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传统国潮体育赛事赋能地方经济和文旅发展的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8-06 阅读(217)

摘 要:广东省传统国潮体育赛事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进程中展现出显著的推动作用,不仅传承了岭南文化,还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本文基于SWOT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广东省传统体育赛事在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方面的综合表现。结果显示,这些赛事借助“体育+文旅”融合模式,利用数字化和跨界协作提升赛事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本文提出将赛事品牌化、文化创新及生态旅游相结合等策略,以进一步推动广东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国潮体育赛事;岭南文化;文旅融合;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3(b)--05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大目标,以推动农村现代化和缩小城乡差距[1]。在此背景下,广东省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通过《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支持农村地区的多元化发展。文旅融合不仅助力地方文化的传承,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数字赋能的推动下,文旅资源的综合价值进一步提升,通过创新技术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不仅带动了经济增长,还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支持[2]。广东省的传统体育赛事结合岭南文化和现代国潮元素,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广东省传统国潮体育赛事的文化和经济潜力

广东省拥有丰富的传统体育赛事资源,如龙舟赛、舞狮、武术等,这些活动不仅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象征,还在新时代的包装下展现出新的商业和文化价值。以龙舟赛为例,端午期间各地举办的龙舟赛事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节庆亮点。例如,佛山叠滘龙舟赛和肇庆高要金利龙舟大赛,不仅传承了协作团结的精神,更成为当地旅游和夜间经济的支柱。舞狮等传统活动也在节庆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象征着祈福和庆贺,这些赛事为广东乡村地区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广东省的传统国潮体育赛事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既能吸引年轻群体和游客,又推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下,这些赛事与国潮文化相结合,为乡村经济和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3]。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系统探讨广东传统国潮体育赛事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潜力,具体包括赛事的文化优势、基础设施的不足、政策支持带来的机会及气候变化等外部风险。通过研究,本文旨在揭示传统体育赛事如何推动地方经济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该研究不仅可为广东省的乡村振兴提供实践指导,还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参考的“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模式,丰富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路径。

2 广东省传统国潮体育赛事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2.1 广东省传统国潮体育赛事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广东省的传统体育赛事逐渐成为乡村文化复兴、经济增长和地方品牌发展的重要载体。这些体育赛事融合了岭南文化特色,在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的推动下,正朝着品牌化方向发展。《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特别强调,通过传统体育赛事推广文化旅游,以增强乡村吸引力和品牌形象。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系列赛事吸引了超2.55亿人次观众,带动近200亿元的相关消费,显著提升了乡村地区的经济收入和文化影响力。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体育赛事的融合发展,通过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承,为乡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活力和发展途径[4]。

2.2 广东省传统国潮体育赛事的典型案例

广东省传统国潮体育赛事展现了较强的经济带动效应和文化传播力。以肇庆高要金利龙舟大赛为例,该赛事每年吸引超20万观众,直接带动周边餐饮和住宿收入提升30%以上,赛事期间夜市经济的增长率高达40%,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另一个代表性的赛事是佛山叠滘龙舟漂移赛,因其独特的弯道设计吸引了大量游客,2023年赛事共吸引50万现场观众,同时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1000万次,极大地提升了佛山的文化影响力和旅游收入。广州户外运动节则创新地结合了传统蹴鞠、舞狮等与现代滑板运动,2023年活动吸引了15万观众并带动周边消费增长20%。这些成功案例展示了品牌化与数字推广对赛事的广泛传播和经济影响力的推动作用。

2.3 广东省传统国潮体育赛事对文旅发展的贡献

广东省的传统体育赛事在“国潮”风潮的推动下,通过将岭南文化与现代潮流相结合,显著推动了文旅融合,提升了广东的文化知名度和游客吸引力[5]。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传统赛事吸引了数千万观众,直接促进了住宿、餐饮和文化体验等产业的增长,增进了乡村与城市间的游客流动。例如,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大赛在江门、潮州、肇庆等地的举办,不仅有效盘活了周边文旅资源,还带动当地酒店和民宿业的发展,成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点。这种模式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还为乡村文化资源注入了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持久的发展动力。

3 SWOT分析:广东省传统国潮体育赛事的赋能潜力

3.1 优势分析

3.1.1 文化传承与社会认同

广东省的传统体育赛事,如龙舟、舞狮和武术等,承载了岭南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不仅仅是竞技活动,更是增强地方居民情感认同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载体。依托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支持,广东省积极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和推广。例如,《广东省“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岭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鼓励年轻人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从而扩大其影响力和认同度。这些体育赛事在促进文化传承的同时,还通过体育旅游活动增强了居民的文化自信和社区凝聚力,尤其是在龙舟赛事等节庆活动中,广泛吸引当地居民与外地游客,逐步提升对广东民俗文化的认同和喜爱[6]。

3.1.2 经济与旅游吸引力

广东省传统体育赛事的经济和旅游拉动力,随着国潮文化的兴起而不断增强。这些赛事所带动的经济效益,不仅仅限于门票和现场消费,更涵盖了广泛的相关产业,包括文创产品、地方手工艺品和特产的销售。例如,2023年佛山叠滘龙舟赛吸引了超过50万观众,创造了数亿元的旅游收入,同时带动了周边住宿和餐饮消费,显现出赛事对地方经济的积极作用。此外,广东还大力发展“粤夜粤美”夜间经济主题活动,增强赛事的经济效益,使传统赛事与夜间经济、文旅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3.1.3 政府支持

广东省的传统体育赛事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文旅融合政策的支持下获得显著发展。《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地方特色活动的品牌化,并为这些赛事提供专项资金,用于场地设施、设备升级、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提升赛事的专业性和品牌吸引力。此外,政府还通过文旅融合政策,将非遗项目融入旅游线路,开发传统赛事的文旅产品,让赛事不再局限于体育活动本身,而是成为地方经济和品牌建设的重要工具。通过政策的扶持,广东传统体育赛事的专业化、品牌化趋势不断增强,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2 劣势分析

3.2.1 基础设施薄弱

尽管广东省的传统体育赛事吸引了大量游客,但在乡村和偏远地区,基础设施的不足仍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在交通、停车场和住宿设施方面,许多举办地难以应对大规模赛事的需求。由于赛事期间交通堵塞和住宿紧缺,游客的整体体验受到影响。广东省政府在“十四五”期间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推动“15分钟健身圈”等体育配套设施的完善,但偏远地区的公共交通和接待能力提升仍需更大支持与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持续增长的赛事观众需求。

3.2.2 品牌推广力度不足

与国内外知名赛事相比,广东传统体育赛事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较低。主要依赖本地的传统宣传渠道,使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认知度较低。此外,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的推广力度不足,也阻碍了赛事向更广泛市场拓展。为此,广东正积极推进“体育+”战略,结合文化和旅游产业,借助多渠道的新媒体平台进行赛事宣传。通过这种策略提升赛事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和品牌知名度,以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3.2.3 市场化运营经验有限

广东省传统体育赛事在市场化运营方面的资源和经验仍然不足。赛事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塑造缺乏统一的战略支持,部分赛事未能吸引到广泛的企业赞助和市场投资。为应对这一问题,广东省正通过政策支持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赛事的市场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此外,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共享与产业支持,广东省探索创新的赛事合作模式,以提升传统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吸引力。

3.3 机会分析

3.3.1 国潮文化热潮

近年来,随着国潮文化的兴起,广东的传统体育赛事迎来新的增长契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为岭南的传统体育赛事创造了新的观众群体。广东省的赛事主办方可以将龙舟、舞狮等传统活动与汉服节、国风市集等潮流元素相结合,以增强赛事的互动性与观赏性。例如,广州户外运动节成功融合了蹴鞠等传统体育和现代潮流元素,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消费趋势。国潮文化的热度,不仅丰富了文化体验,还助力广东传统赛事以创新形式进入全国视野,促进地方文化的现代传播。

3.3.2 政策扶持

广东省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方面的政策支持不断增强,进一步推动传统体育赛事的发展。根据《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和《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政府鼓励地方利用文化资源促进乡村发展,并为地方特色活动提供了专项资金支持。例如,“百千万工程”不仅整合了乡村资源,还通过政策引导将体育赛事和文旅融合,显著提升了地方活动的影响力。这些政策为广东的传统体育赛事提供了稳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使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3.3 文旅融合趋势

文旅融合日益成为推动传统体育赛事的新趋势,特别是对于寻求体验式旅游的游客而言,传统赛事提供了深度参与和独特文化体验的机会。近年来,广东省积极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项目,通过结合岭南特色的文创市集、手工艺展示等,增强了赛事的文化吸引力。以肇庆高要龙舟赛为例,赛事周边的文创市集成为热门打卡点,游客可以参与地方美食和手工艺品的体验,推动了夜经济和本地消费增长。这种文旅融合的模式不仅丰富了地方旅游资源,还激发了当地小商户的经济活力,为乡村经济带来新的收入来源和更大的发展潜力。

3.4 威胁分析

3.4.1 赛事竞争加剧

广东省传统体育赛事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全国各地的文化和体育赛事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城市通过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提高其旅游吸引力,例如西湖龙舟赛和昆曲节等活动的推广,使广东省的赛事在全国观众和资源争夺中面临更高压力。由于这些活动在品牌化和创新方面有较大投入,广东的传统赛事需不断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通过创新融合吸引观众,以在全国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3.4.2 环境与经济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和经济波动为广东的户外传统赛事带来了很大的外部风险。岭南地区频繁的台风和雨季会对龙舟赛事等依赖水域的活动产生不利,可能导致赛事的取消或推迟。经济波动,特别是在经济低迷时期,也会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旅游消费意愿,从而影响赛事的收入和整体经济效益。广东在发展体育赛事的同时,应逐步将风险管理纳入规划,并通过保险机制减轻经济损失的潜在风险。

3.4.3 赛事创新难度

在日益饱和的赛事市场中,仅依赖传统元素已难以吸引更多观众,广东省的传统体育赛事需要在内容、形式和互动体验上不断创新,以提高观众黏性和吸引力。然而,创新赛事需要更多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投入,而地方小规模赛事往往缺乏足够的资源来完成这些创新。为应对这一挑战,广东可以尝试与科技公司和文创企业合作,探索赛事的数字化和互动体验优化,通过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科技手段吸引年轻观众群体,为传统体育赛事注入新的活力。

4 基于SWOT分析的策略建议

4.1 增长型策略

4.1.1 深挖品牌文化

广东省传统国潮体育赛事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能够借助岭南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形象。以肇庆高要金利龙舟大赛为例,这项赛事多年来通过对“岭南龙舟文化”的展示,逐渐成为广东省知名的地方性文化品牌。通过进一步深挖赛事品牌文化,不仅可以提升赛事的辨识度和市场影响力,还能塑造独特的地方文化认同感,从而推动品牌的长远发展与社区凝聚力的形成[7]。未来,赛事组织方可以增设历史文化展示区,邀请龙舟匠人和非遗文化传承人进行现场表演和工艺展示,向游客介绍龙舟的历史和制作技艺,形成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此外,主办方还可以与佛山武术节联动,设立“岭南文化周”,将龙舟、武术、民俗表演等岭南特色文化集中展示,通过丰富的互动活动和国潮体验区吸引观众,推动岭南文化的多元传播和认知提升。

4.1.2 增强互动与体验

互动性和体验感是提升赛事吸引力的关键元素。通过设立互动区,广东的传统体育赛事可以提供多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例如,游客可以在广州户外运动节体验到划桨和舞狮等互动项目,这种结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其他赛事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引入国潮风格的市集、美食节、岭南特色手工艺品展示等项目,使游客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对岭南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赛事主办方可以增设打卡点和主题拍照区域,鼓励观众在社交平台分享参与体验,借助短视频和图片的传播进一步扩大赛事的线上影响力。通过加强互动和体验,赛事将不仅会成为文化传承的平台,还将为观众提供一个分享和传播岭南文化的窗口。

4.1.3 创新赛事推广方式

赛事的推广方式应与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利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推广赛事特色,展示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和岭南民俗活动的丰富内容。例如,2023年的叠滘龙舟漂移赛通过直播平台吸引了超百万观众在线观看,为赛事带来极高的线上热度。其他广东省的传统赛事可以借鉴这种模式,进行全方位的赛事直播,并邀请文旅博主进行推广,通过他们的社交媒体影响力带动线上互动和观众参与。创新赛事推广方式,通过整合多种传播渠道,如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利用博主的引导作用,显著提升了赛事的知名度和观众参与度[8]。为提升线上观众的沉浸感,赛事方还可引入VR技术,让线上观众也能“身临其境”的体验龙舟竞赛和岭南文化展示。此外,定期推出赛事回顾、幕后花絮等内容,打造“连载式”推广方式,持续保持观众的关注度和参与感,扩大赛事的线上传播范围和品牌影响。

4.2 扭转型策略

4.2.1 改善基础设施

在乡村地区举办大型赛事对基础设施提出了较高要求,特别是在交通、休息设施、卫生服务等方面。例如,佛山叠滘龙舟赛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支持下,通过增设停车场、休息区和临时卫生设施,大幅提升了赛事期间的服务质量,有力改善了游客体验。其他赛事可借鉴这一模式,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力支持下,利用资金优化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为赛事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除了场地设施的改进,还可以考虑在赛事期间开设临时交通接驳服务,减少交通拥堵并提升游客便利性。通过提高基础设施的承载力,赛事的游客接待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既能保证观众的舒适体验,又为乡村地区的长期旅游发展积累了硬件资源。

4.2.2 拓宽品牌营销渠道

品牌营销的多渠道推广是提升赛事知名度的关键。广州户外运动节通过结合岭南街头文化与传统元素,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鲜明的品牌形象。广东其他赛事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通过纪录片、短视频等渠道讲述赛事的文化背景和岭南历史。拓宽品牌营销渠道需要整合数字技术和多种传播方式,如与当地电视台和社交媒体平台合作推出专题纪录片,利用精美画面展示赛事特色,让观众在赛事中感受岭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9]。此外,还可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布赛事亮点、选手故事等内容,并在小红书等平台上与年轻观众互动,有助于扩大赛事的受众基础与线上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用户参与度。

4.2.3 加强赛事周边产品开发

赛事周边产品是丰富赛事收入来源和扩展品牌的有效方式。以叠滘龙舟赛为例,该赛事推出了龙舟模型、T恤等具有岭南特色的纪念品,深受游客喜爱,成功地将岭南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其他赛事可以与文创公司合作,设计独具特色的文化纪念品,如龙舟、舞狮等传统元素的产品,或结合潮流设计推出年轻人喜爱的国潮风商品。这些产品不仅可以增加赛事收入,还能让游客在结束旅程后继续将岭南文化带回家,加深其对赛事的记忆。此外,周边产品的开发可以通过创新设计和文化元素的融入,增加品牌吸引力并拓展市场,为品牌带来可持续的商业价值[10]。赛事纪念品可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线上销售,使赛事的影响力和文化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有助于进一步推广广东的传统体育赛事和岭南文化。

4.3 防御型策略

4.3.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广东省传统体育赛事面临天气和疫情等不可控因素的威胁。为确保赛事的安全和持续性,建议所有赛事主办方学习叠滘龙舟漂移赛的经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气象监测、疫情防控和突发事件预案。赛事期间可以安装实时天气预警系统,通过数据化监控及时发现气候变化,提前发布预警,降低恶劣天气对赛事造成的影响。同时,在场地设立医疗站和紧急避难区,保障参赛者和观众的安全。

4.3.2 引入赛事保险机制

突发情况不仅可能危及赛事安全,还会对主办方的财务稳定造成威胁。因此,建议赛事方引入包括赛事取消、延迟、财务损失等的全面保险机制,以降低经济损失的风险。广州户外运动节的保险机制为赛事的持续运营提供了坚实的财务保障,有效应对了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广东其他赛事也可以考虑这一模式,确保在取消或延期的情况下仍具备财务恢复能力。此类保险不仅可以减轻突发事件的财务负担,还能增强主办方的信心,使其在面临不可预测的外部因素时能够保持赛事的高质量运营和稳定发展。

4.3.3 提升赛事差异化竞争力

在国内外同类型赛事日益增多的市场环境中,广东省传统体育赛事需通过挖掘岭南文化的深度和独特性,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例如,叠滘龙舟漂移赛的水上漂移赛制已成功吸引了大批观众,为赛事带来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类似地,广府武术节也可以依托岭南武术、传统艺术表演等元素,深化差异化定位,将广府文化的独特之处展示给观众,以增强赛事的文化识别度和市场影响力。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不仅可以强化赛事的品牌特色,还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建立独特的文化竞争优势,吸引特定的文化爱好者和游客,进一步提升赛事的文化传播效果和经济收益。

4.4 多元化策略

4.4.1 跨行业合作

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可以显著扩展赛事的收入来源,使活动体验更加多元化。例如,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广东的传统赛事能够开发多样化的周边纪念品,包括龙舟模型、岭南元素服饰、手工艺品等,使游客能通过商品将赛事记忆带回家,这种形式不仅提升了赛事的文化传播力度,还为赛事增加了新的收入渠道。此外,与旅游公司合作设计“赛事+旅游”套餐,进一步增加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和消费意愿。例如,叠滘龙舟赛的主办方可在赛事期间推出“岭南文化游”,涵盖赛事观摩、岭南古村落游览、美食探访等,使游客的观赛体验更加丰富,吸引更多旅游和文旅爱好者参与,推动文旅经济的发展。

4.4.2 开拓国际市场

广东省传统国潮赛事可通过打造国际文化品牌,在东南亚等地区推广岭南文化。东南亚多个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与广东文化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特别是龙舟赛事在这些地区受到广泛欢迎。主办方可通过与东南亚文旅机构合作,联合举办线上直播、文化交流等活动,逐步将广东的龙舟赛、舞狮等传统项目推向国际市场。通过VR直播、线上互动等数字化方式,国际观众可以实时观摩赛事,增加赛事的全球曝光率。广东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海外巡回展或岭南文化周等活动,吸引更多东南亚观众,进一步增强广东传统体育赛事的国际化品牌形象。

4.4.3 发展衍生产品与多样化活动

通过衍生产品和活动丰富赛事体验,使赛事成为一个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平台。例如,广府武术节期间可以引入岭南美食节、传统舞狮、粤剧表演等岭南民俗活动,打造深度的文化体验项目,使游客能够从饮食、观赏、互动等多方面感受岭南文化的多样性,这会使游客的赛事参与感和体验感将大大提高,从而吸引更多文化旅游爱好者前来体验。此外,开发具有岭南特色的纪念品,例如舞狮、龙舟等主题手工艺品,不仅丰富了游客的购物选择,还能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线上推广,将赛事影响力延续至赛事之外,并进一步传播岭南文化。

5 结语

广东省传统国潮体育赛事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丰富文旅资源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这些赛事如龙舟赛、舞狮节等,不仅传承了岭南独特的文化遗产,还通过品牌化和创新推广手段增强了社区的文化认同感,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体验,从而带动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例如,佛山市紫南村借助赛事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不仅改善了当地人居环境,还大幅提升了居民的收入和幸福感,为地方带来持续的经济活力和文化影响力。未来,广东省计划通过政策支持与跨行业协作,继续推动赛事的智慧化、数字化和国际化发展,将体育赛事深入融入绿色生态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实现文化、经济与旅游的多赢发展格局。通过这种方式,广东省不仅可以扩大其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还将进一步巩固其在文旅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助力乡村的可持续振兴。

参考文献

包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新要求[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1):19-20.

王慧娴,杨蓓.数字赋能文旅融合能力成熟度评价与路径研究: 基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考察[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2(4):102-115.

尹少丰,林振平,卓建南.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省民族民间体育赛事旅游业发展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23,44(2):83-89.

杨乙元.乡村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的SWOT分析: 以贵州“村超”“村BA”为例[J].中国商论,2024(3):75-78.

王冰,王丽越.云南广南: 国际体育赛事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N].中国产经新闻,2021-09-02(003).

王继梁.贵州省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24, 33(17):144-147.

潘凯凡,沈克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赛事品牌的生成机理与培育路径研究: 以贵州“村BA”为例[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4,38(5):1-7.

李龙,李卫东,刘宇航.创新扩散理论视域下乡村体育赛事推广路径研究: 以贵州“村超”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4(6): 45-52.

葛王蓉,孙虹,王莹.新零售下时尚品牌营销渠道创新范式[J].经济研究导刊,2022(17):65-68.

冯雨瑶.“喝、吃、品、饮、带”产品矩阵完成贵州茅台周边产品开发将告一段落[N].证券日报,2023-09-18(A03).

标签:  赛事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