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中央赋予浙江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战略任务。在此过程中,人民政协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主动进行角色塑造,通过实际工作探索发挥作用的渠道与形式,在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公共服务、统筹发展、先进文化、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七大领域中,成功扮演了七大重要角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人民政协仍需在多方面发力。一方面,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参与共同富裕建设的制度化创新;另一方面,要增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体系在国际上凝聚共识的能力,积极拓展在新型国际关系中讲好共同富裕中国故事的载体与方式。
关键词:共同富裕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人民政协;浙江经验;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D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3(b)--05
1 问题提出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文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举措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三大社会主义制度性国家战略之一。浙江省委、省政府在2025、2035发展目标中明确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等具体指标。人民政协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扮演何种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创新哪些制度机制,就成为浙江省政协面临的首要问题。
人民政协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界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一是充分发挥高质量协商民主议政作用,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三个关键环节(陈煦,2024)[1],充分发扬民主、凝智聚力、动员人才、促进团结的作用(闫兴,2024)[2],大力推动“吸纳式协商”“开放式协商”,进而构建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新格局(陈宇,马黎,2024)[3]。二是充分发挥政协履职作用,切实提升履职能力,进而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在职能、议政、组织上的专业价值和独特优势(何晓岳,2023)[4],在实践中对履职机制、方式、程序、成果等做出了一系列创新(于玉宏,2023)[5]。三是以制度建设推动职能转变和作用发挥,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新,向治理体系现代化升级(杨文文,李雅兴,2024)[6],在统战组织、协商平台、重要渠道、重要力量、制度安排等方面都需要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推进制度创新(刘永峰,2024)[7],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构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体系,通过凝聚共识扩大统一战线的合力。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具有凝聚共识的天然优势,其协商民主体系是扩大统一战线的天然平台(王锐,安林瑞,2023)[8]。通过加强党的领导进而巩固统一战线是首要问题(杨卫敏,2023)[9],以共同奋斗目标激励团结各界群众是重要方式,优化界别构成进而实现最大程度地吸纳社会各类群体的声音是重要渠道(陈林,杨抗抗,2023)[10]。人民政协发挥统一战线优势,需要从“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三者有机融合的角度,探索各地特色做法,进而结合工作实际,开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模式(宋雄伟,邢喜凤,2023)[11]。
浙江省政协确立“高质量履职助力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工作导向,为改革大局建真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良策,为民生福祉谋实招。人民政协领导分赴各市县开展调研、专项监督,并在工作重点方面密切配合,以实际行动助推美好生活的实现。随着高质量履职的不断深入,体制性、机制性、系统性的问题逐渐被提上协商日程,这就需要人民政协明确角色定位,聚焦重点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的整体规划,切实破解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
2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政协角色塑造与实践探索
新方位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逻辑就是牢牢把握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新方位和大逻辑进行工作展开。人民政协在工作实际中,逐渐明晰了参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政协角色,要做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中的动力源、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行示范中的建言者、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先行示范中的参与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行示范中的行动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行示范的同行者、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规划者、社会治理先行示范中的创新者。
人民政协在工作实践探索中,充分利用人民政协既有的数字化载体(数字政协),例如党建在线、协商在线、提案在线、同心在线、社情民意在线、学习在线、委员履职在线等,充分利用线下平台,例如“请你来协商”、委员会客厅、委员工作室、民生议事堂、民情联络站等,最大限度地将委员(人)、重点工作(事)、协商平台(载体)汇聚编织成协商网格、协商网络、协商数字,转化为主推高质量发展的资政建言。
2.1 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中的动力源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也是浙江省政协的工作优先方向。人民政协主动作为,将自身定位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驱动力量之一,以破解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制度开放的新难题、营商环境的新命题为核心,发挥好经济发展中的动力源角色,通过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政企协商会、营商环境监测体系等多种渠道与方式,增强驱动力量,提升驱动实效。
第一,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专题调研是人民政协履职尽责的重要方式,也是重要提案的基本来源。人民政协提前部署、提早行动,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通过等蹲点调研、座谈访谈、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办实事、破难题、鼓干劲,收集整理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凝聚“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强大合力。专题调研及调研成果提案已成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12]。
第二,政企协商会是破解制度开放的新难题。政企协商会是推动治理难题系统研判、多方协同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政协首次创设举办政企协商会聚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协商议政破解新难题,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动力升级。通过多次政企协商会,对诸多围绕党政所需、企业所盼、制度改革所束、营商环境所缺等问题进行协商交流,实现了制度更替,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贡献[13]。政企协商会逐渐为各地人民政协参考借鉴,逐渐成为人民政协平台机制创新的新形式,成为破解体制机制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有效方式。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监测体系破解营商环境的新命题。一流营商环境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命线,优化营商环境监测也是人民政协着力打造和推广的新探索。金华市政协率先创新设立营商环境检测点,通过数字政协协同办理,极大程度提升了营商环境满意度;浙江省政协也积极推广优化营商环境监测成功经验,推动政协三级联动,共同助力“一号改革工程”持续发力[14]。多地人民政协也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建立独特的监测、预警、信息要报等渠道,通过人民政协信息渠道为制度化营商环境建设建言献策。
2.2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行示范中的建言者
收入分配既是市场资源配置的自然结果,也是社会政策调节的结果,充分彰显了社会发展文明程度以及对人的发展的重视程度。
第一,推动民营企业扛起初次分配责任,在带动致富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政协在深入企业调研时,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分配机制,通过出台完善技能人才薪酬体系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浙派工匠助推共同富裕制度等,形成相对完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15]。人民政协在综合运用税费测算、企业减负、收入分配机制模拟优化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推动初次分配中的平均属性,尤其是显著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第二,推动政府助企营商、转移支付责任,促进共同富裕。人民政协联同三级政协体系深度参与政府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具体工作之中,通过重点调研提案监督、专项调研、主题协商等多种形式,推动政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落实落细[16],切实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推动共同富裕制度化基础更加稳固。
第三,推动全社会主体履行社会责任,在回馈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政协关注和参与全面打造“善行社会”相关议题,在走访调研企业、企业家精神座谈会、慈善论坛、慈善捐助活动等相关活动时,强调民营企业家带头推动“小众慈善”走向“大众慈善”,政府和慈善公益组织牵头推动“生存慈善”走向“发展慈善”,共同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17]。
2.3 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先行示范中的参与者
公共服务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民生重点任务,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更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人民政协在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智慧城市前瞻性发展等重大议题方面持续发力,争当先行示范中的参与者。
第一,围绕个人全生命周期需求,丰富多样化供给。人民政协民生协商论坛聚焦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以主动参与者角色定位创立协商平台、设置协商议题、丰富协商内容、推动协商实效,多次将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相关议题列入履职任务计划,甚至年度重点履职任务。基层人民政协也组织动员三级政协体系开展实地调研,组织专题座谈,提交调研成果,开展委员主题议政和公众网络议政,切实推动相关议题在党委政府工作中取得进展与实效[18]。
第二,聚焦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推动倾斜性政策落地实施。人口转移、乡村振兴、教育集中布局、山区重点建设等均是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重要举措,但是全面覆盖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本需要[19]。人民政协围绕“完善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协商议政,基层政协、民主党派、各专委会等汇报县域农民工市民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灵活就业参保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监督调研情况,汇聚政策建议,为党委政府进一步出台倾斜性政策、加速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决策参考。
第三,关注智慧城市前瞻性发展,推进优质化共享。科学技术发展始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公共服务也是在发展中实现更大范围的普惠均等,发展同样是优质共享的重要方面。人民政协在全国较早推动数字政协迭代升级,组织专家协商会聚焦智慧发展、智慧互联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政协委员也多次提交智慧城市、智慧治理、智能产业等相关议题,尝试以先进技术发展推动优质共享[20]。
2.4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行示范中的行动者
新时代以来,共同富裕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的能级,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人民政协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深度参与其中,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建言资政,推动制度改革惠及更多人民群众。缩小地区差距,关键在于资源市场化,充分利用各自地理、资源、人口、技术优势;重点在于山海协作、县市结对共建。缩小城乡差距,关键在于职能定位精准化,充分保障人口流动与资源共享的均衡性;重点在于县域山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缩小收入差距,关键在于提高产业岗位与人才队伍的匹配度,充分保障就业人口的增收渠道;重点在于通过职业培训创造出便于就业、利于就业的岗位渠道。
第一,缩小地区差距的提案监督。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整体期盼。充分发挥各自区域优势,将生态、资源、文化、产业、创意等转化为缩小差距的经济增长点,是破解地区差距的关键[21]。人民政协通过提案监督,多次汇总缩小地区差距的提案并转交民政厅等党政部门参考办理,整体上推动了缩小地区差距议题的重要性。
第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调查研究。城乡二元结构是工农业分离的必然结果,也是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产物。缩小城乡差距,不仅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保障各适其需,还需要在产业增收上确保各展所长,更需要在身份、福利、保障等方面逐渐统筹谋划,减少和弱化制度性差距。人民政协每年聚焦重点调研选题,在公共教育、医疗保障、农民增收等方面组织实际走访调研,列入党政协商议题,推动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缩小城乡差距的发展成果[22]。
第三,缩小收入差距的优化协商。收入差距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资源调配的自然应对,但是随着社会制度的逐渐完善,缩小收入差距已逐渐成为现代文明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将共同富裕列为重要职责使命[23]。人民政协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整体规划,助力“扩中”“提低”多措并举,优化协商缩小收入差距的实际对策。
2.5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行示范的同行者
人民政协积极学习宣传践行“文化中国”和习近平总书记宣传文化思想;积极参与推动“文化中国”建设,助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行示范水平。
第一,传承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论述。人民政协通过主席会议、党组会议、读书会、崇学书院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化学习,通过组织循迹溯源理论研究、专题纪实文章、民生论坛专项议题等持续增强思想领悟力、实践转化力[24]。以“两个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第二,积极参与文化富有的共同富裕建设。文化富有是相对于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进一步升华,也是人的发展的新高度,更是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指标之一。人民政协深度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典型案例实践,通过走访调研、建言资政、专项监督等形式推动文化建设项目、政策落地落实,持续改善升级,为文化富有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文化底蕴[25]。
第三,积极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行动。文化是历史的延续,也是迎接未来的动力;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既是回应历史鼎盛,更是朝向民族复兴[26]。人民政协组织力量参与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复兴,例如越剧、婺剧、龙泉青瓷、婺州窑等,通过走访调研撰写提案助力文化项目推介、旅游开发、历史文化专项扶持等;部分地市政协还通过婺剧传承与发展提案将婺剧立法推进一步,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行示范同行者的角色担当。
2.6 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绘画者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更是继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之后新晋文明形态和文明程度的新领域。人民政协扎实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溯源研究工作,积极推动落实最新部署,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高水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示范引领。
第一,做好理论溯源与时代发展工作。人民政协连续多年启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浙江溯源工作,并列入人民政协理论征文主要选题之中。近年来,人民政协围绕生态文明探索历程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过程,开展了专项理论研究,再现了省域高标准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奋斗历程。
第二,做好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工作。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呈现出零和博弈关系,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率先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一体推进,并逐渐升级到生态保护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27]。人民政协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机制,赴各地调研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具体举措,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切实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一致。
第三,做好生态提质与惠民生福祉工作。绿水青山持续彰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才能永续发展,统筹推进,将生态提质与民生福祉紧密联系起来。近年来,人民政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从污染整治、环境治理到生态产品开发、生态经济发展,再到优质生态环境共享、生态环境数字化等,参与调研、提案建言、组织调研等,成为生态文明画卷的描绘者[28]。
2.7 社会治理先行示范中的创新者
基层社会治理攸关国家稳定,超大城市精准治理考验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迈向更高水平,加快探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既总结了社会治理既往经验,也指明了社会治理发展方向。各地将进一步放大格局视野、找准方位坐标,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推动基层治理范式变革。人民政协通过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协商式监督、协商在线建言献策等多种形式参与“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城市社区治理、基层治理数字化等重点治理领域,积极成为社会治理先行示范中的创新者之一。
第一,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助力“千万工程”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20余年来,“千万工程”不断深化升级,人民政协组织三级政协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实际参与乡村产业、环境、治理、文化等方面,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将“后陈经验”“枫桥经验”等推广应用到更多领域,切实助推“千万工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深化。
第二,民生议事堂协商平台助力城市社区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随着四大都市区逐渐扩容、整体融入长三角大湾区,城市化进一步推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科技流的频繁转换。人民政协不断探索协商民主体系向基层延伸,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在“委员会客厅”“请你来协商”的基础上推广“民生议事堂”,并适度提前布局“协商驿站”,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公众参与基层社会协同共治格局构建水平[29]。
第三,数字政协对接基层治理数字化破解精准化治理现实困境。随着工业4.0推出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产品和应用,工业化时代向智能化时代转变速度越来越快,基层治理越来越需要即时化、超复杂性、可视化信息接口[30]。人民政协主动推动“数字政协”迭代升级,各市县政协在数字政协上架构各自特色应用进而满足特色化需求,较好地推动了精准化治理工作整体提质增效。
3 人民政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未来展望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核心职能,将勇于肩负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的新定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新使命,实干争先、担当作为,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政协新贡献。
第一,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作用。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核心聚焦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拓展高能级创新平台、稳固高效率创新链条、营造高活力创新生态[31]。人民政协在年度工作要点中,明确将相关议题列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或专题协商会;明确聚焦经济发展重大热点问题召开政企协商会;明确关注党政重点工作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切实推动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发展成果。
第二,在推进高质量协商中更好建设平台。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也是协商民主的典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职能作用,以担当作为服务大局,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就需要统筹谋划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体系升级提质,推动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向中心工作聚拢。不断优化学习平台和学习机制,进一步增强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能力;不断完善协商平台和协商机制,进一步增强推动工作、助力发展、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的能力;不断提升政协工作队伍和委员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专项提案、集体提案等建言资政能力,以“五型机关”建设推动政协自身建设升阶[32]。
第三,在谋划高质量监督中更好推动工作。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也是保障共同富裕示范区发展新定位高标准统筹谋划、高水平贯彻落实的重要方面,更是社会主义民主协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保证。人民政协将更好调动高素质干部队伍、高质量政协委员队伍、高水平智库专家队伍等,进一步丰富民主监督形式、监督载体、监督平台,深度参与党委政府履职奋进工作进程中,确保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美好图景。
参考文献
陈煦.切实把握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关键环节[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3):37-40.
闫兴.人民政协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优势与优化路径[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2):25-31.
陈宇,马黎.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机理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4(2):59-66.
何晓岳.提升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履职能力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5):44-53.
于玉宏.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创新研究[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4):22-28.
杨文文,李雅兴.人民政协制度优势及其治理效能转化探析[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2):11-17.
刘永峰.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 人民政协制度的四维五向度探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2):30-37.
王锐,安林瑞.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时代价值、内涵结构和机制建构[J].甘肃理论学刊,2023(2):22-28+2.
杨卫敏.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人民政协的重大机遇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与人民政协履职中心环节论述的历史考察与前瞻分析[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2):17-29.
陈林,杨抗抗.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人民政协制度: 理论渊源、制度优势与效能提升[J].行政科学论坛,2023,10(6):32-38.
宋雄伟,邢喜凤.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时代意蕴、基本内涵与制度保障[J].毛泽东思想研究,2023,40(4):1-11.
张江山.人民政协调研工作的定位及特色品牌的培育[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21(3):39-43.
吴磊,刘燕,刘畅,等.“八八战略”引领新时代浙商精神对民企健康成长的影响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3,43(11):41-56.
李家强.新时代民主党派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机制研究: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民主监督九江实践与启示[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3):64-68+81.
柳兰芳,徐晓晴.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作用及实现路径[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23(4):45-50.
许奕锋.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意义与价值初探[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2):11-15.
付翠莲.新乡贤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助推乡村共同富裕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路径[J].观察与思考,2023(2):102-109.
翟天山.政协协商服务社会治理的效能及其实现方式: 基于湖北“协商在一线”的理论探索和体会[J].湖北政协,2021(12):8-11.
钟裕民.迈向共同富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J].当代经济管理,2024,46(2):55-61
马雪松,陈虎.数字民主视域下人民政协协商治理机制与路径[J].理论探讨,2024(2):40-47+2.
陈鼎.人民政协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运行逻辑与优化路径: 以温岭市“民生议事堂”2.0版协商平台为例[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1):155-164.
曾志辉,吴韵.人民政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三大职能作用[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2):28-32.
王鹏,张琼.人民政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独特优势[J].甘肃政协,2023(2):36-41.
瞿磊.论人民政协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的制度逻辑: 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有机结合[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34(6):49-55.
马立群.传承“和”文化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坚定实践者推动者维护者[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3):28-32.
张婷.市县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径探析: 基于“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的思考[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1): 17-23.
韩哲.走向“历时态”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未来图景的哲学思考[J].学习与探索,2023(5):17-23.
黄润秋.深化改革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J].中国生态文明,2024(4):10-12.
朱国华,董新稳.全面加强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发展历程、时代需求和改革思路[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23,24(6):35-41.
朱国华,王建新,董新稳.智慧政协的突出优势、现实困境及生态构建[J].领导科学论坛,2023(12):33-37.
江泽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人民政协的优势和作用[J].红旗文稿,2023(11):9-12+1.
王雪春.全过程人民民主视角下基层政协协商的结构性拓展: 以桐庐县“协商驿站”平台建设为例[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4):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