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科学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与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简要分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496)

西瓜外皮呈现绿、浓绿或绿色夹蛇纹等不同颜色,果肉甜且多汁,果肉颜色分为浓红、淡红、白色或者黄色。其成分包括丰富的葡萄糖、番茄素、苹果酸、蛋白氨基酸以及大量维生素C等。西瓜符合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规范,具有薄皮、高水分、高甜度的特点,口感清甜爽口,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具备高营养价值。本文从西瓜栽培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方面展开分析,希望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一、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可选择京欣一号、双蜜一号、星研七号、胜欣等。甜瓜品种可选择天香二号、星甜二十号、星甜二十四号等。

2、培育壮苗

(1)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4-6h,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min,洗净种子,30℃的温度催芽。

(2)壮苗标准

自根苗,3-5片真叶,根系发达,侧根多,茎粗壮,叶浓绿、宽大厚实,无病虫害;嫁接育壮苗,接穗子叶、砧木完整,嫁接处良好,接穗2-3片展平真叶,根坨成形,根系发达,茎粗壮,叶片深绿肥厚,无病虫害。

3、整地作畦

选择通透性良好、土质肥沃、土层深的沙壤土。冬前深耕,沟宽80cm、沟距3m、深30-40cm。开春沟施腐熟鸡粪2m3/667m2、硫酸钾和磷酸二铵各30kg/667m2、硼砂0.5kg/667m2、硫酸锌1kg/667m2,土肥混匀。定植前7-10d沟内浇水、合沟,高畦,覆膜宽90cm,插竹竿扣棚,棚膜宽1.8m。

4、嫁接

(1)砧木苗的准备

温水浸种,提高砧木种子发芽势、发芽率。55℃温水浸种,搅拌至常温,8-12h擦去种子表面黏液,种子喙部磕开,磕口长为种子1/3,湿毛巾包好种子,33-35℃催芽。36-48h后,芽长0.2-0.5cm播入营养钵,覆土0.8-1cm。砧木苗子叶出土,再催芽培育嫁接西瓜品种的苗。适时嫁接是成活关键,砧木苗第一真叶1-3cm为最佳时期。

(2)接穗苗的准备

嫁接种子55℃温水浸种,快速搅拌,15min水温降至20℃,捞出种子。20-25℃水温浸种8-12h,捞出种子,干毛巾搓去种子黏性物质与表面水分,均匀摆放湿毛巾上,覆盖稍干湿毛巾,28-30℃热源处催芽36-48h,种子露白为宜。露白后,60×40×5cm干净纯中粒沙盘内育苗,均匀摆放。种子上覆盖1cm沙,浇透水,28-30℃育苗棚育苗,接穗子叶出土后,砧木苗第一片真叶1-3cm时嫁接。

(3)嫁接的时期

西瓜苗子叶展开,砧木苗第一片真叶1-3cm为最佳。苗龄过小、过大影响成活率。嫁接选择晴朗、日照充足、无风的上午或下午。温室遮光与散射光条件下嫁接最好。

(4)嫁接的方法

①插接法

该法嫁接成活率高,速度快。选择大小适宜砧木,竹签剔除生长点,用竹签由中心部成45°角插入砧木苗胚轴形成斜楔形孔,深1cm,不可插入茎空心处。竹签不动,取接穗苗,拇指、食指捏住子叶,嫁接子叶下1.5cm,切一楔形面,长1cm。左手拿砧木,右手取签,接穗插入砧木斜孔。斜面朝下,砧木、接穗切面吻合,砧木子叶、接穗子叶呈十字形。

②劈接法

砧木苗龄稍大,较接穗西瓜早播7-10d。刀片切除砧木生长点,下胚轴一侧纵向下劈1-1.2cm,为避免子叶下垂,捆扎困难,不可将整个胚轴劈开,否则影响成活。接穗下胚轴削成楔形,削面长1-1.2cm,削好接穗插入砧木劈接口,轻压平,嫁接夹夹住。

③靠接法

西瓜接穗较砧木提前5-7d,沙质育苗盘中播种,胚轴粗细、接穗大小与砧木相近。削砧木,食指、中指夹住砧木下胚轴,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夹住两片子叶,两片子叶呈两边打开状态,生长点露出,右手拿刀片切除生长点与真叶。左手拇指、食指向内紧握两片子叶。砧木下胚轴上端,两子叶伸展方向连线垂直处、距生长点0.5-1cm,右手拿刀片按35-40°向下斜切胚轴到茎粗1/2处,切口长0.8-1cm;削接穗,左手拇指、食指握接穗根,苗茎平托食指,两子叶伸展方向和五指排列同向。也可拇指、食指握根,苗颠倒,平托拇指,下胚轴上部,离子叶1.2-1.5cm,右手拿刀片向上削35-40°斜切口,深达胚轴粗2/3,长度与砧木削口一致;接合与固定,左手砧木,右手接穗,自上而下两苗舌状切口相嵌,切口面结合,夹子夹紧。嫁接后,连根栽植营养钵中。成活后切断西瓜根部,接穗和砧木根基部距离1-2cm。为避免接穗接触土壤萌发生根,埋土深为接口下3cm,10-12d成活,嫁接部位下切断西瓜胚轴,7-10d除夹。

5、定植

开定植孔,用一段直径25mm、长1.2m的PVC管与一段直径32mm、长1m的PVC管制作一个定植打孔器,孔深5-6cm;垄上小行距40cm,株距35-40cm,每垄2行,定植34-40株;取苗时瓜苗同基质块皆从穴盘中取出,减少伤根;栽苗深按照保持基质块上平面和垄面平齐为最佳。个别定植孔较深,适当回填土,以防定植过深;定植后,国光根宝1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灌根,用量200mL/棵;定植孔周围薄膜用土覆盖、封严,以防地膜下热气上升与根系周围地温高导致死苗;定植第2d早滴灌浇水,浇水量按定植孔封口土湿润为准。

6、定植后管理

(1)温度管理

定植后5-7d闷棚提温、促缓苗,gt;38℃,大棚外膜放风降温。心叶变绿,开始生长时结束缓苗,正常管理。棚内气温夜间15-18℃,白天25-30℃,白天gt;35℃,大棚外膜和二膜放风。晴天上午揭棚膜,下午扣棚膜。结瓜期,棚内气温35℃以下,夜间不lt;18℃。晴暖天气晚关棚、早开棚。

(2)湿度管理

定植后7d内,每日上午10时-11时大棚外膜换气降湿,棚内湿度保持60%-70%。生长前期,棚温较低,中午通风换气。中后期,风口大小、通风时间根据天气状况而变化。

7、整枝与授粉

保留主蔓的同时,在主蔓基部挑选出2条生长强壮的侧蔓,剪除其余的侧蔓。要时刻留意进行及时的侧蔓修剪,在主蔓生长至40-50cm、侧蔓15cm时整枝,整枝进行3次左右,每隔3-5d进行1次。在进行授粉时,最好挑选主蔓与侧蔓上生长良好的雌花进行操作。这些雌花富有光泽、颜色嫩绿,具有肥大的子房与较粗的花蕾柄。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瓜果,应该留下侧蔓上的雌花作为后备。西瓜的花在7-10朵时之间生理活动达到最高峰,这段时间被认为是最适合进行授粉的时机。在阴天的情况下,由于开花时间较晚,推荐将授粉时间延迟到8-11时,以确保较好的授粉效果。选取当天已经散发花粉的新鲜雄花,轻轻将花瓣向花柄方向拨开,用手捏住花朵。将雄花的雄蕊对准雌花的柱头,轻轻地进行几下沾粉即可完成授粉。一朵雄花通常足以授粉2-3朵雌花,确保有效而高效地完成授粉过程。

8、水肥管理

(1)浇水

西瓜需水最多的时期是在西瓜生长至馒头大小阶段,此时应当进行1次充足的膨瓜水浇灌。一旦果实体积停止膨大,应停止浇水。

(2)施肥

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000-4000kg/667m2、硫酸钾25-30kg/667m2、过磷酸钙35-50kg/667m2,或多元素控释肥50-60kg/667m2,结合深翻整地施入。或者在西瓜鸡蛋大小,浇催果水,施氮磷钾平衡肥15kg/667m2。西瓜碗口大小,浇膨瓜水,施高钾肥10kg/667m2。膨果期,收获前1周停止浇水。可叶面补肥,0.5%硫酸钾+0.3%磷酸二氢钾+0.2%尿素混合液,每周喷1次。

二、病虫害防治

1、病害

(1)猝倒病

初期幼苗发病时,茎基部会出现水渍状病斑,这些病斑会沿着茎一周蔓延,最终导致植株逐渐萎缩倒伏。当环境湿度较大时,表面还会有白色霉状物出现。

①化学防治

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者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1200倍液防治;或58%甲霜灵+营养土200份,或64%恶霜·锰锌,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份,充分混匀;出苗后发病,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L/m2、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400倍液、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灵·锰锌充分混匀,发病时撒入根周围表土,防治效果较好。

②物理防治

为防止低温高湿环境条件的出现,建造育苗床选择排水方便、地下水位低、地势高的地块。

(2)枯萎病

发病初期,植株叶片会表现为白天萎蔫,早晚之间有一定的恢复现象,在循环4-5d后,植株最终死亡。病株基部将出现皮层纵裂的症状,在湿润的环境中,茎基部的病斑呈现水渍状腐烂或覆盖霉状物。

①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4%嘧啶核苷酸抗菌素水剂100mg/kg,或99%恶霉灵原粉3000倍液,或3%多氧清水剂800倍液,或0.3%多抗霉素水剂80-100倍液。也可选用60%百菌通500倍液或50%代森胺水剂500-1000倍液,每株灌药液250-500mL,灌根与喷雾相结合,连续防治3-5次,每隔7-8d防治1次。

②物理防治

及时整枝并摘除老叶,尽可能通风受光。

(3)炭疽病

茎和叶表面将呈现出水渍状近圆形的淡黄色斑点,斑点会逐渐变为黑褐色。病斑上可观察到同心轮纹,在湿润的环境中,病斑表面产生粉红色黏稠物,干燥时病斑容易破碎形成穿孔。

①化学防治

建议选用40%苯醚·醚菌酯10g+27%春雷·溴菌腈20g+72%霜脲·锰锌30g+98%磷酸二氢钾25g兑水15kg,均匀喷雾。预防可72%百菌清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20%噻菌铜500倍液,或70%代森联700倍液,或60%吡唑代森联1200倍液叶面喷雾;发病初期,可25%嘧菌酯1500倍液,或43%戊唑醇5000倍液,或20%噻菌铜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进行防治,7-10d喷1次,连续2-3次。

②农业防治

与非葫芦科轮作1年以上,避免重茬;浸种消毒,55℃温水浸种15min后冷却;施充分腐熟有机肥,如赢利来、嘉美红利等增强抗病力;合理密植,及时除杂草,及时摘除病叶、病果。

(4)疫病

幼苗茎基部受害,呈暗绿水渍状,病部缢缩,枯死。成株期,茎蔓出现水浸状暗绿凹陷斑,病斑迅速扩展。叶片受害,生暗绿水浸状圆斑,迅速变为近圆或不规则黄褐斑。果实染病,出现暗绿水浸状圆形凹陷斑,迅速扩大,果实腐烂。

①化学防治

预防,发病前可70%代森联700倍液,或68.75%氟菌霜霉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吡唑代森联12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灌根或喷雾;发病初期,可25%双炔酰菌胺2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d喷1次,连续3-4次。必要时杀菌剂灌根,每株灌稀释好药液0.25-0.4L,最好喷洒和灌根同时进行。

②农业防治

非瓜类作物3年以上轮作;清洁田园,切断病菌,拔除病株,深埋、烧毁;合理密植,雨后排水,高畦栽培,控制田间湿度;应采用膜下渗浇小水或滴灌,保温节水,利于降低棚室湿度;严禁大水漫灌、串灌。

2、虫害

(1)蝼蛄

蝼蛄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啃食种子、幼苗或咬断植株根部,导致幼苗死亡或根系混乱,同时将表土层穿成隧道使幼苗根部剥离土壤,导致缺苗和断垄。

①物理防治

降雨之前或天气闷热时,设黑光灯与频振式杀虫灯可有效诱杀成虫。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成虫发生期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可有效降低虫卵量。

②化学防治

每亩用3%噻虫嗪颗粒剂100-150g掺细土顺垄条施或3%辛硫磷颗粒剂1.5-2kg,随即浅锄;蝼蛄危害严重时,每亩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2kg兑细土25kg,搅拌均匀后撒施在地表,在土地耕耙或栽培前沟施毒土;也可25%噻虫嗪悬浮剂或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2%兑水药剂拌种,或8%氟虫腈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也可进行毒饵诱杀,亩用25%噻虫嗪悬浮剂80-120g或50%辛硫磷乳油300-500g拌炒香的麦麸等饵料5kg,傍晚撒于种沟中。

(2)蚜虫

在瓜苗生长点、叶背面、嫩叶、嫩茎上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与叶片脱落。

①物理防治

每10-20m2布置1块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杀。蚜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准备规格为70cm×30cm纸板,将木板涂黄,机油加少许黄油搅匀涂在木板,20块/667m2,插在瓜田间,插板高于植株10-15cm。粘满害虫时,用上述方法再次涂抹。

②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60%吡蚜·呋虫胺2000倍液+50g/L双丙环虫酯2000倍液,或6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2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50%噻虫嗪1包/亩,滴灌冲施;后期,可70%啶虫脒2000倍液+50g/L双丙环虫酯2000倍液+60%吡蚜·呋虫胺2000倍液,或70%啶虫脒2000倍液+6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2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进行防治。

(3)红蜘蛛

若虫与成虫吸食叶背汁液,导致叶片变白至干枯,影响授粉,甚至导致整株死亡。

生物防治

红蜘蛛有多种天敌,主要有肉食性瓢虫、蓟马和虫生菌藻等直接取食或寄生进行防治。

②化学防治

选用胜冲5%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滕冠1.8%阿维菌素1000倍液进行防治。也可33%阿维螺螨酯2000倍+40%四螨嗪2000倍喷雾,或45%联肼乙螨唑2000倍+5%阿维菌素2000倍喷雾,或55%单甲眯盐酸盐800倍+25%阿维乙螨唑3000倍喷雾。

(4)白粉虱

成虫、若虫吸食植株汁液,受害叶片变黄、萎蔫、全株枯死。白粉虱繁殖速度快,分泌大量蜜液,污染叶片、果实,妨碍光合作用,影响果实价值。

①物理防治

白粉虱有趋黄性,可在棚室内悬挂黄板诱杀成虫。硬纸板用油漆涂黄,再涂上一层黏油。黄板放于植株行间,与植株上部叶片等高,25-30块/667m2为宜;也可在棚门口设置防虫网隔离,40-60目为宜。

②化学防治

发生初期可用矿物油乳剂10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00-1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也可使用75%吡蚜·螺虫酯4000倍液+50%呋虫胺4000倍液,或45%啶虫·哒螨灵1000倍液+50%呋虫胺4000倍液,或18%吡·噻嗪酮1000倍液+10%烯啶虫胺1000倍液进行防治。

(作者单位:050700河北省新乐市农业农村局)

标签:  砧木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