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国际旅游岛林场园林树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探讨

known 发布于 2025-07-26 阅读(313)

摘 要 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园林树木病虫害不仅影响园林景观,还可能造成树木大面积枯萎甚至死亡,给园林绿化工作带来巨大损失。为加强园林树木病虫害综合防治,维护园林绿化效果、保护生态环境,以唐山国际旅游岛林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地园林树木病虫害发生现状,并从栽培管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植物检疫等多个层面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园林绿化;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唐山国际旅游岛林场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6.066

唐山国际旅游岛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渤海之滨,由菩提岛、月岛、祥云岛三大岛屿及陆域组成,总面积125 km2。作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海岛型旅游度假目的地,该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气候资源。唐山国际旅游岛林场作为辖区内唯一的县级国有林场,担负着造林绿化、维护生态平衡的重任,是该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载体和生态景观建设主体。然而,园林树木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林场园林绿化效果,给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带来不利影响。科学的园林树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对于维护良好园林景观、发挥生态功能、提升景点吸引力至关重要,是促进唐山国际旅游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1 唐山国际旅游岛林场概况

唐山国际旅游岛林场坐落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渤海之滨,地处环渤海地区,自然景观和气候资源得天独厚,是重要的海岛型旅游度假目的地。该林场始建于1953年,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规划面积0.26万hm2,是唐山市面积最大、实力最雄厚的生态型林场。该林场林地面积超过2 400 hm2,拥有国有林木资源和各类苗木基地。多年来,林场致力于发展以休闲垂钓、海洋采摘、海上运动、渔业休闲、野生动物保护等为主的特色生态旅游产业[1]。2009年,翔云岛水库被评为河北省四星级旅游景区,翔云岛国家森林公园获徽标认证。林场内植物种类丰富,包括胡桃、梨、桃、苹果等经济树种,槐、白蜡树、香椿等绿化乔木,以及紫丁香、木槿、锦带花等观赏灌木和万寿菊、鸢尾等地被花卉。此外,林场特意种植大丽花、垂丝海棠、紫叶李等独特品种,丰富了园林景观。优良的园林绿化水平对于展现林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生态魅力、提升其景观价值至关重要。

2 园林树木病虫害综合防治原则

2.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预防为主是园林树木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首要原则。与等到病虫害大面积暴发后再去治理相比,防患于未然,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更加经济、环保。因此,在园林绿化日常管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病虫害预防工作,密切监测园林环境变化,及时发现病虫害发生前兆,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控预案[2]。病虫害已经开始发生时,单一的防治手段很难奏效,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综合利用栽培管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检疫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症下药,发挥不同措施的协同作用,形成全方位的防护网络。这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可以避免单一防治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和园林生态的协调发展。

2.2 生态优先,平衡发展

生态优先,平衡发展是园林树木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原则。在制订防治策略时,必须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具体来说,生态优先就是要优先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防治措施,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避免过度使用化学农药等会污染环境的手段。同时,注重保护有益生物,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天敌昆虫、微生物等在园林中的存活和繁衍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发挥其对病虫害的天然抑制作用。平衡发展则要在病虫害防治和维护园林生态之间寻求平衡,实现协调统一。不能为了防治病虫害而不惜一切代价,导致园林景观遭到严重破坏;也不能完全放任病虫害为害,任其殃及整个园林绿地。通过综合施策,在最大限度控制病虫害的同时,要尽量保护好树木和环境,使园林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物能够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2.3 因地制宜,科学管理

因地制宜,科学管理是指在制订和实施园林树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时,必须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条件、气候特征、树种特性等实际情况,以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做指导,避免生搬硬套、一刀切。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园林树种存在明显差异,病虫害种类和为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盲目采用传统或他人的防治模式,很可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生物多样性等因素,结合不同树种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制订切合实际的防治对策。同时,科学管理要求运用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构建规范化、系统化的防治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对病虫害发生的种类、时间、范围等情况保持精准掌控;编制科学的防治方案,合理配置各种防治资源,优化防治工艺流程,提高防治精度和效率。

3 园林树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3.1 栽培管理

3.1.1 科学营林

科学营林是园林树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栽培管理的关键环节。合理选择适生树种至关重要,应根据唐山国际旅游岛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病虫害发生情况,优先选择抗性强、适应性好的乡土树种,如麻栎、‌蒙古栎、‌朴树、‌榉树等,避免引入易感品种。制订科学的造林设计方案也很关键,注意树种搭配、密度控制,以促进林分结构优化,如营造针阔混交林时,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的搭配比例控制在1∶1左右,行距和株距分别控制在3~4 m和2~3 m,使林分保持适宜的密度和空间分布[3]。此外,重视树林的抚育管理,每年3~5年实施1次疏伐,疏伐强度控制在20%~25%,促进林分更新;同时补植部分树木,每公顷补植密度为150~200株,保持合理林分结构。

3.1.2 水肥管理

科学的水肥管理可有效改善园林树木生理条件,增强其机体免疫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在水分管理方面,应定期检测土壤含水量,确保保持在树木生长所需的适宜范围,一般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60%~80%为宜。新栽树木前3年,每7~10 d浇水1次;成年乔木每15~20 d浇水1次,浇水量以冠幅直径(米)的2~3倍计算。注意避免浇水过多导致树体徒长和缺氧。施肥方面,园林树木生长旺季(4—9月)需要每30 d定期施1次基肥,成年乔木可按树冠投影面积每平方米施15~25 g复合肥料;幼树每株施3~5 kg。生长季节,可追施1~2次叶面肥,浓度控制在0.2%~0.5%。注意不同树种的养分需求有所差异,应因种因地施肥。

3.1.3 修剪整形

对于乔木,一般每年2—3月进行1次全面大修,重点修剪枯枝、徒长枝、交杈枝和病虫枝,使树冠疏朗通风。树龄5年以内的幼龄树,可适当进行结构修剪,以培养健康丰满的树形。老龄树每3~5年进行一次树冠疏薄,将树冠枝叶修剪20%~30%,促进新枝生长[4]。灌木和地被植物,一般每年3—4月和9—10月各修剪1次,及时清除徒长枝条和枯枝败叶。观赏类灌木可结合花期修剪,疏剪上年生花枝的1/3~1/2,有利于萌发新花芽。修剪应使用锋利工具,确保切口平整、不伤皮层,修后可喷施0.2%波尔多液预防病害,并清理修剪下的枝叶杂物,避免病虫害滋生。

3.2 物理防治

3.2.1 色板诱杀

根据不同害虫的取食习性和偏好色,可使用黄色、蓝色、绿色等色板进行诱杀。以防治林场内常见的松毛虫为例,可在3—5月虫卵孵化高峰期,在林区周边每500 m设置1个黄色粘板,板面涂覆特殊诱引剂,悬挂在树冠中下部1~2 m处。每7 d更换1次粘板。此外,针对取食树皮的虫种,可使用直径30 cm的圆盘粘板环绕树干下方,高度距地面20~30 cm,每15 d更换一次粘胶层。粘板可使用再生材料,采用环保型胶黏剂。合理部署色板诱杀装置,搭配其他物理防治手段,可有效控制林场内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2.2 光学诱杀

根据林场内主要害虫种类,可使用紫外线诱虫灯或日光灯等不同光波长的光源设施。以防治林场常见的木虱为例,可在3—6月其为害高峰期,在林区每公顷设置1~2套波长365 nm的紫外诱虫灯,灯座高度控制在树冠中下部1.5 m处。诱虫灯下方铺塑料遮阳网或安装收集装置,每7 d清理1次诱捕虫体。对于林缘地区,可布设太阳能杀虫灯,发出波长420~470 nm的紫外光,夜间自动运转8 h左右。实际布设时,距地面约1 m高,每150 m设置一盏。适时补充诱虫灯的电力和灯管,及时清理收集装置,是确保防治效果的关键。

3.3 生物防治

3.3.1 天敌防治

以防治松毛虫为例,可人工饲养其天敌昆虫赤眼蜂。每年7—9月是赤眼蜂寄生高峰期,可在林场内每公顷松散投放200~300只成虫,每10 d补充1次。赤眼蜂雌体能够产卵于松毛虫蛹内,幼虫会取食卵黄,导致寄主死亡。针对介壳虫,可每公顷人工投放660头蚜小蜂。还可以在植株上人工饲养和释放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科学选用合适的天敌种类,控制投放时间和密度,是确保生物防治效果的关键。同时,注意保护林区内其他有益生物种群,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促进对病虫害的持久控制。

3.3.2 微生物制剂利用

以防治林场内常见的松材线虫病为例,可选用具有杀线虫和促进植株生长双重功能的芽孢杆菌制剂进行根外施药。6—8月为松材线虫病为害高峰期,可每15 d进行1次喷施,浓度控制在1 000倍液,每株树喷施2~4 L。与此同时,可使用高效芽孢杆菌制剂防治针叶松毛虫,5—7月每10 d喷雾1次,使用500倍液,确保充分覆盖树冠。对于园林地被植物,如果发生锈病等真菌病害,可及时喷施广谱高效的链格孢霉素制剂,浓度控制在1 000倍液,每7 d喷施1次,喷施2~3次[5]。使用微生物制剂时,要严格按说明书指导操作,掌握适宜的施药时间和浓度。此外,定期检查防治效果,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类型制剂,有助于延缓病虫害抗性,实现可持续防治。

3.4 化学防治

在唐山国际旅游岛林场的综合防治过程中,化学防治虽然具有一定风险,但在特定情况下仍不可或缺,需要遵循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针对局部暴发的重大病虫害,可在发生初期采取紧急化学防治措施,遏制病情扩散。以防治美国白蛾为例,一旦发现成虫或卵袋,可立即喷施20%异丙威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确保充分覆盖树冠。若发生大面积普遍流行,则需要开展全面的区域化学防治。对于园林绿化树木,如出现灰飞虱等为害,可采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进行全冠喷雾,每15 d喷雾1次,连续喷雾2~3次。针对小面积病虫害点,可使用10%烯啶虫胺水剂2 000倍液喷洒树干和树冠。使用化学农药时,要严格遵守说明书,掌握安全有效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在施药时,施药人员要注意防护,在人员少、风力小的条件下进行施药。对重点区域,如水源地、公共场所等,必须临时隔离或限制使用化学药剂。施药后要及时清理农药包装废弃物,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3.5 植物检疫

林场应设立植物检疫站,严格检查进出林区的所有苗木、枝条、种子等植物性材料,防止其携带疫病传播体进入。根据国家植检法规,对疑似带毒种苗实施隔离检测,无害方可放行。同时,加强对进口观赏植物、盆景等的检验检疫,有疑必烧毁。此外,对林区内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害实施封锁隔离,及时清理病株枯枝,并集中烧毁。对于高危林木病虫害流行区,可视情况设立临时性卡点,限制人员车辆流动,切断传播途径。还应加强与周边县市的信息共享与联防联控,对重大疫情及时上报。

4 结语

园林树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唐山国际旅游岛林场应该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程度和范围,科学制订综合防治方案,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手段,形成多重防护。重视栽培管理的基础作用,创造有利生长环境;积极开展无公害的物理和生物防治;临时采用化学防治遏制重大疫情;严格执行检疫隔离制度,切断病虫害传播;同时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提高防治整体效率。长期坚持综合防治,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害,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而且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林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文进.唐山国际旅游岛:距京津冀最近的天然海岛度假区[N].唐山劳动日报,2023-12-13(4).

[2] 曹文静.城市园林绿化乔木栽植与后期管护具体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18):226-228.

[3] 王素彦.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4(7):96.

[4] 张秀艳,张文田,宋新刚,等.园林树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4):79-80.

[5] 张艳.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J].河南农业,2024(8):36-38.

(责任编辑:刘宁宁)

作者简介:王立娜(1978—),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E-mail:874678895@qq.com。

标签:  病虫害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