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山东地区种植面积广泛。在具体种植过程中,不合理的施肥方式不仅会导致肥料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实现小麦的科学施肥,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肥料类型与选择
1、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不仅为小麦提供必需的营养素,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其结构,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与活动,进而提升土壤的肥沃度和作物产量。这类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多种营养成分,包括氮、磷、钾、钙、镁等,对小麦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有机物质的加入能够改善土壤的团聚结构,增强其保水和保肥的能力,使土壤更加松软和通气,有利于小麦根系的发展。同时,有机肥料中的微生物作用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释放出易于植物吸收的养分,为小麦提供持续的营养补给。秸秆还田技术通过将秸秆翻入土壤,释放其含有的有机物和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优化土壤结构。此外,秸秆还田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因秸秆焚烧而产生的空气污染和火灾隐患。同时,它还能改善麦田土壤的综合性质,如提高土壤的pH值、降低盐分含量,从而增强小麦的生长潜力。在有机肥料的使用中,农家肥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肥料形式。它主要来源于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经过堆肥发酵等处理过程后制成。通常情况下施用的农家肥量为100-200kg/667m2的商品有机肥或300-500kg/667m2的腐熟堆肥。商品有机肥是通过工业方法生产的,其养分含量和肥效更为稳定和可靠;而腐熟堆肥则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经过堆肥发酵制成,其养分含量和肥效因原料和发酵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化肥
除了有机肥料外,化肥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肥主要包括氮、磷、钾肥,是小麦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平衡施用这些肥料,可以充分满足小麦的营养需求,从而实现高产优质。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是小麦施肥的基本原则。对于高产麦田而言,氮肥的施用量一般控制在15kg/667m2左右,磷肥为7kg/667m2,钾肥为10kg/667m2。此种的施肥比例可以确保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氮素供应,促进叶片和茎秆的生长,同时磷、钾肥的适量施用也有助于小麦根系的发育和籽粒的饱满。在实际施肥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条件进行肥料的合理选择。对于碱性土壤,由于土壤pH值较高,容易影响某些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因此应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过磷酸钙等,降低土壤pH值,提高肥效。相反,对于酸性土壤,可以选用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如钙、镁、磷肥等,中和土壤酸性,改善土壤环境。对于盐碱地、低洼地等特殊土壤类型,应避免施用含氯化肥,因为氯离子在盐碱地中容易积累,加重土壤盐碱化程度,对小麦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对于砂质土,由于保水保肥能力较差,氮肥和钾肥应少量多次施用,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3、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包括硫、镁、钙等,对于小麦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形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在高产麦田中,小麦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需要更加精准。硫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缺硫会导致小麦生长迟缓,叶片黄化,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麦的光合作用至关重要。缺镁会导致小麦叶片失绿,光合作用减弱,进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钙对于小麦细胞壁的形成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小麦的抗逆性。缺钙会导致小麦细胞壁脆弱,易受病虫害侵袭,同时也会影响小麦的品质。
二、施肥量计算
1、基本原理
施肥量的计算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需肥量来进行确定的。通过综合考虑肥料的效应、小麦的需肥规律以及实现预期产量所需的总需肥量,来精确计算出应施用的肥料量,确保施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提高产量和质量。
2、小麦施肥量计算
小麦施肥量受到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当季供给养分量、肥料养分含量以及肥料利用率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通过科学的计算,可以确保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养分,从而实现高产优质。小麦施肥量(kg/667m2)的计算公式为:[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kg/667m2)-土壤当季供给养分量(kg/667m2)]/[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这个公式综合考虑了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土壤能够提供的养分以及肥料的利用率,从而得出了应施用的肥料量。在计算过程中,要知道每生产100kg籽粒小麦所需的纯氮、磷和钾的养分量。同时,了解土壤的供肥状况,通过在不施肥的情况下种植小麦,并测定产出的养分量,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出需要补充的肥料量。此外,不同肥料的利用率有所不同,氮肥的利用率一般在30%-50%之间,磷肥在10%-20%之间,钾肥在40%-70%之间,有机肥在20%-25%之间。
3、不同产量麦田施肥量
针对不同产量水平的小麦田,施肥量的调整是确保小麦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的关键。高产麦田的产量一般在400-600kg/667m2之间,施肥策略应注重氮、磷、钾的平衡供给,满足小麦高产所需的充足营养。纯氮的施用量应控制在12-16kg/667m2,P2O5的施用量为5-7.5kg/667m2,K2O的施用量同样为5-7.5kg/667m2。这样的施肥比例有助于小麦形成健壮的植株,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进而实现高产目标。中产麦田产量大约在350kg/667m2左右,施肥策略应兼顾养分供给与土壤改良。纯氮的施用量可调整为10.5kg/667m2,氯化钾的施用量为7kg/667m2,P2O5的施用量增加到7.5kg/667m2。此外,应适量施用农家肥4-5m3,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小麦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低产麦田纯氮的施用量可适当减少至7kg/667m2左右,P2O5的施用量为5kg/667m2左右,K2O的施用量为6kg/667m2。同时,可施用小麦配方肥50kg/667m2或碳铵45kg/667m2,快速补充土壤养分。此外,配合施用过磷酸钙50kg/667m2和氯化钾15kg/667m2,全面补充土壤中的磷、钾元素,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产量。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低产麦田的土壤肥力可得到有效提升,小麦产量才能实现稳步增长。
三、施肥时间与分配
1、施肥时期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施肥时期的选择非常关键。底肥的施用是小麦生长初期养分供给的关键,不仅能够为小麦提供充足的营养,还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在底肥的施用中,有机肥应全部施入,提供长效的养分供给和改良土壤的效果。同时,化肥中的氮肥应施用50%,满足小麦生长初期的氮素需求。此外,全部的磷肥、钾肥、锌肥和硫肥也应作为底肥施入,确保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的养分供给。追肥的施用是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根据养分需求进行的补充。对于一般肥力的麦田,应在第2年春季小麦拔节期追施剩余的50%氮肥,满足小麦生长中后期的氮素需求。而对于高肥力的麦田,除了追施剩余的氮肥外,还应追施1/2的钾肥,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时期和分配,可以确保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养分供给,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2、小麦不同生长阶段施肥
小麦的生长周期中,各个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合理把握施肥时机和养分种类。在分蘖期与幼穗分化期,小麦对氮元素的需求量较大。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对小麦的分蘖和穗粒数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若氮元素供应不足,将导致小麦分蘖减少,穗粒数下降,进而影响最终产量。因此,在这一阶段,应确保小麦能够获得充足的氮素供给,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3叶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时小麦对磷元素变得尤为敏感。磷元素对小麦的分蘖、次生根数量以及抗寒性等方面都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因此,在3叶期追加磷肥,不仅能够提高小麦的分蘖能力,增加次生根数量,还能够提升小麦的抗寒性,为小麦的健壮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拔节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另一个关键时期,此时小麦对钾元素的需求量增加。钾元素对小麦的根系数量、茎秆粗壮程度以及籽粒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拔节期追施钾肥,能够增加小麦的根系数量,保证茎秆粗壮,进而提升籽粒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为小麦的高产优质提供有力保障。
四、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方法与具体操作
1、大量元素肥料与有机肥
在小麦的测土配方施肥中,大量元素肥料与有机肥的施用非常关键。在整地前,应确定好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用量,均匀撒于地表。随后,通过整地过程,将这些肥料耕翻入土壤中,确保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储备。在追肥环节,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土壤墒情进行灵活调整。当小麦进入生长旺盛期,对养分的需求增加时,应及时进行追肥。追肥的方式可以采用开沟条施,将肥料均匀施入沟内,然后覆土盖严,减少养分流失。如果遇到降雨或灌溉,也可以结合降雨或灌溉进行追施,使肥料能够迅速溶解并被小麦吸收利用。在追肥过程中,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合理确定追肥的种类和数量。同时,避免过量施肥或施肥不足的情况,避免造成养分浪费或小麦生长受阻。此外,对于有机肥的施用,应注重质量和施用方法,确保有机肥能够充分发挥其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2、中微量元素肥料
在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中,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叶面喷施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施肥方式。针对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选择不同的叶面肥料进行喷施,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求。对于中高肥力的麦田,常喷施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富含磷钾元素,能够提高小麦的抗逆性,降低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从而提高小麦的粒重和产量。此外,磷酸二氢钾还能够促进小麦的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有助于小麦的健壮生长。对于低肥力的麦田,可以选用含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氨基酸、含腐殖酸、有机水溶肥料等多种养分的叶面肥料。这些肥料能够全面补充小麦所需的养分,强化小麦的营养平衡,提高抗逆性和产量。同时,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对于晚播或基肥不足的麦田,需要迅速补充营养,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此时,可以选用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料进行喷施,能够快速被小麦吸收利用,提高小麦的生长速度和养分积累量。对于旱作麦田,选用具有抗旱作用的叶面肥料,如黄腐酸液肥等。这些肥料能够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减少水分蒸发,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同时,结合小麦的生长实际,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料,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求。
3、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农业中一种高效、环保的施肥灌溉方式,核心在于将灌溉与施肥过程相结合,实现水肥同步供给。该技术利用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小麦的需肥规律,精确配兑成肥液,然后通过管道系统均匀地供给小麦。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还能够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在具体操作方法上,针对不同类型的麦田,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干旱地麦田,由于土壤水分含量较低,一般采用“一次深耕早施肥”技术。在伏天来临之前,对麦田进行1次深耕,将有机肥和化肥全部一次性施入土壤中,确保小麦在生长初期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对于1年2作田块,采用分层施肥法。在秋种深耕时,将全部有机肥、60%的氮肥和60%的磷肥混合后深施20-25cm土层中,为小麦的生长提供长效养分。剩余的肥料在浅耕时施入,满足小麦生长中后期的养分需求。对于苗情较弱的麦田,利用早春雨后或土壤刚解冻“返浆期”的有利时机,进行借墒追肥。此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高,有利于肥料的溶解和作物的吸收利用。将剩余的氮肥和磷肥等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灌溉系统均匀地供给小麦,促进其健壮生长。
4、机械施肥技术
机械施肥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施肥效率和精准度的重要手段。其中,种肥同播和缓控释肥料的应用广泛,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够减少养分流失,降低环境污染。种肥同播技术是一种将种子和肥料同时施入土壤中的机械化施肥方式。在小麦播种过程中,通过种肥同播机械,将肥料施于种子下方垂直距离6cm以上,横向间距10cm左右的位置。这种施肥方式能够确保小麦在生长初期就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供给,同时避免肥料与种子直接接触导致的烧苗现象。种肥同播技术不仅提高了施肥效率,还能减少人工投入,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缓控释肥料是一种能够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条件,缓慢释放养分的肥料。在小麦生产中,根据土壤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缓控释肥料配比。对于壤质土壤,缓释比例占总氮的30%-40%较为适宜。对于砂质土壤,由于土壤保肥能力较差,缓释比例需要适当提高至总氮的40%-50%。通过使用缓控释肥料,实现养分的持续供给,满足小麦整个生长周期的需求,同时减少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在使用缓控释肥料时,注意在推荐用量基础上适当下调5%-10%的氮肥用量。由于缓控释肥料能够缓慢释放养分,可以延长肥效期,使得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持续获得养分供给。因此,相比传统肥料,缓控释肥料的用量可以适当减少,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机械施肥技术中的种肥同播和缓控释肥料的应用,为小麦生产提供了高效、精准的施肥方式。
综上所述,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集科学性、精准性和高效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技术。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和具体操作,可实现养分的精准供给和高效利用。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