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known 发布于 2025-08-25 阅读(290)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5)07-0138-07

Abstract: With the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enterprise digita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has becomeacrucial tool for enhancing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optimizing resourcealocation,assisting in decision-making,and improvingoperational eficiency.The platform integratesthedata fromtheOfficeAutomation (OA) systemand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 (ERP)system,conductsdata goverance throughBigData technology,andrealies the integration,cleaning,analysis,ndminingofdatasupportingeterprses inmakingefcientdecisionsandimplementigried management.Ipracticalaplications,varioustypesofdataintheenterpriseproductionandoperatioarepresentedintheform ofvisualreports,whichfacilitatesmanagersquickrespondtothemarketnhancestheoperationalefciencyandreducesthe operation costs of the enterprise.

Keywords: digitization; Vue; SpringCloud; Big Data;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0 引言

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与机遇。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不仅需要拥有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更需要具备高效、灵活且智能的管理体系。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作为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的产物,正逐步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往往受限于信息孤岛、决策滞后、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而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通过集成企业内部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等核心信息系统,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了数据的全面整合与高效利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平台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治理与分析,挖掘出隐藏的商业价值,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精准、实时的信息支持,助力企业实现高效决策与精细化管理。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创新方案,旨在优化企业对OA系统及ERP系统数据的管理。该方案首先构建企业业务知识模型,然后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步骤,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与挖掘形成结构化的业务知识库。为了将这些知识以更直观的可视化方式呈现给管理者,我们开发了一个可视化的企业经营管理平台,平台前端采用渐进式Vue 框架、后端采用SpringCloud的分布式微服务框架,数据库采用开源且高性能的MySQL数据库。通过这一平台,企业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与决策质量,确保数据资源被充分利用,并增强数据的可见性、可用性和操作性。

1 研究概述

1.1 平台概述

本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是一个集成了多维度数据分析与管理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深度挖掘和分析企业运营数据,为企业提供全面、精准且实时的业务洞察。该平台基于先进的B/S架构,融合了Vue等前端技术与SpringCloud等后端技术,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该平台能够无缝集成企业内部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等核心信息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全面共享和高效交换。通过多维度报表和可视化图表,平台能够直观展示企业的运营状态,帮助企业高层快速了解整体运营情况,为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平台覆盖了公司运营情况的全方位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集团考核指标分析、产值完成情况分析、合同转化率分析、采购事项收入支出分析、效能分析、预算分析以及应收款项分析等关键业务领域。平台整体界面如图1所示。

图1平台整体界面

该平台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实时跟踪并展示企业的各项运营数据,帮助企业准确掌握生产进度、优化生产计划并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通过深度分析合同、采购、预算等关键数据,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和建议,助力企业实现高效决策和精细化管理。

1.2平台设计技术概述

1)B/S架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蓬勃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网络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它被视为C/S架构的一种革新与演进。在此架构体系中,用户的工作界面主要依托WWW浏览器来展现,前端浏览器仅承担极少部分的事务逻辑处理,而绝大部分的核心业务逻辑则在服务器端完成,从而构建了一个清晰的三层结构体系。这种设计极大地减轻了客户端电脑的负担,使得系统维护与升级变得更加方便[1]。

2)Vue.js框架是一个以数据驱动为核心、注重用户交互体验的渐进式Web开发框架。与其他前端框架相比,Vue.js采用了自底向上的设计理念,通过数据双向绑定和组件化的方式来构建单页面应用。Vue.js的一大亮点在于其使用了虚拟DOM技术来渲染页面,避免了频繁操作真实的DOM元素,从而大幅提升了页面的渲染性能和整体的用户体验[2]。

3)SpringCloud框架是一套基于Java的框架集合,它专注于简化分布式系统的开发流程。SpringCloud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工具和框架,旨在满足分布式系统在注册、负载均衡、监控以及配置管理等方面的需求。通过SpringCloud,开发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构建一个稳定、高效的分布式系统环境,为外部数据的接入提供丰富的连接节点,从而满足互联网空间的广泛部署与连接需求[3]。这种体系化的设计使得SpringCloud成为构建现代分布式应用的理想选择。

4)消息中间件的核心功能包括消息队列管理、消息路由、消息过滤、负载均衡和持久化等。通过消息队列,系统可以将任务或数据以消息的形式异步传递,从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扩展性[4]。RabbitMQ是一个开源的消息中间件,它实现了高级消息队列协议(AMQP),支持多种消息传递模式,如点对点、发布/订阅等。RabbitMQ以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和易用性著称,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用于实现系统的异步通信、解耦和流量削峰填谷等功能。

1.3 数字化概述

数字化技术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信息、数据等转化为数字形式,并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处理、传输、存储和分析的一系列技术手段。这些技术广泛涵盖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其核心目标在于提升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加速信息传输和处理速度,进而推动社会和经济的高效发展[5]。在企业经营管理领域,数字化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是一款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典型应用。这一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全面优化和革新。它通过采集、整合、分析和挖掘企业各项运营数据,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推动企业经营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具体来说,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具备以下显著特点:

1)数据驱动。平台以数据为核心,深度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精准捕捉并深入挖掘企业运营数据中的潜在价值,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日常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2)集成化。平台集成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销售管理等众多管理功能,实现了企业各项业务的全面管控和精细化运营。这种集成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促进了企业内部的协同合作。

3)智能化。平台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企业运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例如,通过智能预测和决策支持功能,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分析和销售策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工作流程,平台能够降低人为错误,提高运营效率。

4)可视化。平台提供丰富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将复杂的运营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直观展现,使得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够快速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决策。

5)可扩展性。平台采用先进的架构设计和技术框架,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开发和功能扩展,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通过数据驱动、集成化、智能化、可视化和可扩展性等特点,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突破性的变革,推动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分为前端展示层、后端服务层、数据处理层和数据存储层。前端展示层采用Vue.js框架构建响应式用户界面,提供丰富的交互功能和数据可视化展示。后端服务层基于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实现业务逻辑的分布式部署和弹性扩展,具备日志审计和权限管理机制。数据处理层采用Spark大数据处理框架,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挖掘,为后端服务层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持。数据存储层采用Redis和MySQL,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整体架构设计图如图2所示。

图2整体架构设计图

2. 1 前端展示层

前端展示层采用Vue.js前端框架,构建响应式、用户友好的用户界面。界面设计注重用户体验,提供丰富的交互功能和数据可视化展示,如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便于用户直观地理解数据和业务趋势。

前端展示层负责呈现各类业务报表、分析图表和自定义视图。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浏览、查询和导出数据,同时设置个性化报表和视图。同时,前端展示层还支持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如OA、ERP等,实现系统的无缝对接和展示。前端开发目录结构如图3所示。

图3前端开发目录结构

2.2 后端服务层

后端服务层采用SpringCloud等微服务架构,实现了业务逻辑的分布式部署和弹性扩展,让系统能够灵活地应对企业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其中,Nacos作为服务注册中心,提供了动态服务发现、配置管理和服务管理功能,是构建微服务应用不可或缺的服务基础设施[。通过RabbitMQ与集群中各服务实例交互,将请求派送到具体的服务实例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返回至前端,实现负载均衡[]。

后端服务层负责处理前端请求,执行数据分析、业务规则验证等任务,并返回处理结果。该层还负责与其他系统(如OA、ERP等)进行数据交换和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协同工作。同时,后端服务层还具备完善的日志审计和权限管理机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后端开发目录结构如图4所示。

图4后端开发目录结构

2.3 数据处理层

数据处理层采用Spark大数据处理框架,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挖掘。相对于传统流程不能解决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近年来流行的Hadoop平台处理数据挖掘任务效率低下的状况,大数据平台Spark基于内存计算、灵活性高、通用性强,对数据挖掘算法的实现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8]。数据处理层负责从各种数据源(如ERP、OA系等)采集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整合,为后端服务层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同时,该层还支持数据分析和挖掘功能,能够发现数据中的隐藏规律和趋势,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和建议。Sprak运行流程图如图5所示。

2.4 数据存储层

数据存储层采用NoSQL数据库Redis和关系型数据库MySQL,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存储。Redis是一款开源的、网络化的、基于内存的、可进行数据持久化的Key-Value存储系统[。

MySQL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体积小、速度快、开放源代码等特点,支持多线程和多用户,成为企业应用的Web系统中后台数据库的优先选择。这些技术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10]。数据存储层负责存储各类业务数据、分析结果和元数据。同时,该层还支持数据的备份、恢复和容灾功能,确保数据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恢复和重建。

3 平台功能介绍与展示

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是一个集成了多维度数据分析与强大业务洞察能力的综合系统。它旨在通过整合企业各项运营数据,以直观、可视化的方式全面展示企业的运营状态,从而为高层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的有力支持。该平台不仅涵盖了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还针对集团企业的特殊需求进行了优化,实现了高效管理和协同。

3.1企业运营情况综合分析模块

企业运营情况综合分析模块是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的中枢神经,它深度融合了企业的招投标、项目、合同及应收账款等多维度数据,通过精心设计的报表与可视化图表,将企业的运营全貌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给管理者。

该模块通过对这些关键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提炼出考核产值、合同额、两金压降、效能比等一系列反映企业运营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如同企业的晴雨表,能够帮助管理者迅速把握企业的运营脉搏,识别出潜在的机遇与挑战。

同时,模块还具备趋势预测能力。通过对月度趋势、投标行业分布、合同规模等数据的分析,管理者可以洞悉企业的运营节奏,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向,从而为企业制定和调整战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更重要的是,该模块还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数据驱动的时代,任何决策都应以数据为基础。企业运营情况综合分析模块正是通过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数据,助力管理者做出更加明智、高效的决策,

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运营情况综合分析模块是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强大的数据整合与分析能力,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直观、实时的运营视图,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运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企业运营情况综合分析如图6所示。

图6企业运营情况综合分析

3.2集团考核指标分析

针对集团企业的特殊需求,平台提供了详细的考核指标分析功能。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KPI(关键绩效指标)和OKR(目标与关键成果)。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深入分析,企业可以准确评估各部门、各子公司的业绩,实现企业内部的高效管理和协同。这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确保集团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3.3产值完成情况分析

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具备实时跟踪与全面展示企业产值完成情况的能力,其分析深度与广度覆盖了业务板块分析、部门绩效剖析以及趋势预测等多个维度。通过对考核指标、预算收入以及各业务板块完成情况的细致数据分析,平台为企业提供了详尽的运营快照。

不仅如此,该平台还具备强大的历史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基于近几年的收入数据,进行深入的趋势分析和预测。这种跨时间轴的数据洞察,有助于企业识别长期的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动态,为未来的战略规划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生产管理方面,平台通过实时跟踪产值完成情况,使企业能够精准掌握生产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这种即时反馈机制,促使企业能够迅速调整生产计划,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的提升,不仅意味着企业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生产任务,更代表着企业能够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该平台,企业能够实现从数据洞察到生产优化的闭环管理,推动企业的持续成长与升级。

3.4 合同转化率分析

通过该平台,我们能够精确计算并追踪企业近十年和近五年的合同转化率,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企业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业务转化效率,还能揭示出市场趋势的变化和客户需求的演变。这样的长期视角,使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为未来的战略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平台还具备对总部各部门和各分支机构合同转化率的详细分析能力。这种细粒度的数据洞察,使企业能够深入了解不同部门在业务转化方面的表现,识别出高转化率和低转化率的原因。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制定针对性的销售策略至关重要。

此外,通过持续监测合同转化率的变化情况,企业可以及时调整和优化运营策略,确保业务转化效率的持续提升。这种动态的管理方式,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力。

3.5 采购事项收入支出分析

企业采购事项分析平台通过详细记录和分析采购成本、收入及支出等关键数据,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该平台能够精准追踪每一笔采购事项的成本,帮助企业实现采购成本的严格控制。通过对历史采购数据的分析,企业能够识别出采购过程中的成本节约点和潜在浪费,从而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不必要的支出。同时,平台还具备对未来收支趋势的分析能力。通过预测未来的采购需求和支出情况,企业能够更好地规划资金流动,确保供应链的顺畅运行。这种前瞻性的管理方式,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稳定的财务支持。

企业采购事项分析平台在控制采购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提高盈利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3.6 效能分析

效能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涵盖了企业各部门上缴情况、人均产值、人均上缴等多个关键指标,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深度剖析和趋势预测,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运营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在效能分析中,企业各部门的上缴情况反映了各部门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对比和分析,企业能够识别出高效益部门和潜力部门,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人均产值和人均上缴则是衡量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和贡献度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和分析这些指标,企业能够了解员工的工作效能和产出情况,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薪酬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效能分析还具备对未来趋势的预测能力。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建模和分析,企业能够预测未来的效能变化趋势,为未来的战略规划提供数据支持。这种前瞻性的管理方式,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效能分析不仅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各部门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情况,还能够衡量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贡献度,并为未来的战略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3.7 预算分析

预算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的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不仅从时间维度上细分为季度预算、月度预算及年度预算,而且在功能层面上进一步区分为经营活动预算、科研类预算及项目预算等多个维度。这种细致且全面的分类方式,实质上为企业构建了一个既全面又系统的财务规划与分析框架。

通过这一框架,企业能够更为精准地把握其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从而在时间跨度上实现短期与长期财务目标的有机衔接。同时,从功能角度的细分,使得企业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算策略,进而提升财务管理的精细度和实效性。在经营活动预算中,企业可以针对销售、生产、采购等环节制定详细的预算规划,从而确保日常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科研类预算和项目预算的制定,则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8 应收款项分析

应收款项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综合考量了两金(住房公积金与企业年金)总体情况、应收账款、保证金及应收票据等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审视自身财务状况的视角。

两金总体情况的分析有助于企业理解员工福利成本及其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确保合规性的同时,也为优化员工福利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持。应收账款分析通过深入剖析应收账款的构成、账龄及回收情况,揭示了企业的资金回笼能力和客户信用状况,为信用政策的调整及催收策略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保证金情况的分析则聚焦于企业作为债权人,通过保证金这一经济担保形式来保障合同履行的能力。它反映了企业的风险控制意识及合同管理效率,为合同策略的调整提供了参考。应收票据情况的分析,特别是对其总额、类型及到期日的审视,有助于企业预测现金流变化,优化票据管理,降低流动性风险。

4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该平台通过集成企业内部的办公自动化(OA)、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核心信息系统,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的全面整合与高效利用,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精准、实时的业务洞察。

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数据驱动的特性。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治理与分析,挖掘出隐藏的商业价值。这些数据不仅涵盖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供应链等各类数据,还包含了员工福利成本、客户信用状况等多维度信息。通过可视化报表和图表,管理者能够直观了解企业的运营状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从而显著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在功能模块方面,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涵盖了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从集团考核指标分析到产值完成情况分析,从合同转化率分析到采购事项收入支出分析,再到效能分析、预算分析和应收款项分析,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支持。这些功能模块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准确评估各部门、各子公司的业绩,实现内部的高效管理和协同,还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和建议,助力企业实现高效决策和精细化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该平台,企业能够实时跟踪和展示各项运营数据,准确掌握生产进度,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平台还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和建议,帮助企业制定和调整战略,应对市场变化。这些优势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迭代,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服务业,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升级。这将为企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丰厚的回报。因此,企业应该积极拥抱数字化技术,构建自己的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以应对未来的市场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李迎国.基于三层B/S架构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国高新科技,2024(14):13-15.

[2]孙卫真,孙星,向勇.前端渲染函数调用图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22,43(1):277-286.

[3]郭敬东,刘文亮,罗富财,等.基于轻量级微服务架构的设备运行信息可视化交互系统[J/OL].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5:1-5[2025-04-0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474.TP.20241023.1251.010.html.

[4]刘常乐.面向电子商务系统的消息中间件研究与设计[D].秦皇岛:燕山大学,2022.

[5]贾雪磊.基于消息中间件与深度注意力融合网络的日志异常检测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

[6]金武泽,廖荣华,周芙蓉,等.基于WebGIS和微服务技术的污染场地信息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农业信息,2024,36(5):99-111.

[7]崔伟灿,陈佳伊,陈卓,等.一种基于WebSocket与Nginx和RabbitMQ的负载均衡设计方案[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2,35(12):57-58.

[8]宁永恒.基于Spark的若干数据挖掘技术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2015.

[9]崔翔.数据库软件设计中的安全策略分析[J].电子技术,2024,53(11):56-57.

[10]朱常鹏,李刚.基于原生云的MySQL服务系统研究与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3,20(4):83-85.

作者简介:胡庆(1994一),男,汉族,河北保定人,助理工程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孙黛诺(1998一),女,汉族,天津人,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标签:  企业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