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选育和推广高产、多抗、广适的玉米品种是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并确保增强农粮供应链韧性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根据生产实践,通过创制种质资源、自交系选育、区域试验和品种比较等一系列步骤,介绍高产、多抗的新型玉米品种兆育883的选育过程及抗病性、抗倒性、产量试验结果。
关键词 品种选育;区域试验;兆育883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27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生产直接关乎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作为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2022年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超过4 307万hm2,总产量达到
27 720.3万 t,玉米生产在增强农粮供应链韧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种业进步显著,农作物中自主研发的品种种植面积已超过95%,特别是水稻和小麦这类主要粮食作物,实现100%依赖国产优良品种;农作物优良品种的覆盖率在96%以上,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超过45%,显示出强大的支撑作用[2-3]。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通过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提高产量的可能性正日益降低。因此,选育和推广高产、多抗、广适性玉米品种已成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增强农粮供应链韧性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4]。
育种工作以培育高产、多抗、广适的玉米新品种为目标,通过使用大小群体、二环系和回交等方法,逐步重组和累积高产、多抗和广适等基因,并丰富遗传基础,获得新的种质资源[5]。经过一系列试验程序,包括种质资源创新、自交系选育、组合测配、组合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成功筛选出具有高产多抗广适特性的玉米新品种兆育883。该品种已申请参加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试审定和东南春玉米区试审定试验,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试验程序已经结束,并表现出良好综合特性。
1 选育
1.1 种质资源创制
2004年,河北兆育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农系531×北美78696F1为基础材料,采用常规系谱法连续自交7代,于2008年选育而成ZM102。2007年,河北兆育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先玉32D224×掖107为基础材料,采用常规系谱法经连续自交7代,于2010年选育而成ZF118。
1.2 亲本组合及特征
将新创制的自交系ZM102作为母本,ZF118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选育出高产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兆育883,谱系图如图1。
母本ZM102特征如下。春播生育期107 d,幼苗的叶鞘、花药、花丝均呈浅紫色,颖壳为绿色,雄穗分枝一级有4~5个。株型半紧凑,株高196 cm,穗位87 cm。果穗筒型,穗长15.4 cm,穗直径4.3 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2.8 g。
父本ZF118特征如下。春播生育期110 d,幼苗的叶鞘为浅紫色、花药为浅紫色、花丝亦为浅紫色,颖壳呈现绿色,雄穗一级分枝的数量为7~9个。株型紧凑,株高200 cm,穗位为95 cm。果穗筒型,穗长14.6 cm,穗直径4.1 cm,穗行数为14~16行,穗轴为红色,籽粒呈现黄色、偏硬粒型,百粒重为30.3 g。
1.3 品种特征
兆育883具备良好的广适性,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和东南春玉米区进行种植。该品种生育期104 d,幼苗叶鞘呈紫色,花丝为浅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植株呈半紧凑型,株高可达271 cm,穗位高度为108 cm,成熟时叶片总数为20片。果穗呈长筒形,长度为18.2 cm,穗行数14~18行,穗轴为红色,籽粒呈黄色,百粒重为37.5 g。
1.4 转基因检测
2022年和2023年,分别委托河南科育作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进行转基因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表明兆育883为非转基因玉米新品种。
1.5 品质特性
兆育883品质特性于2023年由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为籽粒容重748 g·L-1、粗淀粉含量74.47%、粗蛋白含量10.10%、粗脂肪含量3.51%、赖氨酸含量0.27%。
2 生产试验
2.1 抗病性和抗倒性
2.1.1 抗病性
经过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连续两年的严格接种及鉴定,抗病性鉴定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兆育883品种对茎腐病和小斑病的抗性均处于中等以上。
2.1.2 抗倒性
兆育883于2022—2023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2022年,39个区域试验点兆育883的平均倒伏率0.9%、平均倒折率0.5%,倒伏率倒折率之和大于等于10%的试点2个,占试点总数的5%。2023年,39个区域试验点兆育883的平均倒伏率为1.0%、平均倒折率0.5%,倒伏率倒折率之和大于等于10%的试点1个。此外,2023年兆育883进行生产实验,41个生产试验试点的平均倒伏率0.4%、平均倒折率0.6%,倒伏率倒折率之和大于等于10%的试点1个,占试点总数的2.4%(见表2)。区试结果表明该品种抗倒性良好。
2.2 产量表现
兆育883在2022—2023年参加的黄淮海夏玉米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如表3所示。由表3
可知,2022年兆育883在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较对照品种郑单958产量提升8.2%,增产效果极显著,说明兆育883丰产性较好。在39个试点项目中,有
34试验点实现了产量的增加。
由表4可知,在2023年的测产实验中,兆育883在所有品种中产量排名第2,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效果极显著,再次印证了兆育883丰产性较好。
3 结语
生产试验表明,玉米品种兆育883具有中抗茎腐病、抗小斑病、抗倒性好、丰产性好等特点,为玉米品种推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EB/OL].(2022-12-12)[2024-12-11].https://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212/t20221212_1890928.html.
[2] 郁静娴.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N].人民日报,2022-4-15(18).
[3] 李长红,张四,吴长城.玉米新品种豪玉126的特征特性及夏播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1(9):258-260.
[4] 张如养,宋伟,赵久然,等.玉米自交系京724和郑58的产量 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J].玉米科学,2018,26(6):1-6.
[5] 苗艳玲.优质高抗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