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冕林场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7-24 阅读(397)

摘 要 桉树作为速生树种,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进行桉树大径材培育,可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为探究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分析其经济效益,为相关培育工作提供参考,对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桉树大径材培育过程中的造林地与苗木选择、林地清理与整地、定植、抚育管理等环节的技术要点进行梳理,明确了适宜的种植密度、施肥方案等关键培育技术,并收集实际投入产出数据,采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经济效益。经测算,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可行,经济效益可观,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经济效益;广西国有黄冕林场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74

桉树作为世界著名的速生树种,在造纸、木材加工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其木材需求持续增长。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桉树种植,尤其是聚焦桉树大径材培育,力求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桉树大径材培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综合考量多种因素,从林地选择的前期筹备,到苗木定植的精细操作,再到后期抚育管理的持续投入,每一步都关乎最终成效。深入探究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与经济效益,对于优化广西国有黄冕林场产业布局、提升其竞争力意义重大。

1 桉树的生长特性

桉树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等显著特点,对光照需求较高,充足的光照能促进其光合作用,加速生长。一般情况下,环境适宜时,桉树年树高增长量为

2~3 m,年胸径生长量在2~4 cm。桉树根系发达,主根可深入土壤中,侧根分布广,可对土壤深处的水分与养分进行有效吸收,即便处于相对贫瘠的土壤条件下也能维持生长,不过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为迅速[1-2]。桉树对温度较为敏感,喜温暖湿润气候,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8~25 ℃,低于0 ℃易遭受冻害,影响树木生长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同时,桉树具有较强的耐旱性,但在生长旺季,充足的水分供应能显著提升木材产量与品质。

2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与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保障;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9 ℃,无霜期长,利于桉树等林木持续生长;降水充沛,年降水量高达1 750 mm,干湿季分明。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内山地丘陵广布,土壤类型多样,以红壤、黄壤为主,肥力中等,整体自然条件十分适宜桉树大径材培育。

2.1 造林地与苗木选择

2.1.1 造林地选择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严格筛选冬季无霜冻区域作为桉树造林地,确保桉树免受低温冻害威胁。造林地土层厚度要求在80 cm以上,以保障桉树根系充分伸展;要求土壤肥沃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为桉树生长持续供能;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需要控制在1.5 m以下,防止桉树根系因积水腐烂;要求坡度在25°以下,不仅便于造林作业与后期抚育管理,还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风险。此外,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始终遵循森林分类经营原则,精准选定商品林区造林,坚决避开水源涵养区、河流主干道、重要景观区域,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

2.1.2 苗木选择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首选优良无性系苗木开展桉树大径材培育工作,从源头把控品质,在苗木检疫环节,严格执行检疫标准,检疫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8%以上。对于进入造林地的苗木,要求无任何机械损伤,残苗、弱苗、病苗严禁入场。所选用的无性系苗木均经过权威审(认)定,确保遗传品质优良。苗木选择严格参照相关标准执行,要求苗木高度统一控制在

30~50 cm,地径不小于0.4 cm,根系发达,须根数量多且分布均匀,确保苗木定植后能迅速适应新环境。

2.2 林地清理与整地

2.2.1 林地清理

在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地清理环节,对于杂草、灌木较少的林地,选择一般砍杂清理的方式,保证伐根高度低于20 cm,清理后的杂物小块归堆,在确保安全且符合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烧除。而在杂草、灌木较多的林地,对于萌发力强的恶性杂草、灌木,需要先全砍一次,待新长出的杂草覆盖度在80%以上,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喷洒除草剂,精准杀灭杂草,必要时谨慎归堆烧除枯死杂草、灌木,且必须确保操作合规。烧除清理前,精心开设炼山防火带,宽度依地段危险程度而定,一般地段宽13 m以上,在危险地段开展相关作业时,防火带宽度需要在20 m及以上。对防火带上堆积的枯枝落叶、丛生的杂草及杂乱生长的灌木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铲刮清理,务必清除彻底,不残留任何易燃隐患。炼山结束后,即刻对遗留下的杂灌、杂木进行集中整理,归拢成堆,以安全、规范的方式焚烧,为后续造林营造良好基础环境。

2.2.2 整地

在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整地工作一般在3月底前完工。整地时,可根据林地实际情况选择块状整地或机耕整地方式。其中,坡度超25°、地形破碎有岩石露头或小丘壑、局部微地形差异大,以及水土保持要求高的水源地、坡顶与坡谷,适合块状整地。块状整地时,沿等高线布行挖明坎,结合林地立地条件对明坎密度做出精细调整,可保持2 m×3 m,也可保持2.3 m×3.0 m。挖坎时,要确保密度均匀,杜绝同地块局部疏密不均,严格依规操作。明坎规格为坎底长40 cm、宽30 cm、深30 cm,以坎口中心测深,土块打碎至直径不超6 cm,清除草蔸等杂物。挖坎后施放适量基肥,回1/4表土拌匀,再回满土高出坎面5 cm。对于地势平坦且对周边无影响的林地,宜机耕整地,深度不小于40 cm,要全垦翻转,挖树蔸、草蔸翻晒,碎土直径不大于10 cm,机耕后打明坎与块状整地要求相同,保障造林作业标准化。

2.3 定植

经过长期观测与实践积累,广西国有黄冕林场确定桉树最佳造林时间为2—3月,最晚要在5月底完成苗木定植。如果造林地整地方式为块状整地,苗木可于明坎湿透时及时定植[3]。先于明坎中心精准开挖定植坎,要求坎内壁呈垂直状,深度控制在15~20 cm。随后,把苗木垂直放入定植坎并扶正,确保苗木根系舒展,以湿土回填,填实四周并踩紧,最后于表层铺填3~5 cm厚的松土。如果造林地整地方式为机耕整地,则主要用石灰定点,借助石灰标记,提高定植精准度,在定植点的中心挖定植坎,其他要求与块状整地方式下苗木定植相同。

2.4 抚育管理

2.4.1 造林当年抚育

1)铲盘或扩坎。铲盘作业时,以桉树植株为中心,对其周边区域进行精细清理,具体为将植株左右两侧各50 cm、上方60 cm及下方40 cm范围内的杂草灌木彻底铲除,确保该区域整洁无杂物残留。扩坎环节,同样以桉树植株为中心,将植株左右两侧各50 cm、上下方各30 cm的长方形区域内的实土进行翻松处理,翻松深度需要在10 cm以上,以改善土壤透气性与肥力;同时在坎的上下部位,以桉树植株为圆心,将植株上方半径 60 cm、下方半径40 cm所形成的近似半圆范围内的杂草灌木全部铲除,为植株生长营造优良的局部环境[4]。

2)追肥。块状整地方式下,对桉树进行追肥时,选在与植株相距20~30 cm的位置,挖追肥沟,长度为30 cm,宽度为20 cm,深度为15 cm,每株施入0.25 kg桉树专用肥,随后填土,厚度不可低于

10 cm。机耕整地方式下,对桉树进行追肥时,选在距树根20~30 cm处,挖长、宽、深为20 cm×15 cm×

15 cm的追肥沟,每株施尿素0.1 kg,随后填土,厚度在10 cm以上,间隔约15 d进行第二次追肥,每株施桉树专用复合肥0.5 kg。

2.4.2 造林两年及以上抚育

1)追肥。对于桉树大径材培育林,造林第2~5年

每年施肥2次,首次施肥于每年2—3月进行,第二次施肥于每年6—7月完成;造林第6年施肥一次,于3—5月进行。在施肥量方面,造林第2~3 年,每株每次可施0.50 kg桉树专用肥;造林第4~6年每株每次施0.75 kg高氮型复混肥料。施肥时,于树冠滴水线处,挖长、宽、深为30 cm×20 cm×15 cm的施肥沟,将肥料放入施肥沟内,然后覆土,注意每年施肥不可选在同一位置。

2)抚育。开展全砍抚育工作时,将林地中存在的杂草、灌木、非目的树种全部砍除,发根高度需要低于20 cm,避免发根过高后续引发新的问题;喷洒除草剂时,需要确保杂草、灌木的枯死率超过95%,剩余未清除的植物则人工砍除,彻底清除竞争植被[5]。造林第2年抚育2次,造林第3~6年每年抚

育1次。

2.5 病虫害防治

在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桉树常见病害有青枯病、焦枯病等,需要通过进行严格苗木检疫,降低病害影响;定期巡查林分,每月至少2次,发现病株及时清除,销毁率100%,并对病株周边土壤消毒,有效遏制病害蔓延。虫害方面,白蚁、桉小卷蛾危害居多,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手段防治。物理防治上,设置诱虫灯,诱捕效率可在40%~50%;化学防治上,选用低毒高效药剂,依虫情精准喷药,防治效果超85%;生物防治上,引入天敌蒲螨,寄生率超30%。通过采取多种防治措施,构建桉树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保障桉树健康生长[6]。

3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桉树大径材培育经济效益分析

3.1 木材产量提升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实施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后,桉树生长周期缩短1~2年,木材产量明显提升。以10年为一个轮伐期计算,传统种植模式下,每667 m2桉树蓄积量为10~12 m3,而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在桉树大径材培育中,通过精准的林地选择、合理密植、科学抚育,每667 m2桉树蓄积量可在15~18 m3,提升幅度为50%~60%,这为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市场供应能力。

3.2 木材品质升级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通过实施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使得桉树大径材比例明显提升。传统种植模式下,桉树林中胸径小于16 cm的桉树小径材占比约40%,而在实施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后,桉树小径材占比降为20%~25%,胸径不低于20 cm的桉树大径材占比从30%提升为50%~55%。桉树大径材在木材市场上拥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每立方米售价比小径材高出300~500元。因桉树大径材比例增加,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木材销售收益大幅提升。

3.3 成本控制效益

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虽然前期投入较高,良种苗木采购成本较普通苗木成本高出10%~15%。不过从长远角度看,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实施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本支出。在桉树大径材培育中,由于选择的苗木品质优良,苗木成活率高,可有效降低补植成本;同时通过精准施肥、科学实施抚育管理,可避免出现肥料浪费及人工重复作业情况,肥料利用率可提升20%左右,人工成本可降低15%左右,实现了降本增效目标。

3.4 产业带动效益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桉树大径材培育的发展,可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例如,木材加工企业因优质木材供应充足,产能利用率能够提高20%~30%,新增就业岗位100~150个;运输业因木材运输量增加,年收入增长300万~500万元。同时,围绕桉树种植的农资供应、技术服务等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形成了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4 结语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通过长期实践探索,构建了一套科学完善的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体系,涵盖从林地准备到后期抚育的各环节,精准且高效。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不仅实现木材产量与质量的双提升,还在成本控制与产业带动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未来发展中,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应持续优化技术,进一步挖掘桉树产业潜力,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实现桉树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林业经济发展树立典范,也为同类林场提供宝贵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黄创新.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J].乡村科技,2023,14(24):119-121.

[2] 黄鸿.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探讨[J].林业勘查设计,2023,52(1):13-17.

[3] 申巍,马兰涛,张俊祺,等.漳州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J].桉树科技,2022,39(1):

48-52.

[4] 何开源.广西国有维都林场桉树大径材培育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南方农业,2023,17(8):96-98.

[5] 温黄菊,韦泳丽,韦长江,等.三门江林场桉树大径材高产林的生长量调查及效益分析[J].现代园艺,2023,46(14):9-11.

[6] 陶玉姣.尾巨桉大径材培育技术及经济效益研究[J].江西农业,2024(13):121-123.

(责任编辑:刘宁宁)

标签:  桉树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