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制造、需求、运输、信息传递和交易五个环节,选取13个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因素,运用熵值法与DEMATEL-ISM-MICMAC法对2008—2022年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进行测度,并对脆弱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呈波动下降趋势,且各环节脆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运输、需求、信息传递、制造和交易环节;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农产品价格指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县道公路里程;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产品价格指数是深层根源因素,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则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有着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指数属于高驱动力、低依赖度的独立因素。据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降低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影响因素;改进熵权-DEMATEL-ISM-MICMAC法
中图分类号:F762;U294.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2(a)--05
1 引言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农产品供应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农业现代化及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此维持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尤为重要。由于易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及市场波动的影响,农产品供应链面临着严重的脆弱性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复杂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复杂性的增加,供应链脆弱性已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供应链对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敏感性高低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是供应链脆弱性的主要表现[1]。众多学者针对供应链脆弱性的主体对象、扰动因素及相关修复研究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2-4],并取得一系列显著的研究成果。现有文献中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相对较少,肖荣荣等[5]从暴露程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对疫情冲击下的农业规模经营的脆弱性进行分析;陈倬[6]将粮食供应链脆弱性归纳为结构型和胁迫型两种,并提出了四种供应链的整合模式;马小雅等[7]定性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姚伟民[8]、隋博文等[9]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识别出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周业旺[10]进一步利用ISM模型分析鲜活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与递阶层次结构。基于此,本文采用改进熵权DEMATEL-ISM-MICMAC的方法,对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进行测度,并探讨脆弱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为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韧性提供科学依据。
2 改进熵权与DEMATEL-ISM-MICMAC法
熵权法属于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利用信息熵的原理,对指标赋予权重,可以避免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主观赋权法带来的主观性偏差。在客观评价系统的同时,可以直接得到系统之间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1]。DEMATEL是一种运用图论和矩阵工具解释问题的系统分析方法,能够确定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及每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但由于缺乏对层次结构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ISM作为一种研究系统结构关系的系统工程研究方法,能够对系统因素进行有效的层级分析并逐级解释。MICMAC则是利用驱动力和依赖度矩阵,进行自治因素、依赖因素、关联因素和独立因素划分,明确因素在系统中的实质作用的方法论[12]。本文利用熵权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再通过DEMATEL-ISM-MICMAC法得到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各脆弱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明确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此对系统进行分析与决策。
具体步骤实施如下:
Step1:计算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得分。
式(1)中,wj表示利用熵权法所得权重,xij表示标准化后的数据。
Step2:利用所得的指标权重构建初始直接影响矩阵R=[rij]n×n(n为影响因素的数量),其中rij=0,rjm=wj /wm,对角线rij表示因素对自身的影响,均为0。
Step3:通过标准化得到直接影响矩阵L,并进一步得到综合影响矩阵T,其中E为单位矩阵。
Step4:计算各指标的影响度Fj、被影响度Dj、中心度Cj和原因度Gj。其中,中心度Cj表示指标j的重要程度,中心度越大,则说明指标越重要。而原因度Gj则表示指标j与其他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若Gj为正,则说明该指标对其他指标影响较大,成为原因因素;若Gj为负,则为结果因素。
Step5:构建邻接矩阵P和可达矩阵S,其中阈值λ的取值为矩阵T的均值与标准差之和[13]。
Step6:依据可达矩阵,划分ISM模型层级。根据公式(9)、(10)得到集合Uj与Vj,通过交集Cj=Uj∩Vj。若Cj=Uj,则为第一层次,将第一层次所属的行与列剔除后,重复操作得到其他层次,直至所有指标因素划分完毕。
Step7:计算驱动力(Qj)与依赖度(Yj)。驱动力表示该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依赖度则是其他因素对该因素的影响程度,构建驱动力-依赖度矩阵。
3 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及数据来源
3.1 影响因素
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是指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由于内在或外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供应链容易受到干扰、破坏,从而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持续性。
因此在综合梳理国内外文献后,本文将农产品供应链系统脆弱性分为企业内与企业间两个层面,基于制造、需求、运输、信息、交易5个环节,构建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制造环节指的是农产品种植要素,主要用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x1)、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x2)、农业就业人员数/万人(x3)以及农用化肥施用量/万吨(x4)4个指标来表示;需求环节指的是市场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主要包括人均农产品消费量/千克(x5)、居民人均收入/元(x6)2个指标;运输环节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确保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有效流通,主要用燃料价格指数(x7)、县道公路里程/万公里(x8)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x9)3个指标来表示;信息传递环节是确保供应链各环节协同运作、提高整体效率和响应速度的关键环节,主要用农产品综合市场数量/个(x10)、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亿元(x11)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x12)3个指标来表示;交易环节是确保农产品流通和价值实现的环节,主要用农产品价格指数(x13)来表示。
3.2 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的时间为2008—2022年,主要从《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搜集指标数据用于研究,缺失的个别数据用插值法补齐。
4 结果分析
4.1 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测度
将上述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13个指标的原始数据依次带入公式(1)~(5),得出各指标权重,然后利用公式(6)计算2008—2022年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及各环节脆弱性得分。
由图1可知,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0.7661下降到2022年的0.2542,降幅为0.5119。近年来,政府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升级政策,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供应链对自然和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产品的市场调节机制更加灵活,能够更有效地应对价格波动和供求变化。在供应链的五个环节中,脆弱性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运输环节、需求环节、信息传递环节、制造环节和交易环节。
运输是供应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运输时间长、点多面广等特点,运输脆弱性较高。为了降低运输脆弱性,可采取投资基础设施、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应急响应能力等多种措施,以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韧性,减少运输环节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4.2 基于DEMATEL方法的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及因果关系提取
本文利用公式(7)~(11)得出各指标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原因度。借鉴成全等(2016)[14]的做法,选取中心度排序前30%的指标作为影响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关键因素,依次为: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x9)、农产品价格指数(x13)、农业机械总动力(x1)、县道公路里程(x8),这些影响因素与其他因素间的关联较大,是改善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主要发力点。
同时,在13个指标中,有8个原因因素,按原因度排序依次为:农产品价格指数(x13)、农业机械总动力(x1)、农作物播种面积(x2)、农村互联网普及率(x12)、农用化肥使用量(x4)、居民人均收入(x6)、燃料价格指数(x7)、农业就业人数(x3),这些因素对其他因素影响较大。
有5个结果因素,按原因度绝对值排序依次为: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x9)、县道公路里程(x8)、农产品网络零售额(x11)、人均农产品消费量(x5)、农产品综合市场数量(x10),这些因素受原因因素影响较大。
可以发现,在供应链脆弱性关键影响因素中,两个因素为结果因素,两个因素为原因因素。同样采取前30%标准,选取关键原因因素为农产品价格指数(x13)、农业机械总动力(x1),选取关键结果因素为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x9)、县道公路里程(x8),这些因素是探究因素间作用关系及对供应链脆弱性影响传递路径的关键节点。
4.3 基于ISM方法的影响因素递阶结构分析
为揭示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间的影响机理,找出关键因素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传递路径,根据公式(12)~(15)及划分层级的基本思想,得到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模型(图2)。
将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原因因素分属于中层、根源影响因素,结果因素属于表层影响因素,说明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而言,结果因素的影响更加直接。
(1)农业机械总动力(x1)、农作物播种面积(x2)、农产品价格指数(x13)属于根源影响因素。农业播种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及农业生产效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影响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根本。此外,农产品价格指数对于保障农民利益,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中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业就业人员数(x3)、农用化肥施用量(x4)、人均农产品消费量(x5)、居民人均收入(x6)、燃料价格指数(x7)、县道公路里程(x8)、农产品综合市场数量(x10)、农产品网络零售额(x11)、农村互联网普及率(x12),这些因素主要起到传递和中介作用。
(3)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x9)是表层影响因素,对于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最直接,也最迅速。优化农产品最后一公里配送,可以推动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整个物流体系的效率。
主导影响传递路径主要有两条:
(1)农产品价格指数(x13)→农业就业人员数(x3)+人均农产品消费量(x5)→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x9)。农产品的价格一方面影响到农民的收入,从而影响到农业的就业人员数量,另一方面也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从而影响到人均农产品的消费量。农产品的供求状况进一步影响到供应商的配送效率,从而影响供应链的脆弱性。
(2)农业机械总动力(x1)+农作物播种面积(x2)→县道公路里程(x8)→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x9)。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作物播种面积均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确保随着农作物产量提升,对运输设施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首当其冲的是县道公路里程,它是确保农产品能否及时、高效地从产地运往消费市场的关键。
4.4 基于MICMAC方法的驱动力-依赖度矩阵分析
根据驱动力-依赖度矩阵,可将影响因素分为四类:驱动力和依赖度都较小、位于第一象限的自治因素,驱动力小、依赖度大、位于第二象限的依赖因素,驱动力和依赖度都比较大、位于第三象限的关联因素,驱动力大、依赖度小、位于第四象限的独立因素。
利用公式(16)、(17)得出其指标因素的驱动力以及依赖度,由此可知,位于第四象限的农产品价格指数(x13)属于高驱动力、低依赖度的独立因素,它受其他因素影响小,对其他因素有较强的影响能力,属于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本质影响因素。自治因素当中县道公路里程(x8)则是依赖度较高、驱动力较低的因素,这种因素不易对其他因素产生连锁反应,但由于处于较浅层次,对供应链脆弱性有着直接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驱动力最低且依赖度最高的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x9),属于依赖因素,说明该因素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若要提高需从其他因素入手。
5 建议
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应完善农村地区交通网络,特别是农产品主产区的县级道路建设,确保道路布局合理,覆盖广泛,使农产品运输能够畅通无阻。其次,由于大部分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应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冷库、冷藏车辆等。推广冷链物流技术,降低农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损耗。最后,建设现代化仓储设施,提高农产品的储存能力和效率。引入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减少库存损耗。
5.2 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
首先,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透明度。推动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降低信息不对称。其次,应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一致,减少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最后,整合物流资源,实现农产品物流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
5.3 加大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产品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发展,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加大对农产品供应链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其次,应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价格操纵、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后,还应加强对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5.4 增强供应链的韧性
首先,应鼓励和支持农产品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多元化发展。其次,应建立健全农产品供应链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供应链稳定运行。最后,通过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帮助农民和企业分散风险。推广农产品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金融产品,降低市场风险。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保障农产品供应的稳定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应共同努力,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不断优化,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李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18-25.
Pritee R.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Under Price and Demand Uncertain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 Dynamics Applications (IJSDA),2021,10(2).
周业旺.基于ISM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 2017 (11):115-117.
张喜才.农产品供应链安全风险及应对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2(2):97-107.
顾善松,张蕙杰,赵将,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变化:问题与对策[J].世界农业,2021(1):11-19+37.
张浩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评价研究[D].无锡: 江南大学, 2022.
王玲.供应链脆弱性的研究综述[J].软科学,2011(9):136-139.
Leat P, Revoredo-Giha C. Risk and resilience in agri-food supply chains: the case of the ASDA PorkLink supply chain in Scotland[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3,18(2).
Triantafyllou A, Dotsis G, Sarris A.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to Price Spikes in Agricultural Commodity Market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20,71(3).
宋华,杨晓叶.供应链风险管理文献综述[J].供应链管理, 2020, 1 (3):33-45.
范德成,谷晓梅.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改进熵值-DEMATEL-ISM组合方法的实证研究[J].运筹与管理,2021,30(7):167-174.
代田莉,李玉峰,徐璞.基于ISM-MICMAC模型分析我国生鲜电商发展影响因素[J].北方园艺,2021(20):155-163.
张勇,王祥宇.基于DEMATEL-ISM-BN的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致因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1):110-116.
成全,杨碧丽,许华斌,等.原始性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基于BP-DEMATEL模型的实证[J].科学学研究,2016,34(4): 59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