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白县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优势开发、示范带动、扩大规模”的思路,以绿色转型为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蔬菜种植产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为了实现蔬菜一年四季的充分供应,要针对栽培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与研究,从而借助现代化农业技术手段努力营造蔬菜生长的优质环境,推进蔬菜的产量、质量稳步提高。
一、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的基本内涵
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蔬菜农产品的质量及产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蔬菜作为社会大众必不可少的日常食品类型,随着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对绿色蔬菜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这也推进着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与发展。其中温室大棚栽培技术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栽培技术类型,受到了广大种植人员的大力推广及宣传,借助这一技术手段可以促进蔬菜健康种植与生长,切实提高蔬菜的实际产量及质量。为了更好保障蔬菜种植经济效益,要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能力强、专业化的种植人员,加强各类现代化农业设备的开发力度,从而切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二、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
1、加强蔬菜的反季节栽培
为了保障蔬菜市场的供应充足,加强反季节蔬菜栽培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实现蔬菜的提前上市,从而有效解决社会大众对不同蔬菜品种的现实需求。反季节栽培作为大棚蔬菜种植的主要类型之一,通过人工技术手段进行创设适宜生长环境,可以有效解决普通蔬菜无法在冬季寒冷天气下存活的问题,从而使得冬季蔬菜市场上供应品种更多、品质更好。当前,反季节栽培技术已经逐渐成熟,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不断推进与发展,整体的推广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
2、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主要指的是借助人工手段进行配置蔬菜生长所需营养液,从而实现替代传统土壤栽培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劳动力不足等各类问题。前期种植人员可以进行营养液的科学合理配制,促进蔬菜可以在营养液中更好生长,从而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预防及全面控制。无土栽培技术具有干净、方便、简单等特点,逐渐成为家庭开展蔬菜栽培的首要选择,而且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等优势,为推进蔬菜种植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3、软化栽培
软化栽培指的是通过人工干预大棚蔬菜生长状况,从而实现蔬菜口感的不断改良与优化,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收益。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覆盖黑色地膜、遮光膜等形式人为创造无光、弱光等环境,这样可以实现蔬菜软化栽培的目标。
三、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的优势
1、高质量、高品质
当前,从社会大众日常食用蔬菜类型来看,以叶菜类为主,主要食用这类蔬菜的茎叶部位,要保持蔬菜始终处于新鲜、干净,确保茎叶不存在任何污染问题。在这类蔬菜的培养过程中,以传统土培蔬菜方式为主,容易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进而沾染泥土,清洗起来不够方便。借助现代化农业栽培技术,可以保障蔬菜品质最佳,而且茎叶新鲜、干净,食用起来口感最佳,还可以进行反季节栽培,从而满足不同季节社会大众的蔬菜实际需求,确保蔬菜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经济效益的提升
从当前蔬菜栽培来看,绝大多数蔬菜不容易保存,但是市场实际需求量又较大。一般情况下,传统土培蔬菜需要开展一系列倒茬作业、田间管理、施肥灌溉等各项工作,进而出现种植效率偏低等问题。借助现代化蔬菜栽培技术,可以在同一地块内进行反复栽培,实现蔬菜的连续高效、分阶段栽培及生产。其中,筛选优质蔬菜品种可以更好提高实际产量及质量,搭配科学栽培技术手段,改善当前蔬菜栽培质量低、效益差等问题,从而提高种植人员的实际经济收入。
3、同时间培育多品种蔬菜
在蔬菜培育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借助现代农业栽培技术可以大幅缩短蔬菜的实际生长周期,进而开展反季节蔬菜栽培工作。在同一地块、同一时段,采用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可以促进蔬菜种类逐渐增多,进而更好满足蔬菜市场的实际需求。
四、现代农业蔬菜栽培要点分析
1、种植地的选择
在开展蔬菜栽培过程中,要尽量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这样可以降低后续施肥成本投入,从而提高栽培经济收益。还要结合蔬菜品种,选择pH为5~7的土壤。土壤结构优劣情况会直接影响到蔬菜生长状况,为了避免出现缺水、烂根等问题,可以选择团粒结构较多的黏壤土,平时注重加强混土、松土及压土等各项工作,实现土壤环境的有效改善。
2、选择与处理蔬菜品种
在开展现代化蔬菜栽培过程中,要结合区域土壤条件、气候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选择蔬菜品种,从而降低外界因素对蔬菜栽培的影响。比如,冬季室外温度过低,可以进行种植香菜与菠菜等。在确定好蔬菜品种以后,还要及时进行筛选、催芽等各项工作,这样可以确保挑选出来的种子优良,及时剔除残次品,保障后续的发芽与生长。在挑选出蔬菜种子以后,可以采用浸泡法进行催芽处理,控制好时间与温度,这样可以提高实际出芽率。
3、移栽蔬菜幼苗
在开展大规模、大面积蔬菜种植前期,要提前做好育苗工作,采用冷床、大棚或塑料拱棚等作为育苗床,提前配置好营养土,这样可以促进幼苗的更好生长。在完成培育壮苗以后要及时进行移栽幼苗,一般选择叶片肥厚、根茎粗短的幼苗,还要确保无病虫害感染,在实际移栽环节注意保护好幼苗根部。
4、无滴棚膜选择
在开展大棚蔬菜栽培过程中,棚膜选择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可以直接影响到蔬菜的产量及质量。所以,在具体搭建蔬菜大棚前期,要尽量选择透光强、环保无毒、保温好等无滴棚膜,这样可以降低后续资金的投入情况。无滴棚膜中加入了特殊塑料助剂,从而降低水分子与棚膜之间的亲和力,使得水滴落在上面可以形成滴流滑到四周,从而节约灌溉成本。
5、栽培管理方式
为了切实提高蔬菜的生长质量及产量,加强栽培管理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开展蔬菜栽培过程中,种植人员要加强科学管理工作,科学选择适宜的栽培技术手段进行种植,从而提高栽培效益及水平。种植人员可以借助配套栽培技术,保障栽培管理的有效性与稳定性。①要为推进蔬菜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环境条件,科学做好采光、调温等各项工作,保障蔬菜光合作用的有效开展,借助现代化农业设备进行无土栽培或立体栽培。②借助覆盖地膜、嫁接换根、调整间距等技术手段科学做好内部调节工作,确保蔬菜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充分的养分,切实提高蔬菜种植效率。③种植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缓冲带,将蔬菜与外界环境相隔绝,避免蔬菜出现污染状况,切实提高蔬菜的栽培效率。
6、加强光照与通风
借助大棚进行蔬菜栽培,整体透风性、透光性偏差,如果长期处于空气不流通状况,这会加剧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结合蔬菜实际生长状况,通过设置缓冲间适当开展通风工作,增强大棚内部的空气流通。随着季节的不断变化,光照强度存在差异性,可以借助人工补光形式进行有效控制光照强度及时长,从而提高蔬菜的生长效率。
7、科学合理的控制温度
当前,在实际开展蔬菜栽培过程中,要科学控制好温湿度条件。比如,在早春或冬天时节,如果自然采光不足那么会影响到蔬菜的健康生长,进而导致蔬菜产量及质量大打折扣。所以,如果温室大棚内部种植的是弱光性蔬菜,那么要结合蔬菜实际生长状况进行调节光照强度,确保蔬菜生长具备较强的光照来源。当前,大棚内部主要借助补光灯进行补光工作,这样可以为蔬菜生长营造合适、稳定的光照来源,切实提高蔬菜的实际品质。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大棚薄膜具有较强的透光性,要定期开展薄膜上方杂质、杂物的清理工作。
此外,为了保障大棚内部温度,要尽量选择具有较强保温性的薄膜。冬天为了保持良好的保温效果,还可以借助多层薄膜覆盖技术手段,确保薄膜之间具有较强的紧密性,从而有效阻隔暴雨、暴风等恶劣气候的影响。在炎热的夏季,如果持续受到强烈光照的影响,进而出现大棚内部温度偏高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够及时可能出现烧苗问题。种植人员要定期打开大棚通风口进行散热处理,及时在大棚薄膜上方进行搭建遮阳网,科学合理控制温度条件。
8、加强水肥管理
①施肥
在开展蔬菜栽培过程中,及时施肥发挥着重要作用。肥料可以为蔬菜生长提供所需营养物质来源,保障蔬菜的健康生长。在具体施肥环节,要结合蔬菜的实际养分需求、土壤质量及施肥频率等多方面要素进行科学评估蔬菜的生长情况,适时适量进行施肥处理。一旦出现过度施肥的问题容易发生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状况,甚至导致蔬菜无法获取充分的营养来源。施肥时间要与蔬菜的生长阶段保持密切关系。
一般情况下,施肥主要分为施加基肥与追肥等两个环节。其中,在开展蔬菜种子播种前期要进行施加基肥,为保障蔬菜的更好生长提供初始养分来源。在具体生长环节要适时进行追肥处理,常见肥料种类以有机肥、化肥或复合肥等为主。其中有机肥中富含有机物质,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化肥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营养成分;复合肥主要将化肥与有机肥进行充分混合,这样可以发挥出两者混合的优势。
②灌溉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通过灌溉方式可以及时补充蔬菜生长所需要的水分需求。在实际灌溉环节,要结合蔬菜种植的土壤湿度及生长状况进行确定实际灌溉量,尽量避免出现灌溉不足或过度灌溉等情况。一旦水分灌溉不足容易出现蔬菜脱水和生长受限等情况,如果过度灌溉那么容易出现蔬菜根部窒息等问题。此外,要科学选择灌溉时间,根据蔬菜品种的生长特征及外界气候条件,尽量避免在高温、干燥条件下进行灌溉,一般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间点进行灌溉,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水分的蒸发情况。
与此同时,灌溉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蔬菜的生长情况,常见灌溉方式以喷灌、滴灌和地下灌溉等为主。其中喷灌指的是借助喷雾器或喷头将水雾直接喷洒到蔬菜周边,适合用来小范围或多雨区域。滴灌指的是借助管道将水滴直接输入到蔬菜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从而精准提供水分供应,降低水分的蒸发情况。地下灌溉是将水管直接埋入土壤中,通过水管精准进行土壤灌溉。
9、蔬菜病虫害防治分析
①坚持预防为主
在开展蔬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出现病虫害前期及时采取措施,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发生病虫害的威胁,从而降低损失状况。一是要保持土壤肥力充分,这是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手段,优质健康土壤可以为蔬菜的生长提供充分养分来源,提高蔬菜植株的抵抗力。通过定期开展施肥、追肥等各项土壤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土壤肥力状况。二是要定期开展土壤检测工作,及时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及pH值,这样方便种植人员及时进行调整施肥工作。三是开展合理耕作及土壤改良工作,这也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手段,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从而保障蔬菜根部的更好生长与发育。
②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环保友好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借助寄生虫、天敌及微生物等各类生物资源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通过引入寄生蜂、七星瓢虫等捕食性昆虫,可以进行全面捕杀蚜虫、食叶性鳞翅目虫害的数量。在此过程中,借助真菌、拮抗菌等微生物可以实现病原菌生长与扩散的有效抑制,进而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概率。
③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主要指的是借助化学农药来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与全面灭杀,切实保障蔬菜的产量及质量的稳定发展。在具体选择化学农药过程中,要结合蔬菜品种及常见病虫害类型等多方面要素进行充分考虑,科学合理选择针对性的化学农药进行有效防治,要注意控制好农药的喷洒量及频率。在具体喷洒农药前期要严格按照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科学进行使用剂量及喷洒频率的有效控制,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诱发的一系列问题。此外,在进行喷洒农药环节要进行正确佩戴防护服、面罩或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农药而出现各类损害。
与此同时,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化学药剂那么就会对蔬菜病虫害产生较强的抗药性,要定期进行更换不同类型的化学农药,这样可以降低病虫害的抗药性。还要注意喷洒农药的环保性,科学选种喷药方式,尽量选择对土壤、水体污染程度较小的化学农药,实现种植地块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
④物理防治技术
在开展蔬菜常见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物理防治技术手段具有绿色、高效、安全的特点,借助这一防治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化学药剂的实际使用频率,降低对人体及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少数病虫害对高温具有较强敏感性,可以借助红外线烘干机、喷火机等各项工具营造高温环境来进行虫害的灭杀。在采用高温杀虫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好温度条件,避免对蔬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借助紫外线可以直接灭杀微生物的DNA结构,进而使其失去活性,有效实现病菌的灭杀与控制。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安装保护罩、隔离网等物理技术手段,阻隔虫害直接侵袭蔬菜作物。
⑤构建监测与预警机制
在开展蔬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构建监测与预警机制可以更早发现病虫害。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定期加强巡视检查是重要基础,定期开展田间巡视工作,直系观察蔬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叶片状况。其中在蔬菜处于播种期、幼苗期及成熟期阶段,通过加强定期巡视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借助遥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最大化获取农田信息资源,帮助种植人员及时了解蔬菜的生长情况及病虫害发生状况,从而提前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10、蔬菜的最佳采收时期
①采用合适采收方式
针对不同蔬菜类型,在实际采收环节要结合不同蔬菜品种进行科学选择最佳方式。比如,针对菠菜、生菜等绿叶类蔬菜,种植人员在采收环节要避免对茎叶部位产生直接破坏。绿叶类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一旦出现茎叶损坏以后就会直接影响到蔬菜品质,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售卖情况。
②掌握正确采收技巧
在实际采收过程中,种植人员要轻轻进行处理蔬菜,避免采摘过快或用力过猛等情况出现蔬菜的机械损伤,要保持蔬菜的新鲜度及完整性。在完成采摘以后,种植人员要将蔬菜放置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保存,避免由于长期暴露高温、潮湿环境条件,进而对蔬菜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单位:134400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马鹿沟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