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大棚黄瓜高效种植具体操作和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分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252)

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属于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极为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近年来,曹县大棚黄瓜种植产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本文主要介绍曹县大棚黄瓜高效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黄瓜的生长习性

1、温度

黄瓜喜温暖的环境,对寒冷较为敏感,其理想的生育温度范围在 之间。通常情况下,白天温度在 ,夜间温度在 时,黄瓜的生长状况最佳;最适宜的地温为 2 0~2 5 % 最低地温不宜低于 ;昼夜温差保持在 最有利于黄瓜的生长。当温度升高至 时,黄瓜的光合作用会受到影响,若温度达到 ,则会出现高温障碍;在低温环境下,黄瓜在- 2~0 % 时容易遭受冻害,如果需要低温炼苗,黄瓜可以耐受最低至 的低温。

2、光照

黄瓜对光照的需求较高,每天至少需要8~10小时的光照时间。

3、水分

黄瓜产量高,需水量大,适宜土壤湿度为 6 0 % ~ 9 0 % ;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土攘湿度为 6 0 % ~ 7 0 % ;结果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应为 8 0 % ~ 9 0 % 。黄瓜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 % ~ 9 0 % ,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很容易发病,造成减产。

4、土壤

黄瓜偏好湿润环境,但不宜过度积水;它需要充足的养分,却对过量肥料敏感。因此,应选择富含有机质且肥沃的土壤种植。通常,黄瓜适宜生长在 值介于5.5~7.2的土壤中,而 值为6.5时最为理想。

二、黄瓜的播种

1、品种的选择

(1)耐低温、耐弱光

大棚内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可能不如露地,因此选择那些能在低温弱光环境下良好生长的品种尤为重要。例如,青岛长绿一号、水果黄瓜、长卡和壮瓜等品种都具有较强的耐低温弱光能力。

(2)抗病性

大棚环境相对封闭,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可以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产量和品质。例如,青岛长绿一号对枯萎病、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有较好的抗性。

(3)早熟性

早熟品种能够提早上市,抢占市场先机,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例如,水果黄瓜和萨瑞格(HA-454)均属于早熟品种,它们的果实期较为集中,非常适合大棚栽培。

(4)市场适应性

选择符合市场需求、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种同样至关重要。以水果黄瓜为例,其甜美的口感、易于清洗的特性以及短小的瓜柄,使其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2、种子处理

(1)温汤浸种

将干燥的种子放入温度为 的热水中搅拌,持续大约10分钟。待水温下降至 2 8~3 0 % 后,让种子浸泡4~6小时。之后,清洗干净并开始进行催芽过程。

(2)药剂消毒

使用药剂,例如 0 . 1 % 的多菌灵盐酸溶液,进行1小时的浸泡处理,之后用清水彻底冲洗,接着再浸泡于清水中4小时,之后方可进行催芽。

(3)种膜剂处理

市面上销售的某些黄瓜种子已经预先用含有杀菌剂和多种微量元素的种膜进行了处理,可以直接进行浸泡催芽或直接播种。

(4)催芽处理

经过浸种处理的种子,需用洁净的湿纱布包裹,并在外面覆盖1条拧干的湿毛巾,然后置于 的环境中进行催芽。每日需用温水轻轻冲洗1~2次,持续催芽16~20小时,种子便能发芽。当 70 % 的种子开始“露白”,即表皮裂开露出胚芽时,即可进行播种。

3、土壤配置 (1)土壤选择

① 肥沃。黄瓜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因此土壤应富含有机质,肥力较高。② 疏松。黄瓜根系较弱,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根系发育。③ 排水良好。黄瓜不耐涝,土壤排水性能要好,避免积水导致根部病害。④ 酸碱度适宜。黄瓜喜欢 值在5.5~7.2之间的土壤,以 值为6.5最佳。

(2)培养土配制

培养土的配制是大棚黄瓜栽培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培养土不仅能提供黄瓜生长所需的养分,还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和保水能力。

① 材料选择。主料应选用近3~5年内没有种过瓜类蔬菜的园土或大田土;辅料为优质腐熟有机肥,如猪粪、牛粪等,占总量的 3 0 % 左右;添加剂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过磷酸钙、硫酸钾等无机肥料,以及微量元素肥料。

② 配制方法。将选定的主料和辅料混合均匀,过筛去除杂质。按比例加入无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再次混合均匀;测定土壤的 值,必要时用石灰或石膏调节至适宜范围。

(3)土壤消毒与改良

为了防止病虫害,土壤的消毒和改良是至关重要的预防措施。在消毒过程中,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是两种主要的方法。

① 土壤消毒方法

日光消毒:在黄瓜采收后,彻底清洁田园,覆盖地膜密封棚室,利用高温杀死病原菌和虫卵。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面积消毒。

蒸汽消毒:通过蒸汽炉加热,将蒸汽送入土壤中,提高土壤温度以杀死病原菌和虫卵。这种方法设备复杂,适用于小面积苗床消毒。

太阳能石灰氮消毒:在夏季高温时,将稻草和石灰氮混合后覆盖地膜,利用高温闷棚20~30天,可有效杀灭病原菌和虫卵。

药剂消毒:包括喷淋或浇灌法、毒土法和熏蒸法。例如,使用绿亨1号、2号等药剂进行浇灌或喷淋,或使用福尔马林、波尔多液等进行土壤消毒。

热水消毒:将热水浇灌到土壤中,提高土温进行消毒。这种方法需要铺设滴灌管并封严地面,灌入热水。

② 土壤改良措施

施用石灰氮:在土壤中施用石灰氮,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和虫卵,同时调节土壤酸碱平衡。

施用生物菌肥:如枯草芽孢杆菌,补充有益微生物菌群,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

施用有机肥:选择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底肥,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结构。

调节土壤酸碱度:如果土壤偏酸,可以使用石灰粉进行调节,保持适宜的酸碱平衡。

4、适时播种

(1)选择播种时间

① 春季播种

早春大棚黄瓜的播种期一般在1月中旬或下旬,适宜在加温温室或节能日光温室内育苗,可以确保黄瓜在生长旺盛期得到充足的温度和光照。

② 秋季播种

秋延后大棚黄瓜的播种期,北方地区一般在7月末~8月初,南方地区可延后30~40天播种,可有利于黄瓜在市场需求旺盛时上市。

(2)播种

在预备充分的营养苗床上播种,播种的时机需要依据季节和气候状况进行恰当的调整。

三、基肥的施用

1、肥料选择

在选择基肥时,应根据黄瓜的生理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合理搭配。有机肥因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成为基肥的首选。常见的有机肥包括腐熟的农家肥、概肥等,这些肥料不仅能为黄瓜提供全面的营养,还能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无机肥则具有肥效快、养分含量高等特点,可以满足黄瓜生长发育的各种需求。在大棚黄瓜的基肥施用中,无机肥可以作为有机肥的补充,以复合肥的形式施入。复合肥含有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能够满足黄瓜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

2、施用量

基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黄瓜品种和种植密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 2 0 0 0 ~ 3 0 0 0 k g ,复合肥 5 0~6 0 k g 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对于土壤肥效中等水平的地块,也可每亩施用沤肥猪粪 4 0 0 0~6 0 0 0 k g ,磷肥 。在实际操作中,施肥量的确定还需考虑黄瓜的生长周期和养分吸收特点。黄瓜生育前期营养需求量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养分吸收量会显着增加,到结瓜期时达到吸收高峰。因此,在基肥施用时,应适当预留一部分养分,以供黄瓜生长后期追肥使用。

3、施用方法

在大棚黄瓜种植前,应将基肥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然后深耕翻入王中,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还能避免肥料在土壤中局部堆积,造成养分浪费和土壤污染

4、注意事项

基肥应施在土壤深层,以便黄瓜根系能够充分吸收。一般来说,施肥深度应在 2 0~3 0 c m 之间;基肥应均匀撒施,避免出现局部缺肥或过量施肥的情况;在施肥后,应进行起垄或作畦操作,以便排水和灌溉,同时也有利于黄瓜的生长和管理。

四、黄瓜的苗期管理

1、适时定植(1)定植时间

当棚内 地温稳定在 1 2 % 以上,白天气温稳定在 夜间气温稳定在 时,即可进行定植。

(2)定植方法

定植一般分为平畦等行定植和宽窄行高垄定植。平畦等行定植按 6 0 c m 等行距开沟,宽窄行高垄定植按宽行 7 0~8 0 c m ,窄行 起垄,垄高 2 0 c m ,按株距 3 0~3 3 c m 摆入沟内。

2、温度控制

前面提到黄瓜生育适温为 ,白天最适温度为 2 5 ~ 3 2 % ,夜间为 1 5 -1 8 % 。地温最好维持在 2 0~2 5 % ,最低不应低于 。昼夜温差最好控制在 ,这样的温差有利于黄瓜的生长和养分积累。黄瓜播种后,由于种子萌发需要较高的温度,此时应适当提高棚内温度,但也要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幼苗徒长。通常,白天温度可控制在 2 8~3 2 % ,夜间不低于 。当幼苗出土后,可适当降低温度,以防止幼苗徒长,白天温度降至 2 5 ~ 3 0 % ,夜间 。刚定植时,地温较低,需立即闷棚以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缓苗期间,棚内温度可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 。缓苗后,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放风,保持棚内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3、光照管理

前面也提到多数黄瓜品种在8~11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在大棚黄瓜苗期管理中,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在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去地膜,增加光照。同时,应及时清理棚膜上的灰尘和杂物,保持棚膜清洁,以提高透光率;阴雨天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人工补光的方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通常使用LED灯或荧光灯等光源进行补光,但要注意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强或过长的光照对幼苗造成伤害。

4、水分管理

根据黄瓜的生长习性可知,黄瓜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适宜土壤湿度为 6 0 % ~ 7 0 % ,过高或过低的土壤湿度都会影响黄瓜的生长和发育。播种后至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但出苗后,应适当减少水分供应,防止幼苗徒长。此时,可采用滴灌或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进入结果期后,黄瓜需水量大幅增加,土壤湿度应控制在 8 0 % ~ 9 0 % 。此时,应根据黄瓜的生长情况和天气情况调整浇水间隔期和浇水量。同时,要注意排水防涝,防止土壤积水导致黄瓜根部病害的发生。

5、中耕松土管理

黄瓜苗期,应进行多次中耕松土,以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生长。中耕松土应由近及远、由浅到深,需要结合中耕给瓜苗培垄,最终形成小高垄栽培。这样既能提高土壤温度,又能防正水分过多导致根部病害的发生。

五、曹县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

(1)霜霉病

霜霉病是黄瓜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尤其在春季高湿环境下更易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表现为水渍状浅黄色小斑点,湿度大时叶背或叶面会长出白霉。病情严重时,叶片枯死,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2)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黄瓜的花、瓜条、叶片和茎蔓,多从花上开始侵染。受害后,花和幼瓜的蒂部初呈水浸状、褪色,病部逐步变软、腐烂,外表密生灰褐色霉层。

(3)角斑病

角斑病属细菌性病虫害,主要危害叶片,初期表现为水浸状小病斑,病斑显现多角形,黄褐色,带油光面,无黑霉层,病斑易破裂形成穿孔。

2、主要虫害

(1)白粉虱

白粉虱淡黄白色或白色,全身有白色蜡粉。它们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白粉虱繁殖速度快,常群聚危害,并分泌大量蜜液,引起煤污病,影响黄瓜的商品价值。

(2)蚜虫

蚜虫分有翅和无翅两种类型,主要聚集在瓜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吸食植株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枯死。蚜虫还会传播植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危害。

(3)潜叶蝇

潜叶蝇以幼虫取食叶片正面或背面的叶肉,形成蛇形或盘绕的虫道,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3、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倒茬制,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降低土壤中的病虫害基数。培育无病虫壮苗,采用营养钵育苗,配制无菌营养土,并实行大温差管理。合理施肥,实施科学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的免疫力。加强田间管理,调控好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及时追肥浇水,保持植株健壮生长。

(2)物理防治

通过打开棚门和侧风口,增强内外空气流通,使棚内湿度有效降低;采用滴灌技术灌溉,可以避免大水漫灌造成的湿度过高问题。滴灌能精确控制灌水量,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黄瓜生长;在黄瓜移栽后40天左右,选择晴朗天气,中午时分关闭棚门和侧风口,使棚内温度迅速升至 ,并保持2小时,这样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在秋末冬初,利用低温天气,对大棚进行通风降温,也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利用害虫的趋性,如悬挂黄板诱杀美洲斑潜蝇等。

(3)生物防治

① 天敌防治。例如,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可以释放丽蚜小蜂来控制其种群数量。释放天敌时,需要注意天敌与害虫的比例、释放时间以及天敌的存活条件等。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天敌的存活情况和防治效果,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② 生物制剂防治。例如,在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生时,可以使用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进行喷雾防治。使用生物制剂时,需要注意用药浓度、用药时间和用药次数等。

(4)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发生时,也可以及时选用合适的药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霜霉病可用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或氰霜唑悬乳剂进行防治;灰霉病可用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曹县的大棚黄瓜种植已经取得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当地农业经济的繁荣和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关部门应当为种植户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持,指导他们熟练掌握大棚黄瓜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确保大棚黄瓜的高产和稳定生产。

(作者单位:274000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农业农村局农业产业服务中心)

标签:  黄瓜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