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翻译和传播的多模态语料库构建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8-25 阅读(409)

摘" 要: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中国医学与哲学,汇聚了千年古人的智慧。当前,推动中医的发展和加速其在世界舞台上的进程已刻不容缓。文章旨在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结合前沿技术与守正创新的原则,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多模态语料库能够推进中医翻译及传播的研究。同时,加强中医应用领域的探索和翻译人才的培养,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医在国际上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中医翻译;中医传播;多模态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H"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4)23-0037-06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modal Corpus for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NG Yongmei, HU Yaliu, WANG Han

(School of Humanity, 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4,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tegrates Chinese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and brings together the wisdom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ancient people. Currently, it is urg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CM and accelerate its progress on the world stage. The paper aims to conduct research deeply from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combining cutting-edge technology with the principle of preserving and innovating. Constructing a multimodal corpus could promote the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CM.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i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TC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ranslation talents c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CM in the world.

Keywords: TCM translation; TCM dissemination; multimodal corpus

0" 引" 言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其在国际间的交流与传播日益受到重视。中医翻译作为这一交流过程的关键环节,其准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中医药的国际认知度和接受度。而语料库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翻译质量、推动中医知识的国际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构建中医翻译和传播的多模态语料库,对于深化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前,中医翻译和传播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中医理论深奥,涉及大量独特的术语和概念,其翻译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中医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多种媒介和形式,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因此,构建多模态语料库,不仅可以收集和整理中医术语的多种翻译版本,还可以涵盖中医文献、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语料资源,从而全面展现中医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本文从促进中医在国际间传播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构建中医翻译和传播多模态语料库的重要性。通过系统整理和规范中医翻译内容,不仅可以为中医翻译学学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为中医学者在进行中医翻译研究时提供极大的便利。这种整合和规范化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医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更能推动中医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广泛传播,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医的独特价值和魅力。因此,构建中医翻译和传播的多模态语料库,无疑是推动中医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1" 中医翻译传播和多模态语料库的相关研究

中医翻译和传播语料库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已有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但整体上仍显不足。目前,国内关于中医英语的语料库构建有少许研究。如薛学彦[1]提出的“中医英语语料库建立的设想”、闻永毅等[2]探讨的“建设中医英语语料库的意义”,以及倪传斌[3]论述的“中医英语语料库的建库原则”等。这些研究多从宏观角度出发,旨在为中医英语语料库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和方向。

然而,在中医翻译和传播领域,多模态研究尚属新兴课题。近年来,多模态概念逐渐被引入交际和文化相关的翻译理论中,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多模态翻译能够打破传统翻译的文本局限,将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模态纳入研究范畴,从而探索更加复杂、全面的翻译活动。目前,已有一些学者通过具体的译本探析多模态翻译,如张瑜[4]、吴平[5]、李庆明[6]、郭泓志[7]等人的研究,这些研究为中医翻译的多模态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尽管中医翻译和传播的多模态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至今已开发或正在建设的语料库大多聚焦于中医文献与术语等书面语料,规模相对较小,且主要应用于英译和术语标准化研究。从教学实践研究角度出发的语料库建设更是少见,仅有杜雪琴等[8]的“小型中医英语口语语料库构建研究”等少数探索。此外,关于中医药传播方面的多模态语料库更是寥寥无几,目前仅有王越等[9]的“自媒体APP中医药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研究”以及段昕妤[10]的“中医药英文报道的多模态语料库构建和研究——以CNN和BBC为例”等少数研究。

综上所述,中医翻译和传播的多模态语料库研究仍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研究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索和实践,为中医翻译和传播的多模态语料库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中医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2" 中医翻译和传播多模态语料库构建

中医翻译和传播的多模态语料库构建的整体设计思路旨在从全局出发,对语料库的构建进行全面规划与设想。这一设计思路主要涵盖语料库的规模、功能定位、文本类型以及多模态元素的整合等多个方面:

1)在规模方面,考虑到中医翻译和传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语料库将定位于中型规模,以确保覆盖足够广泛的中医术语、文献以及多媒体资源,同时避免过大的规模带来的管理和维护难题。

2)在功能定位上,该语料库将主要用于支持中医翻译的实践与研究,以及推动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通过提供丰富、准确的中医翻译实例和多媒体资源,帮助翻译人员提高翻译质量,同时为中医国际交流提供有力的支撑。

3)在文本类型方面,本语料库将包括中医经典文献、现代中医论文、中医临床案例等多种类型的文本,以全面反映中医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同时,还将整合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模态元素,以呈现中医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视频文本情况如图1所示。

4)在多模态元素的整合上,本语料库将注重文本与图像、声音等多种模态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不同模态元素的标注和关联,实现多模态信息的互补和增强,从而更全面地展示中医的知识体系和文化内涵。

2.1" 构建过程

2.1.1" 采集内容

中医翻译和传播的多模态语料库需要涵盖更为广泛的信息类型,包括语音、视觉以及其他背景声音等多种模态。这样的语料库不仅包含了音高、声强、音色、音长等语音信息,还涵盖了副语言信息,如停顿、填充、犹豫等表达细节,以及视觉信息,如视频中人物的表情、手势和场景等。以上这些可以共同构成中医翻译与传播的多模态语料库。

为了确保多模态语料库的全面性和代表性,本研究收集了多方面的数据资料。中医典籍的英译本(如《黄帝内经》,大约10万词)、CGTN的中医药宣传片(如“本草中国”,12集视频大约600分钟)以及中医故事的多模态英文资料(如中医经典药方,大约250分钟视频;名医故事,大约100分钟视频;以及中医抗疫故事,大约500分钟等)。资料情况如图2所示。

2.1.2" 标注方法

ELAN(EUDICO Linguistic Annotator),这款由荷兰马普心理语言文字学科研所精心打造的语言标注工具,在语言学领域享有广泛的声誉,备受学者们的青睐。其独特之处在于,ELAN能够同步标注多种文件类型,如影视和语音文件,进而支持构建、剪辑、可视化和查找等多项任务。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软件还集成了多媒体后期制作功能,如声音处理,甚至能够处理语句、手语、姿势等多样化的语料,如图3所示。

鉴于ELAN软件的卓越性能和多功能特点,本研究团队决定采纳其作为技术平台,用于构建中医翻译和传播多模态语料库。这一决策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医翻译与传播的研究水平,更为后续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运用ELAN软件,研究人员将能够更高效地标注和处理中医翻译与传播的相关语料,进而推动中医学术的全球化进程。期待通过这一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医的独特魅力,进而促进中医学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具体的标注内容如表1所示。

2.1.3" 语料的转写与标注

建设语料库的关键环节是对大量的视频、音频进行转写与标注。本语料库采用的语音文件转写软件为迅捷语音转文字。标注是指利用各种标签对语料库中的文本的各种属性加以标记。最常见的包括元信息标注、词性赋码、句法标注、语义标注、语用标注、语音标注、语误标志等。本语料库的标注采用ELAN软件,对多模态语料库进行多个层级标注。具体过程如下:

1)启动ELAN6.0,点击新建并导入视频。

2)点击“层”并输入层名、参与人、标注人、日期等信息;选择default,可以更改“层”属性,并输入新的标注信息。

3)点击标注,设置标注段。左键点击进度条,拖动鼠标到目标位置,鼠标再次点击进度条,形成一个标注段,双击标注段并进行命名。

4)点击文件,并点击保存。

具体操作过程如图4和图5所示。

2.1.4" 语料库的修正

最后再次核验语料库存在的问题,检查是否存在标注时段有误、标注信息误填等情况,并进行修正,最终形成中医药多模态语料库的雏形,将最终的MP4文件及标注转写语料EAF文件进行存储,如图6所示。

2.2" 中医翻译和传播多模态语料库可应用范围

当按照以上设计的方案,完成了语料整理、转写与标注等工作之后,中医翻译和传播的多模态语料库完成初步建设,进而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AntConc检索软件导出索引行,从词语、句法、意义等层面分析语言内部结构规律。如可以查看中医英语中是否有一些和通用英语比较的关键词,可以发现中医英语中独有的词汇和词汇意义。具体操作如下:

1)先把中医翻译和传播中的词频搜索出来。

2)导入通用英语语料。

3)点击Tool Preferences,下拉点击Keywordlist。

4)点击Apply,生成关键词表。

5)导出关键词表。

操作步骤可参看图7。

同时,利用ELAN软件对音视频等进行标注,具体标注编码如表2所示。

研究者可以从语音、语调以及停顿等方面分析中医英语口译特征,为中医翻译和中医口译提供帮助,具体特征如图8所示。

在当今社会,多学科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多模态集合语言学、计算机学和统计学等多学科的优势,为中医翻译和传播的深化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医翻译和传播多模态语料库作为收集相关语言材料的数据库,不仅利用计算机原理和统计学知识优化了研究效率,还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一个系统且具有鲜明代表性的知识库。

相较于传统的文本语料库,多模态语料库在实时性、完整性和多样性方面表现出色,更能满足当今学习与研究的需求。其鲜活性源于从多方面出发的综合性考量,使得各界人士能更全面地学习和了解中医药。这一语料库的建设,不仅为中医在国内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还促进了中医文化的广泛传播。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传承发展传播关乎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中医翻译和传播方面的应用型研究,并加强对中医翻译人才的培养。通过做好中医翻译和传播多模态研究,注重多学科结合,我们有望抓住机遇,让中医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3" 结" 论

身处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中医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与前沿技术相融合。本文致力于将中医翻译与传播与多模态语料库翻译相结合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中医翻译、传播和普及推广的有效方法。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加强中医翻译与传播的应用型研究,从而促进中医知识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与深入理解,为中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目前,我们所搜集的语料以中医药故事和宣传片为主,这些资料为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然而,中医英语教学语料却相对匮乏,这在中医全球化的进程中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将加大力度收集中医英语教学语料,以充实研究数据。

综上所述,尽管中医英语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不断完善和优化。我们应提高语料库建设质量,丰富研究方法,以期更全面地支持中医英语的翻译与传播。在此过程中,我们需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英语研究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薛学彦.中医英语语料库建立的设想 [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6):482-485.

[2] 闻永毅,樊新荣.浅谈建设中医英语语料库的意义 [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5):76-77.

[3] 倪传斌.中医英语语料库的建库原则 [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3):7-8.

[4] 张瑜.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川剧剧本英译——以川剧《巴山秀才》为例 [J].四川戏剧,2019(3):81-84.

[5] 吴平.《骆驼祥子》译本封面的多模态符际翻译研究 [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0(2):144-153.

[6] 李庆明,张玉涵.秦腔汉英多模态双语语料库构建与应用 [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6(3):102-107.

[7] 郭泓志.多模态视角下的文化类节目翻译策略——以《典籍里的中国》字幕翻译为例 [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23.

[8] 杜雪琴,窦川川,晏丽,等.小型中医英语口语语料库构建研究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9):1315-1318.

[9] 王越,彭咏梅.自媒体APP中医药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研究 [J].现代信息科技,2022,6(16):6-9.

[10] 段昕妤.中医药英文报道的多模态语料库构建和研究——以CNN和BBC为例 [D].南昌:江西中医药大学,2022.

作者简介:彭咏梅(1980—),女,汉族,江西宜丰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多模态研究和中医翻译;胡亚柳(1996—),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多模态研究和中医翻译;王涵(2001—),女,汉族,黑龙江双鸭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多模态研究和中医翻译。

标签:  语料库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