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联合收割机的维修保养与机收减损技术的合理应用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347)

在小麦收获的过程中使用联合收割机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为使收割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要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同时,还应掌握机收减损技术要点,并加以合理应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机收损失率,方可为小麦高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一、小麦联合收割机的维修保养

1、常见故障维修

小麦联合收割机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如刀具损坏、推运器打滑、堵塞、脱粒不净、掉链、电气异常等。引起故障的原因有未按规定要求操作、零部件磨损、作业环境影响等,为确保联合收割机稳定、可靠运行,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使联合收割机恢复运转,从而高效完成小麦收割作业。收割机常见故障的维修处理方法如下:

(1) 刀具损坏的维修处理

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收割小麦时,如果刀具上的铆钉松动,则会使刀片的高低程度出现差异,由此容易引起刀片相互碰撞,从而造成损坏。同时安装驱动机构时位置不当,会增大刀具运动时的阻力,这样可能会使刀杆折断。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如下方法进行维修处理:联合收割机作业时要避开障碍物,以免发生碰撞引起刀片受损;对护刀器定期检查,并适当调整,从而使所有的刀片处于同一平面内,检查刀具的铆钉,发现松动要及时紧固;对驱动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确保位置准确无误,减小刀片的运动阻力;为防止刀杆出现变形的情况,应在刀片不用时将其卸下,并垂直平放。

(2) 推运器打滑的维修处理

当联合收割机的推运器叶片与底板之间的间隙超过规定允许的范围,或是叶片的边缘位置因长时间磨损变得过于光滑,无法抓住小麦时,会对小麦的正常输送造成不利影响,从而使大量的小麦堆积在推运器前引起堵塞,由此会导致推运器打滑。针对这一故障,可采取如下方法维修处理:按照田间小麦的疏密程度,并结合植株的高矮情况,对推运器的叶片与割台底板之间的间隙进行优化调整;使用专门的工具,如锉刀等,修复叶片上磨损比较严重的齿,恢复叶片的输送能力。

(3) 堵塞的维修处理

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时,经常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当脱粒滚筒发生堵塞后,要先将联合收割机的发动机关闭,使设备进入停机的状态,随后降低凹板,使其达到最低的位置,以手动的方式扳动滚筒的皮带,将其中的堵塞物全部清除。为有效避免脱粒滚筒堵塞的情况发生,可对滚筒进行改装,将滚筒芯换成梳齿式;当筛面堵塞时,可以通过调整筛子开度的方法解决处理;转向机构堵塞时,应对拉杆的长度进行调节,并对转向输送压杆加以调整。

(4) 脱粒不净的维修处理

联合收割机脱粒不净是比较常见的故障问题,引起该故障的原因有以下方面:脱粒滚筒的转速不够、凹板的间隙超过允许范围、部件磨损等。针对这一故障,可采取如下措施维修处理:调整脱粒滚筒的转速和凹板的间隙,使其满足规定要求,对于磨损较为严重的部件应及时更换。

(5) 掉链的维修处理

联合收割机的链条过松会导致掉链的问题发生,滚筒位置处的子链开口销如果脱落,也会引起掉链的现象。一旦掉链,将会对联合收割机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掉链故障维修处理。按照规定要求调整链条的松紧度,避免过松或是过紧;同一传动回路的所有链轮均应在一个平面内转动;定期检查链条,看是否存在严重的磨损现象,并检查传动轴,如有弯曲,则应矫正。

(6) 电气异常的维修处理

①小麦联合收割机最为常见的电气异常是无法正常启动和启动之后无力,导致不能启动或是启动后无力的主要原因是蓄电池问题。为消除这一故障,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维修处理:全面检查蓄电池,看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的现象,如果有,则应及时修复,若是蓄电池亏电,则应补充,以确保蓄电池能够稳定运行。

②灯光问题在电气异常中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保险丝断裂是引起灯光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换新的保险丝可使该问题得到解决。在保险丝并未断裂的情况下灯光如果出现异常,则应检测导线接口和灯泡。

③指示灯问题多为传感器故障所致,处理时应仔细检查传感器,发现短路现象,及时接通即可,若是传感器没有短路,则可判断是指示灯本身损坏,可通过更换的方法处理。

2、保养方法

(1)用前保养

小麦联合收割机使用前,可将保养的重点放在如下方面:

①对发动机全面检查,看油、水是否充足,如果缺失,则应及时补加。同时对蓄电池和相关线路仔细检查,看蓄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线路连接是否可靠,确认无任何异常后,检查输送皮带和链条,看张紧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过松或是过紧应及时调整。

②割台是联合收割机的重要部件之一,要对割台的保养予以重视,检查切割器,看有无松动的迹象,查看动定刀的间隙,如果间隙过大,则应调整,并对容易磨损的部位添加润滑油,使其充分润滑,减轻磨损。

③将脱粒机构的后盖打开,仔细对脱粒齿杆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较为严重的磨损现象,搅龙内有无异物,筛网是否完好,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以确保脱粒机构可靠运转。

④对收割机的底盘检查时,应当将车身支起,看履带的松紧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以手动的方式摆动各个轮子,查看间隙,如果发现间隙过大,则应及时调整。

上述保养工作完毕后,便可启动联合收割机,使其在无负荷的状态下运转一段时间,以3-5min为宜,若是收割机运转期间无任何异常状况,便可开展小麦收获作业,如果运转时出现异常,则应立即停机,找出问题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处理。

(2) 使用中的保养

联合收割机使用过程中,可将保养的重点放在如下方面:

①根据使用说明书中给出的要求,对容易发生磨损的部位进行充分润滑,以此来减轻磨损。切割器的动定刀在小麦收割中的磨损比较严重,所以每作业2-3h,便应添加1次润滑油,使动定刀处始终保持良好的润滑。

②联合收割机作业期间若发生异常状况,应停机检查,找出引起异常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处理。

③做好油、水的检查,发现不足,要及时补加,以免因缺油或是缺水引起收割机故障,从而影响小麦的正常收获。

(3) 用后保养

联合收割机使用完毕后,可采取如下方法进行保养:

①收割机作业时机身内外会附着一些杂物,如泥土、秸秆等,完成收割作业后,要将这些杂物全部清除,然后用清水冲洗机身,晾干后将收割机存放到库房内。

②将收割机的三角皮带卸下,擦拭干净后,贴好标签,放在指定的位置处保存。同时将链条卸下,用柴油清洗后,均匀涂抹一层黄油,然后置于干燥、通风处存放。

③对收割机上的易损件全面检查,可将重点放在伸缩杆套、动定刀片等比较容易磨损的部件上,若是发现磨损较为严重或是出现变形的情况,则应及时更换。

④将黄油均匀涂抹在摩擦的部位,避免发生锈蚀,裸露在外的生锈部件,或是防锈漆脱落的部件,应重新刷涂油漆防锈。

⑤将联合收割机垫起,使履带与地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将拔禾轮、割台等降至最低的位置处。

⑥将收割机的蓄电池拆下后放置到指定的位置妥善保存,存放前要放干净蓄电池中的电量,并将电解液全部倒出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

⑦发动机是联合收割机上较为重要的部件,对它的用后保养应当予以重视,由此能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保养发动机时,应当依据收割机使用说明书中给出的要求操作,将发动机水箱内的冷却水及油箱内的柴油全部放净,加油口用塑料布包裹,将清洁的机油注入气缸内,要控制好注入量,不宜过多。

⑧联合收割机存放期间,应当每个月扳动几次操纵阀和工作阀,并将柱塞推至底部,这样能够有效防止锈蚀的情况发生。

二、小麦联合收割机机收减损技术要点

当小麦成熟之后要及时收获,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能够使作业效率获得大幅度提升。但在实际收获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小麦机收的损失率偏高,小麦的总体产量下降。为确保小麦的产量,应采取有效的机收减损措施,具体如下:

1、合理确定机收时间

为最大限度减少小麦的机收损失,应当对小麦的收获时间合理确定。与其他的农作物不同,小麦的成熟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乳熟期,该阶段的小麦籽粒发育并不完全;第二阶段为蜡熟期,该阶段的小麦籽粒呈现为蜡质化现象;第三个阶段为完熟期,该阶段的小麦已经完全成熟。小麦机收损失最小的时间段为蜡熟期开始后到完熟期结束前,这个时间段内的小麦籽粒最为饱满,品质较高,此时用联合收割机收获能够减少损失,提高产量。

除此之外,在对小麦的机收时间确定时,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如果出现连续降雨的天气,则应将机收时间延后,以免因麦田内的湿度过大,对机收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小麦的损失率增大。

2、规划收割机作业路线

采用联合收割机对小麦进行收获时,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顺时针法、逆时针法和梭形法。由于不同的收割方法作业路线存在差别。因此,应当按照所选的收割方法,对联合收割的作业路线合理规划。小麦收获正式开始前,要结合待收麦田的地形特点选取适宜的收获方法,给快速卸粮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减少收割机的卸粮时间,进一步降低卸粮难度。同时,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收割小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直线行进,非必要的情况下不对小麦进行横向收割,联合收割机不宜边转弯边收割,而是应当在转弯期间将割台升起,待转弯后,重新放下割台继续收获,这样能够避免因操作不当将大片小麦压倒,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选择适宜的机收速度

用联合收割机对小麦进行收获时,为减少收获期间不必要的损失,应对联合收割机的作业速度合理选取,在这一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田间小麦的总体产量、小麦的高度、小麦的干湿度、收割机的喂入量等,从而确保所选的行进速度能够满足小麦机收的作业要求。当田间小麦的长势比较好,并且种植密度比较大时,联合收割机应以较低的速度收割小麦,如果田间小麦的长势一般,且种植密度比较小时,联合收割机则可以较高的速度收割小麦。小麦的干湿程度对联合收割机的作业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按照小麦的干湿度调整联合收割机的收割速度,遵循干快湿慢的原则,收割时尽可能保持匀速,不要随意变换速度,以免增大小麦的损失率。

4、保证作业幅宽适当

联合收割机的作业幅宽与小麦机收的损失率密切相关。因此,要确保所选的幅宽适当,避免出现漏割的情况导致机收损失率增大。根据联合收割机的负荷控制行进速度,并使收割机保持在满幅宽的条件下开展收割作业,小麦的喂入量应尽可能保持均匀,避免喂入量突然增大,引起割台堵塞或是脱粒不净等问题的发生。针对密度和湿度比较大且留茬过低的麦田,联合收割机在收割作业时,要减小幅宽,并保持低速收割,这样能够达到减损的目的。

5、控制好留茬高度

小麦的留茬高度与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效率密切相关,留茬过高或是过低,均会引起机收损失,为此要控制好留茬高度。依据收获经验,田间小麦最佳的留茬高度为5-15cm之间,在确保联合收割机能够正常开展收割作业的前提下,留茬高度应尽可能低一些,但最低不得<5cm,如果留茬过高,则可能导致部分小麦漏割,进而引起损失。不仅如此,联合收割机拔禾轮的铺放作用会因为留茬过高而减弱,这样会导致落地损失,机收损失率随之增大。

6、调整拔禾轮

拔禾轮是联合收割机的重要部件,在小麦机收的过程中,通过对拔禾轮的调整,能够达到降低损失率的目的。按照田间小麦的收获状况,对拔禾轮的位置及转速进行调整,在提高收获效率的前提下,减少割台的损失。可将拔禾轮的现速度调整为收割机行进速度1.2倍,拔禾轮的位置应当能够使弹齿作用于整株小麦的2/3处,并且要使弹齿与地面保持垂直。当田间小麦的株高过高且密度较大时,应当将拔禾轮调高并使其位置前移;如果小麦的株高比较矮,且密度较小时,可将拔禾轮调低,并使其位置后移。联合收割机作业时,可能会遇到小麦倒伏的情况,为减少机收损失,应将拔禾轮的转速调低,并顺着倒伏的方向对小麦进行收割,此时的拔禾轮应调至低位并前移,而弹齿则应向后方倾斜;如果田间小麦出现较为严重的倒伏现象时,联合收割机应逆着倒伏的方向收割小麦,拔禾轮应调低并向后移,弹齿则应向前方倾斜,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收损失。

7、设定关键指标

小麦机收作业时,脱净率、含杂率以及破碎率等关键指标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的转速、清选筛的开度、清选风机的进风量和脱粒间隙等。为减少小麦的机收损失,应当按照田间小麦的品种、成熟度、干湿度等情况对关键指标合理设定和调整,尤其是要做好脱粒和清选2个机构的参数调整,所选的联合收割机机型不同,调整方法有所区别,要用收割机自带的说明书作为调整依据。根据小麦机收经验,脱粒滚筒入口与出口间隙比应设定为4:1,并在确保籽粒破损率正常的情况下,提高滚筒的转速,并通过减小滚筒与凹板的间隙,达到提升籽粒脱净率的目的,由此能够使脱粒损失大幅度减少。可在确保小麦籽粒含杂率不超标的情况下,减少风量,并将尾筛的位置升高,调大清选筛的开度,以此来减少小麦清选时的损失。小麦机收的过程中,要对脱粒滚筒的转速进行观察,确保转速始终保持在额定转速。要确保传输皮带的张紧度,避免打滑现象的发生,导致滚筒的转速下降,致使脱粒不净,增大损失率。机收期间要随时观察小麦的损失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联合收割机的关键指标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综上所述,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时,收割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为避免故障影响收获作业的正常开展,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维修处理,消除故障,使收割机恢复运转。为降低故障的发生几率,要做好保养工作。同时,应了解和掌握机收减损技术要点,并合理应用,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确保小麦高产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239050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

标签:  小麦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