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腔声声传时空音韵剧团悠悠展巴蜀风姿

known 发布于 2025-09-19 阅读(355)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那么川剧究竟源于何时?川剧声腔有什么样特色?自1982年,中共四川省委提出“振兴川剧”至今,川剧发展又如何?

四川戏剧文化传统可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两汉的角抵百戏,为早期川剧艺术形式奠定基础。至唐五代,形成“蜀戏冠天下”的局面。至明清时期,移民入川、会馆林立,南北声腔剧种汇聚衍变,与四川各地方言土语、民歌小调相融合,逐渐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川剧。据各方文献:明代时期“出现”了川剧,清代初期“诞生”了川剧,清代中期“形成”了川剧。在晚清至民国年间,川剧以四川的河道分布为依托,逐步形成川西坝、资阳河、川北河、下川东四大流播区域,在艺术上也受艺术传承和方言语音的影响,渐次演变为各具特色的四大流派(俗称“四条河道”)。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交通不断发展,艺术交流日益频繁,川剧的河道之分也随之淡化,但它对川剧起到了推动发展作用。

川剧在数百年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艺术传统。川剧是集高腔、胡琴、昆腔、弹戏、灯戏五种声腔为一体的剧种,其中高腔源于弋阳诸腔,高亢婉转;胡琴源于徽调、汉调,咿唔如语;昆腔源于苏州昆曲,典雅妙曼;弹戏源于陕西秦腔,激越沉雄;灯调源于四川本土,俚俗活脱,色彩斑斓而又统一于川剧的剧种风格。五种声腔中,尤以帮、打、唱结合的高腔音乐最具特色,在中国戏曲高腔系统中堪称独步。川剧语言生动活泼,俏皮多姿的四川话,幽默风趣,让川剧喜中带诗,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无怪乎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评述川剧“川丑都有书卷气……往往是闲中著色,轻轻一笔,使人越想越好笑。”川剧有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六千多个,有继承明传奇的众多传奇故事剧,有沿袭地方戏的大批历史演义剧,近现代尤以魏明伦、徐棻等人创作的剧作为代表,乡土气息浓郁,独具巴蜀文化的奇异风彩,素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雅俗共赏的文学品格享誉中国剧坛。

2022年,是“振兴川剧”40周年。《现代艺术》特邀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担任“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主讲嘉宾,为观众带来“文化强省建设中的文艺力量——从川剧振兴说起”的主题分享;2022年9月,新编川剧《草鞋县令》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并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华大奖,这也是继2007年川剧《易胆大》获得文华大奖之后,时隔15年后再度获此殊荣,《现代艺术》特别报道传统文化之美" 惟民至上之心新编川剧《草鞋县令》多维述评”(详见《现代艺术》2022年9期)。2023年7月10日,《现代艺术》参与主办的“四川戏剧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就振兴川剧40年经验与成就、四川戏剧发展瓶颈与问题对策及评论助推戏剧振兴方法路径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助推川剧振兴,《现代艺术》本期特别推出川剧专题,分为“理论探讨”和“剧团展示”两个部分,“理论探讨”涉及川剧的咏叹艺术、川剧声腔体系、川剧老旦声腔、大型川剧音乐、川剧高腔、川剧动漫IP打造,以及体验经济视域下川剧艺术中心综合体设计探究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剧团展示”部分,展示了川剧“四大河道”等具有代表性的四川省川剧院、成都市川剧研究院、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泸州市非遗传习保护所、合江县川剧团、德阳市川剧团、遂宁市川剧团、南充市川剧团、邻水县文化馆(邻水川剧)等各级各类九大川剧院团,展示他们近年来,在出人、出戏,在四川文化强省建设中积极探索的成果。

川腔声声传时空音韵,剧团悠悠展巴蜀风姿。从这些理论探讨的文章和剧团展示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历经三百多年沧桑的川剧,正在以更加鲜活的模样展现新时代的光彩……“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这是新时代川剧人的《回答》。

标签:  川剧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