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建设中树木移植技术与养护管理模式的深入探讨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321)

随着林业生态建设修复的完善和发展,林业建设中的树木移植与养护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该技术不仅具有保护自然资源、修复受损生态,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还能保证树木移植的存活率,保证树木健康生长,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在树木移植与养护技术中,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着最终的移植效果。做好树种选择、苗木准备和土壤处理,种植时间,移植过程中的技术操作以及移植后的水肥管控,病虫害防治,修剪与整形有利于树木移植的成活率,提升林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林业建设中树木移植与养护技术的重要性,具体的树木移植与养护技术,以期可以为相关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林业建设中树木移植与养护技术的重要性

1、提高成活率与生长质量

树木移植与养护工作可以通过科学的移植方法提高树木的成活率,确保树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生长环境,实现健康生长。在移植后,通过精细养护,根据树木生长的水肥需求进行供给,可以提高树木的生长质量,增强树木的抗逆性,使其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2、促进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

林木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树木移植和养护工作可以将树木移植到生态环境受损的地区,通过移植的树木改善该地区的土壤结构、增加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加快该地区的生态修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不仅如此,树木还可以吸收空气的有害物质,灰尘、粉尘等,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人类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3、应对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

通过移植和养护技术培育出的树木品种,抗逆性更强,可以更好地应对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减少经济损失和后期维护费用,尤其是随着日益突出的气候变暖问题,树木移植与养护技术可以通过发挥自身作用,调节气候,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增加碳汇功能。通过合理的移植与养护,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从而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

二、林业建设中树木移植与养护技术

1、树木移植前的环境与准备工作

① 制定详细移植计划。在进行树木移植工作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移植方案,对林业建设的树种、数量、规格以及其他要求进行了解,并按照明确要求进行。包括选择哪些品类的树木,树木的高度养护,长势要求,胸径要求和冠幅参数等,确保所选择的树木符合林场建设要求,满足景观设计标准。

② 树种选择与苗木准备。在树种选择方面首先要考虑到林场的立地条件,也就是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地形地势等方面。如果气候较为干旱,降水量少,则需要选择耐旱性强的树种,少量搭配其他树种,反之,在湿润地区可以选择耐湿性好的树种,以提高树种与环境的适配性,提高存活率。其次,树种选择还要考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优先选择高生态效益和好经济效益的树木品种,这样既能使树木在生长中改善土壤结构,降低水土流失发生的概率,维护生物多样性,还能通过木材销售、加工产业,果实,种子等在经济方面发挥较大的价值。除此之外,在树种选择时还要注重合理搭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多树种混合种植,营造混交林,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树种选择结束后,要对苗木进行移植前的准备工作,要选择优质苗木,选用品种纯正、长势良好、枝干健壮、成本低、抗病性强、抗逆性强、适应能力强的苗木,优先选择嫁接苗,尤其要注意剔除变异苗和实生苗。仔细检查苗木的质量,尤其是检查根部、树干、树皮等重点部位,确保不携带病虫害病毒与外部损伤。如果是经过长途运输的苗木,需要检查苗木的根部并进行根系处理,一般选择用生根粉进行浸泡,这样可以提高移植的成活率。

③ 土壤处理与改良。在移栽之前需要对土地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尤其是土壤类型和酸碱度,排水条件等,如果环境条件不能满足移栽条件,还应适当进行土壤改良,如通过施肥、添加有机物质等措施,满足树木的生长条件。首先,对移栽地区进行清理,包括垃圾、废土、杂草、土块等,确保移植环境。其次,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酸碱度在6.5一7.5之间为宜,如果低于6.5,则说明土壤中的酸性较高,则需要在土壤中均洒石灰或者草木灰来中和土壤中的酸度,如果超过7.5,说明土壤中的碱性含量过高,这时添加硫磺酸来中和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当然,如果是喜酸性的树木,土壤酸碱度要控制在5一6.5之间,以满足生长需求。最后,土方回填和夯实要按照竖向设计要求进行,一般深度要大于 1 . 3 m ,然后对低洼处进行平整,保持排水通畅。对苗木移植而言,土壤条件是满足其生长发育的基础,一旦王壤条件不能满足苗木生长,应立即进行土壤改良,从而提高移植的成活率,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④ 选择适宜的移植时间。树木移植一般在春天进行,因为这时的气温开始回升,阳光充足,对于树木的根系发展、枝叶的萌芽非常有利。这时,树木处于生长初期,根系活力强,易于生根和恢复生长,即便是在挖掘时出现损伤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愈合并生长出新根。再加上降水较多,土壤湿润度较高,可以促进树木的根部吸收,成活率相对较高。除了在春天进行移植,深秋也是适宜的移植时间,虽然进入深秋,大多数林木都进入了休眠期,但地下根系仍在活动,此时移植有利于断根后的愈合和新根的生长。在移植时要避免夏季,夏季温度过高,而且降雨量较大,蒸腾量也大,树木很容易在移植中死亡。

2、树木移植中的操作流程

① 树木的挖掘与包装。挖掘与包装的目的在于保护树木的根系,一般会选择带土球的挖掘方式,一是,树木根系不会被损坏,保持根部湿润,二是,即使是在长途运输中也可以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在挖掘和包装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结构,避免被破坏,这样树木在新的生长环境中可以快速恢复生长。在挖掘时要根据树木胸径大小来确定挖掘坑的尺寸,在挖掘时沿弧线的外沿垂直向下挖沟,当挖掘到土球的2/3深度时,开始收底,这时土球会呈现出苹果形状,便于包裹。在包裹时要注意包裹严实,防止草绳松脱。外包装方面通常会选择橘子式、五角式的包装方式,其中,橘子式的包装方式适用于大多数的树木品种,通常用于胸径大于 1 0-1 5 c m 的大树移植,五角式包装则适合土质松散,根系发达,分布广泛的树种,尤其是要经历长途运输或者环境恶劣的环境下移植,五角式包装方式是最好的选择。总之,树木移植的挖掘与包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

② 树木修剪方式与保护。树木移植修剪与保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确保树木在移植过程中成活并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其中,修剪工作主要是保持树木的长势平衡,减少水分的蒸发。修剪方式主要有全柱式修剪、截枝式修剪、截干式修剪几种。全株式修剪一般适用于萌芽能力较弱的树种,如雪松、广玉兰,剪掉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剪掉长势过密的树枝,只保持树木的原有形状。截枝式修剪通常适用于萌芽能力较强的树种,如香樟树、女贞树等,这种修剪方式只保留树冠的一级分枝,其他部分全部剪掉。截干式修剪是将整个树冠截去,只保留一定高度的主干,适用于生长迅速、萌芽力很强的树种,如悬铃木和国槐等。而保护主要是对树木的伤口进行处理,对修剪的创口进行药物涂抹,来促进愈合,避免病毒细菌入侵,常用的药物有愈合膏、创可涂。对于新移植的树木,尤其是常绿树品种,应进行遮阳处理,避免阳光直射,增加水分蒸发。树木移植后应立即浇水和施肥,并在必要时施用生根液和根腐灵,帮助根系恢复和生长。

③ 树木运输与栽植。树木移植的运输与栽植环节有利于提升移植效果,确保林木存活,涉及从挖掘、包装、运输和移植等多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谨慎对待。首先在运输前,要对需要运输的树木进行适当的修剪,避免其在运输途中流失水分,对枝干进行包扎,做好遮挡,避免阳光直射,加大水分蒸发。在装车时尽量选择吊车和机械设备,保证不会损伤土球,在运输途中尽量减小颠簸和摩擦,确保树木安全到达目的地。在栽植时,根据土球的大小进行挖穴,尤其是坑穴的大小和深度要符合树木的生长需求,放人时按照树木原来的生长方向进行调整,这样有利于树木尽快适应新的移栽环境,恢复生长。移栽后进行土壤回填,在回填时要分层进行,一层压实之后再进行下一层回填,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

3、树木移植后的养护管控措施

① 树木支撑固定方法。树木移植的支撑固定是确保树木不会因为外部因素出现晃动、移倒而影响生长,也是促进其成活率的重要步骤。通常在树木支撑固定方面会根据不同的树木品种选择单支柱、门字形支柱、人字形支柱、三角形支柱等几种方法。单立柱是在树木移植培土后,在树木主干旁边立一根直立支柱并将其和树干捆绑在一起,防正树木出现晃动,但是在捆绑时尽量用海绵等松软的物体隔开,留出适当空间,避免树干磨伤。树木干径在10—15cm的树木一般会选用门字形支柱的方式,尤其是在道路两旁多见此方法,通过在树干相对应的两侧约50—7 0 c m 处各搭1根高约1—1 . 5 m 的支柱与树木进行捆绑,防止晃动。人字形支柱是在树木的两侧各立1根支柱,使之与树木形成一个人字形,用来固定树木。三角形支柱,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将3根木棍将树木枝干捆绑在一起,起到支撑作用,一般常用于空间较大,比较空旷的绿地栽植时应用。总之,对移植的树木进行支撑和固定可以大大提高树木移植的成活率,促进树木在新环境中的健康生长。

② 树木灌溉管控技术。浇水灌溉是树木移植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灌溉时要根据树木的需水量、土壤条件、气候类型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树木在移植后需要大量的水分,需要通过灌溉让土球和土壤紧密结合,也就是常说的定根水,需要在移植后立即浇水,等到移植后1周左右,需要进行第2次浇水,以促进树木的根系生长,提高树木的成活率,第3次浇水要在第2浇水后的10一15天后进行,以满足树木生长的水分需求,保持水土湿润,如果温度较高,水分蒸发较快,则需要在早晚进行外部喷水。浇水过后,注意排水,避免根部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③ 树木移植施肥方法。树木移植后,施肥的管控非常重要,提高树木成活率,保证树木健康成长的关键,树木移植后对肥料的需求较大,尤其是生根剂和根腐灵要在栽植后立即施用,促进根系恢复和生长。在这个过程中,有机肥是使用较多的肥料品种,根据树木的品种和规格控制在 0 . 2 -2 k g 之间施在树木的根部附近,但是不能直接接触到根部,避免造成烧伤,然后覆土浇水,促进肥料溶解和吸收。当新梢长到 1 5-2 0 c m 左右时,要进行追肥,使用条状施肥法进行补肥。等到树木生长季节,需要通过叶面喷施补充营养,将肥料按照比例与水混合溶解,进行喷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④ 树木移植后期修剪与整形。修剪与整形工作是树木移植后期需要进行重点关注的,最佳的修剪时间为秋季和春季,在秋季进行修剪,是因为这时树木正进入休眠期,树液流动缓慢,不会对树木造成太大的伤害,也不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另外,在生长期修剪可以调整树形,促进花芽分化。在修剪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剪掉生长缓慢的枝干、剪掉枯枝、死枝、病枝,剪掉重叠的枝干、交叉的枝干,其目的是增加透光性和通风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茁壮生长。对于多年生枝条进行短截,以促使其长出的新的枝干,还可以通过拉绳或撑杆改变枝条生长方向,调整树冠结构。在修剪与整形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严禁过度修剪破坏树形,影响树木正常生长。

⑤ 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病虫害防治是确保树木健康生长的关键,树木生长中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病虫害的威胁,影响正常生长。比如流胶病,腐烂病,立枯病等常发生在树木生长中的病害和蚜虫,卷叶蛾,天牛等经常发生的虫害,不仅会破坏树木的茎秆、根部、叶片,造成茎秆变软,根部腐烂,叶片脱落,还会在发病严重时造成树木死亡。这些病虫害会在不同的季节发作,甚至有些病毒还能在土壤中过冬,一旦爆发防控难度较大。因此,应定期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在移栽前,通过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毒细菌的数量,同时选择健康的苗木进行移植。在移植后,针对病害初期用600一800倍液菌杀,均匀喷雾,重喷根部或灌根,让药液充分渗透根部即可。发病严重时可适当加大用量,间隔7—10天,连用2一3次效果最佳。针对虫害可以采用喷洒 4 0 . 0 % 的乐果乳油1500倍液、浓度为 1 0 . 0 % 的毗虫琳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 , 6 . 0 % 的高效氯氰菊醋1500倍液或者是浓度为 5 . 0 % 的毗虫清乳油2000倍液等。喷洒的过程中要注意,需要将苗木进行全面喷洒,或者利用天敌进行捕杀,控制虫害数量。针对树木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又能做好环境保护。

综上分析,林业建设中,树木移植与养护技术设计范围较广,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树木移植与养护水平,通过树木移植前的环境与准备工作,树木移植中的操作流程,树木移植后的养护管控,促进树木移植的成活率,促进林木健康生长等措施。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将重点放在气候变化对树木移植与养护的潜在的影响方面,不断优化和调整树木移植与养护技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养护效率和精准度,促进树木茁壮生长。

(作者单位:530303广西横州市马山镇乡村建设综合保障中心)

标签:  树木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