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通过应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油菜的产量与质量,创造出良好的经济价值。要充分掌握油菜栽培技术,并且注重从多个方面去提高油菜种植效益,切实发挥好各种技术和一系列措施的优势。本文分析总结了油菜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栽培技术主要是地块的选择与准备、品种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储存;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主要是发展优质油菜品种、拓展油菜的用途、推广机械化种植、适度推广绿肥油菜种植。
油菜属于十字花科芸台属植物,别名是欧洲油菜、番油菜。油菜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经过长时间的杂交与改良,油菜适应生长环境的能力得到提高,已经拥有不同的品种,可以适应不同的生长条件。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实现油菜的广泛栽培,注重发挥出油菜栽培的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及经济价值。因此,积极推动油菜的广泛栽培有着重要意义,前提条件之一是充分掌握油菜栽培技术,科学应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持续提高油菜栽培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一、油菜栽培技术及其要点
1、地块的选择与准备
油菜适合生长于低温地区,所喜欢的生长环境具有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特点。所以,在选择油菜栽培的地块时,要重点考虑光照是否充足、土壤是否肥沃、温度是否适宜,最后选择的地块要具备排水通畅、有机质含量高这些基本条件。与此同时,要避免将油菜栽培于低洼地、盐碱地。
在选择好油菜栽培的地块之后,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地块的处理与改良,使地块更好满足油菜栽培需求。在地块的准备工作中,重点是进行土壤的深翻处理,通常深翻的深度控制为2 5 c m 左右,具体需要根据地下水位、土壤质地、气候条件等确定深翻的深度,将土地整平,确保做到深耕细作。通常情况下,在秋季作物收获后可以进行深翻作业,这样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及养分的分解,可以使土壤的肥力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在深翻作业完成之后要施加底肥,可以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复合肥,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确定农家肥和复合肥的施用量,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的肥力,为油菜的栽培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品种选择与处理
油菜栽培中,油菜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要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油菜优质品种。具体来讲,在进行油菜品种的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种植制度等因素条件,选择的油菜品种要具备优质、高产、抗病虫害这些基本条件。从抗倒性的角度而言,如果是雨多和风大的地区,则在选择油菜品种时要重点考虑抗倒性,确保油菜品种有良好的抗倒性,避免因为倒伏问题而导致品质下降与产量损失。从含油量的角度而言,在选择油菜品种时应该充分考虑含油量,确保有较高的含油量。当油菜品种有较高的含油量,则有利于提高油菜籽的出油率,可因此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从品种的纯度这一方面而言,要注重选择纯度高的油菜品种,如此有利于确保油菜的遗传稳定性,对于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
选择油菜品种之后,要按照要求进行油菜种子的处理,这一过程中要科学应用油菜种子的处理技术。 ① 精选种子:杂质、枇粒、病虫害粒要全部去除,最后选出大小均匀、无损伤、色泽一致的种子。 ② 晒种:在晴朗天气进行晒种,持续2-3d即可,可使油菜种子表面的部分病菌和虫卵得到杀灭。 ③ 消毒:在消毒时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通过浸泡或拌种可以有效预防病害。 ④ 浸种催芽:浸种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浸种时间和水温,浸种后的种子要确保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的快速、整齐发芽。 ⑤ 药剂拌种:可以使用杀虫剂、生长调节剂、杀菌剂进行油菜种子的拌种处理,可有效预防病虫害。
3、播种
油菜栽培中,播种是重要环节,主要涉及播种时间、播种方法、播种量与密度这几方面的技术要点。在播种时间的选择时,通常是在秋季进行油菜的播种,具体的播种时间要综合分析品种特性与气候条件。例如,华北地区,秋播的时间是9月中下旬一
10月上旬,春播的时间是3月中下旬-4月上旬;而在华南地区,油菜的秋播时间是10月下旬-11月上旬,春播时间是2月中旬-3月上旬。特别需要注意一点,由于北方地区的冬季温度过低,这会导致油菜存在被冻死的风险,所以应该在春季进行播种。油菜的播种方法以条播、点播为主。应用条播方法时,要先开沟,根据土壤条件、种子的大小而确定出沟的深度和宽度,将油菜种子均匀播入沟内,然后覆盖土壤并压实。应用点播方法时,要在土壤上按照所确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挖穴,确保穴的深度、大小与油菜种子有效匹配,将油菜种子播入穴内并覆盖土壤。播种量与密度,主要根据油菜种子的发芽率与大小、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等因素条件确定,通常每亩地的播种量控制为200-300g。如果播种时间稍晚,比如是10月中下旬进行播种作业,则可以将每亩地的播种量控制为 要对油菜的播种密度进行科学控制,需要重点考虑土壤条件与品种特性,一般而言,合理的油菜播种密度是每亩地1.5-3万株,如果土壤的肥力较高,则适当降低播种密度,反之要增加油菜播种密度。
4、田间管理
油菜栽培过程中,要注重凸显田间管理的重要地位,需要通过应用田间管理技术而提高油菜的产量与品质。在田间管理工作中,核心要求是油菜出苗后需要进行科学的除草、施肥、中耕松土、浇水等工作,确保种植土壤的肥沃与湿润,从而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如若发现田间存在缺苗或弱苗的情况时,要及时补栽健壮的油菜苗,并保证油菜株行距的科学合理。
在中耕松土作业中,要通过中耕达到疏松土壤的效果,使得土壤透气性得到提高,促进油菜根系的生长。要控制中耕松土的时机,要在油菜播种后至幼苗期出现土壤板结严重问题时,便需要进行中耕松土作业,在油菜的生长期和开花结荚期也需要进行中耕松土作业,促进土壤疏松。中耕松土时要避免损伤油菜根系和叶片,科学控制松土深度,在中耕松土之后需要及时浇水。幼苗期松土时可以将深度控制为 5 -1 0 c m ,并可以将松土与施肥有效结合起来,使土壤和肥料得到充分混合,这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
在除草作业中,要确保通过除草作业而有效减少杂草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养分和水分竞争,同时增加油菜田间的通风透光性,促进油菜的生长和发育。要将除草时机选在杂草生长初期,此时因为杂草根系较浅,所以容易杀死或拔除。要科学选用除草方法,包括人工除草、化学除草、机械除草,大面积的油菜田可以使用机械除草方法,但要避免对油菜根系和叶片造成损伤。要将除草与施肥及培土有效结合起来,除草之后可以追施适量肥料,进一步为油菜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在除草作业中要注意轮换用药和避免药害,选用安全的化学除草剂,避免对油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危害,同时避免杂草产生抗药性。
在浇水作业中,需要根据土壤情和天气情况去适时浇水,确保油菜田的土壤湿润,避免出现干旱或水涝的情况。浇水作业中要避免浇过多的水,主要原因是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油菜根系呼吸不畅,进而影响到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所以要保证浇水作业的科学性。在雨季或低洼地块,要认真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田间出现积水问题。
在施肥作业中,要清楚意识到油菜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必须全过程科学应用施肥技术。要早施苗肥,苗肥应该以氮肥为主,并适当配合磷、钾肥,可以在油菜长出2-3片真叶时施用苗肥。要注重腊肥的施用,腊肥以有机肥为主,可以结合化肥施用,通过施用腊肥可以提高油菜生长中的抗寒能力。要在油菜抽台期施用苔肥,苔肥应该以氮肥为主,并配合施用磷、钾肥,借助苔肥促进苔茎的伸长和加粗。油菜开花期要科学施用花肥,花肥应该以磷、钾肥为主,并适当配合氮肥,施用花肥可以有利于促进油菜花芽的分化和发育,结实率和千粒重得到提高。油菜生长中要科学施用硼肥,通常是在油菜生长过程中进行硼肥的分期施用,尤其是在花期和结荚期要科学施用硼肥。
除此之外,油菜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比如蚜虫、霜霉病、菌核病,对病虫害防治要高度重视。所以,在田间管理中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力度,保证全过程进行油菜的病虫害防治。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清除杂草和病叶,确保油菜田的卫生。在农业措施中,主要通过科学施肥、合理密植、轮作换茬这些措施防治病虫害。在生物措施中,可以通过应用生物农药及利用天敌而防治病虫害,最大程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在大面积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注重化学药剂的选用,但必须确保化学药剂的安全性,避免造成新的环境问题。以蚜虫的防治为例,要强调在蚜虫发生低龄期科学使用1000倍液乐果喷治方案,及时摘除病株上的病叶。在蚜虫的生物防治中,可以利用草蛉、食蚜蝇、寄生蜂、瓢虫、小花蝽等天敌,如此既可以抑制蚜虫的大量繁殖,又可以减少对油菜田与生态环境的危害性。
5、收获与贮存
一般情况下,春季是油菜的收获期。油菜荚果颜色在由绿色变为黄色时,便可以进行收获作业。油菜的收获作业中,要选择晴天,这主要是为了避免阴雨天气导致油菜发霉。在油菜收获之后,及时进行晾晒作业、脱粒作业及清选作业,杂质和病粒要全部去除,以确保油菜籽的质量。在贮存环节,保证所选择的贮存地方具有通风、阴凉、干燥的良好条件,从而避免油菜籽出现受潮与发霉的问题。除此之外,贮存过程中要注意对油菜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翻动,主要目的是避免油菜籽的局部过热和受潮。一旦油菜籽出现发霉、变质的情况,则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避免油菜籽的品质和安全受到影响。
二、油菜栽培中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1、发展优质油菜品种
为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应该大力发展优质油菜品种,从而使油菜籽的品质与油分含量得到提高。在大力发展优质油菜品种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人们现阶段对食用油品质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并深入挖掘其中的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发展优质油菜品种。毋庸置疑,通过促进优质油菜品种的引进和培育,势必有利于提高油菜种植效益与油菜的附加值,种植者的收益可以因此增加。目前来看,市面上有较多的优质油菜品种,主要包括中油杂19号、中油杂20号、中油杂501、青杂9号、秦优10号、丰油730等。以中油杂20号为例,该品种的显着优势是适应性广、高油、高产、多抗,在多种的气候条件与土壤条件中都可以生长良好。在后续,进一步坚持以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为目标导向,要积极促进优质油菜品种的引进和培育。
2、拓展油菜的用途
现阶段,为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除了引进和培育优质油菜品种,还应该尝试对油菜的用途进行拓展,促使油菜有更多的用途。目前来看,除了作为油料作物,油菜还有较多的用途值得肯定, ① 将油菜花作为观赏植物,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和消费; ② 在食用菌的培养中利用油菜籽壳,将油菜籽壳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 ③ 将油菜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和饲料。以油菜作为饲料使用这一用途为例来讲,油菜是一种优质的饲料作物,可以将油菜的籽实与秸秆作为饲料使用,这有利于缓解畜牧业的饲料供应压力。目前来看,在将油菜作为饲料时,主要的优势是蛋白质含量丰富,可以很好地满足畜牧动物的生长发育需求,有利于同时助推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持续拓展油菜的用途,油菜的种植效益可以不断提高,种植者种植油菜的收入来源可以增加。
3、推广机械化种植
油菜机械化种植是重要趋势,应该积极推动油菜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广泛使用,从而确保和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油菜机械化种植技术中,主要包括机械化播种与机械化收割,所使用的机械化手段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的优势。在油菜机械化种植中,当前应该注重机械化精量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主要是利用油菜联合直播机将开畦沟、旋耕、灭茬、施肥、覆土等工序有效集成,确保一次性完成多道工序,如此有利于确保农时、缩短耕作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应用机械植保技术的过程中,重点是应用当前成熟的植保机械,比如植保无人机、背负式喷雾器,有利于提高油菜生长阶段的植保效率,使油菜的种植效益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应该注重毯状苗机械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培育出盘根成毯的油菜毯状苗片,然后采用切块栽插的原理进行移栽,具有移栽效率高与油菜产量高的优点。
4、适度推广绿肥油菜种植
为了提升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当前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推广绿肥油菜种植,以进一步挖掘油菜的增产潜力。在再生稻与双季稻等茬口紧张、难以实现油菜收籽的种植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推广绿肥油菜种植。在绿肥油菜种植产业中,应重视选择高茎叶产量和良好抗病性的油菜品种,并运用一系列成熟的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种植,同时关注油菜的附加值提升。绿肥油菜种植的主要益处包括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土壤质量的提升,后续油菜及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将能够实现高产,这自然有助于提高油菜种植的整体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油菜栽培有深远意义,要高度重视油菜的科学栽培及推动油菜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在油菜栽培中积累较多成熟经验做法,后续要注重推广应用,注重将油菜栽培技术的各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后续,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继续探究油菜栽培技术和提高油菜种植效益的科学措施,并强调将人才、技术、资金、制度等方面的优势充分整合起来,切实解决好油菜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生长不良等问题,确保油菜栽培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471700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陈吴乡经济发展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