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川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地理位置独特,林业资源丰富,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川北地区基层林业工作可持续发展,分析川北地区基层林业工作存在的森林资源保护存在难题、林业资源管理不足、林业政策法规落实困难、基层林业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优化林业资源管理、完善林业政策法规落实机制、加强基层林业队伍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 基层林业工作;森林资源;川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2.068
川北地区拥有大面积的森林植被,作为连接宏观林业政策与实际森林资源管理的桥梁,基层林业工作在林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既需要开展森林资源的日常保护、培育与监测工作,又需要合理利用林业资源,以及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这些工作的开展质量直接影响川北地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前川北地区基层林业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推动川北地区基层林业工作迈向新台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1 川北地区林业资源与基层林业工作概述
川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涵盖广元市、南充市、绵阳市、巴中市、达州市等,拥有广袤的山地、丘陵森林。在植被类型方面,川北地区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类型的森林植被资源,既有常见的马尾松、柏木、杉木等用材林树种,也有珙桐等珍稀树种。同时,川北地区是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森林资源为这些野生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也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和繁衍空间。
川北地区基层林业工作承担着多方任务。1)负责日常的森林防火巡查工作,通过设置防火隔离带等设施,实现保护森林资源的目标。2)监测预警森林病虫害,发现病虫害时立即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大规模暴发对森林造成毁灭性打击。3)合理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通过人工造林等方式逐渐扩大森林面积,有效培育森林资源。4)进行森林抚育工作,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准确掌握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情况,为科学利用森林资源提供依据[1]。尽管川北地区基层林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寻求解决方案。
2 川北地区基层林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森林资源保护存在难题
1)川北地区处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在干旱季节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威胁森林资源安全。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少雨时期,植被本身干燥易燃,加之雷电等自然因素影响,存在较高的森林火灾隐患[2]。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则会烧毁大量的植被,不仅直接破坏森林生态资源,也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等次生灾害,进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2)川北地区频繁遭受病虫害侵袭。大面积马尾松纯林生态结构较为单一,一旦发生松材线虫病等病害,缺乏足够的自然天敌来进行调控,导致病害在林区迅速蔓延。林业部门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清理病树,并消耗大量的物力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但短期内难以实现森林的生态恢复。3)人为因素给森林资源保护带来巨大压力。随着川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存在一些村民为获取经济利益而非法砍伐林木的现象。这种行为不仅直接减少川北地区森林资源的数量,也会破坏森林生态结构的完整性。同时,由于川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部分森林景区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没有做好科学的规划工作,一些游客在森林旅游过程中出现践踏植被等行为,从而对森林生态资源造成极大破坏。
2.2 林业资源管理不足
1)川北地区森林面积广阔,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林业工作人员难以定期开展全部森林区域的实地巡查,无法及时发现一些非法采伐等违法行为。部分基层单位缺乏先进的观测技术,未能及时监测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增加了林业资源的监督管理难度。2)森林火灾防控压力大[3]。春秋季节,川北地区较为干燥,存在较高的火灾隐患,且有大量的易燃灌丛,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较快,威胁严重。同时,川北部分地区居民有在野外祭祀、烧荒等用火习惯,尤其是清明节期间进山祭祀烧纸行为屡禁不止,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森林火灾。3)林地侵占与非法开垦问题。随着地方经济发展,一些地方出现蚕食林地用于建设房屋等现象,部分农民为增加农产品种植面积,非法开垦林地边缘种植农作物,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3 林业政策法规落实困难
1)政策宣传工作存在明显短板。因为林业政策法规条文往往较为专业,而普通农民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基层林业工作者通常机械地宣读条文内容,这导致林业政策法规宣传推广效果不佳。川北地区以传统发放宣传册和张贴标语的方式为主开展宣传活动,农村居民未能充分了解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等关键政策法规,导致一部分林农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出现无意识违反规定的行为,也没有充分利用林业补贴政策[4]。2)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不畅。通常来说,林业政策法规落实涉及多个部门的合作,林业、公安、司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需要协同合作。川北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尚不完善,信息传递存在滞后,易出现重复执法或者执法空白情况,不能及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进而导致林业政策法规落实效果大打折扣。
2.4 基层林业队伍建设不足
1)人才流失现象严峻。川北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基层林业部门难以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即使有少数人才因政策引导进入基层林业队伍,也因受到工作环境艰苦等因素影响选择离职,导致基层林业工作站在森林资源监测与规划等专业工作上缺乏充足的人手。2)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结构严重失衡。在川北地区基层林业队伍里,存在明显的老龄化问题,虽然这些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林业工作的基本运转,但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接受能力比较弱,未能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开展林业巡查工作。同时,部分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并非林业专业出身,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无法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这样就限制基层林业工作质量的提升。3)缺乏完善的基层林业培训机制。当前,川北地区基层林业部门培训机会较少,未能形成系统化的培训内容,没有从实际工作需求出发制订合理的培训方案。例如,在组织森林消防培训时,只是简单讲解一些基本消防知识,未能根据川北地区地形地貌开展培训指导,以及讲解不同火源引发火灾的应对方法。
3 对策建议
3.1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1)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在川北地区林区广泛设置高清摄像头等监测设备,重视构建智能化森林防火监测网络,进而实现对林区24 h不间断监控。基层林业部门需要和气象站建立气象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及时获取气象数据,提前预判火灾风险,一旦预测异常高温、干旱、大风等天气情况,则应该做好巡查工作。在森林防火期间加大对林区入口的管控力度,通过签订防火责任书等方式,增强进入林区人员的防火意识。通过开展专人巡逻活动,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用火行为。2)防治森林病虫害。针对川北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网络,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病虫害调查,可以全面收集病虫害发生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等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病虫害预测模型,进而准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有利于制订病虫害防治方案。同时,做好种苗等林产品的检疫工作,防止带有病虫害的林产品流入林区,以有效防治病虫害。
3.2 优化林业资源管理
1)加强巡查监测与技术应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川北地区森林进行定期全覆盖扫描,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非法采伐迹象,从而有效监测森林面积变化情况。针对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需要建立无人机常态化巡查机制,每7 d对重点林区进行一次无人机巡查,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则第一时间派遣工作人员前往具体区域核实处理[5]。2)完善火灾防控机制。在川北地区森林火灾高发区域和重点林区修建防火隔离带网络,防火隔离带宽度通常为30~50 m,种植耐火植物。开展多样化的森林火灾防控宣传活动,林业部门可以制作森林火灾防控专题节目、公益广告、宣传短视频等,提高川北地区居民对森林火灾防控重要性的认知。同时,基层林业工作部门需要加强对林区火源的管控,严格执行进山登记制度,严禁人员携带火种进入林区。尤其是每年的
11月至次年5月的森林防火期内,需要在林区入口实施24 h值班制度,加强对林区内生产生活用火的管理,强化火源管控效果。3)严厉打击林地侵占与非法开垦行为。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逐渐形成打击林地侵占与非法开垦行为的合力,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针对被侵占和非法开垦的林地,川北地区基层林业工作部门应该根据植被恢复条件制订合理的生态修复方案。针对被严重破坏的林地,需要在土地整治基础上改善土壤条件,再开展植被恢复工作;针对被轻度破坏的林地,可以采用植树造林等方式进行修复,合理选择马尾松、柏木、杉木等乡土树种,加强后期的抚育管理,从而实现促进生态恢复的目标。
3.3 完善林业政策法规落实机制
1)强化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基层林业部门应该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通俗易懂的林业政策法规宣传内容,以简洁语言向基层居民传播林业管理的政策法规,提高政策宣传的实际效果。基层林业部门需要制订个性化的宣传方案,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个村庄举办林业政策法规宣讲会,从地区实际情况出发讲解林地承包经营等政策法规。同时,将林业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纳入川北地区林业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在评估总结宣传效果基础上及时调整宣传策略,保障林业政策法规落实效果。2)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梳理林业、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在林业政策法规落实过程中的职责,林业部门负责林业资源的培育、保护、利用及监管,组织开展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川北地区林业政策法规落实部门协调联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相关部门信息,在信息共享基础上提高林业执法工作的开展效率。
3.4 加强基层林业队伍建设
1)开展人才吸引与保留工作。加大对川北地区基层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川北地区开展基层林业工作。基层林业部门需要制定工作人员职业发展规划,给表现优秀且工作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优先提供晋升机会,同时积极鼓励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活动。2)重视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结构化。除招聘林业专业毕业生外,基层林业工作部门应该积极引入生态学、环境科学、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尽可能满足当今林业资源保护提出的多元人才培养需求。同时,建立内部岗位轮换制度,通过轮岗制度,帮助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熟悉林业工作各环节,培养工作人员综合业务能力。3)逐渐完善基层林业队伍培训体系。根据川北地区林业资源特色,从基层林业工作实际需求设置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侧重进行林业法律法规、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指导。这样能提高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有效处理火灾现场处置等问题,逐渐提升基层林业队伍建设质量。
4 结语
川北地区基层林业工作在区域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现存问题不容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存在难题、林业资源管理不足、林业政策法规落实困难、基层林业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相互交织,影响了基层林业工作整体效能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应落实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优化林业资源管理、完善林业政策法规落实机制、加强基层林业队伍建设等措施,以期促进川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有效带动当地林业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王秀平.基层林业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花木盆景,2024(6):116-117.
[2] 王梅.武威市基层林业站建设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4(2):124-127.
[3] 关天凤.基层林业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农业,2022(6):81-82.
[4] 曲诚.基层林业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3):105-107.
[5] 龙金旺.对提升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性质量的策略分析[J].农家参谋,2020(5):103.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