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七星关区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对策

known 发布于 2025-07-18 阅读(385)

摘 要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玉米作为当地主导农产品,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七星关区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长期面临诸多瓶颈,阻碍了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给玉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分析了七星关区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存在的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户认知和接受程度不足、相关政策支持有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强化政策扶持和激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 玉米;栽培技术推广;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8.025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玉米生产过程中采取先进的育种、栽培管理和机械化技术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玉米品种的遗传潜力,实现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提高。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力推广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不仅是缓解当前粮食供给压力的现实需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1 七星关区概况

七星关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市,总面积3 747 km2,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日照时间较长,年均气温12.5 ℃。七星关区耕地面积138 891.11 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广阔。作为农业大区,七星关区的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玉米种植,已成为该区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2022年,七星关区粮食种植面积128 400 hm2,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超58 000 hm2,占比近50%。

2 七星关区推广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意义

七星关区大力推广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推广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七星关区粮食作物种植中玉米占比较大,通过推广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实现玉米丰产,从而提高七星关区的粮食总产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夯实物质基础[1]。2)推广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玉米品质。推广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不仅可使玉米增产,还能提高玉米品质,使玉米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佳,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营养健康的粮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质粮食需求。3)推广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广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市场上对优质玉米的需求量大、价格高,农民采用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生产出的玉米品质优良,销路更加畅通,收益可观。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4)推广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科学种植、合理密植等。其中,选用良种可提升玉米的抗逆性,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科学种植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密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宝贵的耕地资源[2]。由此可见,推广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提升农业发展的现代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是实现七星关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3 七星关区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3.1 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目前,七星关区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主要依赖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国有农业科研院所,推广渠道较为单一。虽然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在技术推广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但由于人力和资金有限,推广工作覆盖面较小,难以满足农户的实际需求。民间专业化的技术推广组织和服务队伍缺乏,导致农户获取先进栽培技术的途径较为狭窄。部分地区农技人员力量薄弱,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有待提高,难以向农户传授系统的先进种植理念和操作技能。技术推广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依赖农技人员面对面讲解和示范,缺乏多元化、互动性的推广方式,难以吸引农户积极参与。此外,各推广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无法整合各自的技术、人力和资金等资源,推广工作存在重复建设、资源闲置的现象,降低了推广效率。部分农户由于地域偏远或信息不畅,与技术推广主体的联系较少,新技术难以覆盖到每位农户。

3.2 农户认知和接受程度不足

农户对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足,是制约七星关区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重要障碍。1)受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制约,一些农户对外界信息了解有限,对新技术的认知相对滞后,很难完全理解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内涵和优势。2)部分农户习惯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种植模式,对精细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存在一定认知障碍和心理障碍,且缺乏风险意识和前瞻眼光,担心无法回本、收益不稳定等,对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

3.3 相关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然而当前七星关区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仍然不足。在推广玉米育种新技术方面,现有政策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支持力度不足,缺乏针对性的资金扶持和人才培养机制,导致该项技术在制订育种目标、提高选育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在集成推广玉米带状种植、侧深施肥等先进栽培技术时,配套的农机具补贴政策滞后,难以有效激励农户购置相应的精量播种机、深施机等设备,影响了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在促进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缺乏对新型肥料、生物农药等的补贴优惠政策,提高了农资产品的使用成本,增加了农户采用新技术的经济负担,打击了农户应用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积极性。

3.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有较高要求,而七星关区在这一方面的建设还存在滞后现象,难以为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撑。精量播种技术的推广受到田间道路建设滞后的制约,部分地区农田道路狭窄,地块破碎,大型播种机械难以通行和作业,影响了播种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受到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的影响,传统的漫灌方式仍占主导,灌溉水利用率低,配套的管道输水、喷滴灌设施建设不足,抑制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普及。局部地区农田“白色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影响了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推广,既浪费了有机肥源,又加剧了面源污染。机械深松、土壤培肥等土地平整改良技术推广受阻,部分坡耕地和丘陵地未经整治,大型土壤耕整机械无法顺利通过和施工作业,土壤板结、耕层变浅等问题突出,制约了土壤健康水平的提升。

4 对策

4.1 完善技术推广体系

传统的推广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七星关区必须构建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新格局。1)构建多元化的技术推广主体。除了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还应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在技术推广中的作用。高校和科研院所掌握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可以承担育种选育、测土配方等技术研发和推广的重任;龙头企业拥有资金、人力和市场优势,可以在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等农资的同时,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2)构建多层级、全方位的技术推广网络。在区一级建立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制定推广计划、培养推广人才、开展实操培训等;在乡镇一级设立技术推广站,作为区级技术推广中心的延伸,直接面对面地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在村一级发展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3)整合线上线下多种推广渠道。线下可采用现场会、农家书屋、示范基地等形式面对面指导;线上可开设网络直播课堂、建立农业科技公众号等,使技术推广形式多样化、内容普及化[3]。

4.2 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

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关键环节。1)技术培训应该遵循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农户的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及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授课。培训内容应涵盖玉米生产全过程,包括品种选择、育苗管理、土壤培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环节。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现场教学、视频课程、科技讲座等。2)在宣传时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制作科普视频和开设网络课堂等形式,让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充分渗透到农户的生产生活中。在设计宣传内容时,要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实用价值,避免使用过于生涩抽象的术语和理论。宣传时,主动邀请农民代表和种植能手参与技术交流,使其担当起“传帮带”的重要角色,形成良性互动,让农民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组织农民考察先进的种植基地,引导其通过亲身体验感知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带来的好处[4]。

4.3 强化政策扶持和激励

针对当前七星关区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面临的政策支持不足问题,急需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支持力度。在推广玉米现代育种技术方面,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池,定向支持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代表的生物育种研究,加速实现常规育种向分子设计育种的跨越式发展,为广大农户提供抗病抗逆、丰产优质的新品种。同时,鼓励育繁推一体化,打通优良种质资源从育种到推广的产业化链条,促进玉米新品种的实际应用。聚焦测土配方施肥等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政府应制定配套的补贴优惠政策,对购置测土配方施肥设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一定比例的装备费用补贴,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模化应用。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政府可设立“基层农技推广能力提升项目”,定向用于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提升其技术指导能力。同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将新技术示范面积、增产增效情况等纳入年度考核,与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挂钩,调动基层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在科研项目立项和成果转化环节,要充分尊重基层种植户的现实需求,围绕破解制约玉米增产增效的卡脖子问题,下好“先手棋”,既要重视基础性研究,也要聚焦应用性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真正为农业生产赋能。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政策扶持,补齐短板弱项,为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坚实保障[5]。

4.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基础设施条件有较高要求,七星关区要因地制宜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为技术落地扎实根基。针对部分地区田间道路狭窄、不平整,大型机械难以通行作业的问题,可统筹整合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进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在农田道路硬化和拓宽改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户意愿,采取“政府主导、村集体参与、农户自愿”的建设机制,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标准,鼓励农户投工投劳,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格局。围绕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水利部门要加快推进渠系配套和老化失修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因地制宜发展管道输水、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针对部分坡耕地、丘陵地久未整治,制约土壤培肥、机械深耕等关键技术推广的现状,可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因地制宜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切实提高土地平整度,为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应用创造条件。

5 结语

七星关区是贵州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在当地推广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目前在七星关区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存在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户认知和接受程度不足、相关政策支持有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七星关区应当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强化政策扶持和激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广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创造良好环境,从而切实发挥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作用,助力七星关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曦.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推广问题及措施探究[J].种子科技,2023,41(17):139-141.

[2] 万冲亚.浅析河北省玉米优质高产技术推广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南方农业,2019,13(15):113-114.

[3] 纪玉娜.河北吴桥县玉米优质高产技术推广措施及问题[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8):93.

[4] 王景波.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浅析[J].南方农业,2018,12(23):122-123.

[5] 刘用刚.浅谈优质高产玉米技术推广的问题及措施[J].种子科技,2018,36(6):10.

(责任编辑:张春雨)

标签:  玉米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