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养殖过程中消化道线虫病多维度诊断方法与高效防控技术分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321)

羊消化道线虫病为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因为羊消化道内寄生了线虫而诱发的多种疾病统称。最近几年,兴城市开始加大了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力度,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各类疾病的发生风险显着提高。特别是一些养殖人员基于传统养殖思想和方法,从而导致了养殖人员在日常饲养管理时缺乏科学性,致使羊养殖的过程中,极易引发大规模的寄生虫感染问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羊的健康生长,还影响了兴城市羊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而羊消化道线虫病是当前羊寄生虫病中发生规模和范围最大的一种疾病类型。为保证兴城市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养殖人员收入水平,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本文着重探讨了临床中如何诊断和防治羊消化道线虫病。

辽宁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将畜牧产业作为了一个重要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在当地农林牧渔等产业的总产值和增加值中,畜牧产业处在领先地位。同时,畜禽产业作为兴城市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兴城市畜牧养殖产业的日益发展和壮大,羊消化道线虫疾病问题日益凸显。深入分析和探究羊消化道线虫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不仅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还为当地公众食品卫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一、羊消化道线虫病的常见类型

1、仰口线虫的感染症状

通常仰口线虫感染羊只以后,病羊会有显着的贫血症状出现,其是仰口线虫典型的发病特点。在观察仰口线虫的外观特点可以发现,其虫体颜色呈现为白色、淡粉色等浅颜色状态,虫体为弯曲状。同时,又角质切板存在于仰口线虫的口腹位置,其也是当前临床中判断该类型线虫的主要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仰口线虫的发生同羊群的饲养环境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若是饲养环境过于湿润,则会为仰口线虫虫卵的快速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其虫卵来说,只需要经过约5d的时间,便可以发育为幼虫。而幼虫生长进人退化期时,会使羊群线虫病患病风险大幅度增加。若是养殖期间,饲养的水源和饲料被该类型线虫的虫卵所感染,羊在采食和饮水时会直接造成线虫感染。仰口线虫的发生呈现出了较为显着季节性变化特点。通常在夏季外界温度较高的环境条件下,若是养殖圈舍内湿度较高,则会加快仰口线虫的繁殖和生长速度。因此,夏季属于该类线虫的高发期。当进入到秋冬季节以后,外界温度条件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此时,对于仰口线虫的虫卵和幼虫来说,无法有效生存和存活。所以,与夏季相比,秋冬季节发病率大大降低。

2、夏伯特线虫的感染症状

该类型线虫的体积要明显大于其他类型的线虫体积,观察其外表时可以发现,夏伯特线虫整体外观呈现为乳白色,主要在羊的大肠位置寄生。同时,虫体的弧度较为明显,口器较为圆润。并且,又叶冠存在于口器的前缘位置。夏伯特线虫在传播的过程中,主要的途径就是粪口传播。当羊感染了该类型的线虫以后,其所排出的粪便中会存留夏伯特线虫的虫卵。此时,会给健康羊只带来感染风险。该线虫拥有较快的生长发育速度,当羊感染了夏伯特线虫以后,只需经过5d左右的时间即可发育,并变为幼虫。之后,经过50d左右的发育,会变为成虫。此时,其会在病羊的肠黏膜位置吸附,并再一次产生虫卵。夏伯特线虫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感染特点。因为其自身的耐寒能力较好,所以,低温环境状态下,其依旧可以实现繁殖和生存,最终造成该线虫病反复感染。

3、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症状

该类型的线虫拥有毛发状的外观,其吸收血液以后,整体会表现出大红色。一般该线虫主要在病羊的横纹肌处寄生。其不仅有较为明显的颈乳突,还有较尖的头端和较小的口囊。通常在病羊的胃里会发现该类型线虫的寄生情况,这种寄生虫是一种直接发育型的土源性寄生虫。捻转血矛线虫会产出较大体积的虫卵,当虫卵与粪便一同被排出体外以后,基于合适的温度环境下,会在1~2周左右变为具有较强侵染性的幼虫。如果羊在采食或饮水时将幼虫吞入了体内,该幼虫会在进入到瘤胃以后进行脱鞘,然后直接进入真胃当中。并不断对胃黏膜进行侵害,最终使羊的健康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二、羊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断方法

1、症状诊断法

通常病羊的病情进展以及感染的程度都与羊消化道线虫病的发病症状具有紧密的联系。对于处在发病初期阶段的病羊来说,寄生其体内的虫卵和虫体数量相对较少。所以,此时大部分病羊不会有显着的临床症状表现。通常仅会出现食欲不佳、活动较为迟缓等表现。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病羊消化道内开始出现了虫卵和虫体大规模繁殖的情况。在此过程中,病羊的临床症状表现会随着体内线虫数量的不断增多,从而逐步加重病情。例如,该阶段的病羊会有明显的食欲不振、采食量不断减少、生长发育不佳等症状,严重的病羊还会因此而出现多种异常的消化系统问题。常见的异常消化系统问题主要有:排便不良、粪便无法成型、有血存在于粪便中的情况。不仅如此,在一段时间内对病羊整体情况进行观察时可以发现,病羊的体重在此期间会出现大幅度降低,并伴有贫血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对于羔羊来说,其在感染了线虫病以后,羔羊的生长发育会受到阻滞,存在发育不良的表现。对于成年羊来说,其在感染线虫病以后,机体炎症反应较为明显,特别是颈部等有密集淋巴分布的区域会有明显的炎性水肿问题。另外,还有部分病羊在发病以后,还会出现呼吸速度加快、体温突然升高、组织器官逐步衰竭等方面的问题。根据上述临床症状表现,可以为诊断羊消化道线虫病提供依据。

2、病理解剖诊断法

当前临床中在对羊消化道线虫病进行诊断时,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病理解剖。在此过程中,只需要对解剖结果和病羊机体的实际变化情况即可精准判断出羊是否感染了消化道线虫病。对病羊外观进行观察时可以明显发现病羊黏膜位置存在变化,呈现出无血色状和苍白色。不仅如此,病羊存在眼球向内凹陷的情况,且缺乏足够的光泽度。对病羊身体进行观察时,其肋骨存在严重的外翻情况,同时,有许多的粪便污染问题存在于病羊的尾部和后肢体末端。而对病死羊实施剖检时,应建立在外观症状的基础上,重点检查病死羊的胄、肠道等消化道区域。通常在对剖检时可以明显发现,有许多异常的液体存在于胃部或肠道当中,且这些液体气味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对肠壁进行观察时可以发现,其变薄的情况较为明显。而病死羊的肠道中,还可以发现许多不同形态、不同大小、不同分布状态以及颜色不同的线虫存在,此时结合上述症状即可确诊为消化道线虫病。对于羊消化道线虫病来说,其同羊的其他寄生虫病相比,一般感染后只给羊的消化道带来侵害影响,所以剖检时可以发现明显的消化道病变问题。因为消化道线虫病不会轻易地感染和侵害其他组织器官,为此,患有羊消化道线虫病的羊其他组织器官的病理未发生显着的变化。

3、实验室检查诊断法

为进一步提高诊断羊消化道线虫病的精准度,保证诊断的科学性,不仅要结合病理解剖检查方式和临床症状表现,还应对多种科学的实验室检查方法进行借助。当前临床中,在对羊消化道线虫病进行实验室检查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实验室粪便检查、血常规检查等。

① 实验室病羊粪便检查

实际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对适量的病羊或疑似病羊的粪便样本进行提取,然后利用饱和食盐水漂浮的方式进行检查,借此对是否有线虫虫卵存在于粪便中的情况加以判断。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饱和的食盐水进行配置,之后,准备好实验用的工具,如烧杯、酒精灯、玻璃棒等。完成饱和食盐水的制备以后,应利用降温冷却和过滤的方式对饱和食盐水进行处理。然后,选取 5 g 左右的新鲜羊粪便,并实施捣碎处理。将捣碎的粪便样本加入经过处理的饱和食盐水内,待充分溶解以后,对存在的杂质进行过滤。上述操作完成以后,需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到青霉素瓶中,进行一段时间的静置。最后,借助显微镜对该样本进行观察。若此时通过观察发现有线虫虫卵存在于粪便中,即可依照该线虫虫卵的外观特点对具体的线虫感染类型进行确定。如果观察时发现粪便中存在的为线虫的虫体,应进一步检查和明确样本内虫体的类型及数量,借此判断病羊感染消化道线虫的实际程度。通常情况下,如果通过粪便检查发现,所选取的粪便样本内含有1000\~2000左右的虫卵,即可确定病羊的患病程度为中度。此时,应立即开展合理的驱虫治疗,最大限度规避线虫病的大范围扩散和蔓延。如果检查时发现存在于样本中的虫卵数量超过了2000个,则预示羊有着严重的疾病问题,此时应马上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② 病羊血常规检查

通常情况下,对于疑似患病的羊只进行检查,以及对已经患病的羊只患病程度进行确定时,主要对粪便检查方式进行使用。而在对有显着临床症状表现的病羊进行科学诊断时,会直接采取血常规检查方式。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在病羊有明显症状的基础上,对其新鲜血液样本进行抽取,然后开展实验室指标检测。在检测期间如果病羊血液样本内有红细胞数量降低的情况,并处在标准范围以外时,表明病羊存在严重的消化道线虫病感染问题。另外,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也可对病羊的耳尖静脉血样本进行抽取,并将盐水滴入其中。通过观察如果没有血红细胞存在,则可直接确诊其感染了消化道线虫。

三、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策略

1、羊消化道线虫病的治疗方法

① 药物驱虫方法及用量

驱虫药物是治疗羊消化道线虫病最常使用的药物,如左旋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噻嘧啶等药物。其中,在对左旋咪唑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实际的用量应依照 2~3 m g / k g 的剂量标准,并采取直接口服的方式;在对左旋咪唑药剂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加入日常喂饲的饲料中,均匀混合以后让病羊对其进行自主采食;对阿维菌素药物进行使用时,通常借助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射用量为 0 . 3~0 . 5 m g / k g ;使用伊维菌素时,需借助皮下注射的方法,用量为 0 . 2~0 . 3 m g / k g ;而噻嘧啶使用的过程中,每次需要口服 3 0~5 0 m g / k g 的剂量。无论选择何种驱虫类药物,在使用时均需遵循药品说明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以免因药物过量或药量不足等问题,导致羊受到药物副作用影响或药物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当病羊使用了驱虫药物以后,养殖人员应将病羊所排出的粪便进行及时处理,通常可以利用堆积发酵的方式。借助发酵的作用实现对粪便中消化道线虫虫卵的有效杀灭。不仅有利于实现对羊群养殖环境内线虫传播感染的有效控制,还可以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② 辅助治疗手段及药物用量

开展辅助性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对病羊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借此进一步增强病羊的抵抗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同病羊的实际疾病状况相结合,对合适的辅助治疗药物进行选用。例如,促进病羊更好地将体内肠道中有毒有害物质排出时,可以口服 3 0~5 0 m g / k g 的硫酸镁。当病羊有严重的病情时,应持续服用硫酸镁3\~5d左右。而在对病羊体内的毒素进行中和时,可以每天口服一次 1 0 0 m g / k g 碳酸氢钠,持续服用3\~5d左右。在此期间,还应利用静脉注射的形式,对 5~1 0 m L / k g 葡萄糖酸钙进行使用,其可以为病羊提供足够的营养补充。一般葡萄糖酸钙每天注射一次,并持续使用

2、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预防方法

① 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性驱虫计划

为降低消化道线虫给羊健康生长带来的影响,日常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羊群开展预防性的驱虫工作。为保证预防性驱虫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与羊群的年龄、体重、养殖环境等相结合,制定有效的驱虫方案。通常情况下,养殖场开展预防性驱虫工作时,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开展。其中,在春季进行驱虫时,应选择在放牧以后的1个月之内开展,其可以大幅度降低春季寄生虫发生大范围传播和大规模滋生的可能。而进入到秋季以后,开展驱虫工作时,主要在羊群放牧结束后的1个月进行,其可以从根本上降低秋季寄生虫的发生和传播风险。在开展预防性驱虫时,主要选用的药物有:左旋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噻嘧啶。而药物的实际服用量,与治疗时驱虫服用量相同,均需要结合药品使用说明。

② 加大羊饲养环境的消毒管理力度

消毒是羊养殖阶段对病虫进行预防的最有效手段,而在对消化道线虫病进行预防的过程中,需要每周对养殖场外舍进行消毒,一般为1\~2次左右。同时,喂饲羊群的饲料槽和饮水槽应定时进行清洗和消毒。日常消毒的过程中,可以对氢氧化钠、过氧化氢、碘制剂等消毒剂进行使用。其中,在对养殖场圈舍的地面、墙壁以及各个设备设施进行消毒时,可以对具有强烈杀菌效果的氢氧化钠进行使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选择 2 % ~ 5 % 浓度的氢氧化钠,并与水充分溶解以后,在需要消毒的位置进行喷施,停留 3 0 m i n 后利用清水冲洗干净;对饮水、空气等进行消毒时,可以选择具有广谱杀菌效果的 3 % 过氧化氢溶液。使用时,在需要消毒的位置进行喷施,或对需要消毒的物品进行浸泡。若是浸泡消毒,则需在浸泡 3 0 min 后使用清水进行冲洗;而碘伏、聚维酮碘等属于常见的碘制剂,其主要被用在皮肤、黏膜等处的消毒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杀菌效果。一般选用 1 % 浓度的碘制剂,并采取喷施或涂抹的消毒方式。

羊消化道线虫病在兴城市羊养殖业中属于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疾病,且随着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进程的不断推进,兴城市羊养殖经济效益实现了持续提升。在此过程中,羊消化道线虫病发生率不断升高。为此,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全面了解和掌握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断方法,保证发现和治疗的及时性。同时,加大预防管理力度,有助于从根本上降低疾病的传播和发生风险,使兴城市羊养殖业实现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125100辽宁省兴城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

标题

标签:  线虫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