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版图中熠熠生辉的新亮点。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提出,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县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和城市过渡地带,而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重要空间,壮大县域经济已经成为稳增长、扩消费、促投资、惠民生、增后劲的重要抓手。
回溯过往发展历程,县域经济成绩斐然。作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基石,2023年县域GDP总量突破50万亿元,2024年县域贡献了全国近40%的GDP,在保障初级产品供给、稳定就业市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上,各地县域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走出了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京津冀地区着力完善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凭借畅通的城乡流通网络,展现出强劲的商业活力。杭州临平区聚焦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从基础服务到增值服务全方位赋能企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东莞镇域通过构建“1+4”发展框架,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打造“创新复合体”,推动要素资源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为镇域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河西走廊地区县域依据自身丰富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持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经济的稳健增长与区域的协调共进。
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县域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在数字经济领域,农村电商将借助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兴商业模式,进一步拓展市场边界,促使更多县域特色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数字化治理将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平台将向智能化、便捷化方向升级,实现更多政务事项的“一网通办”,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城乡融合进程将迈向更高层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将不断完善,农村道路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将持续升级。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将持续加大投入,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显著提升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质量。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将持续扩大,绿色旅游产业将依托县域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蓬勃兴起,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人才发展战略将持续发力,职业教育将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培养更多实用型专业人才,同时,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与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县域经济建设。各地县域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企业服务的精准度与高效性,吸引更多外部投资,推动县域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
我们应牢牢把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让乡村在产业兴、活力显、生活美的进程中锚定全面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新希望”。为此,本刊于本期开设“县域经济”专题,聚焦县域经济发展的各个维度,征稿范围广泛涵盖县域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路径、数字经济与县域经济的融合模式、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模式、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以及县域营商环境优化举措等诸多领域。
我们诚挚邀请广大专家学者踊跃为本栏目投稿。无论是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基于实践的经验总结,还是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都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的智力支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县域自身的繁荣昌盛,更是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所在。期待您的积极参与,让我们共同见证县域经济的辉煌成就,共同书写县域经济发展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