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出人传承发展

known 发布于 2025-09-19 阅读(340)

川剧是巴蜀传统文化艺术最杰出的代表,是中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是迄今为止最能体现巴蜀文化特质、最能展现四川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其独特的历史地位至今仍没有任何其它文化艺术形式可以取代。四川省川剧院作为国家一级院团、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演出生产基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单位,是四川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川剧发展和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尤其是川剧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人才作为川剧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川剧艺术薪火相传、川剧院团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重大利好政策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在剧院的不断努力下,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领军人才、戏曲新秀脱颖而出,完善了人才梯队建设。下面,我将对剧院近年来的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梳理和探索。

川剧“师带徒”夯实基础

川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师徒相授、活态传承的特点,剧院通过文旅部、四川省文旅厅及剧院的“师带徒”戏曲人才培养项目,有计划地邀请本院或川渝地区的川剧老艺术家传授优秀传统剧目,使青年演员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实现传统剧目量的积累。

以近三年为例,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师带徒”戏曲人才培养项目,分别由陈智林、左清飞、邱明瑞、任庭芳、燕凤英和李天玉一对一指导杨坤昊《易胆大》、张浩《卧虎令·判斩》、刘谊《情探》、谭红梅《三娘教子》、蒲丽玲《盗仙草》、冯午《六月雪》、温壁胜《西川图》、万多《胡琏闹钗》、尹莲莲《箭射马踏》、朱秋华《花月亭》、朱婷婷《别洞观景》、刘稣《戏仪》。四川省川剧院2022年“师带徒”项目,分别由熊平安、冯燕、李亚林、李忠、刘谊、杨昌林、晓艇传授《人虎情》《箭射马踏》《拦马》《六月雪》《渭水河》《问病逼宫》,同《卧虎令·判斩》《心有泪千行》(片段)、《盗仙草》一起参加四川省第六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年“师带徒”戏曲人才培养项目,在原来演员“师带徒”的基础上,新增了川剧司鼓、川剧作曲、编剧、舞美摆场、服装的“师带徒”教授。演员包括邀请陈智林传授彭亦涵川剧《访友》和雷云《托国入吴》,晓艇传授杨坤昊《凤仪亭》和尹莲莲《打饼》,何伯杰传授谯绍富、谭红梅《韩琪杀庙》和杨洪《张飞审瓜》,冯燕传授朱秋华《刁窗》和马镝卢、刘稣《双拜月》,熊宪刚传授张浩《长生殿》和张淼《挑袍》,沈丽红传授余欢《凤仪亭》和郭念《刺目劝学》;川剧音乐包括陈平传授宋涛《老背少》和陈

标签:  川剧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