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条件对常宁市烟叶种植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

known 发布于 2025-07-21 阅读(319)

摘 要 烟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对农民收入和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气象条件是影响烟叶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评估和利用气象资源,对提高烟叶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给湖南省常宁市烟叶种植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促进常宁市烟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常宁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气温、降水、日照和气象灾害等对烟叶不同生育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优化栽培模式与时间安排、培育适应性强的烟叶品种、实施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加强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及加强农业保险保障等对策。

关键词 农业气象条件;烟叶种植;湖南省常宁市

中图分类号:S641.3;S162.55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0.037

常宁市隶属湖南省,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南岸,东隔舂陵水与耒阳市为界,南与桂阳县相连,西与祁阳市接壤,北濒湘江与祁东县、衡南县相望。常宁市下辖14个镇、4个乡、5个街道,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大致呈两级阶梯分布,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处北纬26°07′~26°36′、东经112°07′~112°41′,总面积约2 046 km2。近年来,常宁市积极发展烟叶生产,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如高温、冰雹、干旱等不利气象条件给当地烟叶生产带来严重冲击[1]。由于烟叶产量和品质对气象条件变化反应灵敏,科学分析常宁市农业气象条件对烟叶种植的影响机理及规律,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对于促进烟农增收、保障优质烟叶供给、实现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常宁市概况

1.1 自然条件

常宁市境内群峰矗立,海拔在1 000 m以上的山峰有16座。常宁市南部是南岭山簇余脉的塔山和大义山,分别呈北东、南北走向,两山之间夹有庙前-西湖的低平谷地,是常宁市与桂阳县的交通要道;北部丘陵、平原交错,地形起伏较平缓。常宁市年均气温17.8 ℃,年均降水量1 441.5 mm,无霜期260 d左右,全年日照时间为1 367.7 h,水热条件较为优越,且区域内地形复杂,形成典型的自然阶梯分异,导致垂直气候差异明显。总体来看,常宁市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烟叶等经济作物种植。

1.2 烟叶种植现状

常宁市是湖南省烟叶生产优势区域,烟叶种植涉及13个乡镇,其中三角塘镇、西岭镇烟叶种植面积约占全市烟叶种植面积的30%。常宁市烟叶栽培方式为集中漂浮式温床育苗,地膜覆盖移栽,主栽品种为云烟87,少量种植湘烟系列。近年来,烟叶温室大棚育苗和地膜覆盖移栽等先进技术在常宁市得到广泛推广。整体上,常宁市烟叶生产规模较大,管理机制健全,为烟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是当地支柱产业之一。

2 农业气象条件对常宁市烟叶种植的影响

2.1 气温

在烟叶不同生育阶段,气温对烟叶的影响存在差异。在烟叶苗期,气温过低(日平均气温小于10 ℃)会抑制幼苗生长,严重时可能导致幼苗受冻死亡。烟叶移栽时,适宜气温为15~25 ℃,低于15 ℃会延缓烟叶生根和分蘖。烟叶移栽后,气温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更为显著。烟叶旺长期(5—6月)适宜气温为22~28 ℃,气温过低会影响烟叶植株营养生长,气温过高会使烟叶植株提早开花结实;烟叶成熟期(6—7月)日平均气温应在24 ℃以上,并持续30 dsDMWPKIXrvD/+F+9UEDLsN5ale45VO6OxL4/mlBGaFY=以上,有利于烟叶正常成熟采收,但气温过高(日最高气温大于35 ℃)将加速烟叶老化,导致烟叶产量和品质降低[2]。根据常宁市气象资料,常宁市4—9月平均气温为25.3 ℃,有效积温约为4 000 ℃,基本满足烟叶生长需求,但局部地区和年份偏差较大,尤其是春冻增加了烟叶受灾风险。

2.2 降水

烟叶对水分要求较高。一般而言,烟叶全生育期需水量为400~600 mm,降水分布以烟叶生长前期偏多、生长后期偏少为宜。在烟叶苗期降水适中(月降水量100~150 mm)有利于烟叶快速生长,而连阴雨或暴雨易造成积涝,导致烟苗生长迟缓、烂根等。烟叶移栽至伸根期需水量偏少,月降水量以50~100 mm为宜,降水过多不利于烟叶植株建冠和根系发育。烟叶旺长期需水量较大,月降水量以150~250 mm为宜,过旱会影响烟叶叶片生长和营养积累。烟叶成熟期降水量以100~150 mm为宜,根据常宁市气象资料,该阶段常出现连阴雨或暴雨,若遇大雨将加重病害发生,影响烟叶成熟采收。总的来看,常宁市年降水量在1 440 mm左右,季节分配较为合理。但由于降水年内和年际分布不均,干旱和涝渍灾害时有发生,对当地烟叶生产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

2.3 日照

烟叶作为喜光作物,适宜的日照对于烟叶营养物质合成和品质形成至关重要。在烟叶苗期,日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较小。但烟叶移栽入田后,日照时间将直接决定烟叶的生长发育速度。一般而言,烟叶旺长期(5—6月)需要光照395~525 h,成熟期(6—7月)

需要光照160~240 h,日照不足会导致烟叶叶片薄小,干物质和烟碱含量降低,香气欠佳;过量日照则会造成烟叶粗老、主脉伸长、叶绿素快速降解,烟叶品质下降[3]。此外,烟叶移栽前遇强光照会增加烟苗损耗,而移栽后遇连续阴雨天气会延缓烟叶成熟。

2.4 气象灾害

除气温、降水和日照等常规农业气象条件外,农业气象灾害也会给常宁市烟叶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例如,干旱会直接影响烟叶的萌发出苗、分蘖生长和营养积累,严重时可能导致绝收;霜冻对烟苗的危害尤为严重,低温冷冻会抑制烟苗生长,造成植株矮化、冻伤和落叶,严重时将导致植株冻死;暴雨和伴随的风雹灾害会造成烟株倒伏和叶片机械损伤。

3 减轻农业气象条件对常宁市烟叶种植影响的对策

3.1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为提高常宁市烟叶抵御恶劣农业气象条件的能力,完善相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例如,加大对田间灌溉排水系统的建设投入力度,在烟叶主产区规划建设良好的渠系网络,保障排灌便利,推广喷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温室大棚育苗代替传统露地育苗,在育苗大棚配套建设增温和遮阴设施,既可避免低温冷害,亦可减少苗期阴雨和干旱风险[4];在大田生产中,可采取地膜覆盖等措施提高热效率,增设移动大棚预防倒春寒,布设遮阴网或遮阳棚,降低持续高温和强光照对烟株的伤害;建设现代化的防雹设施,可在育苗大棚安装防雹网,田间则可选用火炮、反射镜等防雹设施,针对性地降低灾害风险。

3.2 优化栽培模式与时间安排

针对常宁市农业气象条件变化实际情况,合理优化烟叶栽培模式和时间安排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常宁市春季低温和干旱多发,烟叶移栽期可适当推迟,避开3—4月的倒春寒和干旱高危期。烟叶进入旺长期后,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应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施有机肥,提高烟株抗逆性,在连阴雨天气到来前,可预先进行打顶、疏腋、除萌等操作,防止烟株徒长和滋生瘦长烟叶。烟叶成熟期需要警惕局部暴雨和冰雹灾害,应提前做好烘烤资源储备,一旦气象条件发生不利变化可立即采收烟叶并及时烘烤,避免影响烟叶品质。此外,科学合理制订烟区轮作体系也有助于应对不利气象条件。例如,春季移栽烟叶,秋后种植单季晚稻,这种模式可利用春季和秋季两个时令较为适宜的气候窗口,有效规避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带来的灾害风险。

3.3 培育适应性强的烟叶品种

培育适应性强的烟叶品种是应对常宁市不利农业气象条件的有效途径。常宁市可对当地野生烟叶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收集和鉴定筛选,甄选出适应性基因,为后续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同时,可对现有烟叶优良品种进行诱变和杂交育种,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手段,加快烟叶新品种的培育进程。烟叶新品种培育完成后,在生产实践中持续进行区域试验,对其抗逆性、产量和品质进行评价,最终筛选出适应性强的烟叶品种[5]。此外,常宁市应因地制宜,培育和推广与各地气象条件匹配的烟叶品种。例如,在干旱年份或干旱地区可重点种植耐旱型烟叶品种,在多雨地区推广耐湿型烟叶品种,在常年低温地带种植耐寒型烟叶品种,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品种自身的抗逆优势,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3.4 实施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

常宁市可依托现代气象科技手段,根据天气系统演变规律和烟叶关键生育期防灾需求,制订科学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方案。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通过飞机或地面炮弹等方式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将有利于缓解烟区旱情,保障烟叶的正常生长。需要注意的是,要在持续重度干旱,短期内无法得到降水缓解的情况下实施人工增雨,避免造成连阴雨进而影响烟叶品质。此外,常宁市地处雷暴高发区,冰雹是当地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在雷暴形成初期,需要及时运用火炮、固态二氧化碳等消能手段,实施人工防雹作业,降低冰雹灾害发生概率或消减其破坏力,从而最大限度减轻烟田损失。

3.5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服务

准确及时获取天气信息,将有助于烟农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最大限度规避或减轻农业气象条件对烟叶造成的不利影响。常宁市应在烟叶主产区布设自动气象监测站点,引进先进探测手段,如无人机航测、卫星遥感等,对关键时段的气象要素和烟叶长势进行动态跟踪,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实时监测,为精细化天气预报及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建立健全烟区气象预警系统,制定细化的预警标准和发布机制,结合当地烟叶生产特点,对烟叶不同生育阶段可能遭受的旱涝、冷热害及其危害程度进行量化,明确预警等级。加强人工天气预报服务能力,通过数值模拟及专家研判,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的准确率和时效性。预警信息发布后,应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利用网络、短信、广播等方式,将预警信息及应对措施及时推送至基层,确保信息通达田间地头,真正发挥风险防范效用。

3.6 加强农业保险保障

常宁市应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为烟农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对于维护当地烟农的合法权益、促进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保险体系的构建应该注重制度性、系统性和专业化。1)常宁市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农业保险的责任主体、费率水平、理赔标准等,为各方参与主体确立一致的制度框架,还需要邀请专业保险公司深度参与,充分发挥其在农险产品设计、风险定价、理赔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同时,针对不同烟叶品种、气候类型的差异制订个性化保障方案,切实满足风险保障需求。除保险制度化外,提高烟农的风险意识也是关键一环。广泛宣传农业保险知识,让烟农全面认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自主积极参保,提高整体的参保率。及时对烟农进行投保知识的培训,使其充分理解保单内容,避免产生分歧,从而确保理赔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各方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将形成行之有效的农业保险体系,最大限度规避常宁市烟叶种植的气象风险,促进产业稳定发展。

4 结语

常宁市是我国知名的烟叶产区,农业气象条件对当地烟叶生产影响深远。为减轻常宁市农业气象条件对烟叶种植的不利影响,维护烟农利益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应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优化栽培模式与时间安排、培育适应性强的烟叶品种、实施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加强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及加强农业保险保障等多方面着手,构建全方位的综合防御体系。通过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将有效控制农业气象条件对烟叶种植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常宁市烟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助力当地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迈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尤雪,陈正洪,杨伟,等.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对烟叶生产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进展[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10):22-24.

[2] 王会青,彭曙光,时向东,等.基于气候条件的湖南雪茄烟叶种植区分类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23,54(8):2228-2235.

[3] 彭孟详,朱涛,赵冏炅,等.湖南浏阳近年烟叶种植规模变化动态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2):

117-119.

[4] 周慧丹,柳树勇,杨洪武,等.烟叶质量提升方法与智慧烟草种植[J].智慧农业导刊,2021,1(7):

17-19.

[5] 周舰,孙小成,卢朝军,等.气候因子小网格化技术在湖南烟草种植区划中的运用[J].农业工程,2020,10(12):41-44.

(责任编辑:刘宁宁)

标签:  烟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