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known 发布于 2025-07-18 阅读(369)

摘 要 茶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岳西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茶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然而,岳西县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为给岳西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分析岳西县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牌建设不足、产业链不完善、市场开拓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及产业协同发展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强品牌建设和保护、完善产业链条、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大技术创新和投入力度及协同发展相关产业等对策。

关键词 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对策;安徽省岳西县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8.031

茶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安徽省岳西县地处大别山区,总面积约2 398 km2,气候条件适宜,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是安徽省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据统计,截至2023年,岳西县茶园面积达1.33万hm2,年产值在10.68亿元,茶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岳西县茶产业面临着一定的瓶颈。因此,有必要对症下药,制订有效措施,推动岳西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发展概况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市西侧,东与潜山市接壤,西邻湖北省英山县,南毗邻太湖县,北接舒城县和霍山县,区位优势明显,县城天堂镇距离安庆市仅117 km,距省会合肥市197 km,交通便捷。据最新统计,截至2022年底,岳西县辖14个镇、10个乡,常住人口超过41万人。作为大别山区知名的生态人文旅游目的地,岳西县气候条件独特,年平均气温14.4 ℃,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全年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2 070.5 h;降水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达1 445.8 mm;风向主导为东南风和偏南风,年平均风速为1.8 m·s-1。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岳西县悠久的茶叶文化。岳西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茶文化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这里不仅有皖西大别山独有的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还有品质上乘、历史悠久的岳西名茶,主要品牌有“岳西翠兰”“岳西翠尖”“岳西翠芽”“岳西兰花”“岳西弦月”“岳西红茶”及“岳西炒青”等,其中“岳西翠兰”是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价值高达27.2亿元,在全国名列前茅。近年来,岳西县高度重视发展茶产业,该县茶园面积已达1.33万hm2。2023年,岳西县茶产业总产值突破10.68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惠及15万茶农,人均收入7 000元。可以说,茶产业已然成为岳西县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 存在的问题

2.1 品牌建设不足

品牌建设是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关乎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品牌溢价能力。岳西县茶产业在品牌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制约了当地茶产业的整体发展。1)虽然“岳西翠兰”是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其制作工艺流程规范性不够,存在手工操作环节较多、标准化程度较低的问题。2)一些茶产品商标的注册类型和专用权范围界定不够明确,权利保护缺乏针对性。同时,对农户和经营主体的商标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商标被滥用、盗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品牌形象。3)品牌营销和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推广过于依赖线下渠道,线上营销运作能力较弱,难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1]。

2.2 产业链不完善

茶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对保障茶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岳西县的茶产业链目前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制约了茶产业的整体发展。1)在茶叶种植这一源头环节,除了少数种植大户,绝大多数茶农都是家庭分散经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品质参差不齐。2)在茶叶加工环节,除了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大量中小型茶厂手工作坊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限,自动化程度低,品质把控困难。3)茶产业链上下游间的联系较为松散,缺乏高效的信息沟通和协同配合机制,导致资源整合效率低下。同时,资金短缺制约了技术创新的推广应用,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

2.3 市场开拓不足

当前,岳西县茶叶的营销范围和销售渠道仍相对狭隘,主要集中于国内市场,且大多局限于周边地区,缺乏对国内其他区域及国际市场的有效渗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岳西县茶产业的发展空间。1)从渠道层面来看,岳西县茶叶的销售渠道过于单一,主要依赖线下实体店销售和展会推广,线上销售渠道开拓力度不够。在当前电商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岳西县缺乏对新兴销售渠道的开发利用,难免使得市场竞争力受到一定影响。2)岳西县目前采用的营销手段较为传统,缺乏与时俱进的营销理念和创新性的营销模式,难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导致市场覆盖范围受限。3)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岳西县在宣传推广方面投入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拓展效果[2]。

2.4 技术创新不够

岳西县茶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1)茶产业整体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从种植到采摘、加工、包装等各环节,机械化程度不高制约了茶产业的效率提升。2)对于新兴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步伐较为缓慢,缺乏对智能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在茶产业中的探索实践。3)缺少专业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无法为茶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4)企业在科研方面投入不足,缺少持续的研发动力。长期以来,茶产业升级缓慢也影响了茶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因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茶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对增强岳西县茶叶的竞争实力至关重要。

2.5 产业协同发展不足

岳西县茶产业在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方面仍显不足。1)与旅游业的结合度有待加强。作为岳西县的支柱产业,茶园景致优美、环境幽静,具有一定旅游观光价值,但目前尚未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未能将茶园与乡村旅游等相结合,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运营推广。2)茶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不高。岳西县拥有悠久的茶文化积淀,但这一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利用力度还不够,未能将其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或文创产品,难以产生经济价值。3)茶业与其他农业在一体化经营、错位发展等方面存在问题,缺乏上下游产业的协作配套,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品牌建设和保护

对岳西县来说,茶产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也是促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加强品牌建设,构筑知名度更高、影响力更大的茶叶品牌,对推动岳西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3]。岳西县应科学规范茶叶品牌及地理标志的申请注册,健全商标管理体系,严格执法监管。同时,注重发挥地理标志保护的作用,对“岳西翠兰”等优质茶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形成品牌优势。2)完善品牌形象传播。立足新媒体营销,开展线上线下品牌宣传,讲好“岳西茶”故事。借助抖音、微博等新兴媒体平台,展示岳西县茶文化底蕴,传播品牌理念;联合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发挥品牌影响力。3)加强质量监管,规范生产流程,确保产品品质,巩固品牌美誉。加大产品抽检力度,严守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等质量标准,使岳西县生产的茶产品更加放心可靠。同时,借鉴优秀品牌做法,推进岳西县茶品牌建设。例如,“西湖龙井”等品牌立足文化内涵,成功植根地方特色;“安吉白茶”等品牌注重生态种植,倡导天然、绿色的品牌理念。岳西县需要结合自身条件,找准文化基因、生态特色,融入品牌策划,使品牌更富内涵、更有个性。

3.2 完善产业链条

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对提升岳西县茶产业的综合实力意义重大。1)在种植环节,加大投入力度,支持茶农推广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广无公害种植模式,提升茶园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鼓励龙头企业与茶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实现种植与收购的无缝对接。2)在加工环节,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绿色加工,采用先进环保的工艺流程,减少污染排放。同时,引进现代化的加工设备,提高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此外,注重对加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3)在包装环节,注重包装的创新设计,体现茶叶的文化内涵,充分彰显岳西县茶品牌形象。对于茶产品的包装,应使用环保材料,追求绿色低碳。包装企业还可以探索个性化定制和高端包装,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4)在销售环节,加大对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同时,做好品牌营销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4]。

3.3 拓展国内外市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与日俱增,这给岳西县茶叶开拓国内外市场带来了难得的机遇。1)在国内市场方面,需要深入挖掘潜在消费群体的需求,对产品定位及营销策略进行适当调整。例如,针对青年人的个性化品味,可推出时尚包装的小批量精品茶;或开发一些附加文创元素的精品礼盒,迎合年轻人追求个性和体验感的消费理念。同时,依托电商平台等新型营销渠道,拓宽销售途径。岳西县的茶企可借助直播带货、网红推广等互联网营销手段,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认识岳西县生产的茶叶。2)在国际市场方面,岳西县的茶产品应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类国际展会和博览会,拓展海外市场。同时,岳西县可精心策划海外宣传推广活动,如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让更多的外国友人领略岳西县生产的茶叶的独特魅力。

3.4 加大技术创新和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是岳西县茶产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岳西县需要从茶树种植、茶叶加工、产品开发等多个环节入手,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力度,才能持续提升茶叶的品质和竞争力。1)在茶园建设方面,应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选育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优质茶树新品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种植理念和技术模式,因地制宜地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同时,加大对茶园机械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生产效率。2)在茶叶加工环节,重视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针对不同茶类,探索创新性的加工工艺,提炼茶叶独特的香味。积极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波动,确保产品品质稳定。3)加大对茶叶深加工和产品开发的投入力度。开发多样化的深加工产品和礼盒装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注重茶产品的包装设计和文化内涵的挖掘,打造富有岳西县特色的茶产品。此外,岳西县政府和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投身茶产业创新;支持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开展茶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同时,应重视智慧茶园、智能制造等在茶产业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夯实岳西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5]。

3.5 协同发展相关产业

合理利用先天优势,挖掘潜力,增强相关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对全面推进岳西县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大力发展茶旅文体等产业,以茶叶生产为基础,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培育茶旅游产业。发挥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开发具有岳西县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将茶文化与旅游项目相融合,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略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可将茶叶与运动相结合,打造专属于岳西县的“茶马古道”等户外运动项目。2)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茶产业融合发展。岳西县盛产优质农产品,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茶叶与当地农产品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岳西县特色的茶食品、茶饮料等产品,提高附加值,促进茶产业升级。同时,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茶健康养生等新兴产业。3)注重电子商务与现代服务业与茶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传统茶企利用互联网工具拓展销售渠道,吸引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电商企业,打造岳西县茶叶电商品牌。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茶产业提供金融、信息咨询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4 结语

岳西县茶产业虽在近年取得长足发展,但在品牌建设、产业链完善、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岳西县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品牌带动茶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生态保护,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 易垚宽.澜沧县:“文旅+茶产业”推动产业迭代升级[N].普洱日报,2024-03-13(2).

[2] 罗韵.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贵州省推动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贵茶,2023(4):1-5.

[3] 张圆,郭灿,王枫,等.石阡县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贵茶,2023(4):69-75.

[4] 刘蔚蓝,陈泰斌,张金峰,等.晴隆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探讨[J].贵茶,2023(4):65-68.

[5] 罗德雄,赵雪梅,唐源,等.助力遵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N].遵义日报,2023-12-21(5).

(责任编辑:刘宁宁)

标签:  岳西县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