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艳 马 硕 陈楚夫
(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珠海 519070)
引言党的二十大指出“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2023年3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可见,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创新作为现代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不仅是一种竞争优势,更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要素。虽然近年来我国创新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但整体创新水平与领先国家仍存在差距。根据GII报告,我国在科研投入结构、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短板。同时,加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且深远,全球经济竞争激烈,可以说科技创新是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武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创新的动力和范围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和商业活动中的流通速度大大提高,企业必须紧密与社会相互连接,以获取关键信息、应对市场挑战,这种信息裹挟的情境形成了企业的社会性,即它们不再是孤立的实体,而是深度嵌入到广泛的社会网络中。因此,动态网络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动态网络能力是指企业有效地利用网络和社交资本,以适应、学习和创新的能力[1]。这种能力不仅涵盖了技术和数据的应用,还包括了与各种利益相关者(如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之间的互动。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构建和维护这些关系,以便及时获取有关市场趋势、竞争动态和新兴机会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创新策略的制定。
性别平等在经济及社会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根据麦肯锡《中国职场性别平等现状与展望》 专题报告,若我国能够在职场性别平等领域达到亚太地区的最佳标准,预计将为我国经济贡献约3万亿美元的GDP 增长,这相当于法国在2030年的预期GDP 水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高管正在崭露头角。然而,贝恩公司和史宾沙于2023年共同发布的《女性领导力崛起:走进中国女性高管的职场现状》 白皮书指出,我国女性晋升高管层的比例仍低于其他国家,女性高管占比仅为19%。在商业环境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女性领导者的包容、细腻和同理心等特质,是营造创新氛围、驱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应对危机[2]。因此,如何在动态环境中利用女性高管领导力推动技术创新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文以我国A 股上市企业2011 ~2021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动态网络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现有研究主要依赖问卷调查来评估企业的动态网络能力[3,4],本文拓宽了动态网络能力的衡量方式,为学术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另外,现有研究主要在宏观、产业和企业[5-7]等层面展开了对驱动技术创新的分析,本文从动态网络能力视角出发,完善了技术创新多层次、多维度的驱动因素,提供了更全面的分析视角。此外,目前已有研究对女性领导力进行量化时存在局限性,如将概念量化为哑变量[8,9]或高管女性占比[10]。本文为准确反映女性领导力的丰富内涵、完善女性领导力的测量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动态网络能力可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其路径机制涵盖知识共享与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与市场敏捷、创新文化与竞争力。同时,进一步研究揭示,女性高管领导力正向调节动态网络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科技强国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本文为提高企业动态网络能力、推动技术创新与完善性别配额制度提供了经验启示和关键支持。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1 动态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1)在知识共享与资源整合渠道方面,企业技术创新需要高效地获取、利用外部知识[11]。在这方面,动态网络能力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使企业能够与供应商、客户以及其他相关利益方等外部合作伙伴建立联系。通过这些网络,企业可以获取来自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知识和经验,精准地捕捉网络中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获取新的信息和洞察[12]。此外,企业通常需要各种资源,如技术专长、资金和人才,以推动技术创新[13]。动态网络能力有助于企业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寻找适当的合作伙伴和投资者,从而加速技术创新的进程。同时,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动态网络能力还使企业能够与国际市场相连,获取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资源和市场机会。
(2)在市场敏捷与协同创新渠道方面,动态网络能力能够增强市场敏捷性[14],更快速地识别市场需求和机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从而迅速调整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促进技术创新。同时,动态网络能力还能促进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和生态系统建立联系,形成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有助于共同开发新技术和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加速技术创新的发展[15]。
(3)在文化与竞争力渠道方面,动态网络能力赋能企业与外部创新者等合作伙伴积极互动,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16],促进内部创新文化的形成,不断改进和创新以保持竞争力。同时,技术创新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17],这使得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需要有效地管理风险。动态网络能力可以使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分散风险,即使某个创新项目失败,其他合作伙伴仍然可以提供支持,从而减轻损失。因此,与其他企业相比,动态网络能力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综上,本文提出了以下假设:
H1:动态网络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
1.2 女性高管的调节效应女性高管在企业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1)女性高管的独特心理和认知特质为高管团队带来了多元化的信息和观点[18],这对创新的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过程中的资源分配至关重要;(2)女性高管的存在彰显了企业对性别多样性的承诺,提高了企业的合法性[19],有助于吸引社会资金和政府支持,拓展企业的合作网络,提高动态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为创新提供资金支持;(3)社会角色一致性理论指出,性别刻板印象会影响对女性高管的期望和评价,女性高管在晋升过程中需要克服性别偏见。因此,女性高管通常具备更高的胜任力特质[20],能够利用其敏锐的直觉和灵活的资源调配能力,动态调整战略规划,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变革。此外,根据性别社会角色理论,女性高管关心他人感受,为其他高管提供了更高的心理安全感[21],有助于创造多元包容的氛围,鼓励高管团队协作,并吸引多元背景和观点的员工参与创新。
根据临界质量理论,女性高管的数量对她们在高层管理团队中的影响力至关重要。当女性高管稀缺时,她们可能仅被视为象征性代表,发言权和影响力可能受到限制[22]。只有女性高管的数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她们的影响力才可能显着增加,并在团队决策中产生关键性影响[23]。
综上,本文提出了以下假设:
H2:在女性高管数量达到关键阈值的企业,动态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显着。
2 研究设计2.1 数据来源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专利数据采集自CNRDS 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同时其他关键变量取自CSMAR 数据库。初始研究样本经过严格的数据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排除金融和保险行业上市公司;(2)剔除存在变量数据缺失的样本;(3)清除ST、∗ST和PT 类型的企业。经过这一系列筛选和清洗步骤,最终得到了11080 个有效样本。
为确保数据的可信性和稳定性,本文采用了Winsorize 方法对所有变量的观测值进行缩尾处理,减少极端值的干扰。同时,数据处理和统计估计都是在Stata 软件环境下完成的。
2.2 变量选取(1)被解释变量
技术创新(EI)。借鉴卫平和马文丽(2022)[24]的做法,以企业当年申请的专利总数加1 的自然对数衡量技术创新水平。
(2)解释变量
动态网络能力(DNC)。借鉴Teece(2014)[25]的做法,将动态网络能力的评估分为3 个角度:学习吸收、商务互动和资本周转能力。用研发人员比例来衡量学习吸收能力,反映其在动态网络中推动前沿技术研究与创新的能力。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之和来衡量商务互动能力,评估企业在商业合作、供应链管理以及客户关系方面的发展程度,进一步反映企业在动态网络中协调资源、推进商务互动的能力。用总资产周转率,衡量企业资产的有效利用程度,从而展示企业在动态网络中高效配置资源、实现资本回报的能力。3 项指标在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再进行相加,生成评估动态网络能力的综合指数。
(3)控制变量
借鉴夏芸等(2023)[26]的做法,本文在控制变量方面选择了一系列关键因素,包括资产收益率(ROA)、现金流比率(Cashflow)、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托宾Q 值(TobinQ)、独立董事比例(Indep)、董事会规模(Board)、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管理层持股比例(Mshare)、上市年份(ListAge)、产权性质(SOE)以及两职合一(Dual)。详细信息参见表1。
表1 主要变量定义
2.3 模型设定为了验证动态网络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建立模型(1),同时构建模型(2)~(3)检验女性高管领导力的调节效应。
其中,α0为模型截距项,α1为动态网络能力的回归系数,而Controls则包含了一系列控制变量。随机误差项被表示为ε。此外,为了更精确地控制潜在的外部影响,本文还对年份(Year)、行业(Ind)和个体(Individual)进行了固定效应处理。
因此,为了验证前文提到的女性高管领导力的调节效应,本文进行了分组回归。自2003年起,包括挪威在内的10 个国家陆续实施了强制性的女性董事比例定额制度,要求公司董事会中女性的比例在33%~50%之间[27]。因此,本文以企业女性高管占比是否超过33%、40%、45%、50%分别为阈值,进行调节效应检验,若女性高管占比大于阈值,female取1,否则为0。
3 实证结果分析3.1 描述性统计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EI均值为3.4052,且标准差为1.6309,表明创新水平整体较低,且不同企业在创新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DNC的均值为1.3439,最小值为0.1113,最大值为2.7748,表明我国企业动态网络能力尚为可观。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3.2 相关性分析表3 展示了变量间的Pearson 分析结果。动态网络能力(DNC)与技术创新(EI)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81,在1%的水平上显着,初步说明动态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存在正向关系,符合前文H1假设。此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7,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3 相关系数矩阵
3.3 基准回归结果多重共线性检验变量间的VIF 值为1.29,远小于10,进一步证明了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为了克服异方差可能对研究结论的干扰,本文采用了稳健标准误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4 展示了动态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基准回归结果。
表4 基准回归
列(1)未引入任何控制变量,动态网络能力(DNC)的回归系数为0.2210,在1%的显着水平上显着。列(2)仅引入了控制变量,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控制变量对技术创新都有显着影响,这表明所选择的控制变量是合适的。列(3)中,除控制变量外,还引入了核心解释变量,动态网络能力(DNC)的回归系数为0.2155,在1%的显着水平上显着。列(4)进一步固定行业和年份效应,动态网络能力(DNC)对技术创新(EI)的回归系数达到0.1111,在1%的显着水平上显着。最后,列(5)中,进一步固定了个体效应,动态网络能力(DNC)的回归系数为0.0977,在1%的显着水平上显着。这些结果表明动态网络能力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验证了假设H1。
3.4 调节机制结果表5 的数据表明,在分成的4 个组别中,企业的女性高管占比越高,动态网络能力(DNC)的回归系数也越高。特别是在女性高管占比达到45%时,女性高管占比较低和女性高管占比较高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029 和0.3916,后者几乎是前者的4 倍,差异最大,女性高管领导力效果更显着。结果说明,在女性高管数量达到关键阈值的企业,女性高管领导力会增强动态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验证了假设2。
表5 女性高管领导力的调节效应
4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4.1 替换因变量在进行稳健性检验时,本文将因变量替换为企业当年授予专利总数加一的自然对数(EII),并在表6 中呈现了回归结果,基准回归的显着性仍然得以保持。
表6 替换因变量检验结果
4.2 缩短样本区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这些措施对众多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了影响。为了排除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引起的潜在干扰,本文将研究的样本时间范围缩短至2011 ~2019年,具体情况见表7。结果发现,研究结果仍然保持显着,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结论。
表7 缩短样本区间检验结果
4.3 滞后自变量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动态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卓越的技术创新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源支持,同时也可能促使企业扩展其关系网络,以充分利用动态网络能力来挖掘内外部资源并拓展市场份额。由于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引发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将动态网络能力的滞后1 期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8列(1)。其中动态网络能力(DNC)的回归系数为0.0712,与前文的研究结论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动态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生性问题。
表8 滞后自变量与PSM
4.4 广义PSM 模型为了避免选择性偏差,本文采用了一对一最近邻匹配方法来进一步验证动态网络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1)根据动态网络能力的中位数(1.3247)将样本分成两组,即高动态网络能力组(DNC>1.3247)和低动态网络能力组(DNC≤1.3247);(2)进行了一对一最近邻匹配,使用所有控制变量作为匹配变量。结果显示ATT(平均处理效应)差异值为0.167,并且对应的T 值为4.06(>2.58)。此外,匹配后的样本也经过了平衡性检验;(3)使用匹配后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如表8 列(2)所示,回归结果表明动态网络能力(DNC)的系数符号和显着性水平都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与主回归结果一致。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5.1 研究结论本文以中国A 股上市企业2011 ~2021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动态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及女性高管领导力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动态网络能力通过知识共享与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与市场敏捷以及创新文化与竞争力3 个关键途径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女性高管达到关键数量的企业,动态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会显着增强。这些结论不仅深刻拓展了对技术创新与企业动态网络能力的理解,还为提升女性高管在企业领导中的角色和价值提供了重要支持。
5.2 研究建议对于企业而言:动态网络能力不仅是信息时代中存活的关键,同时也是获取竞争优势、实现技术创新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企业应致力于构建、培养和优化动态网络能力,以确保在动态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不仅涉及创新方面,还包括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同时,面对科学技术的快速变化,企业应树立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新创意、分享知识,并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以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从而可以更好地与时代接轨,迎接未来的挑战。此外,企业应提升女性高管领导力,投资于提高女性高管的管理和领导技能培训和发展计划,激发她们在技术创新中的潜力;同时,应打破“玻璃墙”和“金裙”现象,追求性别平等,建立性别平衡的工作团队,推动女性管理者在决策中具备足够的话语权和权威。
对于政府而言:(1)通过建立创新生态系统、科技园区和技术孵化器等途径,提供支持和资源,鼓励企业间的合作和创新,以促进动态网络的建设;(2)用足用好中央财政资金,帮助企业扩大国际合作,鼓励企业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3)设立监管机构,监督企业在动态网络建设方面的进展,并确保合规性和公平竞争;(4)借鉴挪威等其他国家的性别配额制度,规定企业一定比例的女性高管配额,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性别平等倡议和认证,提升女性高管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