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冗余资源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冗余资源和企业创新已有文献的梳理,从文献分布特征、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已有文献的研究脉络,并对未来的冗余资源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为推动企业创新提供研究思路。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选取171篇国内文献为研究对象,绘制出作者、期刊,以及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描述了国内研究热点及其演进,并进一步从创新方式、不同冗余资源对创新的影响,以及未来人力资本冗余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文本挖掘和评述。据此,本文对人力资本冗余和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行展望和分析,并提出企业应合理利用人力资本冗余,发挥潜在冗余资源中人力资本的优势,加快推进企业创新,打破企业发展瓶颈,仅供参考。
关键词:冗余资源;人力资本;企业创新;Citespace;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F279.23;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2(b)--06
在当今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阵地。创新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企业创新放在突出地位,优化创新布局。加快推进企业创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者们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从多种不同维度探索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冗余资源是企业拥有的超过实际需求的未被利用的资源,它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冗余资源的利用方式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影响。近年来,大量相关研究涌现,不同学者对此有着不同观点,未来应如何利用冗余资源推动企业创新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此,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通过对171篇国内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从冗余资源内涵,冗余资源分类,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归纳出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的研究特征及发展趋势,为未来冗余资源如何推动企业创新提供研究思路。
1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美国德雷赛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教授陈美超开发的一款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1],基于java语言进行可视化学术文献分析,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科学文献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使用Citespace对国内文献进行分析,绘制知识图谱,对冗余资源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运用其来挖掘冗余资源影响企业创新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一步分析研究特点和方向,研究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发展趋势。
2 数据来源
本文对近20年来冗余资源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文献数据选自CNKI、万方、维普3个中文数据库。时间设定为2004—2024年,分别设定主题词为“冗余资源”和“企业创新”,收集得到核心期刊文献171篇,为进一步检测研究趋势,将主题词设置为“人力资本”和“企业创新”,检索到核心期刊文献943篇。以“冗余资源”和“企业创新”为主题词的文献分析主要用于研究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关键词,热点与演进。以“人力资本”和“企业创新”为主体词的文献分析主要用于探究未来的研究趋势,即人力资本冗余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3 冗余资源的内涵和分类
3.1 冗余资源的内涵
冗余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超过实际需求的剩余资源或未利用资源[2]。冗余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让组织能够在正常经营的基础上,开展具有较大风险、需要较高投入的创新活动,拥有较多冗余资源的企业能够更加自由的在竞争中做出反应,有利于企业创建鼓励创新的环境[3]。
组织理论认为,适量的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具有正面影响,它能够在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战略制定的灵活性,从而有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4]。冗余资源提供了创新所需的资源基础,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让企业能够在创新失败时仍能保持稳定地运转[5]。这增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鼓励企业进行试验和学习,更有可能尝试新的战略、产品和服务,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此外,冗余资源能够支撑企业的多元化战略,通过在不同业务领域进行尝试和探索,降低单一业务失败对企业整体的影响[6]。代理理论则持有不同观点,认为冗余资源对企业具有消极作用[7]。它认为冗余资源的存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低效等问题,不利于企业的整体绩效提升。
3.2 冗余资源的分类
在实践中,冗余资源可根据灵活性和流动性被分为不同类型,如沉淀性冗余资源和非沉淀性冗余资源[8]。沉淀性冗余资源一般指财务冗余,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指人力资本冗余。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在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合理利用和管理冗余资源有助于企业更好的面对市场挑战,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形成企业自己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4 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知识图谱分析
4.1 整体发展趋势
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发文量趋势是研究该领域受关注点和文献增长程度的重要指标。21世纪以来,我国对于创新的政策在不断发生变化。由图1可以看出,前期发文量较低,我国对企业创新的重视程度较低,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政策。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刚要》,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了社会对创新的意识,由此使发文量开始呈现增加的趋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由此发文量达到顶峰。2022年后,发文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企业的创新动能不足。此外,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企业创新遇到卡脖子问题,瓶颈期难以突破,进行创新活动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被削弱,学者们对此的研究关注度逐渐下降。
4.2 发文期刊与机构分析
从发文期刊来看,共发表于30种期刊,其中发文5篇及以上的期刊分别为《科技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软科学》《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学研究》《财会通讯》《管理评论》,共发文58篇,占比34%。
从发文机构来说,主要集中在高校,发文量排名前五的是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其发文量均在5篇以上。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等。从整体发文机构来看,当前机构间合作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合作大多分布于机构内部,不同机构间的连接较少,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跨地区、跨机构的合作不足,研究分布较为集中。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各机构应加强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加强跨地区、跨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创新理论的多样化发展(图2)。
4.3 基于高频关键词的研究热点与主题方向分析
4.3.1 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凝练的核心,分析关键词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研究热点及方向。本文列举了排名前20的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性关键词,如表1所示,“冗余资源”与“企业创新”“技术创新”“企业绩效”等联系密切,有众多文献研究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其中,“技术创新”“双元创新”“绿色创新”的频次和中心性较高,表明学者关注研究冗余资源对企业不同类别创新的影响。“财务冗余”的频次和中心性较高,表明研究关注冗余资源的细分类别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调节效应”的频次较高,表明学者们关注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创新投入”“家族企业”“融资约束”“政治关联”等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较高,表明学者同样关注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图3)。
4.3.2 关键词时序分析
运用关键词时间线图谱能更好地观察到研究热点分布和演进,因此,本文绘制出关键词时序图如图4所示,展示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分布。组织冗余和技术创新最早受到关注,#1聚类的冗余资源和#2聚类的技术创新表明两者的关系最早是通过企业绩效和技术创新进行研究。钟和平等(2009)[9]提出在不同的冗余水平下技术创新的最优激励合约,郭立新等(2010)[10]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之后,学者把关注点放在了“冗余资源”“创新绩效”,并逐步开展“企业创新”相关研究,李剑力(2010)[11]提出在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下探索式创新及开发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随后,学者们将创新的具体类别“双元创新”纳入研究,结合“家族企业”“融资约束”等因素探讨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陈立勇(2015)[12]分析了不同类型组织冗余下协作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二元创新间发挥的调节作用。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知识共享”及“中介作用”等关键词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梳理聚类结果,如图5所示。文献形成了#0冗余资源,#1企业绩效,#2技术创新,#3创新绩效,#4企业创新,#5双元创新,#6自主创新,#7融资约束等关键词子聚类。在关键词聚类#0冗余资源领域中,集权结构、组织创新、知识共享等关键词成为研究热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热点朝着国际化、政策化变动。#1企业绩效和#2技术创新领域中,路径选择、绿色创新、知识耦合、知识基础、U型关系、智力资本等关键词成为研究热点,研究着眼于冗余资源与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影响因素。
4.3.3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关键词的频次突然发生显著变化。它能够揭示研究领域内的热点和前沿主题,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研究趋势和方向。如图5所示,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关键词突现图谱。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学者从多种维度研究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一方面,从创新类别的视角切入,研究冗余资源对不同类别创新的影响,如技术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产品创新。另一方面,从冗余资源类别角度出发,研究冗余资源中财务冗余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同时,在研究中引入融资约束、委托代理、高管认知、资源柔性等影响因素作为调节变量抑或中介变量,探究两者的影响机制。未来的研究趋势分析如下:
第一,已有文献已经对冗余资源影响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研究机制分析,影响因素随政策变动。毕晓方等(2016)[13]研究了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将财务冗余作为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认为财务冗余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支出,且在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影响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曹文文等(2018)[14]认为企业创新与组织非沉淀冗余呈正U型非线性相关,与组织沉淀性冗余呈正相关。对冗余资源与企业创新研究机制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冗余资源。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会更加注重贴合当下政策与发展,引入数字经济背景、社会网络关系等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更加细致地分析不同冗余资源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
第二,学者对企业创新的研究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更加顺应时代和宏观政策。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外的技术封锁让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到限制,进行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至关重要。近年来,许多学者将研究关注点放在双元创新,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上,能够帮助企业打破技术瓶颈,解决“卡脖子”问题,重新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此外,“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对企业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不再只是关注盈利和技术,而是把绿色、环保放在突出地位,企业的绿色创新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于飞等(2019)[15]将冗余资源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知识耦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在未来,突破式创新、双元创新、绿色创新依然会成为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也会更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类型,匹配相适应的创新方式,以最高的效率促进企业创新。
第三,学者对冗余资源的研究朝着细分领域发展。冗余资源可根据资源性质分为财务冗余和人力资本冗余。财务冗余指的是超过企业现有运营和债务需要的流动资金和无风险的借贷能力,能够帮助企业缓冲因外部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满足企业资金需求[16-17]。人力资本冗余指的是超出组织需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应对突发状况或市场扩展提供人才储备,丰富的知识基础有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18]。当前研究已经有很多涉及财务冗余,但是对于人力资本冗余的研究却很少。人力资本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很多学者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金环等(2024)[19]以人力资本流动为中介变量,研究了数字经济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余江林等(2024)[20]研究了人力资本密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丰富的知识基础、不断的知识搜寻与重组[21],而人力资本中蕴含大量知识元素,能够为创新提供充足的条件。因此,人力资本冗余的研究更应得到关注。为了进一步预测人力资本冗余对企业创新的研究潜力,本文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进行了深入分析(图6)。
5 人力资本冗余对企业创新研究趋势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人力资本冗余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价值和趋势,本文以“人力资本”和“企业创新”为关键词,共检索出943篇中文核心期刊,将时间同样设置为2004—2024年。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5.1 关键词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展现关键词及内在联系,绘制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图7)及列举发文量排名前20的关键词(表2)。如图7所示,“人力资本”和“企业创新”关键词的发文量和中心性较高,表明学者们已经针对这两者的关系做出了大量研究,“智力资本”“数字经济”“公司治理”“创新投入”等关键词的发文量和中心性较高,表明学者们关注影响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因素。“中介效应”关键词的发文量和中心性较高,表明学者们关注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机制。
5.2 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通过绘制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时间线图谱及突现图谱如图8和图9所示,可以看出“知识资本”“吸收能力”“创新战略”“数字经济”“融资约束”等关键词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其中“知识资本”“数字经济”“融资约束”与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热点主题相重合,说明未来人力资本冗余在该领域存在一定的研究潜力。此外,“中介效应”在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研究中较为普遍,“调节效应”在冗余资源和企业创新的研究中较常见,说明在研究人力资本冗余对企业创新影响机制时,可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两个角度出发,结合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打开人力资本冗余与企业创新之间的黑箱。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探究冗余资源和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特点和趋势。经过分析发现,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发文量逐年增加,学术界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企业也非常重视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学者们对此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冗余资源可通过财务冗余和人力资本冗余两种形式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财务冗余可以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为创新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和缓冲,降低因创新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人力资本冗余可以为组织带来充足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为知识探索和重组提供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跨界搜寻,提高搜寻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的双元创新及技术创新。
当前学者们对冗余资源与企业创新的研究已经有了出色成果,但总体还处于初期阶段。在未来的研究中仍具潜力,可重点关注人力资本冗余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探寻。在研究中可通过加入“数字经济”“资源约束”“社会网络”“吸收能力”等热点主题作为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探讨人力资本冗余对不同创新方式的不同影响,以及不同背景因素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此外,还应重点关注政策因素,以政策为导向结合实际企业发展开展研究。未来需不断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朱湖英,汤诗婕,肖国安.中国粮食产业链风险研究综述与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4,45(9):142-155.
于晓宇,陈颖颖.冗余资源、创业拼凑与瞬时竞争优势[J].管理科学学报,2020,23(4):1-21.
孙爱英,苏中锋.资源冗余对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60-63+68.
张根明,邓宸殊.董事会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会计之友,2020(16):118-125.
姜洋,祁楠楠.绩效期望落差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研究:冗余资源与CEO开放性的调节作用[J/OL].工程管理科技前沿,1-12[2025-01-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013.N.20221208.1127.001.html.
唐朝永,陈万明.突破性创新与既有企业战略变革:组织衰落及冗余资源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8):91-97.
杜善重.家族决策权配置与企业多元化战略: 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6):87-98.
田博文,李灿,吕晓月.抑制还是促进: 企业冗余资源对组织韧性质量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2022,41(12):168-180.
钟和平,张旭梅,方润生.企业的冗余程度与基于冗余的技术创新激励合约[J].管理工程学报,2009,23(1):41-46.
郭立新,陈传明.组织冗余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1):52-60.
李剑力.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整合研究模型及理论假设[J].经济经纬,2010(3):105-109.
陈立勇,谢芳,曾德明,等.协作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组织冗余对二元式创新的影响: 基于中国汽车企业面板数据[J].软科学,2015,29(9):9-13.
毕晓方,李海英,宋雪如.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财务冗余的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7): 108-114.
曹文文,李健,潘镇.企业创新、产权性质与组织冗余[J].科学决策,2018(6):78-94.
于飞,刘明霞,王凌峰,等.知识耦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 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9,22(3):54-65+76.
张仪华,赵永旗,王园.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财务冗余的调节作用[J].会计之友,2022(23):64-70.
李德辉,潘丽君,尚铎.企业数字化转型、冗余资源与创新产出: 基于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考察[J].软科学,2023,37(9):1-7.
陈志军,闵亦杰,蔡地.家族涉入与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战略与人力资本冗余的调节作用[J].南方经济,2016(9):61-76.
金环,于立宏,吴磊.数字经济、人力资本流动与企业自主创新: 基于中国创新调查企业的证据[J].产业经济评论,2024(5):110-126.
余江林,平瑞.人力资本密集度、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绩效[J].财会通讯,2024(13):65-69.
肖艳红,刘湘苹,闫慧慧.知识导向IT能力、数字创新搜寻与企业转型绩效[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4,45(11):14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