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低空经济横跨多个行业与领域,以其丰富的创新潜力、延展的产业链条长和强大的带动效应,在激发新兴产业创新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均衡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低空经济对传统民航运输的赋能表现在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动力等方面,但同时也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较为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法律法规尚需完善、专业人才与资金缺乏等方面的挑战。据此,本文提出深化产业融合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优化顶层设计、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以期更好地发挥低空经济对传统民航运输业的赋能作用。
关键词:低空经济;传统民航运输业;科技创新;创新发展;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562;F5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2(b)--04
1 引言
作为一种经济形态,低空经济主要是指在真空1000米以下,以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为牵引,以航空器为载体,带动低空出行、低空旅游等业态的经济活动[1]。2010年,我国印发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提出了低空经济,这为日后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方向指引。此后,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低空经济发展策略,且部分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入低空经济,如湖南、广东、北京等地区。可见,作为一种经济业态,低空经济具有高技术、高运营效率的特点为传统民航运输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具体而言,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最大程度上使用低空空域资源,并持续深耕于机场建设、无人机应用等领域,扩展传统民航运输业范畴与应用场景,为传统民航运输业转型升级提供前景[2]。也可以说,低空经济的兴起标志着民航运输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然而,受限于基础设施建设、低空技术水平依然较为落后的现实情况,低空经济赋能作用尚未完全激活。由此,本文以低空经济赋能民航运输为研究重点,探究低空经济赋能传统民航运输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我国各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各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供改进策略。
2 低空经济赋能传统民航运输存在的机遇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低空经济不但能延伸现有的通用行业业务,而且能够整合现代化的低空作业服务模式,为传统民航业发展提供全新历史契机[3]。
2.1 动力点: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低空经济的兴起为传统民航运输业的发展注入全新动力,促使传统民航运输业向价值链更高环节迈进。具体来说,低空经济的兴起使得飞行器应用于航空物流、低空旅游等领域,促使传统民航运输业实现了创新性变革。在此赋能下,传统民航运输业不仅丰富了服务内容,还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使得传统民航运输业的服务领域得以拓展[4],如无人机送快递、送外卖、送药等服务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这不仅仅是低空经济新增长点,更为传统民航运输提供了变革方向,指引传统民航运输业进行变革,提升创新活力。
2.2 支撑点:提高服务质量
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无人机凭借高度机动性、高度隐蔽等优势,可实现实时追踪,为管理部门提供精准的信息[5],增强对传统民航运输的实时跟踪情况。同时,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无人机、直升机等低空物流运输载体的运用范围逐步扩大至医疗急救、生鲜冷链等领域,能够促使传统民航企业提升物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此外,低空物流以无人机、直升机等载体为支撑,并有效融合飞行器设计、能源动力、通信技术、数据处理等多种前沿技术,可实现传统民航高效、安全及迅速配送,提升传统民航运输业的服务质量。具体而言,无人机、直升机等飞行器在传统民航运输领域的运输,能够实现速度与人性化服务并行,在提升传统民航运输业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3 助推点: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低空经济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传统民航运输业在推动区域产业均衡发展、增强区域综合实力中的积极作用。首先,低空经济发展有助于各地区基于自身资源优势,发展传统民航运输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其次,低空经济发展也能够提升区域间的联通性,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实现有效流动,为传统民航运输业注入创新科技元素,提升整体配送效率,进而实现智能运输赋能区域经济发展[6]。最后,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扩大低空飞行器在政务服务、应急救援等“低空+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扩充“低空+生产作业”场景应用,这在扩大传统民航运输服务范畴的同时,也能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4 孵化点:培育新动力
低空经济通过技术革新,为传统民航运输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首先,低空经济对飞行器制造提出高要求,推动运输载体迭代升级,这不仅是产品更新过程,更是传统民航运输业高质量发展的体现[7]。其次,低空经济发展可加速低空物流发展,催生“无人机跨城急送”和“无人机同城即时送”服务,并推动传统民航运输业探索低空物流在医疗物资运输等方面的应用。最后,作为推动传统民航运输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低空经济的发展,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传统民航运输业提供高效、环保、灵活的补充方案[8],助力传统民航运输业转型升级。
3 低空经济发展赋能传统民航运输面临的现实挑战
低空经济发展赋能传统民航运输业的过程中,由于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如市场需求培育不足、法律法规尚需完善等内容,制约其赋能作用的发挥。
3.1 关键核心技术较为薄弱
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关键核心技术较为薄弱,限制了低空经济对传统民航运输业赋能作用的发挥。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航电系统、航空发动机、大型无人机芯片等方面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对外依赖度大的问题,使得传统民航运输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技术困境,难以实现充分在低空领域取得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技术成熟度不高。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航空器制造取得较好的成绩,但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等核心技术的成熟度仍有待提升。这导致无人机应用场景、链接各方资源等环节受到限制,制约了传统民航运输业向低空运输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此外,无人机制造所需主控芯片、智能仪器仪表尚未实现完全自主掌握,制约低空物流应用场景的应用实践步伐,这会影响低空经济对传统民航运输业赋能作用的发挥。
3.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作为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待提升,且面临着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较少、低空交通网络有待优化等问题,影响低空经济赋能作用的发挥。在空域资源方面,严格空域管理制度限制传统民航运输业发展,不利于提升传统民航业运输效率[9],无法充分发挥低空经济的赋能作用。在协同管理方面,管理部门间的协同性较差。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空空域资源管理不协调,引发空域使用的冲突。具体来说,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军事飞行、民用航空、无人机难以实现平衡发展,极易引发空域使用冲突,影响传统民航运输业效率的提升,使得现有管制存在的矛盾日益凸显,阻碍低空经济对传统民航运输业赋能作用的发挥。在起降场地方面,各地区起降场地较为缺乏。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类机型起降场地缺乏,限制低空飞行器在应用范围扩展,影响低空经济对传统民航运输业赋能作用发挥。此外,低空经济赋能传统民航运输过程中,依然会因通航机场数量较少、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的存在而限制低空运输、低空物流的发展,放缓了传统民航转型升级步伐。
3.3 相关法律法规尚需完善
低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法律法规不完善问题,使赋能传统民航运输业难度加大。一是顶层规划缺失。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顶层规划,无法有效指导低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难以有效激活低空经济对传统民航运输业的赋能作用。二是各类政策协同力度有待提升。各地区在制定低空经济发展政策的同时,各部门间缺乏协同性,且并未形成有效合力,难以充分发挥相关政策在低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三是事故责任与赔偿机制不健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赔偿机制、事故责任认定等方面的内容尚存在优化空间,使得低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限制了其赋能作用的发挥。四是运营管理体系亟须完善。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管理、统一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方面有待完善,加之相关保障服务功能亟待加强,这也不利于发挥低空经济对传统民航运输业的赋能作用。
3.4 专业人才与资金匮乏
除基础设施、法律法规方面,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与资金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低空经济具有投入大的特点,各地区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资金不足。同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然而,目前具有较强专业背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缺失限制了低空经济的发展[10]。具体而言,低空经济自带创新性特征,从智能装备制造、应用场景设计到飞行保障体系及标准构建,蕴含着极大创新空间,需要大量创新人才。此外,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当前还处于初始阶段,产业以制造板块为主,低空飞行服务、飞行保障体系等板块刚刚起步,亟待培养一批具有较强专业背景、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解决低空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与板块缺失现状。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人才缺失的困境。在资金方面,低空经济发展中需要大量资金作为研发投入,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优化管理、调整产品结构。然而,目前相关企业存在投入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放缓了技术进步速度,进而制约低空经济赋能作用发挥。同时,低空经济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强大的资金作后盾,但当前我国在宣传推广低空经济的过程中,推广资金不足限制了宣传效果的发挥,这也会限制低空经济赋能作用的发挥。低空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融资难度和资金短缺也是限制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因此,在人才与资金双重短缺的环境中,低空经济发展受限,进而也会限制其赋能作用的发挥。
4 低空经济赋能传统民航运输的优化路径
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市场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及人才与资金具有较大依赖性,因此在充分发挥低空经济对传统民航运输业的赋能作用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深化产业融合力度
为发挥低空经济的赋能作用,需要充分拓展“低空经济+”模式,深化产业融合力度,助力传统民航运输业转型升级。
一是升级国际市场参与度,我国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拓展国际通航项目,提升我国低空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方面,相关企业应与国际通用航空企业开展合作,旨在学习与吸收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我国可以与邻国开展跨境低空旅游及运输业务,丰富合作模式,进而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有利地位。
二是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国应探索“低空经济+”在空中交通、紧急航空救援等领域的应用,实现低空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低空经济对传统民航运输业的赋能作用。同时,还应加强产业链整合。在发展低空经济过程中,我国应在维持传统民航运输业务的基础上,将业务领域拓展至航空旅游、航空器制造等领域。此外,还可通过资产重组与并购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链上企业协同发展,加速低空经济发展步伐。最后,发展低空经济的过程中,相关企业应积极响应环保号召,探索与新能源、环保企业合作机会,形成产业间的良性互动,以绿色低碳赋能传统民航运输业发展。
三是发展“低空经济+旅游”模式。为扩大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相关企业需将低空经济发展拓展到旅游产业,挖掘市场需求。在研发方面,各地区需根据低空经济发展策略,开发低空驾驶、空中观光、航空展览、娱乐摄影等特色项目。与此同时,各地区还需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打造更多商业场景,提升游客体验,全面拓展低空经济发展领域,更好地赋能传统民航运输业。在拓展市场方面,政府部门应引导通用航空与文化旅游两种类型企业合作,实现低空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以低空经济发展扩展传统民航运输行业。此外,各地区还需重视通航小镇、园区等工作的开展,吸引低空领域企业投资与发展,并形成产业集群,加速传统民航运输业转型升级。
4.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可助力低空经济提升安全性和运营效率。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提升空域使用效率。首先,简化审批流程,为低空经济飞行活动提供便利的审批流程。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审批部门需根据申报内容分类管理相关内容,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低空经济发展。最后,各地区基于利益协调原则,加强空域管理,实现无人机活动与有人机活动协调发展,升级空域资源效率。
二是提升基础设施支撑。各地区加大对低空经济产业的金融支持,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将支持低空经济产业重大建设项目列入地区重点建设项目中,加大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此外,政府部门还需引导设立低空产业创投基金,促进低空经济产业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充分释放低空经济在传统民航运输领域的积极作用。
三是扩充低空物流应用场景。各地区需注重推进低空产品与更多领域深度融合,拓展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个人消费等领域的应用。注重低空飞行与公路、铁路、水运等领域的联动发展,探索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等未来场景的应用,全方位发挥低空经济在传统民航运输领域的积极作用。
四是推进民航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各地区需要加快推进空域分类管理落地实施,保障低空飞行安全有序高效,提高低空空域资源利用率,以适应差异化、多样性的低空经济产品和运行场景。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健全完善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功能,协调相关方面共同加强低空飞行活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支持低空经济高效快速发展,进而更好地发挥其在传统民航运输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五是满足低空经济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需求。各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布局低空交通网络,完善基于安全风险的分级分类审定方法,提升适航审定能力,优化航空器适航标准、审定模式与技术,加强无人机适航审定体系和能力的建设,满足低空经济发展需求,进而更好地发挥其赋能作用。
4.3 优化顶层设计
为全面发展低空经济,充分发挥低空经济在传统民航领域中的积极作用,相关部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顶层设计方面助力低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各地区可通过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政府部门可聚焦本土低空经济企业初创、成长、成熟等阶段涉税需求,主动靠前服务,深化“政策找人”,用好用足各类税费优惠政策,持续优化服务举措,以税惠赋能低空经济发展,推动传统民航运输业转型升级。
二是各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低空经济发展政策。具体而言,可以低空应用场景创新为驱动,推动低空飞行器运营管理和综合保障服务产业的集聚发展,完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网络、低空飞行保障体系和运营服务体系,旨在为发展低空经济、加速传统民航运输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
三是各地区为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需要陆续出台行动方案,推动低空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赋能传统民航运输业。具体而言,各地区需在民用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研发和制造领域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与输产品升级。在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方面,各地区需要加大在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低空新型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充分发挥低空经济对传统民航运输业的赋能作用,加速传统民航运输业转型升级步伐,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4.4 强化人才培养体系
培育飞行员、航空机械师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有利于充分发挥低空经济的赋能作用。首先,打造专业人才库。推进国家一流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等的建设,明确低空专业发展方向,利用完备的培养体系优势,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其次,加速产学研合作。各地区需要加速教育、产业和科研融合,通过技术交流提升整个行业的教学与研究能力,促进产业环境成熟发展。再次,优化专业设置。地方各级政府需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带领相关院校积极适应发展低空经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引进培养专业教师,建立无人机社团、无人机室内实训基地、通用航空模拟实训中心等实训基地,加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助力低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赋能传统民航运输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政府赋能下,还需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为学生提升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低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后,提升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企业需要主动适应行业需求,掌握前沿技术,增强实践经验,促进低空经济产业自主创新,赋能传统民航运输业发展。此外,在发展低空经济过程中,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需要形成强大合力,加大资金支持,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钟成林,胡雪萍.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逻辑与提升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1(5):84-93.
孙旻,何淼,王亮.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及价值展望[J].现代交通技术,2024,21(5):1-8.
宋丹,徐政.低空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4(5):65-75.
王洁.瞄准低空经济5G-A探路高价值场景[N].中国信息化周报,2024-10-14(008).
李子璇.4D航迹预测下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安全飞行评估研究[D].德阳: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24.
谢捷,陈柳钦,李雁.科技创新驱动低空经济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发展: 从技术集成到产业转型[J/OL].企业科技与发展,1-8[2025-01-04].https://doi.org/10.20137/j.cnki.45-1359/t.20241119.001.
闫苏,王军强,徐亚东,等.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21(4):1-27.
张晓兰,黄伟熔.低空经济发展的全球态势、我国现状及促进策略[J].经济纵横,2024(8):53-62.
王俊潼,包丹文,周佳怡,等.低空空域规划研究现状与展望[J/OL].航空学报,1-26[2024-11-22].
杨光,郦雨婷.低空经济“域”风而行[N].中国信息化周报,2024-09-0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