膜时间通常在春季,如4月,此时回温快,雨季还未到,覆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障土壤水分条件。

②覆膜方式

覆膜方式应根据实际地形和作物生长需求来选择。通常采用地膜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抑制杂草生长。在西瓜和棉花间作套种模式中,覆膜方式需特别注意,以确保2种作物都能获得适宜的生长环境。例如,可以采用宽膜覆盖西瓜行,而棉花行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覆盖。此外,覆膜时要确保膜紧贴地面,以提高保温和保水效果。在覆膜过程中,还需注意膜的边缘要压紧,防止风力吹起,影响覆盖效果。

③覆膜带宽与株行距

覆膜带宽和株行距需根据种植模式和作物品种确定。例如,可以采取1∶2套种模式,即种植带宽1.6-1.7米,中间栽1行西瓜,两侧各栽1行棉花。西瓜株距和棉花株距也需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

3、田间管理

(1)查苗与补苗

①查苗

在播种或移栽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定期到田间进行查苗。观察西瓜和棉花的出苗情况,包括出苗率、苗势以及是否有缺苗、断垄现象。特别注意检查地膜覆盖下的苗情,确保苗能够顺利破土而出。

②补苗

对于查苗中发现的缺苗、弱苗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补苗。可以采用催芽补种的方法,将备用的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待露出胚根后补种到缺苗处。也可以采用疏密补缺的方法,将1株多株的苗带土移到缺苗处,栽好后浇少量水,并适时浅划锄,促苗快长。在补苗时,要确保补种的苗与原有的苗在生长进度上保持一致,以避免因生长差异而影响整体产量。

③注意事项

查苗、补苗要及时进行,避免错过最佳补苗时机。补苗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新补的苗快速生长,赶上原有苗的生长进度。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要密切关注田间苗情,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西瓜和棉花能够健康生长,最终实现高产。

(2)追肥管理

①西瓜的追肥管理

在西瓜幼苗期,为促进根系生长和叶片发育,可适量追施氮肥。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随水冲施或撒施后立即浇水;当西瓜秧开始甩蔓时,为促进藤蔓的快速生长,每亩可追施腐熟饼肥50公斤或复合肥20-30公斤。此次追肥应结合浇水进行,避免肥料烧根;西瓜进入膨果期后,是需肥的关键时期。每亩追施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7.5-10公斤、农家肥500公斤。追肥时,可采用开沟或穴施的方法,施后需立即浇水,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利用。

②棉花的追肥管理

在棉花苗期,可根据其长势适当追施氮肥,以促进幼苗生长;棉株结铃后,应追施花铃肥,每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以满足棉花此阶段对养分的需求;苗期主要以氮肥为主。花铃期追肥时,除了氮肥,还应考虑磷、钾肥的配合使用,以促进棉花的生长和发育;追肥量应依据棉花的长势、土壤肥力及前期施肥情况来确定,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盐渍化或作物烧根;追肥方法可采用沟施或穴施,确保肥料能够均匀分布在棉花根系附近,提高肥料利用率。

(3)灌溉与排水

①灌溉

在西瓜和棉花的生长期间,应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情况,适时进行灌溉。特别是在西瓜的膨瓜期和棉花的开花结铃期,需水量较大,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同时,灌溉时应避免大水漫灌,以免水分过多导致土壤板结和病害的发生。建议采用小水缓浇、开沟浇等方式,以提高灌溉效果。

②排水

在雨季或雨水较多的地区,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水分过多对作物造成不利影响。排水不畅容易导致土壤氧气不足,影响作物根系的呼吸和生长,甚至引发病害。因此,在田间管理中,应关注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水。

4、病虫害防治

(1)西瓜病虫害防治

①病害防治

西瓜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包括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等。枯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对西瓜的危害极大。为预防枯萎病,应选用抗病品种,如抗枯超冠龙、99-2等,并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西瓜,也能有效降低枯萎病的发病率。病毒病主要由蚜虫等害虫传播,表现为叶片皱缩、花叶等症状。防治病毒病,除了及时消灭传毒害虫外,还应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可用20%病毒A500倍液喷雾防治,每5-7天1次,连喷3次。炭疽病是西瓜生长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防治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②虫害防治

西瓜的主要害虫有红蜘蛛、蚜虫、棉铃虫等。红蜘蛛以吸食叶片汁液为害,造成叶片失绿、干枯。防治红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6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是西瓜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可用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以幼虫咬食叶片、果实等为害,严重时可使植株死亡。防治棉铃虫,可用4%高氯甲维盐等农药喷雾防治。

(2)棉花病虫害防治

①病害防治

棉花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等。枯萎病和黄萎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对棉花的生长和产量构成严重威胁。防治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应选用抗病品种,如中棉29、冀丰197等,并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对于已经发病的植株,应及时拔除并销毁,防止病害扩散。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灌根防治,每隔7-10天灌1次,连灌2-3次。

②虫害防治

棉花的主要害虫有棉蚜、棉红蜘蛛、棉铃虫等。棉蚜以吸食叶片汁液为害,造成叶片卷曲、发黄。防治棉蚜,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敌杀死)稀释成1500倍药液喷雾防治。棉红蜘蛛与西瓜红蜘蛛的防治方法相似,可用1.8%阿维菌素6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是棉花生长后期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咬食蕾铃等为害,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防治棉铃虫,可在幼虫孵化盛期用4%高氯甲维盐等农药喷雾防治。

(3)西瓜-棉花间作套种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①合理布局

在间作套种时,应合理布局西瓜和棉花的种植位置,避免病虫害的交叉感染。同时,通过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②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病虫害的防治。同时,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在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配合使用,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植株徒长,降低抗病性。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注重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结合。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进行防治,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当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应注意农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植株和天敌造成伤害。

④轮作与休耕

轮作与休耕是防治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通过轮作,可以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病原菌的积累。休耕则可以让土壤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抗病能力。

⑤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和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病虫害防治档案,记录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防治措施及效果等,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西瓜与棉花的间作套种模式展现出显着的农业优势。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有效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及作物产量。对于具备相应条件的农户而言,这种套种技术显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提高产量和收入的策略。它不仅提升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和作物的产出,还减少了生产成本,进而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益。

(作者单位:274000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莱河镇政府(单县莱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标签:  棉花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