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绿化与现代园艺的有机结合路径探索

known 发布于 2025-07-17 阅读(375)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5-0118-03

0引言

园林绿化一直是人类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建筑中,十分重视园林绿化,注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园艺在引入生态与艺术审美元素后,园林绿化工作更加注重服务功能,能够改善局部自然景观,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将传统园林与现代园艺有机结合,在保持传统文化审美基础上,引入现代园艺设计方法与理念,打造契合当代文化审美的园艺风格,是当前园林绿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1传统园林绿化的风格与特点

1.1小品景观丰富多彩,充满空间感

传统园林绿化中不仅包含自然景观,还注重引入榭、楼、斋、亭、舫等小品景观建筑,丰富园林的建筑主体,从而营造多变的园林景观,根据不同的主体来诠释园林哲学思想,从而达到反映居住者思想的目的。我国传统园林绿化中注重运用造型、色彩,营造不同的空间感,从而丰富情调,在发挥建筑实用功能的同时,衬托园林绿化特点,达到合理运用空间的目的。例如,我国传统园林绿化中,讲究山水与植物的虚实结合,通过山水等自然景观营造具有立体感的园林空间,同时搭配以亭、台、楼、榭等小品景观,将原本平面的园林绿化转变为立体化的园林绿化,体现特殊的审美韵味与情感寄托,从而将园林绿化与整个建筑统一起来。

1.2注重意境与情趣

我国传统园林景观中的艺术风格与审美取向,通常代表着独有的意境与审美情趣,不同的园林主题,所呈现的园林景观截然不同。例如,我国园林文化的代表——苏州网师园(图1),以渔隐为主题,以湖泊为主体,以山林为背景,营造湖山相映的景象。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花鸟、山水等所构建的艺术空间,反映出设计者对山水的特殊情怀。我国一些皇家园林则大气辉煌,在意境上更加注重皇家的尊严与气势。在审美情趣上,传统园林绿化注重含蓄娟秀,主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能够从景观一角呈现出整个园林风貌。此外,我国园林绿化深受传统诗词文化的影响,希望打造出与诗文韵味相近的景观园林,从而实现寓情于景的目的。在我国传统园林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意境与审美情趣,通常与园林的建造呈现高度相关性。

图1苏州网师园

1.3强调师法自然

我国传统园林绿化不仅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还受到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影响,在园林绿化中尊重自然,强调园林景观应当按照自然地理风貌进行设计,最大限度还原自然景观,从而契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园林绿化中,强调师法自然,将传统园林建造与周围环境完全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艺术特色的园林景观。一些传统园林绿化依托于当地的自然景观与植被,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再利用。从园林绿化风格看,一些传统园林景观呈现出自然景观的特点,在降低设计与建设成本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园林绿化更具生命力与活力。

1.4注重文化与哲学,自然材料与手工技艺高超

传统园林景观深受哲学与文化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在传统园林景观中,由于空间的限制,如何使景观呈现更具感染力,通常需要经过多重构思。例如,我国传统园林景观营造多运用“借景”的方式,将远方的山水与园林景观融合,从而扩展了园林的视觉界限,增强景观的层次感与丰富感。我国部分园林绿化还深受佛教思想影响,采用对称设计,风格极简,通过园林绿化来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们在进入园林后获得内心的平静。此外,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我国传统园林采用了大量传统建筑材料,就地取材,营造出与自然景观相近的艺术风格。通过手工艺人高超的技艺,将普通的石头、木材、植物制作成多种形式的景观绿化材料,增加园林的独特性与艺术性,体现了我国的高超建筑技巧与审美素养[3]。

2现代园艺设计方法与特点

现代园艺设计深受科技的推动,无论是在材料选择还是艺术审美风格上,具有典型的科技特征。现代园艺设计主要特点包括功能性、可持续性与整合性,不仅反映了现代园艺的先进设计理念,还体现了环保主义盛行的时代背景。通过植物配置优化、环保材料使用、智能技术应用,改善人居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1注重实用功能

现代园艺设计中,首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在此基础上追求艺术审美与景观效果。多数园艺主要运用在公共建筑中,如公园、旅游风景区、博物馆等,一些高档小区中也会布置一些园艺作品,从而达到美化景观、拓展服务功能的目的。现代园艺不仅具有绿化美化功能,还承担着休闲娱乐、社交活动、文化展示等功能,为充分发挥这些功能,需要对园艺进行合理布局,满足多种使用需求,确保园艺的实用性与互动性。例如,一些广场中采用可移动式园艺作品,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主题选择不同的园艺作品,最大限度满足广场丰富多彩的活动需求,为广场的功能拓展提供助力[4]。

2.2强调可持续性

当前,人类面临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难题,因此在园艺设计中,需要考虑可持续性,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园艺设计中,设计者通常选择本地植被,维持当地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园艺设计完成投入使用后,还要考虑其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在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驱动下,园艺设计主要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构建雨水收集系统、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进一步减少园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绿色运行。

2.3整合多种技术

现代园艺设计中广泛采用最新的科技与建筑技术,从而提高园艺设计水平与精度。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代表,设计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对各种复杂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叠加色彩渲染与三维建模,能够将园艺设计效果呈现在计算机上,从而对园艺设计效果进行优化,杜绝各种不确定因素。地理信息系统帮助设计者分析地理和环境数据,优化植被配置和地形布局。3D建模技术则允许设计者和客户在实际施工前,就能够预览最终的园林效果,这不仅提高了设计的透明度,还有效避免了建设过程中的误差和资源浪费。通过多种技术整合,现代园艺设计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呈现效果也更加符合现代园艺审美需求。

3当前园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传统园林与现代园艺融合思想

目前的园艺设计中,通常存在将传统园林绿化与现代园艺割裂的问题,无法将两者真正融合,体现在园艺设计中,就是设计思想出现偏差。例如,传统园林绿化中过度强调风水格局,这种僵化的设计理念与现代思想格格不入。随着时代发展与思想进步,多种设计思潮不断涌现,一些现代园艺设计过于追求前卫,未能考虑到文化传承与人们的审美需求。一些现代园艺设计充满抽象色彩,追求所谓艺术的同时,完全忽略了社会大众的审美追求。传统园林绿化缺乏想象力,设计类型也较为单一,而现代园艺则想象力丰富,缺乏文化内涵。从当代园艺设计成品看,缺乏将传统园林绿化与现代园艺融合的思想,作品效果呈现出割裂感,未能实现现代与传统的统一。

3.2设计注重功能性,缺乏文化底蕴

传统园林绿化主要由私人建设,满足官僚阶层的审美需求,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对于观赏性重视程度较高,对于功能性设计不足。现代园艺设计以公共建筑为主,以满足社会大众需求为出发点,因此在设计阶段更加注重园艺功能性,如满足人们对绿化景观的需求、改善局部居住环境、打造宜居的社区绿化景观等。现代园艺设计中过分注重功能性,为了迎合社会大众的需求,在园艺中增加各种娱乐休闲设施,破坏了园艺的整体审美,缺乏文化底蕴,不能突出园艺的独特风貌。一些现代园艺缺乏统一的文化主题,没有鲜明的设计风格,而是照搬热门园艺设计思路,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没有将文化融入其中,体现其人文特点。

3.3现代园艺缺乏自然美

传统园林绿化中,以山水作为园林绿化景观的核心,利用自然景观呈现出自然美,在空间布局上也尽量减少人为的影响,给人营造一种空间上的美感,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园艺在景观设计上则加入较多的人工元素,虽然对丰富园艺内容与审美做出了有益探索,但是这些人造景观及构筑物对园艺的风貌影响明显,过多地融入人为元素,影响了园艺景观的自然呈现效果,整个园林缺乏自然美,难以真正呈现出园林的艺术魅力。例如,在现代园艺中,一些仿古建筑粗制滥造,建筑材料多采用水泥、玻璃等,容易导致园艺景观充满矛盾感,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4传统园林绿化与现代园艺有机结合路径

4.1注重现代技术运用,实现园艺绿色发展

现代园艺在设计中要注重环保理念的运用,采用现代技术,运用自动化管理与先进的材料,解决传统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景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现代园艺为了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在一些缺水地区,可以打造滴灌系统,并对雨水进行回收采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园艺中的材料使用,可以选择可降解的建筑材料,打造绿色的园艺景观,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破坏。

4.2注重融入传统文化

传统园林绿化中在设计与景观表现上注重融入文化元素,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园林表现内容,还能增加人文气息,提高园林景观的多样性。现代园艺设计中可以增加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园艺的文化底蕴。例如,在现代园艺中,可以采用传统园林的设计方法,如对称、镂空等表现手法,对于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还可以保留历史建筑,采用传统园林布局等方式,增加园艺的文化气息。此外,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园艺中,还可以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和材料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和文化体验。

4.3继承传统精华,借鉴现代园林

在传统园林绿化与现代园艺有机融合时,要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国传统园林绿化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与生活方式,其中部分功能已经不适合现代生活需求,因此要在此基础上有所继承与创新。要吸收传统园林绿化中的含蓄美,注重理解与运用在景观表达上的自然手法,追求园林的自然美、意境美、偶然美、含蓄美、重情美。现代园艺在景观设计上要考虑社会大众需求,以人为本,注重园艺设计简洁性,应当在追求艺术审美的同时,以使用功能为出发点,对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强调现代园艺与周围城市建筑自然融合。

4.4讲究因地制宜原则,展现地域特色

园林设计在不同的地域有着其不同的特色,因此在推进传统与现代园林融合的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要从当地自然景观入手,园艺设计应当符合本地的自然风貌,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例如,在北方地区的园艺设计中,应当以当地的植被为主,园艺设计风格不能盲自照搬南方地区的园林设计思想,而是借鉴当地传统园林绿色方案。园林设计中对于相关建筑物的设计也要突出当地的民俗、民风,让传统的地域文化为现代园林设计所用。

4.5回归自然

我国园林设计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者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多是以自然万物为基础,然后进行后期设计,精心布置园内的布景,巧妙融合园林设计与自然万物。例如,设计者精心布置雕琢园林中的假山,认真选址来展现小桥流水的意境,采用科学的园艺技法管理园中的花草树木。此外,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想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必须回归自然,保留自然景观的同时,合理安排园中事物,使其与自然发展规律相符,不仅能体现传统园林绿化亲近自然的理念,还能体现回归自然的现代化设计理念。

5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不断提高,园林绿化作为艺术审美与景观改造的重要方式,逐渐被更多人所重视。传统园林绿化与现代园艺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实现文化与哲学层面的继承发展,还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快园艺创新,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林海.现代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分析[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1(9):395-396.

[2]陈丽丽.现代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整合探析[J].农村科学实验,2022(19):134-136.

[3]周志.现代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的融合路径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4):147.

[4]梁晓莹.探究现代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J]农村科学实验,2021(13):131-132.

[5]刘佩佩,李朋,姜琳琳.现代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的融合路径研究[J]地产,2021(8):135-136.

作者简介:张琦(1987一),男,汉族,陕西宝鸡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绿化建设。

标签:  园艺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