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8-09 阅读(465)

〔摘 要〕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以2004~2023 年30 个省(区、市) 经济面板数据为对象, 实证分析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其中, 以经济增长水平为因变量, 以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为自变量, 以劳动力质量为调节变量, 以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创新环境为控制变量, 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回归分析、异质性检验, 验证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劳动力质量在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发挥着调节作用。通过劳动力质量的调节,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明显减弱; 从区域影响看, 东部、中部、西部3 个不同区域的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相同, 均表现出显着抑制作用, 且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增加, 抑制作用增大; 加大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创业环境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实证结果, 本文认为要进一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避免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的抑制作用, 并提出三方面措施: 建设开放的资本要素市场, 提高外资直接投资水平; 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协同发展; 加大创新投入,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加快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 促进不同区域资本要素的流动。

〔关键词〕 资本要素 市场扭曲 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水平 劳动力质量

DOI:10.3969 / j.issn.1004-910X.2024.06.012

〔中图分类号〕F224; F241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推动经济实现质和量的合理与有效提升, 对促进中国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据数据显示,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位于全球第二, 仅落后于美国, 由此看出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成为解决国内“结构性矛盾” 和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成为国内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统一、开放的资本要素市场, 但资本要素市场一旦出现扭曲, 如资本配置过度、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等, 则会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吕岩威和李禹陶[1] 提出, 提高资本配置合理性以及技术创新水平; 孔令英等[2] 、覃朝晖等[3] 认为, 可通过缓解人力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的错配, 避免资本要素市场扭曲, 积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汪少贤[4] 通过分析281 个中国地级市人力资本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认为人力资本匹配可降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且在资本要素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林木西和肖宇博[5] 以绿色金融和资本错配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为基础, 通过实证分析, 认为绿色金融有利于改善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情况, 消除资本错配, 进而提升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李永海等[6] 则通过研究认为, 税收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资本要素市场错配, 导致资本要素市场扭曲, 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资本要素市场的扭曲已成为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7] 。基于该问题, 本文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背景, 从资本要素市场作为切入点, 以2004~2023 年我国30 个省(区、市)的经济面板数据为基础, 开展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1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取

1. 1 研究假设

随着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充分发挥资本要素市场的作用, 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有研究认为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会显着抑制经济增长, 且要素市场的高度扭曲会大大降低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效率[8] 。在要素市场扭曲中, 资本市场要素扭曲制约了人力资本的发展, 增加了社会生产总成本, 降低了社会总生产效率, 进而影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9]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观点认为, 资本要素市场由于没有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导致资本要素的流通不足, 出现了资本要素的价格差异, 进而因其资本要素市场扭曲, 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反向抑制作用[10] , 这点Christer等(2015)[11] 通过对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的现状进行分析, 发现要素扭曲中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R&D 投入带来较低的经济进步效应, 进而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以上研究, 提出假设1:

假设1: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反向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外, 劳动力的流入提供了丰富且多样的资源市场, 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9] 。与此同时, 劳动力的流动改变了劳动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 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促进作用[12] 。此外, 劳动力的转移可能造成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缺乏劳动力, 进而降低该区域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 由于劳动力的调节作用会加快资本要素市场中的价格扭曲, 影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进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抑制作用[13] 。由此可以看出, 劳动力质量可能在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因此, 根据上述分析, 提出假设2 和假设3:

假设2: 在劳动力质量调节下,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减弱。

假设3: 在劳动力质量调节下,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增强。

1. 2 变量选取

(1) 因变量: 经济增长水平(E)。经济增长水平反映了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 通常选用该指标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GDP 缩减指数进行表征。

( 2) 自变量: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M)。选用资本市场价格扭曲指数进行表征。

(3) 调节变量: 劳动力质量(L)。选用劳动力质量作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调节变量, 并使用高职称人才所占比例进行表征。

(4) 控制变量: 外商直接投资(F)、产业结构(C)、创新环境(R)。外商直接投资反映了全球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衡量了地区经济增长的水平; 产业结构衡量了地区产业分配情况,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增长水平; 创新环境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14] 。

具体变量解释与说明如表1。

2 实证分析

2. 1 研究对象及数据说明

以我国30 个省(区、市)(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 不包含港、澳、台及西藏地区) 2004 ~ 2023年的经济发展面板数据为基础。所有面板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区、市)统计年鉴。

2. 2 计量模型构建

根据选取的资本要素市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变量指标, 结合研究假设1, 构建式(1) 计量模型进行实证; 结合研究假设2~3, 构建式(2)计量模型进行实证。

Eit =α0 +α1Mit +α2controlsit-1 +μit (1)

Eit =α0 +α1Mit +α2Lit +α3Mit ×Lit +α4controlit +μit(2)

式中: i、t 分别表示省(区、市)和时间; Eit表示因变量; Mit 为自变量; controls 表示控制变量; Lit表示调节变量; Mit ×Lit 表示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互项; α0 为常数项; α1 ~α4 表示回归系数; μit为综合误差。式(1) 中, 当系数α1 值小于0, 表示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显着负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即假设1 成立。式(2) 中, 当α3 为正时, 说明调节变量削弱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抑制作用, 即假设2 成立; 当α3 为负时, 调节变量增强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抑制作用, 即假设3 成立。

2. 3 结果与分析

2. 3. 1 描述性统计

对所有变量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 可知, 因变量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和标准差数值差距明显, 表明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显着, 且整体发展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自变量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1. 64、2. 23、6. 04、2. 07, 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不同, 且整体处于较低阶段; 在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中, 外商直接投资同样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差异显着的情况, 而在产业结构和创新环境指标上, 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和标准差的差异较小, 说明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的产业结构和创新环境较为一致, 差异较小。

2. 3. 2 多重共线性检验

表3 为各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根据结果可知, 变量的VIF 均小于10, 表明无多重共线性, 不会引起回归结果失真。由此可确定所选取的变量指标合理[15,16] 。

2. 3. 3 线性回归分析

基于Stata 软件和式(1) 计量模型, 对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 所示。表4 中, 列(a) 只考虑了自变量和因变量, 列(b) 在列(a) 基础上引入了调节变量, 列(c) ~ (e) 在列(b) 基础上引入了控制变量。表4 列(a)、(b) 的回归系数均为负, 表明自变量显着抑制因变量, 即假设1 成立。

基于Stata 软件和式(2) 回归, 得到表5。对比表4 和表5 可知, 调节变量发挥了调节作用,可削弱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即假设2 成立, 假设3 不成立。

2. 3. 4 非线性回归分析

(1) 门限效应检验

在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前, 对所有变量进行门限效应检验。表6 为不同门限模型下的检验结果。根据结果可知,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在单一门限和双重门限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着的影响, P 值分别为89 .284 和46. 367, 且在1%水平上显着, F 值分别为0 .048 和0. 006, 而在三重门限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存在显着影响, 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两个阈值影响。

(2) 非线性回归结果

根据上述门限效应检验结果可知,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两个阈值影响。因此, 通过构建双重门限模型, 将经济增长水平划分为低水平、中高速水平、快速水平, 并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表7 为不考虑劳动力质量下,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中, M1、M2、M3 分别为低水平、中高速水平和快速水平下的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根据非线性回归结果可以发现, 不同经济增长水平下,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负向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且均在1%显着性水平下显着。此外,在经济增长水平门限值超过0. 025 时具有更显着的影响。由此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显着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假设1 成立。

表8 为考虑调节变量下,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中, M1、M2、M3 分别为低水平、中高速水平和快速水平下的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根据非线性回归结果可以发现, 不同经济增长水平下, 劳动力质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回归系数均为负, 说明资本要素市场通过劳动力质量中间变量的调节, 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更弱, 即假设2 成立, 假设3 不成立。

2. 3. 5 异质性检验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区域资本要素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将区域划分为东、西、中3 个区域, 并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如表9 所示, 然后利用门限效应对各区域变量进行门限检验[17-19] ,得到表10 结果。根据表10 结果可知, 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双重门限效应, 而西部地区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单一门限效应。因此, 采用双重门限分析东、中部地区, 采用单一门限分析西部地区。表11 为不同地区门限检验结果。

根据表11 可知, 不同经济增长速度条件下,自变量显着抑制因变量, 且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增加, 这种抑制作用更强, 但在劳动力质量的调节作用下, 这种抑制效果减弱, 而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和创业环境控制变量作用下, 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对策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我国30 个省(区、市)2014~2023年的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如下:

(1)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反向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资本要素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从实证结果上来看, 这种抑制作用存在显着性, 且通过了1%显着性水平检验。

(2)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在劳动力质量调节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减弱。其原因在于劳动力的流动改变了劳动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 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进而降低了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 削弱了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

(3) 不同区域均表现出自变量显着抑制因变量的情况, 且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增加, 抑制作用越大。对于东部地区而言, 资本市场要素扭曲程度最低, 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西部地区而言, 资本市场要素扭曲程度最高,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中部地区,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上述结论, 为进一步削弱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抑制作用, 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建设开放市场, 提高外资直接投资水平。开放的资本要素市场有利于资本注入和外商直接投资, 可激发资本市场的活力, 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 首先需要规范化资本要素市场, 保障资本要素市场稳健运行,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资本要素市场的改革与开放, 推动外商直接投资, 实现高层次高水平的境内外资本要素市场的互通。同时可通过降低资本要素市场主体运营成本进行实现, 如降低资本要素市场主体的相关收费标准, 支持中小企业投资发展, 建立规划、建设、管理等中外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等。最后,可通过积极开辟国际航线、持续推进建设自贸试验区试点、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来实现。

(2) 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协调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降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的抑制作用。具体而言, 可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如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政策等; 还可引导企业产业升级, 提高产业向高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加强产业协调发展, 从而丰富资本要素市场, 进而强化产业之间的要素协同作用,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

(3) 营造创新环境, 鼓励创新投入。创新投入增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 可增加创新研发的投入, 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投入和创新技术研发投入等; 还可通过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进行改善。同时, 鼓励高校与重点企业开展合作, 建立高校与企业技术需求和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清单, 促进校企合作, 加强信息共建共享, 并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在共享资源、对接合作中的桥梁作用。

(4) 加快资本市场改革, 促进区域资本的流动。对于东部地区, 可解放劳动力, 并向其他区域提供投资, 进而减小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 对于中部地区, 劳动力质量外流导致资本要素市场扭曲, 进而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因此应在该地区向大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以解决该问题; 对于西部地区, 应加强资本要素市场的规范法和透明化, 强化信息披露,进而加快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 吕岩威, 李禹陶.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统计研究, 2023, 40 (5): 51~63.

[2] 孔令英, 董依婷, 赵贤. 数字经济、资源错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61 个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23, (5): 123~133.

[3] 覃朝晖, 田杰鑫, 何宇. 数字经济如何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劳动力与资本要素错配的分析[J]. 世界农业,2023, (7): 40~51.

[4] 汪少贤. 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3, (2): 92~97.

[5] 林木西, 肖宇博. 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J]. 改革, 2023,(12): 78~94.

[6] 李永海, 焦夏丽, 刘均琰. 税收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39 (6): 19~27.

[7] 胡海峰, 窦斌, 王爱萍. 资本市场开放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经验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23, (9): 19~35.

[8] 孙文婷. 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的测度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22.

[9] 蔺鹏, 孟娜娜. 有偏技术进步、要素配置扭曲与中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技术一致性视角[ J]. 上海经济研究, 2021, (8): 72~91.

[10] 张鹏飞, 黎佩雨, 刘新智. 产业集聚, 劳动力流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五大城市群的实证[ J]. 统计与决策,2023, 39 (22): 101~105.

[11] Ljungwall C, Gustavsson-Tingvall P. The Growth -enhancing Effect from R&D Spending in China [ A]. 2015 第二届全球知识经济大会会刊[C]. 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青岛市分会,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015: 1.

[12] 李胜博. 流通效率, 劳动力配置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基于我国省级数据的研究[J]. 时代经贸, 2023, 20(2): 26~32.

[13] 孔令英, 董依婷, 赵贤. 数字经济、资源错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61 个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23, (5): 123~133.

[14] 张燕, 韩江波.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分析———国际案例及其启示[J]. 时代经贸, 2022, 19 (8): 5~11.

[15] 孙学涛. 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1, (7): 86~96.

[16] 徐盈之, 顾沛. 官员晋升激励、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的实证研究[ 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 42 (1): 1~15.

[17] 何剑, 魏涛, 史雪然. 制度环境改善对FDI 质量影响的双重效应分析[J]. 金融与经济, 2020, (7): 67~74.

[18] 康淑娟, 安立仁. 政府干预、知识资源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双重门限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1): 57~64.

[19] 骆祚炎, 孙雨. 资本账户开放双重门限效应与人民币资本账户有序开放: 基于金融加速器视角的TVAR 模型检验[ J].世界经济研究, 2018, (10): 18~32, 135.

(责任编辑: 张舒逸)

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陕西要素配置结果效率提升路径” (项目编号: 2019D052)。

标签:  高质量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