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做好新闻选题策划的思考

known 发布于 2025-08-25 阅读(467)

摘要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阶段发展,新闻选题策划显得尤为重要。新闻选题策划不仅是媒体创新发展的关键,更是党媒坚守舆论阵地的有力武器。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党媒必须深刻认识到新闻选题策划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实践,生产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新闻报道。本文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党媒如何做好新闻选题策划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促进新闻报道质量提升的同时,提升党媒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党媒 新闻选题策划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浪潮中,党媒作为传播党的声音、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闻选题策划作为媒体传播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一个优秀的新闻选题,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更能够引导社会舆论,传递正能量,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党媒必须高度重视新闻选题策划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提升策划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才能不断适应媒体融合的新趋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更好地履行党媒的职责和使命。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做好新闻选题策划的重要意义

新闻选题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关键环节,也是新闻工作者重要职责之一。它指的是在新闻报道工作中,通过对社会时事的敏锐观察和判断,确定报道的主题、角度、范围、形式等,并设计预期的采访、写作、编辑和发布流程,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1]。

在新闻选题策划过程中,首先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筛选,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闻价值的事件。其次,要确定报道的角度和深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地剖析吸引受众关注。最后,报道方式的规划也至关重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以及采访、评论、特写等报道形式的选择。

(一)坚守舆论阵地,引领社会价值观

作为党的方针政策的忠实传达者,党媒承载着向亿万民众清晰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神圣使命。新闻选题策划作为新闻报道的基石,是党媒把握时代脉搏、引领社会舆论方向的关键所在[2]。只有经过深入研究和精心策划的新闻选题,才能确保党媒所传播的信息既准确无误又深入人心。通过这些选题,党媒不仅能够有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能有效引导广大公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党媒的新闻选题策划无疑为社会的稳定和谐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二)提升传播效果,增强媒体影响力

对于新闻舆论工作来说,全媒体传播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既要有基于先进技术的运用,又要有专业的内容生产队伍。近年来,各地主流媒体加快推进媒体融合步伐,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重视创新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总结形成了网上网下一体化发展、报网端融合等先进做法,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与此同时,在全速推进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精心做好选题策划,找准新闻报道方向和报道角度,既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贴近群众,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又给读者带去更多更新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从而提升传播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新闻选题策划作为媒体工作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一个精心策划的新闻选题,往往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眼球,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进而显着提升媒体的知名度和公众认可度。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选题策划的原则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选题策划应遵循导向性、贴近性和创新性三大原则。这三大原则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新闻选题策划的完整框架。在实际操作中,新闻工作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则,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传播效果达到最佳状态[3]。

(一)导向性原则:坚守新闻真实性,引领社会正能量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选题策划的首要原则是导向性原则。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策划选题时,除了坚守新闻真实性,严格把关新闻来源,确保报道内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外,更要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新闻报道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而导向性原则的实现,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在策划选题时,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既要唱响主旋律,又要及时反映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帮助人民群众解疑释惑,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同时,要坚决抵制虚假新闻和有害信息的传播,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二)贴近性原则:关注民生热点,满足受众需求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主体和受众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根据不同受众群体制定差异化的报道策略。要密切关注民生热点话题,善于从社会现象中发现新闻线索,从普通人物中挖掘感人故事。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切入,选取他们关心、关注的新闻事件主题来策划相关报道。同时,要注重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改进和优化新闻选题策划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三)创新性原则:突破传统思维,探索新的报道模式

媒体融合带来了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新闻工作者必须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积极探索新的报道模式、新的传播路径和新的技术手段。通过创新性的选题策划,打造独具特色的新闻报道品牌,提升媒体影响力和竞争力,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勇气和魄力。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运用新方法,将创新思维贯穿于新闻选题策划的全过程。同时,要注重团队协作和资源整合,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新闻报道的创新发展。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做好新闻选题策划的策略

(一)聚焦重大题材,提升新闻高度

党媒的政治属性要求其新闻策划必须具备高度,即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聚焦于重大主题和重要事件题材是党媒新闻选题策划的主要方向,通过精心策划、深入挖掘、全面报道重大主题和重要事件,党媒能够更好地履行其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宣传使命。党媒要密切关注国家发展大局、社会热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件。这些重大主题和重要事件往往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是党媒宣传报道的重点。通过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多形式报道、多渠道传播,党媒能够引导社会舆论,凝聚人心,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4]。同时,聚焦重要主题和重大事件题材也要求党媒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准确把握主题和事件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各家主流媒体着力推出兼顾立意和创意的重磅产品。《贵州日报》精心组织选题策划,于2022年10月27日较早在省级党媒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特刊”,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的“五个牢牢把握”的重要要求,约请省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撰写23篇文章以8个版进行专题学习解读,体现了省级党报理论宣传工作的责任担当。通过选题策划,对重大主题集中发力,较为系统地进行传播,在贵州省开展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大落实”活动中,向读者贡献了及时、优质、有效的内容,体现了理论宣传的时度效,在省级党报的理论宣传中突出了自己的特色①。

(二)弘扬人文价值,拉近与受众距离

人文价值是党媒新闻的重要价值之一,它能够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通过选题策划,挖掘新闻事件中的人文元素,讲述人的故事,党媒可以更好地履行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人文价值意味着在新闻报道中,新闻选题策划人员要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情感需求和精神追求。党媒在选题策划时,应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思考什么样的新闻内容能够触动人的内心,引发人的共鸣。同时,党媒还需要在报道形式上创新,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将人文价值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受众,让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新闻的温度和力量。

2022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南方都市报》的融合创新作品《最美逆行者》,就是一次充分体现弘扬人文价值的优秀新闻选题策划作品。2020年2月5日,《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钟锐钧跟随广东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进入疫区武汉,蹲守“重灾区里的重灾区”汉口医院隔离病房,抢拍出最早一批前方医护人员的肖像特写照片。口罩和护目镜留下的印痕、疲惫中的昂然和淡定,直抵人心。《南方都市报》这组作品独具慧眼,以小博大,通过一组极富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海报,让印痕说话,让细节说话。报道没有渲染,千言万语尽在脸上,用平实而简单的语言,讲述他们作为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的心声,最朴实却最动人,成为直抵人心、触碰人性的爆款。

(三)优化新闻资源,形成媒体采访报道特色

党媒拥有广泛且深入的新闻资源和权威的信息获取渠道。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资源的优化对党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如何准确地捕捉、精心地筛选、有机地整合这些资源,进而以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方式呈现给公众,这无疑是党媒在新时代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简单的信息传递已不再满足受众的需求,深度、广度、角度成为新闻报道的新要求。为此,党媒必须下大力气,深入挖掘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内涵和价值,从不同维度、多种视角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和剖析[5]。只有这样,党媒的新闻报道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和观察角度,从而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真正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新闻信息的渴求。

人民日报社推出的《“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共42集,该系列微视频线上阅读播放量超过24亿,线下覆盖用户数超过2.5亿;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所有相关推文均为10万+;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9.4亿,参与讨论达46.9万[6]。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在获奖分享会上提到了三个策划意图:一是化大为小,实现从传递信息到传递价值的跃升;二是化远为近,用共情触发情感共鸣;三是化一为多,新媒体传播要具有IP意识。新闻报道选题策划被广泛运用于媒体的日常采编活动中,成为促进优质内容生产、提升报道质量、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一招”。

(四)选取独特视角,强化思想深度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党媒面临着来自各方媒体的激烈竞争,如何在新闻选题策划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道难题。而选取独特视角,强化思想深度,正是党媒破解这道难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为了避免新闻选题策划过程中的同质化问题,党媒必须持续增强新闻选题策划意识。在筛选和处理新闻素材时,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思考,以寻找那些尚未被触及或深入挖掘的新闻点。例如,面对乡村发展这样宏大的主题,党媒可以从政府工程、城镇变迁、职业发展、群众生活、干部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思考,呈现出多维度的乡村画卷。这样的新闻选题,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更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另一方面,党媒在选题策划过程中,对于重大事件、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新闻选题,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报道和描述上。作为党的舆论宣传主阵地,党媒有责任也有能力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内涵和价值,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在梳理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时,党媒需要细致入微,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深入调查、多方采访,力求还原事件的真相,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这样的报道不仅能够满足读者的求知欲,更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更重要的是,党媒还应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出发,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和评述。在传递事实的同时,更要注重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正能量。通过正面引导,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增强选题策划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策划能力

融媒体时代各种媒体传播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新闻采编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新闻内容的创新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思维和策划素养。

在融媒体思路的指引下,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依托自身专业的文化积淀,从多个角度开阔视野,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内涵和价值。要突破传统编辑思维的局限和束缚,大胆尝试利用新颖的表现形式对新闻进行整体优化。要深入了解各种融媒形式,包括图文、视频、音频等,掌握其特点和优势,以便能够灵活运用。一方面,党媒在新闻选题策划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式和报道模式,敢于尝试新的选题角度和呈现方式。选题策划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掌握受众群体的新闻偏好与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策划出既符合导向要求、时代潮流又贴近民生的新闻报道。另一方面,新闻采编人员还需要与时俱进地运用新技术融入新思想,积极探寻与民众喜好的契合点,通过倾听民声、展现民情的方式,对新闻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形成特色报道方式新机制。

结语

媒体融合背景下党媒做好新闻选题策划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党媒能否坚守舆论阵地、引领社会价值观,还直接影响到媒体的传播效果以及新闻事业的创新发展。同时,经过精心策划的新闻选题,能更好地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党媒必须高度重视新闻选题策划工作,不断提升选题策划能力和水平,促进媒体融合下党媒新闻事业高质量发展。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贵州日报报刊社理论部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特刊”宣传报道小结。

参考文献:

[1]曾艺丹.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选题策划与创新[J].传播力研究,2023(7):103-105.

[2]谢薏.媒体融合视角下选题策划对新闻采访报道的影响研究[J].东南传播,2023(11):113-115.

[3]李子金.融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策划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 2023(5):190-192.

[4]裴雨虹.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选题策划与创新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 2022(18):77-79.

[5]张耀维.“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构建选题策划新格局[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5):87-91.

[6]获奖者说融媒体报道的“爆款”这样打造出来[EB/OL].(2023-08-16)[2024-03-26].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NDEyNTU5MQ==amp;mid=2247500593amp;idx=2amp;sn=077825836921126778ca233e66ce87bfamp;chksm=fbead349cc9d5a5fd2b882f92dc81d8024f37e07652e4b3b4006556770386b56c8df63701822amp;scene=27.

标签:  新闻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