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桉树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known 发布于 2025-07-24 阅读(408)

摘 要 桉树是广西国有黄冕林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生长速度快,木材产量和经济价值极高。为提高广西国有黄冕林场乃至整个广西桉树造林质量,从造林地选址、科学整地、造林树种选择、科学定植及栽植后管理等方面系统总结桉树造林技术要点,同时介绍叶斑病、青枯病、焦枯病、紫斑病、桉蝙蛾及油桐尺蛾等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 桉树;造林;病虫害防治;广西国有黄冕林场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80

桉树是我国林业中一种重要速生丰产树种,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人工林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2]。

桉树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有900多种,其中大多数原产于澳大利亚,但也有一些种类分布在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因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用于造林、造纸、提取精油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桉树在生态修复、碳汇增强及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方面的潜力日益凸显[3]。桉树产业是广西国有黄冕林场(以下简称黄冕林场)的重要支撑产业,目前林场桉树种植总面积近1.8 hm2,蓄积量达300 万m3,打造了16片桉树“万元林”,其造林经验和技术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推广意义[4]。笔者将通过对黄冕林场桉树造林实践的深入分析,系统探讨桉树造林的关键技术环节,同时针对桉树常见病虫害提出综合防治策略,以期为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改善林分质量、降低病虫害危害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桉树造林技术

1.1 造林地选址

适地适树是保证造林质量的关键所在,造林地选址对后续桉树的造林成效至关重要。1)气候条件方面,桉树喜欢温暖湿润、降水充足的环境;广西地处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降水充沛,适合桉树生长。2)土壤方面,桉树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从砂质土到黏土均可种植,但以排水良好的红壤和黄壤为佳,以中性至微酸性的土壤为宜,同时土层应深厚且结构良好,以利于桉树根系发展。3)地形地貌方面,低海拔地区更适合桉树生长,平缓的坡地有利于水土保持,过陡的山坡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具体而言,以海拔500 m以下、坡度25°以下的丘陵和山地较适宜。4)交通条件方面,良好的交通条件有助于提高造林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便于成品的销售和运输。

1.2 科学整地

科学整地是为桉树幼苗创造良好生长环境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清理林地、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等。在造林前一年的12月前完成林地清理工作,尽量采用免炼山清理法,人工清除地块中的杂草、灌木、藤蔓、枯枝落叶、大型石块等。而对于有大量五节芒等生命力顽强的杂草的地块,可考虑采用炼山清理法。

整地时,根据造林地的坡度情况选择不同的整地方法,一般对于坡度小于5°的平地,可采用机械全垦整地,整地深度30 cm,直接机械开沟用于种植,间距2.5~3.0 m,深度以40~60 cm为宜;对于坡度在5°~15°的坡地,宜采用沿等高线机械带状整地方式,带宽1.5~2.5 m,深度25 cm以上,带间距2.5~

3.0 m,在种植带上按株间距开挖种植穴,穴规格为

40 cm×30 cm×30 cm,株间距控制在2.0 m;对于坡度大于15°的山地,可采用沿等高线方向的穴状整地方式,清除定植穴周围的杂草、灌木,株间距以2.0 m为宜,行距以3.0~4.0 m为宜,穴规格为穴面80 cm×80 cm,

穴底60 cm×60 cm,深度45 cm。随整地施入基肥,采用有机无机复混型桉树专用肥,每穴施肥量为500 g,将部分表土与基肥混合均匀后回填至定植穴。

1.3 造林树种选择

选择经省级及以上林木品种审(认)定单位公布的优良品种进行造林。黄冕林场常用的桉树品种有广林9号、广林26号、DH32-26、DH32-28、DH32-29等[5-6]。有育苗条件的地区可自行育苗繁殖,无育苗条件的地区则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苗木,选用苗高25~35 cm、地径0.2 cm以上、经苗木检疫、无机械损伤的苗木进行定植。

1.4 科学定植

广西的气候条件适宜桉树生长,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均可定植。春季定植宜在2月进行,此阶段气温适中,有利于苗木成活。一般在雨后定植穴湿透后进行造林。移栽前要适当修剪过长或受损的根系,促进新根发育。定植时,将苗木根系均匀分布在穴内,保证根系舒展不扭曲;定植深度以保证苗木根颈部位略高于地面为宜,防止积水导致烂根;回填时先回填表土至穴底,再逐渐填入心土,轻轻压实;栽植后适当压实土壤,确保苗木稳固。

定植后,定期检查苗木存活率。一般在定植后每隔30 d检查一次,检查3次,直至确认苗木完全成活。检查时,重点关注苗木的生长状况,检查叶片颜色、新芽生长情况等。如果发现死苗或生长不良的苗木,应及时进行补植。补植工作越早越好,采用与定植相同批次的苗木补植,以确保补植苗木与原有苗木生长进度相近。在干旱地区或季节,补植时可考虑使用保水剂或采取其他保湿措施,以提高补植苗木的成活率。

1.5 栽后管理

1.5.1 追肥

追肥管理是保证桉树快速健康生长的关键。肥料宜选用长效缓控释复合肥,该类肥料能够提供持续的养分供应,减少施肥次数,同时提高氮素的利用率,适合桉树这种快速生长的树种。由于初期桉树苗木较小,故采用根施法进行施肥,即将肥料均匀撒在树根周围的土壤上,然后用土覆盖肥料,并浇水。施肥时,要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桉树根部,以防烧根。具体施肥方案可参照表1。

1.5.2 松土除草

松土是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促进桉树根系生长的重要途径[7-8]。使用锄头或小型机械工具在桉树根部周围松土,深度以20~25 cm为宜,同时要避免损伤桉树根系。一般在定植后的夏季进行首次松土,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间隔3~4个月再进行一次松土;造林次年和第3年在早春松土一次。除草是减少杂草与桉树争夺水分和养分、保持桉树周围的清洁、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重要途径,除草可随松土一起进行。除草时,使用锄头等除草工具清除桉树周围的杂草。此外,杂草盖度在60%以上或高度超过30 cm时也需要除草。

2 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常见病虫害

在黄冕林场桉树种植管理中,病虫害防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桉树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青枯病、焦枯病、紫斑病等病害及桉蝙蛾、油桐尺蛾等虫害,不仅直接影响桉树生长和木材品质,还可能导致大面积林木死亡,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1)叶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见病害,其特征主要是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失绿病斑,严重时导致叶片脱落,影响树木生长。2)青枯病是由土壤中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根部引起的,属于维管束系统病害,感染后植株会因失水出现萎蔫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死亡;慢性型则表现为植株发育不良。3)焦枯病主要为害桉树幼苗和幼树,造成枝条枯萎、叶片卷曲脱落、树皮开裂等症状。4)紫斑病则表现为叶片背面出现紫褐色斑点,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效率,树冠中下部老熟叶片多发。5)桉蝙蛾主要以幼虫为害,其幼虫会在桉树主干基部形成一个或多个“虫粪木屑包”,引起树干内部结构受损,减弱树木的机械强度,使树木易在大风条件下折断。6)油桐尺蛾主要为害桉树叶片,其幼虫会大量取食桉树叶片,导致叶片被吃光,树冠变得稀疏,受害林分的树梢和下部枝条枯死变黑,形如火烧,严重影响桉树的光合作用能力,进而影响其生长势和产量,导致桉树生长减缓,影响木材品质和经济价值,严重时可导致整片林地的桉树死亡。

2.2 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病虫害管理方式,其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根据病虫害和林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因地因时制宜,协调运用各种必要的防治措施,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将植物病虫害种群数量控制在一个经济阈值以下,以减少其对桉树生产的负面影响。综合使用多种防治手段,不仅可以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水源和土壤质量,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而且可以提高整体防治效果,降低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延长化学农药的有效使用周期。表2为桉树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应用中,应以林业措施预防、生物调控为主,化学措施为辅。当发现轻度病虫害后,可采用物理措施进行防治;当病虫害有成灾迹象,呈大规模蔓延态势时,应迅速采用化学手段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暴发成灾。

3 结语

桉树是广西重要的经济树种,在造纸、木材生产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应用广泛。笔者系统地探讨了黄冕林场桉树造林技术要点,可为广西桉树造林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桉树林的生长质量。同时,通过系统性地总结病虫害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促进桉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气候变化对桉树生长的影响,探索更加环保和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为广西桉树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黎明杰,蒋彬,郭晋川,等.我国南方桉树人工林区水体泛黑物质分子组成及形成机理[J].湖泊科学,2024,36(4):1069-1081.

[2] 石驭天,莫烔松,阳晶晶,等.广西13家国有林场桉树资源变化分析[J].桉树科技,2024,41(1):64-76.

[3] 朱志坚.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桉树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南方农业,2024,18(6):176-178.

[4] 郑伟清.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优质高产培育技术[J].南方农业,2024,18(10):196-198.

[5] 唐初明,韦荣渊.桂东北荔浦县速生桉树无性系造林成效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13(1):52-55.

[6] 梁一萍,郭飞,江洁,等.桂南桉树主栽品种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抗性林间试验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7):14-17.

[7] 陈彬.松土抚育对闽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及林木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24,52(12):117-120.

[8] 杨有刚,张宏,冯涛,等.土壤浅深松联合松耕机设计和浅松土试验[J].机械工程学报,2012,48(19):

163-168.

[9] 范业春.广西桂中地区桉树青枯病发生规律分析与防治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21,41(12):

68-70.

[10] 连德结.桉树焦枯病综合防治[J].林业勘察设计,2021,41(1):55-57.

(责任编辑:刘宁宁)

标签:  桉树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