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known 发布于 2025-07-24 阅读(301)

摘 要 土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有效管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推动广西崇左市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论述崇左市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概况,深入剖析现阶段崇左市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质改造、因地制宜推进撂荒耕地的整治、强化非农建设用地审批与监管、巩固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等对策。

关键词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广西崇左市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2.034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农村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撂荒现象频发等问题,对农业生产构成严峻挑战。非农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张,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土地资源的紧张局势和利用矛盾。在此背景下,结合广西崇左市实际情况,全面剖析当前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一套符合当地实情的土地资源管理优化策略,以期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加强我国农村土地

资源管理。

1 崇左市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概况

崇左市位于广西西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具有沿边、近海、邻首府、连东盟的地缘优势。崇左市共设有大新县、天等县、扶绥县、龙州县、宁明县、江州区及凭祥市7个县(市、区),总面积17 332 km2[1]。崇左市耕地面积45.6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33%;林地面积105.29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0.75%;园地面积6.49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4%;草地面积2.5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5%;湿地面积0.0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0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4.95万hm2(其中村庄用地约3.12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86%;交通运输用地面积3.26万hm2(其中农村道路用地约2.1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8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4.2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3%,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2]。

2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耕地质量日益下降

在崇左市的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中,农村耕地质量日益下降问题亟待解决。1)耕地长期高强度耕作,尤其是单一作物连作,造成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营养成分失衡,土壤结构破坏,土层变薄,影响了耕地的自然恢复能力。同时,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虽短期内提高了作物产量,但加剧了土壤的酸化、盐碱化和重金属积累,长远来看严重损害了耕地质量。

2)崇左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加之雨季4—9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79%左右,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进而导致耕地土壤肥力衰减和生态环境恶化。此外,未采取有效水土保持措施的陡坡耕作,加剧了耕地质量下降,影响了土地的持续利用能力。

2.2 耕地撂荒现象较为突出

在崇左市的农村地区,耕地撂荒现象普遍存在,且呈现出逐渐加剧的趋势。而造成崇左市农村地区耕地撂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1)农业产出效益低,农民不愿种。目前,崇左市耕地每667 m2产值在3 000元左右,而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农资价格增长速度远超粮价增长速度,严重挤压了农民种植利润空间,使得农民种植意愿降低,导致耕地撂荒。2)农村劳动力流失,耕地无人种。崇左市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地区遗留的劳动力主体趋向老龄化、弱劳力,且劳动技能相对低下,无法有效耕种土地,造成耕地撂荒。3)耕作方式和条件欠佳,农民种地效果差。崇左市丘陵地区的地块分散,有的呈梯田形,不利于机械化的开展。同时,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一些耕种条件比较差的坡地、小地块,农民直接弃种。4)土地承包管理不力,撂荒无人管。耕地撂荒惩治机制未得到充分使用,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渠道不畅通。农民宁愿将土地闲置,也不愿意流转给他人,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2022年,崇左市耕地撂荒面积达3 28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73%,撂荒面积同比增长0.88%[3]。

2.3 非农建设用地管理不善

在崇左市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中,非农建设用地管理不善问题突出。1)崇左市部分地区的非农建设用地规划缺乏科学性与前瞻性,导致土地利用布局不合理,农地非农化问题频发。规划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脱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未能得到充分尊重,随意变更规划用途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土地使用的有序性和高效性。2)非农建设用地审批流程复杂、耗时较长,且存在透明度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土地利用效率。监管机制不完善,违法占地、未批先建、超范围建设等违法违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导致土地资源的无序开发和滥用。3)部分非农建设用地项目存在占地过多、容积率低、开发强度不足的问题,未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甚至有一些工业用地和商业设施建成后长期空置,未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4 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混乱

虽然近年来崇左市在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1)部分农村地区土地承包权属记录不全,权属关系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导致土地确权工作进展缓慢,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权属界限不明晰,易引发土地纠纷,影响土地的正常流转和利用。2)在土地承包过程中,部分合同签订不规范,条款模糊,权利义务界定不明,缺乏法律效力,难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合同变更、续签、终止等环节缺乏有效监管,导致承包关系不稳定,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投资意愿减弱。3)崇左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流转价格评估体系不完善的挑战,缺乏透明、公平、高效的交易平台。在此背景下,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获取合理的流转收益,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3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对策

3.1 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质改造

针对耕地质量日益下降的问题,崇左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1)制定并实施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崇左市积极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如《崇左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旱地进行提质改造,达到提高耕地等级、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4]。2)优化耕作制度和轮作模式。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和轮作模式,如粮豆轮作、粮油轮作等,通过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减少地力消耗,不断提高耕地质量。3)推进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的应用。鼓励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推广应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土流失。对于存在酸化、盐碱化和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鼓励农民采用物理修复、化学调控和生物学方法进行治理,如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值,种植重金属富集植物等。4)实施耕地保护田长制。田长制是一种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网格化管理机制。2022年,崇左市全面落实“田长制”工作,初步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网格管理体系,落实一级田长5名,二级田长35名,三级田长266名,四级田长960名,全市共落实1 266名田长。在各级田长的领导下,崇左市已落实屯级网格员7 431名,确保了耕地保护工作的细致化、全面化。

3.2 因地制宜推进撂荒耕地的整治

针对耕地撂荒问题,崇左市采取了多元化、系统化的整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4点。1)因户施策以权定责,依法依规治理耕地撂荒。实行一户一策与一地一策,明确农户复耕责任,通过自愿复耕、亲友代管、生产托管等灵活模式推动复耕。未确权撂荒地由村集体统筹治理,逾期未复耕者,依规终止承包合同,暂停发放补贴,直至复耕后恢复补贴资格。2)多方用力统筹投入,改善撂荒耕地生产条件。政府扶持耕地复垦,着重将符合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范畴,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上给予扶持,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灌溉排水、机耕路等,增强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宜机化作业水平。同时,大力推广和配套农机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缩减生产成本,增强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3)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提高土地收益促农增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能人能手等,确保土地由有意愿、有资金、有技术的经营者耕作,并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模式带动农民增收,确保耕地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5]。4)优化机制与服务供给,提高土地管理治理水平。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覆盖农产品流通、生产资料供给、农机化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特别针对外出务工农户和耕作能力受限群体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形成完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链。同时,建立健全关于撂荒地治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农户调查与遥感影像解译结合的跟踪调查体系,逐村逐户摸清底数,建立信息台账,对撂荒地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耕地撂荒有人管,荒地开垦有人种,渐进式根治撂荒地。

3.3 强化非农建设用地审批与监管

针对非农建设用地管理不善的问题,崇左市可从以下4方面予以改善。1)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基于崇左市地域特点和发展需求,采用先进的空间规划技术,制定长远的非农建设用地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合理安排土地用途,严格控制农转非比例。2)简化审批流程,提高透明度。简化非农建设用地的审批流程,明确审批标准,压缩审批时间,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线上申报和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同时,构建信息公开平台,公开审批标准、流程、进度及结果,确保整个审批过程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提升公众参与度。3)完善监管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构建多部门协同的监管网络,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占地、未批先建等行为,确保监管到位,维护土地管理秩序。4)推行集约节约用地政策。根据土地资源状况,制定严格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等用地标准,鼓励高层化、立体化开发,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对于长期闲置的非农建设用地,可实施惩罚性税费政策,鼓励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或政府回购,有效激活闲置土地资源。

3.4 巩固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针对崇左市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混乱的问题,巩固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关键。1)加速土地确权登记,明确权属关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土地界限清晰,权属无争议。对于历史遗留问题,成立专门小组进行调研、调解,依法依规解决,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法定权利。2)规范土地承包合同,强化法律效力。制定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合同模板,明确合同条款,细化权利义务,确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建立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合同签订、变更、续签和终止等关键环节的监管,确保合同执行的规范性。3)建立健全流转市场体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提供流转信息发布、价格评估、撮合交易等服务,增加市场透明度。同时,建立流转价格指导机制,确保流转价格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保护农民利益。

4 结语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农民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持续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不断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策略,才能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崇左市投资促进局.崇左概况[EB/OL].(2024-05-16)[2024-12-15].http://www.chongzuo.gov.cn/tjldzx_ywzt/xxgk_tslm/zsyz_tzhjgk/t11077241.shtml.

[2] 崇左市自然资源局.自然地理[EB/OL].(2023-07-05)[2024-12-15].http://www.chongzuo.gov.cn/zjcz/zrdl/t61338.shtml.

[3] 冯明华.关于解决当前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建议[N].左江日报,2023-05-27(2).

[4] 农芸.耕地提质改造工程改进路径:以扶绥县为例[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3):94-98.

[5] 谭贤杰,覃军福,廖金秀,等.广西耕地撂荒成因与治理对策建议[J].广西农学报,2022,37(1):65-70.

(责任编辑:张春雨)

标签:  崇左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