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开始认识到森林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加强森林建设,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了我国林业的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突出。基于此,简要介绍新时期加强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3-0184-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逐渐累计显现。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森林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作用。现阶段,我国森林覆盖率不断上升,营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不理想、防治成本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也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在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病虫害类型。而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将对我国森林资源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在新时期加强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对新时期加强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营林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加强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林业的发展[1]。在林业建设工作中,病虫害防治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对森林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以往的林业建设中,由于人们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重视,导致病虫害问题十分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了林业的健康发展,还制约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从林业建设角度来看,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森林病虫害发生概率[2]。通过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仅可以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还能有效提高林木成活率。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增长,通过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含量,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提高人们居住环境质量[3]。
2"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
2.1" 营林结构相对单一
现阶段,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营林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营林技术,营林结构相对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提升[4]。特别是在一些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区域,由于缺乏专业的营林技术人员,导致在对营林技术进行应用时出现较多问题,出现营林结构不合理、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到位等情况。虽然传统的营林技术能够促进林业工作效率提升,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树种单一、营林结构不合理,导致森林病虫害出现频率提高。此外,我国部分地区由于资金和技术限制,在对林木进行培育时未能充分考虑到病虫害防治问题,导致林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特别是一些珍贵树种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需要转变理念,应用先进的营林技术,合理选择树种,营造混交林,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森林的抗病虫能力,以减少森林病虫害发生,促进林业健康发展[5]。
2.2" 营林技术水平整体有限
目前我国营林技术水平有限,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不够,且营林工作人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病虫害防治知识,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从而导致病虫害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6]。此外,由于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时间较短,相关技术与设备相对落后,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病虫害难以做到全面监测。在传统营林工作中,工作人员更多关注林木种植情况的验收、苗木质量的验收、林木培育结果等方面,对病虫害防治工作并未予以足够重视。对此,营林工作人员应将病虫害防治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不断提升森林病虫害检测能力及病虫害防治能力[7]。
2.3" 病虫害根治难度高
在营林工作中,病虫害的发生会给森林资源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新时期,需要高度重视营林工作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但现阶段,我国营林工作中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诸多问题[8]。一方面,当前病虫害防治多采用化学防治,这种方法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会对森林资源产生破坏,导致生态失衡。另一方面,森林病虫害的根治难度较大,一些病虫害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与适应能力。例如。松材线虫以及美国白蛾等都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传播速度快、防治难度大,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与设备支持,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设备,导致病虫害防治难度较高。
3" 营林工作中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对策
3.1" 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树种,同时加强树木检疫,保证林木的质量。其次,要采取合理的营林措施,对林木进行科学管理,提高树木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对树木的危害。再次,根据不同病虫害类型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例如,对于松毛虫、天牛等害虫可以采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对于刺蛾、黄刺蛾等害虫可以采用人工捕杀方式;对于杨扇舟蛾、红杨扇舟蛾等害虫可以采用灯光诱杀方式;对于天牛可以采用毒签插入树皮内进行防治。最后,要对气候和虫害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从而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同时,应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才能更好地预防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3.2" 提升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
为进一步加强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要增强营林工作人员的森林保护意识,使其充分了解病虫害的危害,提升其对病虫害防治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日常的林业工作中,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营林工作人员的森林保护意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发挥其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势,广泛传播有关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知识和相关信息,使营林工作人员了解森林病虫害的危害、防治重要性及防治措施。
其次,要加大对营林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普及森林病虫害防治知识,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丰富营林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提高实践技能,以切实保护林业建设成果,保障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此外,加强队伍建设,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各类补贴制度等措施,吸引专业人才,提升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促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最后,要提升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不断提高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引入国内外先进的防治技术,如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从而有效增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
3.3" 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预报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进行科学预测和预报。在病虫害发生前期,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雷达、传感器)对其进行及时的监测与预报,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于已发生的病虫害,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病虫害的种类、数量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例如,利用智能虫情监控系统(图1)进行虫情测报;在虫害发生初期可采取人工捕捉或释放天敌的方式进行防治;在虫害严重时,可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式进行处理。
3.4" 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防治方法,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可以根据害虫的不同特点,利用相应的天敌进行有效防治。例如,利用捕食螨、草蛉等,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林木造成的破坏。还可以利用微生物杀虫剂进行防治,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害虫,且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例如,以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为有效成分来混配生物制剂,能够有效防治天牛等害虫。同时,可以将生物药剂加入农药中,以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3.5" 加强森林病害监测
为进一步加强森林病害监测,可以设立监测点,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病害进行预警,并通过定期巡查,对林区的病害进行检测和防治。
首先,对林地进行定期巡查,以便能及时检测到病害,并采取适当的防治对策,避免病害传播,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其次,在重要地段设置监测点,加大病害监测力度,及时掌握病害种类,以更好地了解病害的发生、发展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并通过计算机技术,构建病害信息库,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
最后,引入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及专业设备,提升森林病害监测效率。通过卫星和无人机等获取的高分辨率图像,不仅可以快速了解森林覆盖范围和变化情况,还可以检测植被的生理指标、叶片状况等,进一步提取有关病害的信息,从而判断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趋势,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此外,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病害历史数据、气象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可以建立森林病害预测模型,实现对森林病害的早期预警,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3.6" 加强检疫,严防外来物种非法入侵
在营林工作中,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可以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一方面,应该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要对检疫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森林植物检疫是预防和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深入贯彻《植物检疫条例》,进一步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严防危险性病虫害的传入和传播。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外来物种的防范工作,从根源上降低外来物种入侵的概率。在引进外来树种时,需要做好严格的筛选工作。若发现新传入危险性病虫害,应当及时处理,采取封锁、扑灭等措施,禁止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造林,以确保营林质量,保障林业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森林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国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森林病虫害会影响森林资源的正常利用。因此,在新时期,需要提高对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实施严格的检疫制度,综合利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提升营林工作质量,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堂清,王竹信.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2024,30(6):53-56.
[2]" 李海军.无人机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对策[J].广东蚕业,2024,58(1):65-67.
[3]" 赵荣.林业种植中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有效路径[J].河北农机,2023(24):147-149.
[4]" 郭光明.甘肃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22):243-245.
[5]" 马文杰.病虫害防治技术在不同森林类型中的适用性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10):148-150.
[6]" 杨凯莉.洮河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探析[J].南方农业,2023,17(18):243-245.
[7]" 蔺忙碌.环境因素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9):242-244.
[8]" 张麦琴.生物防治技术在陕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3,17(16):18-20.
作者简介:罗立斌(1983— ),男,汉族,广东惠州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