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构建消费者信任机制已成为决定直播电商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信任构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信任的构成与机制、消费者满意度、消费者忠诚度观看直播的频率对购买行为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相比之下,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一发现为直播电商平台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直播电商;消费者;信任机制;购买行为;经济效应;消费市场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4(b)--04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不仅在推动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还对直播电商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研究表明,电商环境的健康增长有助于提升社会总福利,进而促进整体经济的扩张[1]。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推动下,近年来国内企业纷纷加快步伐,在抖音、淘宝等社交平台上布局直播电商业务。消费者信任机制的构建是影响消费者在直播电商平台进行购买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关于直播电商中消费者信任机制构建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的商业形态,借助即时交流和商品的生动呈现,为消费者打造了一种颠覆性的购物方式。但由于直播电商的特殊性,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构建有效的消费者信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信任机制的构建不仅需要平台和商家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支持。
1 构建信任机制对直播电商中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赋能作用
构建信任机制显著提升了消费者在直播电商平台的购买意愿。在直播电商的互动过程中,消费者与主播之间的信任关系成为影响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主播通过直播展示商品,并与消费者进行实时互动,这种沟通方式有助于缩短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增强信任感。平台提供的互动功能,如弹幕、点赞、分享等,也能促进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形成社群效应,从而进一步加强消费者对直播内容的信任[2]。
在当前的消费市场环境下,建立信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健全的信任机制,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知可以显著降低。这种信任的建立使消费者在选择商品和服务时更加放心,从而加快了其购买决策过程,提高了购买效率。信任机制的存在使得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商品推荐,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从而显著提升购物体验[3]。
随着信任的增强,消费者更愿意成为某个品牌的忠实拥护者,形成稳定的消费者群体。这种稳定的群体有助于促进消费者对直播电商的长期依赖和重复购买行为。信任机制的存在也使得消费者更愿意参与直播电商的社交互动,通过分享和推荐等方式,为平台带来新的潜在客户。这种社交互动不仅增强了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还为直播电商带来更多的流量和潜在客户。
信任机制的构建不仅可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能为直播电商带来更高的转化率和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当消费者对某个平台或品牌产生信任时,他们不仅愿意在该平台进行消费,还会主动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这种口碑传播所带来的影响力是任何形式的广告都难以企及的,能为直播电商带来巨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信任机制的建立对于直播电商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2 实证研究
2.1 研究设计
本文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了在线调查问卷,目的是搜集在抖音、快手等主流电商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信息。通过微信和QQ等社交网络渠道,共向潜在参与者发放了260份问卷。在剔除填写不完整及答案重复的问卷后,最终获得了216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达83.07%。
2.2 实证结果分析
2.2.1 统计描述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集了216份有效样本,对新媒体时代直播电商消费者信任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描述分析。
购买行为得分低,意味着购买频率高,平均得分为2.253,标准差为0.771,表明多数受访者购买行为较频繁。信任构成机制得分低,表示信任度高,平均得分为1.917,标准差为0.719,显示受访者普遍对直播电商平台和主播的信任度较高。对于消费者满意度,得分低则满意度高,平均得分为2.361,标准差为0.757,说明满意度一般,有提升和改善空间。对于忠诚度,得分低代表忠诚度高,平均得分为2.651,标准差为0.745,表明忠诚度不高,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用户的忠诚度。观看直播频率越低,则表示观看的频率越高,平均得分为2.910,标准差为1.354。保护消费者权益得分低,表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效果好,平均得分为2.570,标准差为0.917,显示出受访者对平台保护消费者权益持正面态度。
2.2.2 信效度分析
信度,亦称可靠性,旨在评估调查问卷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具体而言,它通过使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以检验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在众多信度评估方法中,Cronbachs alpha 系数法最为常用,它通过衡量各题项之间的一致性来评估信度。如果各题项是对同一概念的独立测量,那么它们之间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ronbachs alpha 值越接近 1,表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越高。通常,总量表的信度系数达0.8以上,最佳0.7~0.8可以接受。系数如果低于0.6,就要考虑重新编制问卷。
本文采用Cronbach s alpha信度系数法检验样本的信度,得出Cronbach s alpha系数为0.907,说明数据的信度质量高,可适用于下一步分析。
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评判数据是否符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条件。KMO检验统计量用于评估测量模型中各变量及整体模型的抽样充分性,其计算基于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的比值。该统计量的取值范围为0~1,KMO值越高,表明抽样充分性和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越适合进行后续分析。在本研究中,KMO值达到0.907,表明数据具有极佳的效度。
2.2.3 相关性分析
信任构成、消费者满意度、忠诚度、观看直播频率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均与购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7、0.642、0.634、0.431和0.497,均在0.01水平上显著。这意味着这些因素与购买行为之间存在高度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这些因素越高,购买行为越频繁。因此,直播电商平台应致力于提升这些方面,以促进购买行为,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2.2.4 回归分析
本文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信任构成、消费者满意度、忠诚度、观看直播频率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变量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回归模型的R值为0.759,R²为0.576,调整后R²为0.566,说明模型解释了约57.6%的购买行为变异。德宾-沃森值为2.275,接近2,表明无严重自相关。F值为57.117,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模型整体显著,预测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解释力。
信任、满意度和忠诚度均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其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值分别为0.303、0.197和0.293,t统计量分别为5.659、2.698和4.556,显著性水平均低于0.01。观看直播频率也正向影响购买行为,Beta值为0.101,t统计量为1.984,显著性水平为0.049。相比之下,保护消费者权益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Beta值为0.085,t统计量为1.449,显著性水平为0.149。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3.1 研究结论
在本项研究中,深入分析了信任构建机制、消费者满意度、忠诚度及观看直播的频率等多重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和显著作用。经过细致分析后,研究结果表明,当这些因素处于较高水平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频率会相应提升。具体而言,通过相关性分析,确认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与购买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换言之,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越完善,则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频率越高。然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却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与购买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其对购买行为的实际影响并不显著。这暗示消费者权益保护对购买行为的直接影响力相对有限。因此可以推断,消费者权益保护可能通过其他间接途径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这些间接因素可能包括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以及对售后服务的忠诚度等。这些间接因素可能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与购买行为之间发挥桥梁作用,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本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与购买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还进一步探讨了其间接影响机制。这为全面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提供了更深入的视角,并为制定更有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3.2 研究启示
为激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商家必须实施一系列策略以构建和完善消费者信任体系。
3.2.1 商家需要控制商品质量
商家必须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高品质的商品,从而提升其消费满意度。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是其重复购买意愿增强的关键因素。此外,企业应致力于优化售前与售后服务的品质,以此来巩固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售前阶段,应通过提供全面的产品资讯和专业的咨询服务,协助消费者做出更理性的购买选择。售后服务则需迅速回应消费者的疑问,并提供及时的解决方案,确保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具体来说,商家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定期进行质量检测、采用高标准的生产流程和原材料等,确保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获得超出预期的高品质产品。商家还应关注消费者反馈,及时改进产品,以满足其需求和期望[4]。
在售前服务中,企业应向消费者提供完整的产品描述、详尽的操作指南以及专业的选购意见,促进消费者对产品的深入理解,做出合理的购买选择。此外,商家还可以通过培训员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以确保消费者在咨询过程中能够获得满意的解答和建议。
在售后服务方面,商家应建立高效的客户服务体系,确保能够迅速回应消费者的疑问。商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话、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等,提供便捷的售后服务。商家应制定明确的售后服务流程和政策,确保能够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些措施,商家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提升满意度和忠诚度。
3.2.2 商家需要优化软件功能
为增强消费者对直播内容的观看频率,商家必须持续优化软件功能。这不仅涉及改善用户界面,使其更为直观易用,还包括提供更为流畅的观看体验,降低卡顿和延迟现象。此外,增强互动功能亦至关重要,例如引入弹幕、评论、点赞和分享等互动方式,促使消费者更积极地参与直播互动。通过这些改进,消费者更可能在直播平台上投入更多时间,从而提升购买行为的可能性[5]。商家亦可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掌握消费者偏好,个性化推荐相关内容,增强客户黏性。综上所述,通过不断优化软件功能和提升用户体验,商家能有效提升消费者观看频率,进而增加销售机会。
具体而言,商家可采取以下措施优化软件功能。首先,在用户界面设计上,应注重简洁明了的布局,避免过于复杂或烦琐的操作流程,以便用户快速上手。引入一些人性化的交互设计,如动态提示、引导教程等,帮助新用户更好地适应软件。其次,在技术层面,商家应不断升级服务器和优化编码算法,确保直播内容的流畅传输,减少因网络问题导致的卡顿和延迟现象[6]。最后,引入智能缓存机制,提前加载部分内容,进一步提升观看体验。
在互动功能方面,商家可进一步丰富弹幕和评论的展示形式,增加表情包、贴图等趣味元素,使用户在互动过程中更加愉悦。设置主播和用户的互动环节,如问答、抽奖等,激发用户参与热情。点赞和分享功能亦可进一步优化,例如增加一键分享到社交平台的功能,方便用户将喜欢的内容分享给朋友,从而扩大直播影响力。
通过这些改进,消费者还可在直播平台上投入更多时间,从而提升购买行为的可能性。商家需着重注意用户肖像收集。例如,通过分析用户观看历史、互动记录等数据,精准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商品或内容,提升用户购买意愿。此外,根据用户地理位置、消费习惯等信息,推送相关优惠活动或定制化服务需求,强化用户体验[7]。
通过不断优化软件功能和提升用户体验,能有效提升消费者观看频率,进而增加销售机会。在此过程中,商家也需持续跟进用户反馈,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诉求。精益求精,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同类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3.2.3 政府部门完善法律法规
政府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与细化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方能真正安心,进而愿意购买。为达成此目标,法律法规的完善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消费者隐私保护至关重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易遭到泄露与滥用,必须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确保消费者隐私不受侵犯。这包括对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及传输的严格限制与监管,以防个人信息滥用或泄露[8]。
法律法规应确保交易安全性。这要求制定并执行一系列措施,保障消费者在进行线上或线下交易时资金与信息安全。这涉及对支付系统、交易平台及相关技术的严格监管,确保交易过程各环节的安全可靠。此外,法律法规还应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这不仅包括对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家实施严厉处罚,还应加强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市场上的商品质量可靠、符合标准。通过这些措施,消费者可更放心购买商品,无需担忧购买到劣质或假冒产品[9]。
随着上述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执行,消费者对平台和产品的信任度有望提升。他们将更加确信自己的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交易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购买的商品物有所值。这种增强的信任感将显著推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促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本平台的产品。因此,政府机构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所作的努力,有助于激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增长。
参考文献
史小今,李川,刘希兰,等.网络直播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J/OL].价格理论与实践,1-7[2024-11-01].https://doi.org/10.19851/j.cnki.CN11-1010/F.2024.08.194.
黄岳薇.网红经济视阈下直播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基于感知价值和信任的双中介效应[J].生产力研究,2022(6): 12-17.
李雪,宗颖,陈颖,等.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电商直播消费者满意度分析[J].江苏商论,2021(6):31-34.
范枥丹,喻鹏霖.中国直播电商产业发展现状及SCP分析[J].投资与创业,2021(6):48-49.
昝家馨.互联网直播电商估值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22:26.
张路.渠道溢出效应和企业行为下的直播电商企业经营模式及决策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2:7.
石江丽.电商直播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与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23:16.
宋旭超.电商直播对农产品营销的影响机制分析: 基于粉丝经济的中介作用[J].商业经济研究,2023(7):80-83.
朱艳春,曾旭明.电商对湖南农产品商圈流通的广义虚拟经济效应评价[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20(4):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